2014届河南省许平新三市高三10月一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河南省许平新三市高三10月一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河南省许平新三市高三10月一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河南省许平新三市高三 10月一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 “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 ”这里 “矫前世之弊 ”主要是指 A废除宗法制 B采取郡国并行制 C加强皇帝制 D实行三公九卿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的叙述不 “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 ”,材料当中的 “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 ”说明当时汉高祖在制定制度时,一方面借鉴了秦代的政治制度,另一方面还借鉴了西周的政治制度,联系史实可知,在汉代初年,一方面实行郡县制同时还分封了诸侯王。因此此题应选 B项。 A项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制
2、度,嫡长子继承制的权力继承制度并未发生变化; CD项是汉承秦制的内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初郡国并行制。 有关清政府 “闭关政策 ”的评价, 20世纪 50至 60年代的学者大都认 为它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 “自卫说 ”)。 20世纪 80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认识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自杀说 ”)。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史学家视角不同会导致结论不同 B史学家自我否定说明评价标准缺失 C两种观点互相矛盾,都缺乏正确性 D “自杀说 ”比 “自卫说 ”更正确 答案: A 试题分析:对于清政
3、府 “闭关锁国 ”政策的评价,在建国后不同的时期,认识不一样,主要是有当时的国家环境影响决定的。 20世纪 50年代、 60年代,国家处于外交苦难时期,并未对外开放,对闭关锁国政策持积极的看法;改革开放后,重新审视闭关锁国政策,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因此史学家视觉的不同得出了不同的答案:,故选 A。 B项错误,并非标准的丧失; CD项错误,视觉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不能因此就断定对错。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的评价。 某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指出: “世界正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
4、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 ”材料主要反映出 A当今世界呈现 “一超多强 ”的政治格局 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C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格局中举足轻重 D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方兴未艾 答案: B 试题分析: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 “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 ”,这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故选 B。 A、 D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材料指出政治、经济实力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并没有说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格局中举足轻重,C项错误。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多极化趋势的
5、加强。 美国亨廷顿教授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 “1965年希望减少美国的移民的人只占美国人口的 33%, 1977年占 42%, 1986年占 49%,在 1990年和 1993年占 61%。 90年代的民意测验持续表明 60%或以上的美国民众赞同减少移民人数。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在这一时期美国人口增长过快,财政负担加重 B移民增多导致美国社会两极分化并严重对立 C大量移民与美国公众在文化和生活上的冲突扩大 D 美国政府推行的歧视性移民政策的影响 答案: C 试题分析:通过材料阅读可以了解到,随着外来移民的不断涌入,与美国公众在文化和生活上的冲突扩大,越来越多的美国人
6、对移民持排斥态度。本题选 C项, A、 B、 D材料并未交代,缺乏史实的依托。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全球化 全球化的影响。 早在上世纪 60年代,美国利用货币特权制造货币泡沫以掠夺其他国家财富和资源,就遭到许多学者和政治家的严厉谴责。法国总统戴高乐 1965年批判美元: “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 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 ”材料中 “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 ”是指 A便利了美国进行大规模的商品输出 B操纵了世界各国货币发行权 C美元取得同等黄金的特殊地位 D操纵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考察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7、体系的形成。通过布雷顿森里体系,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故选 C。 A项并非说的是美元的特权; B项说法绝对化; D项材料并未体现。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美元的地位。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 +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 +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 +美国的国民教育 = 社会主义。这表明 A列宁意识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 B列宁突破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C列宁已经认识到了计划和市场的本质 D列宁主张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
8、查学生对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的理解能力。从列宁提出的公式可以看出,他主张利用德国的管理秩序、美国的经济发展技术和形式、美国的教育,但是苏维埃政权不变,最后是社会主义,因此, 说明列宁主张的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过借鉴了有益的东西。故选 D。 A项说法具有片面性;BC项说法错误,材料并未交代说明。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 “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持久的征服 ”,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A罗马人完全依靠法律征服了世界 B罗马法最终带来了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 C完善的法律是国
9、家稳定繁荣的基础 D罗马法对后世各国法律制定都产生深远影响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 “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持久的征服 ”可以看出材料主要说的是罗马法律在国家稳定繁荣中的作用,即法律的征服远比武力和宗教的征服更和平、更长久,更能带来国家长期的稳定和繁荣。故选 C。 A项是对材料的字面的理解; B项错误,罗马帝国是依据武力建立起来的; D项说法绝对化。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法的影响。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新中国的 GDP增长率在 1957年、 1979年和1993年均有显著增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三年份的 GDP增长的共同因素是 A国
10、家 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B生产力活跃,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 C国家政治制度发生变革 D国家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答案: A 试题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多次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57 年表现为三大改造的完成,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1979 年是改革开放的开始,1993年是十四大以后,进一步解放了思想,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故选 A。B项错误,改革开放后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而不仅仅是公有制的发展; C项错误,政治制度并非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还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项不符合 1957年的发展情况。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1、的实践 三大改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民国初年,河南人白朗率领农民起义,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 1912年,白朗联合各地绿林头目,吹响了起义的号角。 1913年二次革命前后,起义军接受了革命党人联合反袁的要求,策应革命军的讨袁战争,白朗自称 “中华民国扶汉讨袁司令大都督 ”,起义军改称 “公民讨贼军 ”。 1914年,白朗起义在袁世凯的镇压下失败。据此,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白朗起义发生 在辛亥革命之后,其实质是维护共和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白朗起义的发生,说明辛亥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民主革命意识 C从白朗起义来看,革命党人已经认
12、识到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D白朗起义反映了民国初年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 “白朗联合各地绿林头目,吹响了起义的号角。 ”、 “起义军接受了革命党人联合反袁的要求,策应革命军的讨袁战争,白朗自称 “中华民国扶汉讨袁司令大都督 ”可以看出白朗起义既有旧时代的农民起义的特点,同时又体现了新时代的特征,故选 D。 A项错误,白朗起义是农 民起义,而不是资产阶级革命; B项错误,白朗起义并非受到辛亥革命的推动民主意识增强而进行的,并非辛亥革命的影响; C项错误,材料并未交代革命党人是否已经认识到农阶级民的在革命中的地位。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民国初期的白朗起义
13、。 宋代,典卖土地、房屋的现象十分普遍,所谓 “典卖 ”,是指将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出典给他人,收取一定的典价,在约定期限内原价赎回。典卖者大多数是贫困农民。据宋代朱晦庵等人编的宋本名公书判清明集记载,当时 “豪民图谋小民田产 ”,出典人要求回赎典物时, “则迁延月日,百端推脱 ”,辗 转数月,已经到了赎典截止的期限,使得出典人终无赎回之日。而宋律规定只有典契证验显然者,才允许业主收赎。这说明 A豪强利用典卖规则漏洞抢夺农民利权 B典卖实际上是把财产的所有权实行转让 C典卖是当时豪强掠夺农民的主要方式 D通过典卖,强化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 “豪民图谋小民田
14、产 ”,出典人要求回赎典物时, “则迁延月日,百端推脱 ”,辗转数月,已经到了赎典截止的期限,使得出典人终无赎回之日。 ”可以看出豪强利用典卖规则漏洞抢夺农民利权,故选 A。 B项错误,典当行业实际上是一种抵押担保的方式; C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典当是否是掠夺农民的主要方式; D项错误,典当行业的出现,地主与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而不是加强。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北宋典当行业。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 “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下列史实与 “此制 ”直接相关的是 A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 B “武帝即位,举贤
15、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 C “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度,意在考查考生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 “平民社会 ”“十年寒窗 ”“跃登上第 ”等信息可知,这一制度是科举制。 “穷苦子弟 ”通过读书和考试也可以做官、 “跃登上第 ”。 D项说的正是科举成果轻松的心情,故选 D。 A项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 B项是察举制的一种; C项是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方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 综合题 ( 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7年 3月,杜鲁
16、门在国会发表咨文。说明要援助受 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土耳其;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 “极权政体 ”,一边是 “自由国家 ”,因而 “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者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 ”。他宣布: “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并说: “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材料二 尼克松说:美国不在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 “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的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经济的援助。但我们指望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 员的主要责任。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政
17、治和国际关系 (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杜鲁门主义的核心。文中所说的 “转折点 ”表现在哪些方面?( 7分) ( 2)对比材料一、二,概况美国的对外政策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 8分) 答案: ( 1)核心是反对苏联扩张(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3分) 表现:由战时同盟转变为敌对营垒;由反法西斯转变为干涉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和别国内政;由反法西斯同盟的一员转变为要担当 “世界警察 ”的责任,称霸世界。( 4分,答出 2点即可。) ( 2)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2分) 原 因:经济陷人困境;国内反战和平运动高涨;霸主地位动摇。( 6分) 试题分析:( 1)从材料 “不论在什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河南省 许平新三市高三 10 一次 调研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