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中华民族起初不过山东、河南等处的小小几个部落,几千年间不断成长,最后长成泱泱雄风的大国。以下地区属于自秦朝开始就归入中央王朝版图的是 云贵地区 西藏地区 岭南地区 东北地区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宜用排除法。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普遍推行郡县制,在云贵地区和岭南地区设置桂林郡、象郡和南海郡进行管辖,自此两广和云贵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版图, 西藏地区在元代正式进入中央版图, 东北地区在清代初期正式划入中央版图,所以答案:选 A, B C D三项组
2、合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记载, 18世纪初,一位叫罗伯特 克莱夫的英国人在到达印度后的几年里,曾写信告诉父亲: “我得到的财富使 我能在祖国过上我做梦也想不到的好生活 我已经给姐妹们每人汇去 2000英镑,并将在适当时候照顾弟兄们 ”。罗伯特 克莱夫信中 “我得到的财富 ”最有可能来自于 A对殖民地的掠夺 B大规模商品输出的回报 C贩卖黑人奴隶 D海外资本输出的回报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时间特征 “18世纪初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英国人此时在印度获取大量财富的主要手段
3、是殖民掠夺。 19世纪 40年代英国才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此时大规模商品输出才有可能; 19世纪末 20世纪初资本主义才进入大规模资本输出;而贩卖黑人奴隶主要发生在非洲,故 B C D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选 A。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 英国的殖民扩张 历史上曾有过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法国东印度公司等 “公司 ”。对于这些 “公司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特权贸易公司,负有政治、军事职责 B极大地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C兴起于地理大发现,衰落于自由贸易时代 D是工业资本的代表,有国家资本主义属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4、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宜用排除法。新航路开辟后荷兰、英国、法国等先后成立了东印度公司,从性质而言这些东印度公司是商业资本大公司,同时也是特权贸易公司,负有政治、军事等职责,所以 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A B C 三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要求不符,故答案:选 D项。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 早期殖民扩张 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 与分配的规章条例。 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 A
5、机器大工业生产 B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工厂制组织形式 D工业城市生活方式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工业革命 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 ”说明材料中的 “经济社会运行规则 ”是指工业革命后所确立的新的经济政策,即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确立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所以答案:选 B, A C D三项含义与题意要求不符。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 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 一个生活在 20世纪 20年代初、家境较殷实的英国人可能 ( ) 坐飞机去德国欣赏贝多芬创作的交响乐 乘轮船去法国观看印象派画展 去电影院观看卓别林主演的无声
6、电影 通过电视观看奥运会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宜用排除法。飞机、轮船、电影、贝多芬音乐和卓别林电影等均诞生于 20世纪 20年代以前,所以富裕的英国人此时可以接触到上述内容,但电视诞生于 20世纪 30年代,这与题中时间特征不符,故应排除,所以答案:选B, A C D三项组合错误。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电视的诞生 1881年 12月花图新报载 :“中国之设电线 (电报线 )也 ,始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 ),由上海达吴淞 至中国自设之电线 ,则于同治十三年 (1874年
7、 ),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其经费出自中国 ,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事 ,力筹防御 ,电线公司请于闽督 光绪七年 ,将造电之物料 ,运至台湾。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 ),约百里 ,皆电报局学生经办 ,无西人襄助。 ”从上述史料中 ,可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 ) 有线电报进入近代中国最早是在上海 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时主要依赖外国 中国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 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 “中国之设电线 (电报线 )也 ,始于同治十二年 (1873年 ),由上海达吴淞 ”说明 说法正确;
8、“至中国自设之电线 ,则于同治十三年 (1874年 ),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其经费出自中国 ,操持仍属西国 ”说明 说法正确; “后因台湾有事 ,力筹防御 ,电线公司请于闽督 光绪七年 ,将造电之物料 ,运至台湾 ”说明 说法正确, “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 (地名 ),约百里 ,皆电报局学生经办 ,无西人襄助 ”说明 说法正确,故答案:选 A, B C D三项组合错误。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电报 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B结束了中国两千
9、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 ”说明辛亥革命不仅改变了传统社会的等级陋习而且促进了民主平等思想意识的觉醒,所以答案:选 C, A B D三项说法正确但材料文字含义并未体现。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时代精神凝结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 ,从大庆精神到 “两弹一星 ”精神到特区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 ,其说明了 A我国工业化建设成 就 B “双百
10、”方针的执行情况 C改革开放的实践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庆精神和 “两弹一星 ”精神反映的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工业化设备落后人们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特区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凸显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勇于创新,勇攀高峰的时代精神,他们共同折射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这一宏大历史主题,所以答案:选 D, A项表述不够准确, B C两项说法过于片面。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 某历史老师运用不同的
11、史学范式来认识 “新航路开辟 ”的历史,下列认识符合社会史观的是 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丰富了人民生活 B新航路开辟给亚非人民带来了屈辱、灾难和落后 C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D新航路开辟是人类文明的链接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五大史观的含义,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不难得出 A项是从社会史观角度阐释新航路开辟的重大影响, B C D三项分 别是从革命史观、整体史观和文明史观角度对新航路开辟作出的评价,所以答案:选 A。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
12、新定义为 “长时期的和平 ”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 长时期的和平 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 ”强调的是冷战对世界战争的影响,即冷战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但冷战却无法规避局部地区的直接武力冲突,所以答案:选 D, A项是冷战中的经济措施, B C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3、 冷战的影响 美国驻苏大使乔治 凯南在致辞华盛顿的 “八千字电报 ”中指出: “就像一个烂苹果会引起一桶苹果都烂掉一样,希腊的腐烂会传染给伊朗以东的所有国家,它还会通过小亚细亚和埃及传染给非洲,并通过意大利和法国传染给欧洲 ”乔治 凯南的这段言论是 A阻止希特勒扩张 B为 “遏制战略 ”造势 C促成北约的建立 D推进马歇尔计划实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就像一个烂苹果会引起一桶苹果都烂掉一样 并通过意大利和法国传染给欧洲 ”说明乔治 凯南主张不要放弃对弱小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遏制,否则它将引发连锁反应不利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由此不难看出凯南
14、的真实意图是为 “遏制战略 ”造势,所以答案:选 B, A 项发生在二战时 期,这与二战后美苏冷战对峙不符,C D两项与题意不符。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的内容 2011年 2月 6日是美国已故总统里根诞辰 100周年纪念日,出于对奥巴马政府的不满,美国民众掀起一股怀念里根的热潮。 1981年里根就任美国总统时曾有一句名言: “就目前的危机而言,政府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政府本身就是问题。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加强金融救市 B提高福利,加强经济干预 C减少税率,缩减政府开支 D提出知识经济口号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15、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中的时间特征 “1981年 ”和所学知识可知里根总统就任的宣言 “就目前的危机而言,政府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政府本身就是问题 ”是指为了缓解经济 “滞涨 ”,应该减少政府干涉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恢复自由主义,为此应该采取减少税率,缩减政府开支的办法,所以答案:选 C, A B D三项与上述题意不符。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我国在 1988年、 1993年、 1999年、 2004年先后通过宪法修正案, 调整、充实 1982年宪法的内容,使这部国家根本大法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情况
16、”,这说明中国 A现代化发展使宪法逐步完善 B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框架 C确立 “依法治国 ”方略 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文字信息显示 1988年以来,中国先后四次修改完善 1982年宪法,这是宪法本身不断发展完善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所致,所以 A项说法最符合题意, B项在 1982年宪法颁布后即已实现, C D两项与题意无关。 考点:现代中国的 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新时期的法治建设 1984年电视荧屏上曾出现过盐城燕舞电器厂 “燕舞 ”牌收录机的广告画面,一个英俊潇洒的青年
17、怀抱吉他,以一句 “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 ”使 “燕舞 ”收录机的名声响遍大江南北。这反映出 A中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 B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展 D广告成为引领人们消费的最重要的方式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中的时间特质 “1984年 ”和所学知识不难判断出 A B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20世纪90年代中国未进入信息时代,也未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此时收录机热销大江南北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项说法正确, 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事实,广告只是引领人们消费的重要方式之一,故答案:
18、选 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佛山梁氏家谱中记载: “明宣德四年,祖庙门前明堂狭隘,又多建铸造炉房,堪舆家言,玄武神前不宜火炎,慧(梁文慧)遂与里人霍佛山浼炉户他迁。 ”由此可见当时佛山 ( ) 居民仍有宗法 观念 铸造业兴盛 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居民重视风水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宜用排除法。材料中文字大体含义是明代宣德年间广东佛山铸造业兴盛,为了不影响宗庙祭祀和风水,从事铸造业的梁文慧与霍佛山将铸造地迁往他出,由此可以看出 三项表述符合题
19、意, 项含义材料并未体现,故答案:选 C, A B D三项组合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号称 “山西票号 ”的票庄遍布世界各地,且据史料记载,八国联军向中国索要赔款时,慈禧太后掌权的清政府曾向晋商乔家借钱还国债,这足见晋商的经济实力。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有 票庄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票庄是一种介于钱庄与银行之间的旧式金融机构 晋商是明清时期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商帮 晋商和官府勾结卖国求荣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代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商帮组织的大量涌现,其中
20、徽商与晋商并肩齐进,实力雄厚,材料中 “山西票号 ”正是晋商所创办的旧式金融机构,所以 两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清政府向晋商借钱还债不能说明晋商卖国求荣,所以答案:选 B, A C D三项组合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下表反映了 1844-1863年间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和吨位变化情况。 年份 船只数 吨数 广州 上海 广州 上海 1844 1849 1855 1863 306 331 867 44 133 437 3400 142099 142357 300500 8584 52547 157191 964309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
21、是,鸦片战争后 A近代外贸中心逐步转移 B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 C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 D广州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表格数据中能够得出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广州和上海对外贸易均快速增长,但上海增速更快,远远超越了广州,造成了近代中国外贸中心的直接转移,所以 A 项表述最符合题意,B C两项材料无法体现, 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鸦片战争后广州经济较快仍在较快发展的史实。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的影响 曾朴的孽海花描写一位叫做米筱亭的新进士,原是监生出身,因为娶了前科状元的女儿,颇
22、有惧内之名。一次不知怎样又得罪了太太,招来一顿臭骂: “我是红顶子堆里养出来的,仙鹤锦鸡怀里抱大的,这会儿,背上给你驼上一只短尾巴的小鸟儿,看了就触眼睛。算我晦气,嫁了个不济的阌茸货。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 A外国人把花翎看成服饰上一种可笑的累赘 B清代的官服在官场中划分出严格的等级 C清廷小官在家穿着考究甚至可以对太太发号施令 D米筱亭之妻抱怨丈夫不着中西合壁的中山装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大体描述的是晚清出身高贵的官家小姐怒骂位卑职微丈夫的故事,并未涉及外国人及其服装,所以 A D两项含义与题意无关, C项表述与题意正好相反,从妻子骂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西省 南昌 中高 学期 第三次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