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据记载:西周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这里 “封建 ”的含义是 ( ) A奴隶社会瓦解 B封建制度 C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D分封诸侯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 “封建 ”,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周灭商和东征以后,曾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为藩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取
2、得的首次大捷出现在 ( ) A淞沪会战中 B太原会战中 C徐州会战中 D枣宜会战中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37年 9月, 115师在林彪,聂荣臻率领下,埋伏于平型关一带作战,当日军进入埋伏圈时, 115师发起猛烈进攻,经过一天激战,歼敌 1000多人,缴获大量战利品,取得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是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我们在研究 “南京大屠杀 ”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 )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 “南京大屠杀 ”的描写 C侵华日撰写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
3、片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史料学的一般观点,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历史专著中对 “南京大屠杀 ”的描写、侵华日撰写的回忆录均存在一定的主观色彩,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等具有客观性。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近代西方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是 ( )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清政府进行坚决抵抗 C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 D西方列强实力不够 主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清政府进行坚决抵抗和西方列强实力不够的说法不符合史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具体的抗争,不是主要原因。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是近代西方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
4、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美国史学家魏斐德作品大门口的陌生人利用 冲突 反应 理论,论述了太平天国起义是由于西方的冲击才引发的,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的侵略。 ”这段论述( ) A材料充分,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结论不合理 答案: D 试题分析:利用 冲突 反应 理论,论述了太平天国起义是由于西方的冲击才引发的,该说法的材料不充分。根据所学,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的侵略的结论亦是不科学的。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
5、争 太平天国运动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 ”。此诗句颂扬的是 ( )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辛亥革命 答案: D 试题分析:武昌起义是 1911年 10月 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中国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中华民国,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有人在评价辛亥革命时说 “辛亥革命 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打开道路 ”。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
6、绩在于 ( ) A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C推翻封建帝制 D结束了封建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是最大的功绩。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上一座显著的里程碑。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1919年,有报纸刊登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文中宣称 “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来维护公理 ” 。为此学生发起了 ( )
7、A五四运动 B护国运动 C五卅运动 D一二 九运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五四运动是 1919年 5月 4日发生在北京、上海的爱国运动。欧洲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 “巴黎和约 ”的签订,引爆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符合材料 “1919年 .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领土! .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来维护公理 ”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 中共在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即最低纲领,要求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以下各项中属于中共在此后所进行的具有明显反封建性质的斗争是 ( ) 五四运动 国共合作出师北伐 南昌起义 国共合作协同抗日 A B C D 答案: B 试
8、题分析:根据所学, 五四运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爆发, 国共合作出师北伐和 南昌起义属于中共在此后所进行的具有明显反封建性质的斗争, 国共合作协 同抗日更具有反帝国主义。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大革命 图所示的历史歌曲唱出了一个时代的革命奋斗目标。这场革命之所以蓬勃兴起,主要是因为 ( ) A南昌起义的成功发动 B遵义会议的正确决策 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D国共组建革命统一战线 答案: D 试题分析:国民革命歌是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的产物,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在国共合作的推动下,以国共合作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为
9、起点,国民革命运动逐步兴起。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打倒列强,除军阀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将革命进行到底 ”。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 ) A工农武装割据 B抗击外国侵略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 “打倒列强,除军阀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将革命进行到底 ”分别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国民大革命、井冈山的斗争、解放战争,符合题意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由于我们过去军 事上的错误领导使我们没有能够在中央苏区内粉碎第五
10、次 围剿 ,使我们的主力红军不能不退出苏区并遭受到部分的损失。 ”通过此决议的会议是 (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 ”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 “左 ”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符合材料 “由于我们过去军事上的错误领导使我们没有能够在中央苏区内粉碎第五次 围剿 ”。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万里长征 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布了蒋介石 1917 年至 1931 年的日记,吸引了
11、各国学者的关注。蒋介石在日记里可能涉及的事件是 ( ) A参加北伐战争 B拒绝张杨兵谏、导致西安事变 C组织徐州会战 D组织对红军第五次围剿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历史问题和论从史出的能力。 B、 C、 D分别是 1936年、 1937年、 1943年,都不在 1917年至 1931年的范围之内,不符合题意,所以选择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万里长征 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 ) A辽沈战役
12、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1948年底, .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 ”不难判断出时间和地理位置,结合所学,最符合的是平津战役 。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放战争 看图,这种臂章最早出现于中国抗日部队中应该是在 ( ) A 1931年 9月后 B 1936年 12月后 C 1937年 8月后 D 1938年 10月后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37年 8月 22日,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由原西北主力红军,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而成 “国民革命第八路军 ”
13、,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改名后,除国民政府军委会正式命令称第十八集团军外,传统习惯上一律称八路军。符合图片内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卢沟桥本无城,明崇祯三年以此为畿辅咽喉,宜设兵防守,故筑城池。 此次日军假演习挑衅,此城此桥遂遭厄运,赫赫名城,数百年史迹迭蒙耻辱,可哀也哉! ”据此推断这段材料出现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 A 1631年(即崇祯三年) B 1931年 C 1935年 D 1937年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卢沟桥本无城 .宜设兵防守,故筑城池。 此次日军假演习挑衅,此城此桥遂遭厄运 .”符合 “驻华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
14、一名士兵 “失踪 ”,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其无理要求遭到中国守军严词拒绝,日军遂悍然 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炮轰宛平城 ”。的史实。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清朝林福祥平海心筹记载: “初十日辰刻(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十日,即 1841年 5月 30日),逆夷 抢劫,予闻锣声不绝,即带水勇应之, 来会者众数万,刀斧犁锄, 将夷兵困在垓心矣。 ”该记载反映了 ( ) A反割台斗争 B义和团运动 C三元里抗英斗争 D反洋教斗争 答案: C 试题分析: 1841年,中国人民在广东三元里大败英国侵略者,符合材料 “(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十日,即 1841年 5月 30日) .即
15、带水勇应之 .将夷兵困在垓心矣 ”。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三元里抗英斗争 西周实行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 ( ) A广建诸侯藩国 B区分血缘亲疏 C保证法律执行 D巩固分封秩序 答案: D 试题分析: :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它们互为表里 ,相互依存 ,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 ,形成森严的等级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 ,防止内部纷争 ,强化王权 ,巩固分封秩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 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史书记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
16、敢用。 ”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 ) A收藏玉玺,天子喜好 B以玉制玺,天子专有 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D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答案: D 试题分析: “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体现了皇帝制度的特点:皇权独尊、皇帝至上。皇位世袭: “家天下 ”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度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 ( ) A分封制的实行 B郡县制的实行 C察举制的实行 D科举制的实行 答案: B 试题分析:贵族政治下,贵族拥有自己的封地,世代享有特权,实行世袭制的传承方式。官僚政治下,官员由中央任命,没有封地,
17、衣食俸禄,官位不能世袭,属于 “流官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反映了中国政治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化。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 对图所示权力机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分散了丞相权力,完善了中央机构 B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C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行政效能 D进一步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所以B说法错误。它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特点有 分工明确 效率高 互相牵制 分散相权,集中皇权。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 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
18、“军功授爵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的变化。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与其搭配正确的是 () A功绩 考试成绩 品行才学 门第声望 B考试成绩 功绩 门第声望 品行才学 C考试成绩 品行才学 门第声望 功绩 D功绩 品行才学 门第声望 考试成绩 答案: D 试题分析:考查了教材的基础知识。军功授爵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关于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分别是:功绩 品行才学 门第声望 考试成绩。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官制度 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 “中书门下 ”,主要行使的是 ( ) A决策权 B行政权 C军政权 D财政权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书门下的长官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山东省 兖州市 高一上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