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5.14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5.14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5.14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5.14从 “师夷长技 ”到维新变法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魏源在 19世纪 50年代写到: “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 夷 。 ”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 “夷 ”,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 “洋 ”了。该变化反映了 ( )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以中国对西方称呼的变化设题,实际上反映了随着西学的不断传入,中国对西方了解、认识加深,说明了中国由过去的闭关锁国,盲目自大,到逐渐平等、正常地认识西
2、方国家。 B项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和 C项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都是对材料的过度解读; D项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从材料中看不出来。故选 A项 考点:中国人对待西方态度的变化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是材料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事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题方 法:第一步,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步,通读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步,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此类题型一般又分为两种:一、与教材有一定联系
3、的;二、与教材无任何联系的。 19世纪末,康梁维新变法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是 ( ) 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制是 “进化之公理 ” D “今日之民智 待革命以开之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题时应逐一弄清材料的含义, A项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是洋务派的思想, C项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制是 “进化之公理 ”和 D项 “今日之民智 待革命以开之 ”这两项是革命派的思想, B项符合题意,是维新派思想。故选 B项 考点:维新思想的核心 点评:对于维新思想的形成,要首先了解
4、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入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本考点重点考查近代以来向西方学习的各派的主张,特别是维新变法思想的背景、主张、意义 等 19世纪 60年代以后,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 ( ) 主张与外国进行商战,发展民族工商业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提倡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提出了维新变法主张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教材内容可知, 主张与外国进行商战,发展民族工商业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提倡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都是早期维新派的观点。 提出了维新变法主张是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资产阶级维新
5、派的主张,早期维新派只停留在理论上尚未深入到实践领域。 故此题选 A项。 考点:早期维新思想 点评:此题为组合型选择题,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同学们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经过中国近 代史的学习后,画了一幅漫画
6、(见下图 )。你认为该小组所画漫画反映的历史时代应该是 ( ) A鸦片战争前 B 19世纪 40年代 C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D 19世纪 90年代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漫画中 “经学难以抵洋枪炮 ”看出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发生于 19世纪 40年代; A项鸦片战争前中外之间没有形成图中所示的实力对比; C项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联系当时中国的情况可知,当时洋务派已经认识到中国仅依靠经学难以抵御侵略,故提倡中体西用; D项 19世纪 90年代中国人已经认识到政治制度落后于西方。故选 B项 考点:开眼看世界的背景 点评:此题为图文情境型历史选择题,图文情境型历史选择题以图像和文
7、字为主题情境而设题,融读图、阅读文字、逻辑思维为一体。在该类题型中,图像和文字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或以文补图、或以图补文、或图文互补。此处为以文补图型,此类试题以图像为主题情境,另以文字来补充图像内容不能反映的信息。解答此种类型的试题,关键在于从图像中提炼信息,并以文字传递的信息为补充,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筛选,得出正确答案: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 “开眼看世界 ”的着眼点在于 ( ) A新思想新文化 B历史地理方面 C社会制度方面 D军事技术方面 答案: D 试题分析: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被西方的洋枪洋炮惊醒,他们认为 “夷之长技 ”在军事,因此 “开
8、眼看世界 ”的结果是 “师夷长技 ”,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来抵抗西方的侵略。 A项新思想新文化和 C项社会制度方面超越了他们所处的时代不符合, B项历史地理方面虽有介绍但并非着眼点。故选 D项。 考点:开眼看世界的原因 点评:对于开眼看世界要有正确的认识,( 1)林则徐、魏源是当时封建士大夫中少数有识之士的杰出代表,他们敢于抛弃传统的 陈腐观念,是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2)林则徐、魏源的新思想,为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服务,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 3)林则徐、魏源的新思想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不可能认识到西方国家先进
9、的根本原因,因此,他们只提出了学习先进技术以御外侮的主张,当然也就无法使中国真正找到一条富强御侮的道路。 鲁迅先生曾对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主流思想给以这样的概括: “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 子曰诗云 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 ”这一主流思想是指 (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D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以鲁迅的一段材料设题,考查对洋务思想 “中体西用 ”的理解。抓住材料 “子曰诗云 也要昌明 ”, “子曰诗云 ”指的是封建伦理道德, “西哲本领 ”指的是西方的科学技术。 A项师夷长技以制
10、夷是魏源的思想; C项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是维新派的思想; D项自由为体,民主为用为严复的思想。故本题选 B项 考点:中体西用 点评:对于中体西用思想要有正确的认识,首先要明确其含义 体(中学)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 用(西学) 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技文化。其次要认识到,从开眼看世界,到中体西用,再到维新思想,翻译了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人是逐渐加深。 近代某思想家说: “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 ”这位思想家主张 ( ) A民主共和 B改良维新 C暴力革命 D君主专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 “ 革命未成,而
11、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 ”,说明该思想家反对暴力革命,联系近代先进的中国人的探索历程,可判断此思想家又主张民权自由,故为立宪派,因此 A项民主共和、 C项暴力革命和D项君主专制三项错误。正确答案:为 B项 考点:维新思想 点评:此题为推理型选择题,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以考查学生通过对历史规律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解答这类选择题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 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甲午一战,
12、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于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 金耀基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当时 “中国知识精英 ”的着眼点是 ( ) A经济的现代化 B器物的现代化 C制度的现代化 D精神的现代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由 “甲午一战 ”、 “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 ”可知, “中国知识精英 ”是指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 他们宣传维新变法,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这说明其学习的着眼点,由器物层次进步到制度层次。 A项经济的现代化和 B项器物的现代化是从洋务运动开始 ; D项精神的现代化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故选 C项 考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人教版 高中历史 必修 5.14 师夷长技 维新 变法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