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上海市奉贤区高考一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上海市奉贤区高考一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上海市奉贤区高考一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上海市奉贤区高考一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最先利用扭秤实验较精确测出万有引力常量 G的科学家是 ( ) A库仑 B牛顿 C卡文迪什 D开普勒 答案: C 试题分析:库伦发现了库伦定律,牛顿在推出万有引力定律的同时,并没能得出引力常量 G的具体值 G的数值于 1789年由卡文迪许利用他所发明的扭秤得出;开普勒的提出了重要的开普勒三定律,故选 C, 考点:考查了物理学史 点评:了解物理学史,加强记忆,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 如图所示,粗糙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为 m的铜质矩形线圈。当一竖直放置的条形磁铁从线圈中线 A.B 正上方等高从左到右快速经过时,若线圈始终不动,则关于线圈受到的
2、支持力 FN及在水平方向运动趋势的正确判断是( ) A.FN一直大于 mg,运动趋势向左 B.FN一直小于 mg,运动趋势先向左后向右 C.FN先大于 mg 后小于 mg,运动趋势向右 D.FN先大于 mg 后大于 mg,运动趋势先向右后向左 答案: C 试题分析:条形磁铁从线圈正上方等高快速经过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先增加后又减小。当通过线圈磁通量增加时,根据楞次定律,有阻碍其增加效果,在竖直方向上线圈有向下 运动的趋势,所以线圈受到的支持力大于其重力,在水平方向上有向右运动的趋势,当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小时,为阻碍其减小,在竖直方向上线圈有向上运动的趋势,所以线圈受到的支持力小于其重力,在水平
3、方向上有向右运动的趋势。综上所述,线圈所受到的支持力先大于重力后小于重力,运动趋势总是向右;故选 C 考点:考查了楞次定律的应用 点评:线圈的运动是因发生了电磁感应而产生了感应电流,从而受到了安培力的作用而产生的;不过由楞次定律的描述可以直接判出,并且能更快捷 如图所示,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有一质量为 m的带正电小球,施加 拉力 F使小球向上加速运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重力和电场力所做功的绝对值分别为 W1和 W2,不计空气阻力,则 ( ) A小球的电势能增加了 W2 B小球的重力势能增加了 W1 C小球的动能增加了 W1+W2 D小球的机械能增加了 W2 答案: B 试题分析:电场力做正功
4、,电势能减小,故小球的电势能增加了 , A 错误,重力负功,重力势能增加了 , B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小球的动能增加量为,C 错误,小球的机械能增加量为动能增加量与重力势能增加量之和,为 , D错误, 考点:考查了功能关系的应用 点评:电场力做功对应电势能变化,重力做功对应重力势能变化, 如图所示,将小球 从地面以初速度 v0竖直上抛的同时,将另一小球 从距地面 处由静止释放, A.的质量小于 b的质量,两球恰在 处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 ( ) A.两球同时落地 B.相遇时两球速度大小相等 C.从开始运动到相遇,球 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球 动能的增加量 D.相遇后的任意时刻,重力对球 A.做功
5、功率小于重力对球 b做功功率 答案: D 试题分析:相遇时 b球的位移 ,运动时间 ,相遇时 a球位移,可得 , ,相遇时 a球的速度,由题意可得此时 b球 已经具有向下的速度而 a球速度为零,故b球以较大速度先落地 ,AB错误,以后任意时刻重力的瞬时功率 , b球的瞬时功率总是大于 a球瞬时功率。 D正确,从开始运动到相遇, a球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对 b球所做的功,由动能定理可得 C项错误。 考点:考查了竖直上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点评:据题目的介绍分析得出 ab球的运动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这要求熟练的掌握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 如图为竖直放置的粗细均匀的两端封闭的
6、细管,水银柱将气体分隔成 A.、B 两部分, A.初始温度高于 B 的初始温度。使 A.、 B 升高相 同温度达到稳定后,A.、 B两部分气体压强变化量分别为 DpA.、 DpB,对液面压力的变化量分别为DFA.、 DFB,则( ) A.水银柱一定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根据压强平衡可得 ,根据受力平衡可得, ,两式相减可得 ,所以, 即 ,水银柱不移动,故选 D, 考点:考查了气体压强平衡问题 点评:关键是抓住变化前后的动态平衡列式求解 一列简谐横波沿 x轴正方向传播, O 为波源且 t=0开始沿 y轴负方向起振,如图所示是 t=0.2s末 x=0至
7、4m范围内的波形图,虚线右侧的波形未画出。已知图示时刻 x=2m处的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这列波的周期为 0.2s,振幅为 10 cm B这列波的波长为 8m,波速为 40 m/s C t=0.7 s末, x 10 m处质点的位置坐标为( 10m, 10cm) D t=0.7 s末, x 24 m处的质点加速度最大且沿 y轴负方向 答案: AB 试题分析:从图中可知这列波的波长为 8m,因为 x=2m处的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而质点的起振方向为 y轴负方向,所以 O 点正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下,所以正好经过了 ,所以周期为 ,故传播速度为 ,振幅为10cm,所以 AB正确
8、,当 ,波传播到 x=10m处,所以当 t=0.7s时, x=10m处的质点振动了 0.45s,即振动了 ,因为起振方向向下,所以此刻质点在负向最大位置处,即坐标为( 10m, -10cm), C错误,当时,波传播到了 x=24m处,所以距离 0.7s振动了 0.1s即半个周期,所以此时质点正位于平衡位置向上运动, D错误, 考点:考查了简谐波图像的理解 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把握所有点的起振方向相同,波的题目其实就是一个信息题目 ,题中的条件很关键 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 E、 r, R0=r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由A.向 b缓慢移动,则在此过程中( ) A.伏特表 V1的示数一直增
9、大 B.伏特表 V2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C.电源的总功率先减少后增加 D.电源的输出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 CD 试题分析:当变阻器滑片滑到中点时,变阻器两部分并联电阻最大所以外电路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故路端电压先增大后减小,即电压表 V1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A错误,电流电流先减小后增大,所以电阻 两端的电压先减小后增大,故伏特表 V2的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B错误,根据公式 可得电源总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C正确,当在 a端时,外电路电阻等于电源内阻,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之后外电路电阻增大,所以电源输出功率减小,当 P点位于中点时,减小到最小,之后又开始增大,所以电源的输出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上海市 奉贤区 高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