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东北四校第三次高考模拟联考(语文).doc
《2010年东北四校第三次高考模拟联考(语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东北四校第三次高考模拟联考(语文).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东北四校第三次高考模拟联考(语文) 其他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人生如白驹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 4分) ( 2)刑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6分) 答案:)人生在世,好像骏马掠过缝隙一样快,所求的富贵,只不过多积聚些金银,多增加一些自我娱乐,让子孙没有贫乏罢。( 4分) ( 2)刑法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赏赐是用来酬谢有功之人的,这是古往今来共同的道理。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删赏,不是陛下个人的刑赏,怎能凭自己的喜怒而独断专行呢 ( 6分) 补写出下
2、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 1)亦余心之所善兮, 。 ,终不察夫民心。(屈原离骚) ( 2)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 3)山重水复疑无路, 。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 答案:无 选择题 下列加点孰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3分) ( ) A无论什么时候,冰心老人都是如坐春风,亲切随意地发表自 己的观点,从不喧哗而锋芒难避。 B中国女子柔道选手袁华在人声鼎沸的赛场上能做到充耳不闻,心静如水,而旦发力,就令对手不寒而栗。 C在群英会蒋干中计中,作者罗贯中运用生动而细致的动作、神态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胸无城府而又自作聪明十分迂腐可笑的蒋干形象。 D
3、有专家指出,如果奔驰公司早一点放下 “皇帝女儿不愁嫁 ”的架子,早几年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设厂生产高档汽车,那么 “奔驰 ”也许早已成为中国高档汽车市场的龙头老大了。 答案: D 填到横线处恰当的一组句子是( 3分) ( ) 。 。 。 。当我们的影视艺术仅仅把 “山寨 ”、 “克隆 ”别人的东西作为追求,中国影视艺术就遑论 “文化创造力 ”了。 文化创造力是人类最为本质的精神特征。 有批评者认为, “山寨剧 ”如果能够遵循商品规律,能让老百姓喜闻乐见,就不必苛求 “文化原始 ”。 而笔者认为,影视艺术本身就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它体现了包括一切艺术活动在内的文化创造的本质。 文化创造力的昂扬与
4、衰微,与一个时代的精神趣味、思想氛围有关。 A B C D 答案: C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3分) ( ) A 这位房地产分析师认为,通过政府出面收购房源,可以使市场成交量在短期内得到以拉升,给市场以 “回暖 ”的预期,以刺激房市。 B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的政府并不是只热心通衢于在道与高楼大厦,而是首先顾及到偏远贫穷地区人民的温饱问题。 C如果美国政府不履行他在中美贸易协定、多种纤维品协定和纺织协议中承担的义务,那么,任何人也不能保证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不会出现逆转。 D改革公费医疗制度,实施医疗保险的问题,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愉快接受的,还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宣传解释
5、工作。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村 ”制度的确立 依据文献记载, “村 ”概念出现比较迟,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中没有收录 “村 ”字,此前的文献中也不见,看来当时还没有这种说法和组织。但说文解字中有 “村 ”字的原形 “”字: “:地名,从邑,屯声。 ”到东汉中后期,“村 ”的概念已经正式出现。南北朝时期, “村 ”字被收入字典中。 “村 ”概念在传世文献中也大量使用, “村 ”的名称出现泛化趋势。 至于 “村 ”的意义,依据字书的解释及文献的记载显示,至南北朝时期, “村 ”仅仅为众多的庶民百姓生活居住场所之一种,具有 “聚落 ”的性质 ,直至隋朝 “村 ”一直
6、作为一种自然聚落的名称。 “村 ”从东汉中期开始成为一种聚落的名称以来,一直未见进入国家律典,这种局面延续到唐初才有所变化。按唐例,国家刑书有四:律、令、格、式。律乃惩治违法乱纪者之条款,而 “令者,尊卑贵贱之等数,国家之制度也;格者,百官有司之所常行之事也;式者。其所常守之法也。凡邦国之政,必从事于此三者。 ”令为国家之 “制度 ”,为邦国政治之所依。若就地位而言,明显高于其余三者。 “村 ”制初始于武德,定型于开元, “村 ”制人令,使 “村 ”正式取得了法律的承认与保护,并成为一级基层地方组织。这应该 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的创举,是唐朝开创新局面之又一表现,意义非同小可。 总体看来,至
7、唐朝, “村 ”已经从纯粹的自然聚落名称演变为一种基层组织,在地域性之外,开始具备制度性特征。唐朝从两个方面完成了 “村 ”的制度性确立,一是称谓,包括以 “村 ”名聚落和以 “村正 ”名村官;二是对村正设置标准的规范,即是否设置以及设置多少根据村内家户数的多少而定。从百家以上增置村正一人的规定看,村正的设置办法脱胎于里正的设置制度。 魏晋南北朝三百年南北分裂,政局动荡,地方机构滥置, “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寮以众,资费日多,吏卒人倍。 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隋朝一统,励精图治,并州郡,裁冗员,竟也致富。然地方政治积弊已深,而隋运短祚,革弊成未竟之业。唐朝初年承
8、袭革弊之势,并加强整顿力度,在继续省并的同时,进而对州县名称的紊乱及重叠现象予以规范,至贞观十三年而告终。 “村 ”制度之推行即为唐朝整顿地方行政、革弊 “求治 ”之一环。我们知道,制度变革与社会经济的变迁存在着互为因果之关系, “村 ”制度始于武德而完善于开元 ,李唐王朝也经贞观至开元而达鼎盛,可知制度创新与社会经济进步惟有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而唐朝终获 “蓬勃发展 ”之缘由也因此可见一斑。 (本文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关于 “村 ”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 A “村 ”概念出现比较迟,说文解字中没有收录 “村 ”字,此前的文献中也不见,这表明了当时还没有这种
9、说法和组织。 B “村 ”字的原形 “”字在说文解字中有所记载: “:地名,从邑,屯声。 ”南北朝时期, “村 ”字被收入字典中。 C东汉中后期, “村 ”的概念正式出现。 “村 ”的名称出现泛比 趋势,因而 “村 ”概念要传世文献中也大量使用。 D依据字书的解释及文献的记载, “村 ”从开始成为一种聚落的名称以来,一直作为一种自然聚落的名称直至隋朝。 【小题 2】下列关于 “村 ”制形成的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 A “村 ”在唐初以前一直未见进入国家律典,而仅仅是一种具有 “聚落 ”性质的庶民百姓生活居住场所。 B “村 ”制初始于武德,定型于开元,作为基层地方组织演变
10、,地地域性之外,逐渐具备制度性特征。 C至唐朝, “村 ”开始从纯粹的自然聚落名称向一种基层组织演变,地地域性之外,逐渐具备制 度性特征。 D唐朝从称谓和村正设置标准规范方面完成了 “村 ”的制度性确立,为中国行政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南北朝时期, “村 ”仅仅是庶民百姓生活居住场所之一种,这与国家分裂,政局动荡,机构臃肿有一定关系。 B隋朝统一,励精图治,并州郡,裁冗员,虽然革弊事业没有完成,但对后世政治改革起到一定作用。 C唐朝以国家制度,使 “村 ”正式取得了法律的承认与保护,并成为一级基层地方组织,这说明了 “村 ”制
11、政策日臻完善。 D “村 ”制度始于武德而完善于开元,李唐王朝也经贞观至开元而达鼎盛,可见 “村 ”制度的确立对李唐王朝的兴盛起主要作用。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D 【小题 1】无 【小题 2】无 【小题 3】无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泥塑神手张充仁 20世纪,中国诞生了艺术巨匠张充仁。他那双被上帝亲吻过的神奇的手,创造了一个个震撼世人的奇迹。张充仁的雕塑几乎是一部编年史,每一段特殊时期都在他的手中由软泥凝固、坚硬起来,永久地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张充仁的一生,如同他的雕塑作品一般丰富而纯粹。他出生于上 海徐家汇。父亲是个木雕艺人,母亲则擅长刺绣,张充仁
12、耳濡目染,自幼酷爱绘画。幼年时期进入徐家汇类思小学,获得艺术生涯中第一份名副其实的启蒙教育,之后逐渐接触并学习绘画。 1931年张充仁只身远涉重洋,赴比利时留学。单眼皮、吃狗肉、长辫子,是那时欧洲人对中国人的全部印象,张充仁立刻指出,无论描绘什么故事都要以事实为根据。他第一个在欧洲喊出 “日本在侵略中国 ”,并把这一切融入一幅幅简洁明快的漫画里。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著名漫画家埃尔热,他竭尽所能引导埃尔热去了解、研究和发现真实的中国, “要让全世界知道真正的中国,这 可比我学美术更重要。 ”当埃尔热在四十年后与张充仁通信时,这样写道: “是你让我继马可 波罗之后认识了中国,认识了她的文明、她的思想
13、、她的艺术和艺术家,我仍然专心于道德经和庄子,这两本书也是你向我推荐的。 ” 张充仁回国后,在小洋房里创办了 “充仁 ”画室。先后培训学生 300余人,其中较著名的有严友人、邱瑞敏等,为我国绘画、雕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当时充仁画室的大门是敞开着的,有许多人会来,甚至美专毕业的学生也会过来。张充仁靠学生的学费来维持生计,但是他却收了许多交不起学费的学生,也许出于对自己身世的 思考,他有时更加关照这些 “穷学生 ”。中国解放后,许多艺术家纷纷逃亡海外,他们也劝说张充仁一起走,但是张充仁说: “共产党人不是些不学无术的人,我看过他们的报纸,他们也喜爱美术,而且画室还有这么多学生 ” 张充仁曾
14、经说过, “人都是自己塑造的 ”。在近八十年的努力拼搏中,他塑造了大批享誉海外的雕塑佳作,同时也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位世界著名的雕塑艺术大师。他把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对正义气的渴望揉进了泥土,铸入了青铜。他的雕塑机理品位和写实功力均得到极高评价。他在求学比昨时皇家美院时,便以异国人的身份,史无前例地为布鲁塞 尔百年宫顶雕刻了人体杰作,百年宫顶共有四个人体雕塑,张充仁雕刻了其中之一。他获得法国雕塑界最高荣誉,至今只有罗丹一人获得的荣誉。他的作品被法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法国报载 “以前都说中国丝,中国瓷,现在满街都说中国铜了。 ”他的大型青铜雕塑埃尔热像经法国政府决定,放置在安吉兰姆中心广场。他到爱丽舍宫
15、为密特朗总统塑像,扬名法国。据法车文化部估计,在世界上的法语国家中,知道张充仁名字的总计约有 10亿人。 据张充仁的模特回忆,先生身材不高,略显富态,说普通话时还夹带着一口浓重的上海本地乡音。他常常一边熟练地捏弄着手 中的泥巴,一边和我们谈笔风生,他自我介绍说: “我是上海宝人 ” 口齿清楚,言语风趣。当时天气较热,工作室的条件很差,张老每次都是汗流满面,但他全然不顾,从不言累。 无意之间,张充仁过去一些年了。有个叫陈耀王的稿级畜牧师,写了一部有关张充仁的传记。陈耀王并非文艺圈中人,然而他却以敬贤之心和执著之意钦然为张老立传,并不辞辛劳、不计报酬地奔走于国内外,访旧踪、寻遗迹、觅材料、问故知、
16、探轶事,九易其稿。正因陈先生不是舞文弄墨出身,因而全书文笔朴实、叙述简要,洋溢着真诚之心,感人至深。他说他文笔不好,可张充仁的好友 说: “我庆幸张充仁的传记是由一个所谓的文学槛外人写的。让人流泪的故事,还需要形容词、需要所谓的描写、润色吗? ” 也许,西洋雕塑,在中国人心中不长久。也许过时了的西洋雕塑,换不来现代的掌声和感动。然而当你了解了张充仁雕塑的他自己的手,在法国国家艺术收藏馆,和罗丹、毕加索的手放在一起的时候,你一定会明白,其实,张充仁已经在世界的中心开始了永远,张充仁的中国之手,其实已经在全世界拍响了中国的掌声。 21世纪,乃至永远,我们没有理由不记住张充仁。 【小题 1】下列对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东北 第三次 高考 模拟 联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