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与答案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与答案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与答案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与答案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史湘云出嫁回门,来贾母处请安。贾母说起几家亲戚都衰败,不禁伤心,史湘云想起后天是宝钗生日,提议给她过生日热闹热闹。贾母也同意,便命人准备。宴席上,因为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大家非常高兴,掷骰子行酒令,玩得不亦乐乎。 B贾政任新职后,清正严明,受贿之类的事更是没有发生过。许多想发财的奴儿见没有油水都离贾政而去。贾政无耐叫来李十儿,才知道原因,李十儿花言巧语,赢得了贾政的信任,从此作威作福,只瞒着贾政。 C贾赦、贾珍被贬往外地,贾母命贾政给二人打点盘缠,贾政才告诉贾母家
2、中银库早已亏空,贾母急得流泪。哭后,命人将自己的箱笼打开,将自己从做媳妇起几十年的积蓄全部拿出,各房一一分配完毕,又单给贾琏五百两银子,作为送黛玉灵柩回南方的费用。 D凤姐想去看看即将远嫁的探春,刚到园中,觉得冷,便让丰儿回去拿衣服。自己走了不远,先 被一只狗吓了一跳,再走竟碰到了秦可卿的鬼魂,凤姐毛骨悚然,转身被石头绊了一跤,这时丰儿和小红来了,凤姐推说探春等已睡下,便匆匆回去。 E夏金桂向薛姨妈要了香菱去,表面上对她极好,甚至亲手做了汤端到生病的香菱床前。一天,她让宝蟾做了两碗汤要和香菱同喝,其中一碗下了毒,宝蟾不知情,将香菱的汤喝发,结果毒发身亡。 答案: A E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
3、根据课本知识和课堂所学努力回忆。平时也要养成上课专心听讲、勤做笔记的好习惯。 A项错误在于 “大家非常高兴 ”的说法。小说中,宴席上,大家强颜欢笑。宝玉见气氛冷清,便建 议掷骰子行酒令。 E项错误在于毒发身亡的不是宝蟾而是金桂。小说中,宝蟾不知情,为欺负香菱,将两碗汤互换了,结果夏金桂误喝毒汤身亡。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 A。 下列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薛姨妈来贾府,宝玉和她请安时见她对自己不同往日般亲热,满腹狐疑。晚上来到潇湘馆,黛玉正好回来,两人谈起这件事,黛玉假设宝玉和宝钗好或不好和种种状况,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 “任凭
4、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 B冯紫英来见贾政,带了四种洋货 围屏、钟表、母珠和鲛绡 帐,精巧无比,说要价两万银子。贾政说买不起,叫贾琏拿进去给老太太瞧瞧,并请了邢、王夫人和凤姐。贾母看了甚是喜欢,便叫贾政买下了母珠和鲛绡帐。 C临安伯请贾家的老爷们去看戏,贾政说自己和贾琏有事,让贾赦带了宝玉同去,宝玉欢喜得不得了。到点戏时,见掌班的竟是蒋玉菡,二人相见,又惊又喜,不顾众人在场,共叙别后思念之情,在他人的提醒下,宝玉才胡乱点了一出戏。 D宝玉失了玉后,竟呆傻了,贾母这日去看宝玉,众人见瞒不住,才把失玉之事告诉贾母。贾母令贾琏重金悬赏找玉,又把宝玉带到自己屋里居住。过了一些时候,有人上贾府送玉,
5、大家十分欢喜,谁知是假的,贾琏大怒。 E黛玉从傻大姐处听说宝玉要和宝钗成亲的消息,病倒了,而且病日重一日。而全府上下忙着宝玉的婚事,无人来问,黛玉心如死灰,挣扎着起来,将素日所写的诗稿和宝玉赠给她的诗帕丢到火里烧了。 答案: B C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根据课本知识和课堂所学努力回忆。平时也要养成上课专心听讲、勤做笔记的好习惯。题中, B项错误在于 “贾母看了甚是喜欢,便叫贾政买下了母珠和鲛绡帐 ”的说法,小说中是:凤姐说没有闲钱买这些东西,贾母等人都说是。 C项错误在于 “不顾众人在场 ”的说法,小说中,二人相见,因有众人在场,宝玉不好站起来,只好寒暄两句,胡乱点了一出戏。 考点:识记文学
6、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多数烦恼都是自找的 人无法强迫他人正确,往往你越想改变他人,他人越反感。 如果你来到南方,建议你尝尝番石榴。你有可能很喜欢,也有可能很讨厌。 我在南方,尝试了多次,才在多 年以后喜欢上番石榴。吃到又甜又糯的极品,足以回味数天。你有可能尝试数次,仍然不喜欢,番石榴那股独特的味道,对有些人来说,永远接受不了,像无法接受芫荽。 我在趋近番石榴的过程中,番石榴没有做任何改变,它还是保留自己的气味。直到有一天,我忽然接受了,觉得香。这种过程可以视为观念传播的禺言。 。,。比如,人是自己身体的主人,这一观念
7、普及,奴隶制就没有存在的基础,那怕它原来相当流行。 但人无法强迫他人正确,往往你越想改变他人,他人越反感。想改变朋友,想改变 家人,想改变无数人,这种( zhng ji)冲动,为无数人带来焦虑。达不到目的,便生怨恨。 不如像一颗番石榴,你的责任就是变甜变糯,不改变气味,不因为你有营养,强行塞进别人嘴里,你只能等别人喜欢你,轻轻咬你一口。 人为什么需要恋爱?那就是找气味相投的人,找观念相当的人,像一个番石榴( sh ho)者爱一粒番石榴。这样才能去掉 “改造他人 ”的焦虑。有人认为恋爱是改造,这是大错特错,既轻易接纳观念不同者,又把家庭建成了监狱,以悲剧收场的居多。 你可试试番石榴,多试几次也无
8、妨,如果最后还是 喜欢苹果,那就该和苹果结婚,千万不能勉强和番石榴成亲,婚后又拼命逼它变成苹果。交朋友的原理也相同。 多数烦恼都是自找的。 【小题 1】( 1)找出第 4段的一个错字并改正:应改为( 1分) ( 2)根据拼音写出第 6段空缺的词语:( 1分) ( 3)根据拼音写出第 8段空缺的词语:( 1分) 【小题 2】以下四个句子填入第 5段,正确的顺序是( 3分) 人是由观念趋动的 行动一般就是错的 但你有错误的观念 你有正确的观念 正确的观念传播得越广越好 未必有正确的行动 A B C D 【小题 3】下面成语和最后一段意思最接近的是( 3分) A咎由自取 B罪有应得 C自投罗网 D多
9、愁善感 【小题 4】下面句子标点正确且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雪莲是生长在人际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 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B “防治手足口病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情, ”省领导在慰问患者及其他人员时说,“必须坚持生命第一的理念,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 C市广电局宣布:未来三个月将在市区居民小区全面落实和推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会议精神,居民小区电视信号由模拟制转换为数字制。 D人们或许会把托尔斯泰 “随着岁月增长,我的生命越来越精神化了 ”的自述解释为衰老的征兆,但即使在老年时,他也比许多年轻人,甚至比所有的同龄人,更充满生命力。 答案:【小题 1】( 1) “禺
10、”改为 “寓 ” ( 2)拯救 ( 3)嗜好 【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题 4】 B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第( 1)小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在第 4段中, “禺言 ”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没有, 显然是 “寓言 ”的误写。第( 2)小题和第( 3)小题,既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也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既要根据题目提示的拼音,也要结合语段提供的语境,揣摩其意思。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小题 2】 试
11、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答题时,应根据第 5段上下文所提供的语境和 6句话之间的逻辑关联进行分析。该段之前的第 4段最后一句话是 “这种过程可以视为观念传播的寓 言 ”,根据其中的 “传播 ”一词可知 最适宜排在首位,于是排除 D选项。比较余下的三个选项,可首先排除 B选项,其次再排除 A选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小题 3】 试题分析:题中, “咎由自取 ”的意思是灾祸或罪过是自己招来的。 “罪有应得 ”的意思是按罪恶或错误的性质,理应得到这样的惩罚。 “自投罗网 ”的意思是自己投到罗网里去。比喻自己送死。
12、“多愁善感 ”的意思是经常发愁和伤感。形容人思想空虚,感情脆弱。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 运用 E。 【小题 4】 试题分析:题中, A项的破折号表解释说明,而 “即 ”字和它重复; C项的 “推动 ”与 “精神 ”搭配不当; D项不合逻辑, “许多年轻人 ”和 “所有同龄人 ”互换。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10分) 杏花春雨江南 王清铭 看过徐悲鸿先生的自题联 “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 ”,印象特别深刻,每个人都有侠骨柔情的一面,骑白马驰骋在秋风萧瑟的辽阔塞上,马蹄得得,强劲的风刮动鬣
13、鬃一般的头发,心头的豪情也随之猎猎作响。突然马一声长嘶,一个阳刚的形象镌刻在后人瞩望的视野。 画家吴冠中先生把这一句改为 “骏马秋风冀北 ”,意境相似,后一句则完整保留。画家李可染更是以 “杏花春雨江南 ”为题,画了一幅水墨画。在很多人的心中,江南是故乡,是心灵的家园,也是感情的寄托。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中就这样写道: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 ,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 江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一种藏在心灵角落的柔情,是长期缠绕在思念之中的情结。我很有兴趣
14、地查阅了 “杏花春雨江南 ”的出处,它最早出现在元代诗人虞集风入松 寄柯敬仲,画家柯敬仲要回江南,虞集写词相送:“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词翰兼美,一时争相传刻,流传遍海内。特别是结拍处 “杏花春雨江南 ”,入画入书或入印,还被人织成锦帕,为时所贵。由此可见,这句词曾引发 了无数人的共鸣。 如果再往前到宋代,写杏花和江南雨的诗词非常多。陈与义写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曾经得到宋高宗的激赏。诗人客居他乡,在诗歌的平仄中消磨时光,在淅沥的雨声中,杏花突然开放了,粉红腮颊,仿佛想念中伊人的脸庞,那押了韵的思念被雨声一遍又一遍地洗濯,诗人的心中布满了水意,那场春雨来自心头,仿佛
15、就在他的眼眶里下着。 江南是美丽的,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江南又是忧伤的,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或许是因美丽而忧伤,或是因忧伤而美丽?如果再往前到唐代,我们会遇上落魄 的杜牧,沿着牧童手的指向,我们会在细雨霏霏的杏花村,端起盛满感伤的酒杯,与他隔着一千多年碰响这水底的火焰。 我很奇怪,杏花开放带来的是热闹的春意,宋祁就写过 “红杏枝头春意闹 ”,但我们想到江南就想到柔情的雨,想到春雨就想到了在雨中开放和飘零的杏花。或许杏花春雨江南是一个缠绵的梦境,或是一种难以愈合的伤痛。或许,人生多苦难,生命的本质就是忧伤的,在我们远离故乡,或者感觉光阴悄然远逝,我们的心头
16、就有杏花开放,就有江南雨犹如唐诗宋词一样,在我们梦的边缘平平仄仄地滴落,淋湿了我们押韵的心情。 生命不可缺少诗意。我 们也不难明白,春节晚会上那个小城雨巷的舞蹈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多现代人的情感共鸣。人们并不是真的要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去寻找 “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样的诗意和浪漫在现代生活早已消逝,但并没有隔断现代人的向往。人们是怀旧的,也向往过上一种诗意的生活,这是日渐丰富的物质生活所无法弥补的心灵空缺。人们对杏花春雨江南的向往和怀恋,也是同样的情愫。 余光中先生说: “无论工业如何发达,一时似乎还废不了雨伞。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吹,撑一把伞在雨中仍不失
17、古典的韵味。 ”在杏花春雨的江南 ,也许我们不需要一把油纸伞,嗅着杏花的幽香,走在江南的雨里,被雨淋湿,也不失一种幸福。 【小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杏花春雨江南 ”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它缠绕过落魄的杜牧、客居他乡的陈与义与写词赠友的虞集,也让现代人十分向往。 B文中运用了许多引用、比拟等手法,含蓄典雅地表现了 “杏花春雨江南 ”的诗意内涵,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C作者通过对 “杏花 ”、 “春雨 ”等意象的着力描写,渲染了江南美丽而忧伤的特质,展现了江南的不同风貌,表达了作者对故土深深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D人们对 “杏花春雨江南 ”的向往,是一种
18、怀旧的情愫,它既是对古典意蕴的怀恋,又包含着对现代生活失去传统诗意的感慨。 【小题 2】文章以 “杏花春雨江南 ”为题,却在开头描写了一幅 “白马秋风塞上 ”的图景,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3分) 【小题 3】沈从文曾说: “遗憾是历史进步身后寂寞的影子。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加快, “杏花春雨江南 ”也终将成为一种遗憾,你是否同 意这种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4分)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与下文形成对比,( 1分)引出下文对 “杏花春雨江南 ”的柔婉之美及其深厚的情感内涵和文化底蕴的挖掘( 1分)(或答:引出下文对 “杏花春雨江南 ”的传统诗意生活的挖掘。( 1分)格
19、调上一阳刚一阴柔相映成趣,共同体现了藏在我国古典文化中的诗意之美( 1分)。 【小题 3】不同意( 1分)。历史的前进固然不可逆转,但未必一定伴随着遗憾( 1分)。生活的诗意和浪漫是藏在心灵角落的,无法磨灭的一种情结、一种向往( 1分)。随着传统文化的弘扬,文化生活的丰富, “杏花 春雨江南 ”的诗意生活会传承在我们的心里,我们发现的眼睛里( 1分)。同意( 1分)。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加快, “诗意和浪漫在现代生活早已消逝 ”( 1分),留给人们的只是向往和怀旧,春晚小城雨巷的舞蹈引起那么多现代人的情感共鸣就是例证( 1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已无心也无暇顾及这种
20、农业社会的诗意生活了,因此, “杏花春雨江南 ”必将成为一种遗憾(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题中, C项 “着力描写 ”、 “表达作者对故土深 深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的说法有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可从标题 “杏花春雨江南 ”和 “白马秋风塞上 ”在内容和文中出现位置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开头描写 “白马秋风塞上 ”的图景,一是因为在徐悲鸿的自题联中,此句是上联,应先写;二是因为便于引出下文对 “杏花春雨江南 ”的传统诗意生活的挖掘。在内容上,这两
21、句一阳刚一阴柔,但都体现了藏在我国古典文化中的诗意之美。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答 案:并不唯一的探究题。答题时可根据自己的心得选择答案:。若选择 “不同意 ”的观点,可从 “历史的前进未必一定伴随着遗憾,生活的诗意和浪漫可看成是一种情结或一种向往, “杏花春雨江南 ”的诗意生活会传承在我们的心里 “的角度展开分析。若选择 “同意 ”的观点,可从 “诗意和浪漫在现代生活早已消逝,留给人们的只是向往和怀旧,人们已无心也无暇顾及这种农业社会的诗意生活 ”的角度展开分析。 考点: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22、。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15分) 张安世字子孺,少 以父任为郎。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 识 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上奇其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 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久之,天子下诏曰: “右将军光禄勋安世辅政宿卫,肃敬不怠,十有三年,咸以康宁。夫亲亲任贤,唐、虞之道也, 其 封安世为富平侯。 ” 大将军光薨后数月,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 “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信谨厚,勤劳政事,国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为大将军。 ”上亦欲用之
23、。安世闻之,惧不敢当。请闻求 见,免冠顿首曰: “老臣诚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继大将军后,唯天子财哀,以全老臣之命。 ”上笑曰: “君言太谦。君 而 不可,尚谁可者! ”安世深辞弗能得。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 恨 ,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绝勿复为 通 。有郎功高不调,自言,安世应曰: “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 ”绝不许。已而郎果迁。莫府长史迁,安世问以过失。长史曰: “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 ”安世曰: “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 ”其欲匿名迹远权势如此。 安世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 为 子延寿求 出补吏,上以为北地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福建省 六校高三上 学期 第三次 月考 试卷 答案 语文试卷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