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辽宁省瓦房店高级中学高三10月周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辽宁省瓦房店高级中学高三10月周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辽宁省瓦房店高级中学高三10月周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辽宁省瓦房店高级中学高三 10月周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50多岁的熊坂一家是日本大地震中幸运的生还者,张季风通过在东京的儿子,辗转询问到这家朋友很安全, 唏嘘不已 。 B他取得了好成绩固然值得大家高兴,但我们不能因为成绩好就连他的错误也 一笔抹杀 了。 c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关注民生,针砭时弊,笑侃时事,幽默语句和夸张动作层出不穷,常常令观众 付之一笑 ,鼓掌欢呼。 D对于家长和老师的耐心教育和委婉批评,他表面上全部接受了,内心里却无动于衷 。 答案: A 试题分析:唏嘘不已:原意为哭泣后不由自主地急促呼吸,抽答。现在
2、意思有所扩展,有感叹、感慨、议论、怀疑、不以为然等意思。以及令人十分惊讶,难以置信的意思。中义词。一笔抹杀: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 “付之一笑 ”意思是用笑来代替回答,形容不值得理会。常用于不以为然的事情。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触动也没有,毫不理会。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自古中国多圣贤。他们在精神领域大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中国 圣人的精神成就,相当于佛教的佛、西方宗教的圣者的精神成就。 。 。 , , 。至于实际上他有机会为王与否,那是另外一回事,亦是无关宏旨的。 内圣,是就其修
3、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 但是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问事务的人。 就实际的政治说,他大概一定是没有机会的。 他的人格是所谓 “内圣外王 ”的人格。 圣人不一定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的领袖。 所谓 “内圣外王 ”,只是说,有最高的精神成就的人,按道理说可以为王,而且最宜于为王。 A B C D 答案 : C 试题分析:本文阐述内容为中国圣人的人格特征。第 句句首 “但是 ”二字表转折,表示后面的内容由写中国圣人与佛、圣者的相同处转入论述中国圣人与佛、圣者的不同处,紧承段首,应置于开头;接着用概括性的句子交待中国圣人的人格特点,故第 句后面紧承的应是第 句;第 句补充交待中国圣人 “外王
4、”并非一定可以为王,由剩下的句子各自的关联词可看出语序为 。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宁浩虽然曾表示 “抖鸡贼 ”的时代已经过去,他希 望以情动人,让观众哭出来,但黄金大劫案仍然显示了他娴熟的搞笑能力。 B载人航天技术的突破,是我国高新科技水平显著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的重要体现。 C人大会上,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安全、诚信以及防止传统文化不受污染等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行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 D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如果万一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从他的巨额
5、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语序不当, “虽然 ”放在主语 “宁浩 ”之前; C“防止传统文化不受污染 ”表意有误, D“如果 ”与 “万一 ”重复。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中国古代星宿 当远古的人们第一次仰望星空时,就对这个世界的存在发出了疑问。渐渐的,各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对星空的认识。如今的我们似乎很习惯用西方的星座解读生活,却忽略了我们中华自己的智慧,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对我们头顶的星空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与探索。 我们中国古代的对星空的认识是在天上重新塑造了一个社会,地面上所有的东
6、西能都在天上对应的找到,那里有皇帝,有皇后,有军队,还有房屋、马车 ,在天上形成了一个与地面上类似的人间体系。由于种类繁多,所以中国的古代星宿比较复杂,零乱。但它是对纷扰世界的反映。 古人通常把天上的恒星几个几个地组合在一起,每个组合给一个名称。这样的恒星组合称为星官。各个星官所包含的星数多寡不等,少到一个,多到几十个。所占的天区范围也各不相同。在众多的星官中,三垣二十八宿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样把所有的星星都划分到不同的星宿里,这不仅方便 观测和测量这些恒星并且古人还有更重要的用途。中国古代天文最重要的特点是经世致用,就是每一种星宿划分方法都有一定的用途。通过对星空的观测,我们发展出了精确的历
7、法。还有占星术,它专以战争胜负、年承丰歉、王朝盛衰、帝王安危等军国大事为占测对象,在古代拥有强大的政治功能、军事功能和文化功能,并且由于与皇权的这种特殊关系,决定了它在政治运作中可能扮演重要的角色。大体上我们把星空划分成了 “三垣 ”和 “四象 ”。 “三垣 ”是北天以北极星为中心的一大片星区, “垣 ”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分别是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而 “四象 ”是黄道 以及黄道附近围绕天区一周的星宿体系,分别是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而进一步把每一象再划分成七宿,于是又形成了二十八星宿。 此外,古代的占星家为了用天象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分别将天上的星星与地面上的国州相对
8、应,称为分野,具体就是将某个星宿作为某个州的分野,例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写道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中的翼轸就是说江西的南昌地处翼轸的分野之内。 在中国传统上,北极星有非比寻常的意义,例如公元前 1097年周公时代称北极星 “微帝 ”等。这是由于它看起来在天空中固定不动,被众星拥护,故被视为群星之主。论语 为政记载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 而北斗七星是我们最熟悉的星宿之一,由于它醒目的形状和它重要的位置,所以它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的地位及其重要,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勺子悬挂在北方的天空。随着历史的发展,北斗七星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起来,后来成了掌管人们生死的星宿,在道教中,北
9、斗七星被称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星宫,根据人的出生时刻,人的生命可以被七个星君分管。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就可以找到自己的主管星。 【小题 1】下列关于星宿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星宿一定程度上反映 出我们的祖先对现实社会的认识。 B由于强调星空和人间的对应,中国古代的星宿划分比较复杂。 C三垣是以北极星为中心的星区,在二十八宿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D星宿的划分方便对星空的观测,对制定精确的历法有很大意义。 【小题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各个民族都有对星空不同的认识,今天我们似乎很熟悉西方星座,却忽略了中国古代对星空更为深刻的思考。 B把星星都划分到不同的星宿,
10、每一种划分方法都有重要的用途,这体现出中国古代天文学经世致用的特点。 C中国古代的占星术的占测对象都是军国大事,并且与皇权关系密切,对政治、军事活动能有很大的影响。 D古代的占星家将星宿和国州对应,认为通过对天上的星星的观测,能预测出它所对应的地面区域吉凶祸福。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四象 ”是将黄道及其附近围绕天区一周的星空,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划分星宿体系。 B北极星因为在天空中特殊的位置,往往被古人视作统治者的象征,地位自然非比寻常。 C北斗七星像一个巨大勺子的形状十分醒目,地位十分重要,也是我们最熟悉的星宿之一。 D道教将北斗七星称为七元解厄星
11、君,认为是掌管生死的星宿,所以其地位越来越高。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D 【小题 1】 试题分析:三垣并不在二十八星宿之内。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中国古代对星空更为深刻的思考 ”表述错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强加因果。原文是 “北斗七星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起来,后来成了掌管人们生死的星宿 ”。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 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鲁迅的生活智慧 战士不是时时刻刻都在战斗的。
12、现代战争越来越重视后勤工作,甚至有的军事专家认为,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对于一个思想战士来说,生活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战斗的情绪和战斗的结果。 鲁迅是个非常有生活情调、生活智慧的人。 他的人生观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后来又解释道: “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 ” 鲁迅很重视钱,绝不假装清高。鲁迅的日记里仔仔细细地记着他的几乎每一笔收入支出。他的收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薪水、讲课费、稿费。后两者是不定的,所以他很看重固定的薪水。他在教育部每月可以拿 300大洋。那时北京市民的最低生活标准是两三块大洋。一块大洋购买基本生活品的购买力大约是今
13、天一块人民币的七八十倍到一百倍。举个例子:根据老舍的回忆,当时老舍当个 “劝学员 ” 教育分局局长,每月 100 元,小学校长 40 元,小学老师 25 元,学校的勤务员 6元。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临时工性质的管理员 8元,而馆长李大钊 300元。老舍说 当时 1毛 5就可以吃顿很好的饭:一份炒肉丝,三个火烧,一碗馄饨带两个鸡蛋,这些只要 1毛二三,如果 1毛 5,就可以再来一壶老白干喝喝了。这一顿饭现在在北京, 15元恐怕还未必能拿下吧! 在这样的情况下,鲁迅很看重他的 300大洋。他跟章士钊打官司,一定要保住自己的铁饭碗 章士钊免了鲁迅的职,许多人等着谋他的缺呢。后来,他离开了官场,也
14、离开了大学,由广东到上海。领导教育部的蔡元培先生每月给他干薪 300大洋,他也接受了。有人不理解鲁迅的做法,说鲁迅为什么拿着国民党政府的钱,还要骂国民党。在鲁迅看来,钱是该拿的,但骂也是 该骂的。跑到外国去,在帝国主义的大旗下面骂中国,那是没出息的表现。我就在国内以笔作枪,贬恶扬善,这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真正的勇士,真正的豪杰。 鲁迅有个学生叫李秉中,在军队当官,想辞职不干了,写信征求鲁迅意见。鲁迅反对,认为饭碗可以跟理想分开。鲁迅回信说: “人不能不吃饭,因此即不能不做事 我看中国谋生,将日难一日也。所以只得混混。 ”鲁迅居然说出 “混混 ”这样的话,很不英雄吧?很不容易理解吧?其实重视饭碗
15、,重视物质生活对于精神生活的决定作用,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态度。鲁迅不是从马克思主义那里得到的这个真理,而 是从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得到的。 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里说: “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但我总觉得人们的议论是不但昨天和今天,即使饭前和饭后,也往往有些差别。凡承认饭需钱买,而以说钱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里面怕总还有鱼肉没有消化完,须得饿他一天之后,再来听他发议论。 ”可见,鲁迅的生活智慧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上的。生活搞不好,仍然追求理想,当然也值得尊敬,我们应该帮助这样的 “有志 ”青年。但是不要把二者绝然分开,一味追求理想,不顾生活实际,那就可能成为 “幼
16、稚 ”青年了。 他在生活中的 智慧,使他在思想上、在文章里都明察秋毫。 所以,他知道如何应付不同的场面。比如他说如何听高人讲话: “与名流学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做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小杂感) 这是世故,但这世故背后是对虚伪的社会风气的冷嘲。他也有直率的时候,比如日本请他主持中日通航典礼,他拒绝逢场作戏。他说: “不能把太太小姐敲碎一个啤酒瓶子的事要我做。 ”记者纠缠说: “如果您不答应,我就非常为难了。 ”鲁迅答道: “如果我答应您,我就非常为难了。 ”智慧不一定都是圆融婉转的,有时候也表 现为斩钉截铁的果断。 鲁迅在世故三味中写道:
17、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 “不通世故 ”,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 “深于世故 ”也不是好话。 “世故 ”似乎也像 “革命之不可不革,而亦不可太革 ”一样,不可不通,而亦不可太通的。 然而据我的经验,得到 “深于世故 ”的恶谥者,却还是因为 “不能世故 ”的缘故。 那么,鲁迅的世故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的世故呢?他的好友许寿棠说: “有人以为鲁迅长于世故,却又有人以为他不能世故,其实都不尽然,只是与时宜不合罢了。 ”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鲁迅先生绝不假装清高,他很看重他的固定薪水。因为每月 300大洋的薪水,在当时的北京,能让他有很高
18、的生活标准。 B当学生不想在军队当官,要辞职不干时,鲁迅先生教导学生的话,让我们得到启示:如果日子过得艰难的时候,就可以混混去过 ,因为一个人首先要生活。 C第四段中,作者提到北京市民的生活标准,并列举了老舍、李大钊、毛泽东及教育领域其他人的薪水情况,既表现鲁迅先生薪水之高,也突出了他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力和成就。 D鲁迅先生能够在所谓的高人讲话时知道应付、懂得世故,但是在日本请他主持中日通航典礼时,他却拒绝逢场作戏,是因为这件事有损民族大义,作为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他绝对不会接受。 E本文从大处着笔,由战争的后勤引出鲁迅先生的生活,进而谈鲁迅先生在生活中的智慧,又通过几件小事重点写他对钱的看法
19、,提到生活中的智慧是建立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之上的,点到鲁迅先生的思想文学主张受生活的影响,思路清晰,层次递进。 【小题 2】结合文本,概括鲁迅先生生活智慧的表现?( 6分) 【小题 3】作为一篇传记,本文在表现人物上有哪些特点( 6分) 【小题 4】许寿棠说: “有人以为鲁迅长于世故,却又有人以为他不通世故,其实都不尽然,只是与时宜不合罢了。 ”如何理解这句话? 联系文本探究鲁迅的世故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的 “世故 ”?( 8分) 答案: 【小题 1】 B项 3分, C项 2分 【小题 2】鲁迅很重视钱,绝不假装清高;认为饭碗可以跟理想分开(或重视物质生活对精神生活的决定作用);重视从长期的生活实
20、践中总结经验;鲁迅既世故又直率。( 6分;答出一点给 2分) 【小题 3】 围绕表现传主生活智慧的主题,选取了传主的典型事例表现传主智慧和果断的精神特质。突出中心。 不仅 论及鲁迅先生在生活中的智慧而且深入到鲁迅先生思想中的智慧,从而突出传主形象。 本文大量引用传主话,来表现他对钱的态度和对世故的看法,既体现了材料的真实性,同时也更有力地表现了传主的精神品质。 在谈及鲁迅薪水的时候,除了详细列举老舍、李大钊、毛泽东等人的薪水外,还详尽的介绍了 1毛 5的购买力,给人以及深刻的印象,更好地突出了鲁迅对薪水的重视。(答出三点得 6分,每点 2分) 【小题 4】许寿棠认为,说鲁迅长于世故和不通世故都
21、是不对的,这两种说法都没有能够从全面的视角来了解鲁迅。许先生认为鲁迅的世故是与时代的不调和 ,不随顺潮流,保持个性独立。( 2分) 鲁迅先生与世俗之人有共同的喜好 爱钱。钱被世上清高之人鄙弃,但鲁迅先生并不把对物质的追求看得低俗,他认为物质生活对精神生活有决定作用。如,他接受蔡元培的大洋,却又痛骂国名党;他圆融婉转,应付所谓的学者名流,但这世俗的一面恰恰是鲁迅智慧的表现。(观点 2分,例证 1分) 鲁迅先生面对涉及民族大义问题时,又不趋炎附势,一味顺随,显得不合时宜。因为鲁迅先生的世故是要把握尺度的。因事制宜中又恰恰体现了鲁迅以笔作枪,贬恶扬善的爱国主义品质精神的个性。如,他拒绝参加中日通航典
22、礼,文章 中他对世故的精辟的理解。(观点 2分,例证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B项鲁迅并非主张混混去过,只是一种权宜之计。 C项 “突出了他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力和成就 ”错。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答案:信息点: “他的人生观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 “鲁迅很重视钱,绝不假装清高。 ”“鲁迅反对,认为饭碗可以跟理想分开。 ”“。鲁迅不是从马克思主义那里得到的这个真理,而是从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得到的。 ”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记载人物经历的作品称传记,其中
23、文学性较强的作品即是传记文学。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以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描写对象,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必须符合史实,不允许虚构。在局部细节和次要人物上则可以运用想象或夸张,作一定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也必须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的特定逻辑。所写的人物生平经历必须具有相当的完整性。它必须写出较鲜明的人物形像,较生动的情节和语言,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传记文学一般采用散文的形式和手法,有的和小说接近。解答本题先要掌握人物传记的特点,然后根据其特点分析文章。 考点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从 “其实都不尽然 ”这一句中可以看出作者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辽宁省 瓦房店 高级中学 10 月周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