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湖南省株洲市二中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湖南省株洲市二中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湖南省株洲市二中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湖南省株洲市二中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彳亍 ( ch ch)寂 寥 ( lio)骨 髓 ( su)百 舸 争流( g) B青 荇 ( xng)长 篙 ( go)刚 劲 ( jng) 巷 ( hng)道 C沉 淀 ( din) 创 ( chung)伤麦 糟 ( co) 叱 骂( ch) D颓 圮 ( b) 苔 ( ti)藓 淬 火( c)玉 ( ju)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骨髓( su); C创( chung)伤 麦糟( zo); D颓圮( p)淬火( cu)。依据字义记多音字: “劲 ”, 力气,力量:头
2、。费。干。读“jn”。 坚强有力:敌。旅。拔。读 “jng”。 “巷 ”, 道采矿或探矿时挖的坑道。读 “hng”。 胡同,里弄:小。陋。穷。读 “xing”。“创 ”, 开始,开始做:造。制。读 “chung”。 伤:伤。口。读“chung”。 “苔 ” 隐花植物的一类,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常贴在阴湿的地方生长。藓。读 “ti”。 舌头上面的垢腻。舌。读 “ti”。易读错的字音:髓( su)、舸( g)、淀( din)、 糟( zo)、圮( p)、淬( cu)、 ( ju)。生疏字音:彳亍( ch ch)。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
3、一项是( ) A榆荫戮没 目书生义气 B笙箫篱墙箕踞扭怩不安 C户藉斑澜逶迤图穷匕见 D浮藻犒劳揉碎偏袒扼腕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榆阴、书生意气; B忸怩不安; C户籍、斑斓。依据词义巧记字形: “榆阴 ”,榆树下的树阴。 “戮没 ”杀 戮 和没收。 “忸怩不安 ” 形容不大方、羞惭、不好意思的样子,心里慌乱。依据自己理解巧记字形: “目 ”瞪大眼睛表示愤怒, “”偏旁应为 “目 ”; “笙箫 ”是乐器,用竹子做的,偏旁应为 “ ”; “犒劳 ”意为用酒食或财物慰劳, “犒 ”偏旁应为 “薄 “户籍 ”,国家主管户政的行政机关所制作的,用以记载和留存住户人口的基本信息的法律文书。古代史记
4、载在竹简上, “籍 ”偏旁应为 “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鸿门宴中,刘邦与项羽、张良与范增、樊哙与项庄,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人物形象 栩栩如生 ,跃然纸上。 B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真可谓 汗牛充栋。 C诗人在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展纸执笔, 信手拈来 ,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贴身感受。 D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 指点江山 ,心潮澎湃。 答案: A 试题分析:
5、B汗牛充栋:指书多得堆满屋子,用车运走时,牛马累得出汗。 C信手拈来:指随手拿来,写文章得心应手。 D指点江山:指评点国家大事。辨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要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生义。 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 要分清成语的感情色彩。 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 要分析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成语使用的 “不合逻辑 ”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 “嫦娥一号 ”的基础上, “嫦娥二号 ”改进了有效载荷性能,这大大提高了对
6、月球和深空的科学探测。 B 2010年 10月 31日上 海世博会落下帷幕,世博旅游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大约800亿元人民币左右。 C在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奥运会跳水冠军何冲,在两位小孩的协助下,用点燃中国爆竹的传统方式,点燃了本届亚洲运动会的火炬。 D高考一轮复习有三忌:一忌不可盲目追求速度,忽视打牢基础;二忌不可滥做题;三忌不可脱离老师,另起炉灶。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宾语残缺,应为 “提高了 能力 ”; B.重复,删去 “左右 ”; D.不合逻辑,去掉三个 “不可 ”。 辨析病句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语感审读法; 语法分析法; 逻辑分析法; 造句类比法; “对号入座 ”法,记住六种病
7、句类型及其基本特点。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 _, _。_, _, _, _,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 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 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目 “ 流逝 ”后面应有句号。文段首句强调今天短暂,末句总结今天对于昨天
8、和明天的意义,而选文内容正围绕今天和昨天、明天的关系来写。因此第一空只能选 而不能选 ,而 与 有关键词 “接力 ”衔接,并自成一句,符合文段标点符号。 是推 论今天对昨天的意义, 是讲今天和明天的关系,最后一句正好是对这四句的总结,因此选 C。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老北京的小胡同 萧乾 ( 1)我是在北京的小胡同里出生并长大的。由于我那个从未见过面的爸爸在世时管开关东直门,所以东北城角就成了我早年的世界。四十年代我在海外漂泊时,每当思乡,我想的就是北京的那个角落。我认识世界就是从那里开始的。
9、( 2)还是位老姑姑告诉我说,我是在羊管(或羊倌)胡同出生的。七十年代读了美国黑人写的那本根,我也去寻过一次根。大约 3岁上我就搬走了,但印象中我们家好像是坐西朝东,门前有一排垂杨柳。当然,样子全变了。九十年代一位摄影记者非要拍我念过中学的崇实学校(今北京二十一中),顺便把我拉到羊管胡同,在那牌子下面只拍了一张。 ( 3)其实,我开始懂事是在褡裢坑。 10岁上,我母亲死在菊儿胡同。我曾在小说落日中描写过她的死,又在俘虏中写过菊儿胡同旁边的大院 那是我的仲夏夜之梦。 ( 4)母亲去世后,我寄养在堂兄家里。当时 我半工半读:织地毯和送羊奶,短不了走街串巷。高中差半年毕业( 1927年冬),因 “学
10、运 ”被变相开除,远走广东潮汕。 1929年虽然又回到北平上大学,但那时过的是校园生活了。我这辈子只有头 17年是真正生活在北京的小胡同里。那以后,我就走南闯北了。可是不论我走到哪里,在梦境里,我的灵魂总在那几条小胡同里转悠。 ( 5)啊,胡同里从早到晚是一曲动人的交响乐。大清早就是一阵接一阵的叫卖声。挑子两头是 “芹菜辣青椒,韭菜黄瓜 ”,碧绿的叶子上还滴着水珠。过一会儿,卖 “江米小枣年糕 ”的车子推过来了。然后是叮叮当当的 “锔 盆锔碗 ”的。最动人心弦的是街头理发师手里那把铁玩意儿, 昀惨簧 桶芽掌 闯鲅 啤 br( 6)北京的叫卖声最富季节性。春天是 “蛤蟆骨朵儿大甜螺蛳 ,夏天是莲
11、蓬和凉粉儿,秋天的炒栗子炒得香喷喷粘糊糊的,冬天 “烤白薯真热火 ”。 ( 7)我最喜欢听夜晚的叫卖声。夜晚叫卖的特点是徐缓、拖尾,而且当中必有段间歇 有时还挺长,像 ”硬面 饽饽 ”,中间好像还有休止符。比较干脆的是卖熏鱼的或者 “算灵卦 ”的。 ( 8)另外是夜行人:有戏迷,也有醉鬼,尖声唱着 “一马离了 ”或 “苏三离了洪洞县 ”。这么唱也不知是为了满足一下无处发挥的表演 欲呢,还是走黑道发怵,在给自己壮胆。 ( 9)那时我是个穷孩子,可穷孩子也有买得起的玩具。两几个钱就能买支转个不停的小风车。去隆福寺买几个模子,黄土和起泥,就刻起泥饽饽。春天,大院的天空就成了风筝的世界。阔孩子放沙雁
12、,穷孩子也能用秫秸 糊个屁股帘儿。反正也能飞起,衬着蓝色的天空, 大摇大摆 。小心坎儿可乐了,好像自己也上了天。 ( 10)夏天,我还常钻到东直门的芦苇塘里去捉蛤蟆,要么就在坟堆旁边逮蛐蛐 还有油葫芦。蛐蛐会咬架,油葫芦个头大,但不咬。它叫起来可优雅啦。当然,金钟更好听,却难得能抓到一只。这些,我都 是养在泥罐子里,每天给一两颗毛豆、一点水就成了。 ( 11)北京还有一种死胡同,有点像上海的弄堂。可是弄堂里见不到阳光。北京胡同里的平房,多么破,也不缺乏阳光。 ( 12)胡同可以说是一种中古民用建筑。我在伦敦和慕尼黑的古城都见到过类似的胡同。伦敦英格兰银行旁边就有一条窄窄的 “针鼻巷 ”,很像北
13、京的胡同。他们舍得加固,可真舍不得拆。新加坡的城市现代化就搞猛了。四十年代我两次过狮城,很有东方味道。八十年代再去,认不得了。幸而他们还保留了一条“牛车水 ”。我每次去新加坡必去那里吃碗排骨茶,边吃边想着老北京的豆浆油炸果。 ( 13)但愿北京能少拆几条、多留几条胡同。 锔( j)用锔子连合破裂的陶瓷器等。 沙雁做工精细的风筝。下文中的 ”屁股帘儿 ”是一种自制的简易风筝。 秫秸( sh jie)去掉穗的高粱秆。 【小题 1】品味第( 9)段中 “大摇大摆 ”一词,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这个词的理解。( 4分) 【小题 2】作者回忆了北京小胡同的哪些事情?( 6分) 【小题 3】作者写到北京的死
14、胡同时,也写了其他地方的胡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小题 4】这篇文章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 解。( 6分) 答案: 【小题 1】写出 “屁股帘儿 ”飞起时摇摇晃晃的样子,表达了 “我 ”兴奋与满足的心情。( 4分) 【小题 2】( 1)胡同里是一阙动人的交响乐,从早到晚,一刻不停;春夏秋冬,各有特性;夜晚则徐缓,拖长,而且当中必然有间歇 有的还挺长。( 2)儿时买小风车,刻泥饽饽,放风筝。( 3)捉蛤蟆,逮蛐蛐。( 6分) 【小题 3】( 1)作者通过北京死胡同与上海弄堂对比,写出了北京胡同里的平方多么破也不缺乏阳光;( 2)与伦敦、慕尼黑
15、等地的胡同相比,突出了北京小胡同的独特魅力。( 3)这样对比写更突出了作者对小胡同的怀念 与留恋。( 6分) 【小题 4】 “感触 ”( 6分) 示例一:表达了作者对胡同生活的难以割舍的深切情感。 示例二: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应当保留它的文化传统。 示例三:对城市建设中不适当拆除胡同的做法表示遗憾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应从分析人物的身份入手。由文章我们可以发现,正因为那时作者是一个穷孩子,所以他的自尊心格外强,不管做什么,他都不能让自己显得比别人差。所以看到不花什么钱的屁股帘儿也能飞起,衬着蓝色的天空,大摇大摆,一点也不比阔孩子花钱买的精致的沙雁风筝差,心里自然十分满足,因此答案:
16、应为:写出 “屁 股帘儿 ”飞起时摇摇晃晃的样子,表达了 “我 ”兴奋与满足的心情。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文中( 5) ( 10)段是写回忆中的北京小胡同。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胡同里的交响乐,儿时的乐趣。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表现手法及作用。文中( 11) ( 12)写了上海弄堂、伦敦、慕尼黑等地的胡同,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北京小胡同的独特魅力,更突出了作者对小胡同的怀念与留恋。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
17、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写出感触最深的一点;能结合文章加以分析;语言通顺、有条理。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19分) 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 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 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道士曰: “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 ,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 ”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 肆中佣保者,见喋聒不堪,遂出钱市一枚付道士。道士拜谢,谓众曰: “出家人不解吝惜。我有佳梨,请出供客。 ”或曰: “既有之何不自食? ”曰: “我特需此核作种
18、。 ”于是掬梨啖,且尽,把核于手,解肩上 ,坎地深数寸纳之,而覆以土。 向市人索汤沃灌,好事者于临路店索得沸沈,道士接浸坎上。 万目攒视,见有勾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道士乃即树头摘赐观者,顷刻向尽。已,乃以 伐树,丁丁良久方断。带叶荷肩头,从容徐步而去。 初道士 作法时,乡人亦杂立众中,引领注目,竟忘其业。道士既去,始顾车中,则梨已空矣,方悟适所表散皆己物也。又细视车上一靶亡,是新凿断者。心大愤恨。急迹之,转过墙隅,则断靶弃垣下,始知所伐梨本即是物也,道士不知所在。一市粲然。 异史氏曰: “乡人愦愦,憨状可掬, 其见笑于市人,有以哉 。每见乡中称素丰
19、者,良朋乞米,则怫然,且计曰: 是数日之资也。 或劝济一危难,饭一茕独,则又忿然,又计曰: 此十人五人之食也。 甚而父子兄弟,较尽锱铢。及至淫博迷心,则顷囊不吝;刀锯临颈,则赎命不遑。诸如此类,正不胜道,蠢尔乡人,又何足怪。 ” 【小题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枝叶扶苏倏而花,倏而 实 结实 B乡人亦杂立众中,引 领 注目衣领 C道士不知所在,一市 粲 然惊异的样子 D乡人 愦愦 ,憨状可掬愤恨的样子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一车数百梨,老纳止丐 其 一策之不以 其 道 B于是掬梨大啖, 且 尽年
20、且 九十 C带叶荷肩头,从容徐步 而 去濯清涟 而 不妖 D蠢尔乡人,又 何 足怪。徐公 何 能及君也 【小题 3】故事很讲究前后照应,下列各组句子不含前后照应的一项是( )( 3分) A出家人不解吝惜。我有佳梨,请出供客。 及至淫博迷心,则顷囊不吝;刀锯临颈,则赎命不遑。 B我特需此核作种。 俄成树,枝叶扶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 C已,乃以 伐树,丁丁良久方断。 则断靶弃垣下,始知所伐梨本,即是物也, D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 或劝济一危难,饭一茕独,则又忿然,又计曰: 此十人五人之食也。 【小题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0分) ( 1)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 3
21、分) ( 2)向市人索汤沃灌,好事者于临路店索得沸沈,道士接浸坎上。( 4分) ( 3)其见笑于市人,有以哉。( 3分)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A 【小题 4】( 1)有一个头戴破头巾、身穿旧道袍的道士,在车前请乡下人施舍他一个梨。( 3分)( 2)并向观众要热水浇灌。喜欢凑热闹的人赶忙向路边小店要了一碗开水,道士接过来浇在坑里。( 4分)( 3)他被市人嘲笑,是有原因的啊。( 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B领:脖子 C粲:露齿而笑的样子。 “众星粲以繁 ”中 “粲 ”的意思是“明亮,鲜明。 ”“予授子之粲兮 ”中 “粲 ”的意思是 “上等白米。 ”
22、D愦愦: 昏乱,糊涂。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 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B将要。 A其中;那。 C修饰;转折。 D什么;怎么。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为了使文章内容衔接紧凑,结构严谨,一篇文章中,前面写到的,中间或结尾要有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要有所铺垫,这种安排设计叫做 “照应 ”。常见的照应方法有三种: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文题照应。 “出家人不解吝惜。我有佳梨,请出供客。 ”写僧人的慷慨大方。 “及至淫博迷心,则顷囊不吝;刀锯临颈,则赎命不遑。 ”写一部分人没有善心,只知道自己 挥霍。没有照
23、应。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翻译句子要逐字翻译,然后组合成句,语句要通顺,重点词语要翻译准确。注意下列词语和句式: “丐 ”“有道士,破巾絮衣,定语后置。丐于车前,介宾短语后置句。 ”“汤、好事者、沸沈 ”“其见笑于市人,被动句。 ”“以 ”。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附【文言文译文】 有个乡下人推着一车梨到街上卖。因梨的味道香甜,所以他要价很高。这时,有一个头戴破头巾、身穿旧道袍的道士,在车前请乡下人施舍他一个梨。乡下人粗野地呵 斥他,他却并不走,乡下人更为恼火,大声责骂他。道士说: “你这一车梨有好几百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湖南省 株洲市 中高 第一次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