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当我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在坎坷的人生路上艰难跋涉之后,再听到这首二泉映月,不觉感慨万千,文思飞扬。 B悲愤可以出诗人,牢骚却并不一定能兴家国。这一观点在北宋大政治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阐述。 C中国传统文化是最爱惜生命的,哲人的 “未知死,焉知生 ”和普通百姓的 “妤死不如赖活着 ”,都体现出一种极强的生命意识。 D志大略疏的袁绍,文武兼资的曹操,弘毅宽厚的刘备,任才尚计的孙权,都有统一天下之志,而后袁绍因为败亡,演成了三分之局。 答案: C 试题分析:
2、 A项由于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 B项搭配不当; D项关联词语语序不当, “袁绍 ”应放于 “因为 ”之后。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 ) A个别同学常常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随手将用过的垃圾扔在地上,给美丽的校园抹上了不和谐的色彩。 B强化忧患意识,清醒面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非但不会影响一个社会的发展,还将催生变革 的动力,帮助一个社会在解决矛盾与问题的过程中健康前行。 C物美价廉的国产手机不满足于国内 3G市场的业绩,开始在国际市场谋求新的突破,这一做法越来越受到国外同行业的关注。 D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最大限度地减少香烟的危
3、害,特别是劝阻有瘾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用过的 ”余赘 C 搭配不当,国产手机不能 “谋求突破 ” D 不合逻辑,应该是 “劝说戒烟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 A面对又一波来势汹汹的圈地囤地热潮,某些相关职能部门不仅没有严把审批关,反而 推波助澜 ,从中渔利。 B北国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可当春风吹来的时候,那些冰冻已久的小溪河流便在不知不觉间 涣然冰释 了。 C “简练为文 ”是适应快节奏运行的时代要求的,所以写作时应删除 繁文缛节 ,追求 “句无
4、可削 ”“字不得减 ”的高水准。 D在世界杯足球赛上,南美队的高超技艺,欧洲队的粗犷勇猛,非洲队的灵巧、迅速,无不表现得 炉火纯青 。 答案: A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这种感受一直在心里,如 此温暖,又如此自然。 台北的天空,刚下过小雨,跑道边有些许积水,天空中弥漫着一层薄薄的诗意。 没有意外,没有文化上的冲击,没有任何特别的异样。 低头,猛然发现机翼下的风景已从港岛的摩天大厦变成了鱼池与田野。 有的,只是一种从未离开的熟悉。 飞机一落地,我的耳边便传来空姐清脆的笑声。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这种感受 ”紧承 “熟悉 ”; “机
5、翼下 ” “跑道边 ” “飞机一落地 ”呈现时间和空间上的转换。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鲁迅先生自写了狂人日记后,一发而不可收,其后作品不绝如缕,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崇高的地位。 B我们虽然缺乏经验,但可以向国内外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最终一定会走出自己的路子来的。 C师生座谈会上,张老师说: “刚才姜波同学说得比较全面,但难免挂一漏万,请大家补充。 ” D回到家乡,在田间漫步,恰好碰上李大爷,寒暄之后,他高兴地对我说:“今年五风十雨,一 定能大丰收啊! ” 答案: D
6、 试题分析: A项 “不绝如缕 ”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也比喻技艺等濒临失传;也比喻微妙的声音连绵不断。此处用来形容作品不当。 B项 “邯郸学步 ”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连自己原来会的东西也忘掉了。是贬义词,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符。 C 项 “挂一漏万 ”形容所举甚少,遗漏很多。常作为谦词,用在此处谦敬错位。 D项 “五风十雨 ”指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用在此处恰当。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新道德主义这一提法,是与中国的传统道德主义相对而言的。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能否区分知识
7、与道德领域。中国的传统道德主义,不管旧儒家还是新儒家,虽然它们之间也有不同与变异,但在本质上,都未能区分开知识与道德,甚至坚决反对这种区分。这就是中国传统道德主义的核心纲领:知行合一。即统一知识与道德。 中国哲学始终强调的是知行合一与体用不二,知识、理性、理论总要紧紧围绕现实来做文章,并形成了中国实用理性传统。由于这种传统,直到今天人们仍未自觉意识到康德区分思维与存在的伟大启蒙作用,包括中国当 代第一流的思想家们,都希望用中国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来批判康德。他们都认为康德割裂了天人合一这一道德宇宙论的哲学核心。而从根本上暴露的是,这些新旧儒者不能容忍区分知识与道德,即不能让道德脱离经验世界,变
8、成先验的存在。 那么,中国的传统道德主义,在经验世界中的具体的 “行 ”是怎样的呢 表面上孔子与康德一样,都提出 “道德高于知识 ”,但是 “孔子虽毕生抬举道德,高扬人的伦理主体性,但由于他只是在经验世界中进行这种活动,所以他标举的道德价值,仍是不够崇高,不够 道德 的 ”。把道德与实用挂靠起来,以某种经验范式作道德标准 ,就必然会鼓励各种冒牌伪劣产品涌现,产生伪君子和假道学。因此,与儒家伦理理想总建立在某种 “模范 ”或 “典型 ”上完全相反,康德认为,由榜样而求道德,恰是加于道德的致命伤。 从功利、知识角度探寻道德,事实上总是为恶披上道德外衣。道德的世俗标准,也会扼杀道德的真实源泉,为不道
9、德、伪道德大开方便之门。知行不仅不能统一,合乎道德,而且越有知识,就会伪装得越隐蔽,危害也越大。于是,知识成为伪道德的根源。所以俗谚谓: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所以章太炎先生说: “农人于道德为最高 ”, “知识愈进, 则离道德也愈远。 ”毛 泽东先生甚至讲手工脚上沾着牛屎的农民也比知识分子千净,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看到了知识与道德的分裂与背道而驰。 基于以上反思与觉悟,新道德主义者就必须在区分知识与道德的基础上提倡 “道德高于知识 ”,由此看来,不建立起超验的道德本体,不下大气力培养中国人性对纯洁道德理念的信仰,不把知识与道德隔绝开来,而想重建中国道德文化,恐怕仍然只会是对传统文化
10、的再次非理性的利用和盲目开垦,最终仍不会在人们心中树起道德的原则。 (选自一个新道德主义者的思想手记,有删减 ) 【小题 1】下列对于道德主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道德主义是与中国的传统道德主义相对而言的,前者能区分知识与道德领域,而后者的核心纲领是知行合一。 B康德区分思维与存在的哲学思想对新道德主义者产生了启蒙作用,促使他们区分知识与道德。 C新道德主义者与传统道德主义者对道德的看法从本质上讲是有相同之处的,他们都提出了 “道德高于知识 ”的观点。 D中国的传统道德主义不与经验世界相脱离,不让道德变成先验的存在,而新道德主义则与之相反。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
11、思的一项是( ) A今天人们还不能自觉意识到康德区分思维与存在的伟大 启蒙作用,是因为中国的实用理性传统。 B毛泽东先生讲手上脚上沾着牛屎的农民也比知识分子干净,可见道德大旗是擎在劳动人民手中的。 C孔子虽然提出了 “道德高于知识 ”,但由于他所讲的 “道德 ”脱离不了经验世界,所以他标举的道德价值,仍是不够道德的。 D如不能区分知识与道德,而从功利、知识角度探寻道德,那就是为恶披上道德外衣,为不道德、伪道德大开方便之门。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德高于知识的成立,是建立在区分知识与道德两大领域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道德是道德, 知识是知识。 B道德与
12、实用是不能联系起来的,若以某种经验范式作道德标准,就必然会鼓励各种冒牌伪劣产品涌现,产生伪君子和假道学。 C “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 ”, “仗义 ”与 “负心 ”的两相对照,说明知行不能统一,知识与道德是分裂的甚至是背道而驰的。 D只要下大气力培养中国人性对纯洁道德理念的信仰,把知识与道德隔绝开来,就能最终在人们心中树起道德的原则。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D 【小题 1】 试题分析: “新道德主义者与传统道德主义者对道德的看法从本质上讲是有相同之处的 ”错。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毛泽东先
13、生讲手上脚上沾着牛屎的农民也比知识分子干净 ”是为了证明 “知识成为伪道德的根源 ”“知识与道德分裂 ”甚至 “背道而驰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 : “只要 就 ” 表示的是充分条件关系,原文分句间是必要条件关系。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 (25分 ) 梁漱溟:胡同里走出的 “中国的脊梁 ” 安福胡同,梁漱溟先生的摇篮。 一生放言无忌的梁漱溟先生,生长在一个清朝末年的民主家庭。父亲梁济对儿子完全是宽放的,从不干涉他的思想、行为。 “父亲对我信任且放任,是由于我少年时
14、一些思想行径很合父意,很邀嘉赏而来。例如我极关心国家大局,爱读三名臣书牍 )三星使书牍等书籍,写日记,勉励自己。 ” 在教育孩子这一点上,梁济很有些西方化味道,不让其读四书五经之类的古书,在读过三字经后,便让他读传播世界新知识的地球韵言。这在当时是一破例的事。 彭翼仲先生办报 经营蚀本,债台高筑,几乎自缢。父亲梁济先生慷慨解囊,拯救朋友于危难。儿子梁漱溟年龄虽小,却能见其大者: “见出当时艰难情形和他们做事动机之纯洁伟大。 他们一心要开发民智,改良社会。这是由积年对社会腐败之不满,又加上庚子亲见全国上下愚蠢迷信不知世界大势,几乎招取亡国大祸所激动的 ”。 “大约从十岁开始,父亲和彭公的人格感召
15、,使我幼稚的心灵隐然萌露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而鄙视那般世俗谋衣食求利禄的 自了汉 生活。 ” 地安门中学,梁漱溟先生的母校。 1906年夏天, 13岁的梁漱溟考入 “顺天中学堂 ”,地址在地安门外 明清两代兵将局旧址。他在这里度过了美妙、充实的 5年半的读书时光。 韶华壮志,书生意气。梁先生在国文课上,总喜欢做翻案文章,不肯落入俗套。一王姓老师年逾古稀,对其恼恨之余批语道: “好恶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但亦有一范姓老师对他赏识有加,曰: “语不惊人死不休。 ” 关于中学时期的自学,梁先生深有体味: “学问必经自己求得来者,方才切实受用。 ”“到十四岁以后,我胸中渐渐自有思想见解,或发于
16、言论,或见之行事。先父认为好的,便明示或暗示鼓励,他不同意的,让我晓得他不同意而止,却从不干涉。十七八岁时,有些关系颇大之事,他 仍然不加干涉,而听我去。就在他不干涉之中,成就了我的自学。 ”梁漱溟先生认为, “自学的根本,是一片向上心。所谓自学就是一个人整个生命的向上自强,要紧在生活中有自觉。有智慧识见发出来,就是生命向上自强之效验,就是善学。因此,一个人必须力争上游,倾所谓一片向上心,大抵在当时便是如此。向上心驱使我在两个问题上追求不已:一是人生问题,二足社会问题 (即中国问题 )。 ” 也许人们难以预料,为了研究、解答以上这两个问题,梁先生所用的自学资料,不是图书馆诸多名家的皇皇巨著,竟
17、然是社会上热门的维新派报纸。 “无论在人生问题上或在中 国问题上,我在当时已能取得住在北中国内地的人所能有的最好的自学资料。我拥有梁任公先生主编的新民丛报新小说国风报和民立报等。这都是当时内地寻常一个中学生所不能有的丰富资料。 ” 西海西沿 2号,梁漱溟先生的老宅。 梁漱溟先生的旧居遗址,垂柳、碧波、山石、小桥,叠加成画;一片祥和。秋天的阳光如同那成熟的智慧,并不刺人眼目,和煦、熨帖地照在身上,冷暖适中,不卑不亢。 正是在这里,父亲梁济于 1918年投湖自尽前几天,曾问过只有 25岁的儿子漱溟: “这个世界会好吗 ” 梁漱溟先生回答父亲: “我信任世界是一天 一天往好里去的。 ” 父亲梁济在
18、60岁生日前写下敬告世人书后投积水潭自尽。遗言: “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殉之,而后让国人共知国性乃立国之必要 我之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他更从父亲的言传身教中,懂得了国事大于家事、国家命运重于个人生命的人生道理。 人们很难想象,猝然失去挚爱的父亲,梁漱溟先生是怎样平复内心伤痛的。就在父亲沉湖一年之后,他开始写作为其奠定学者地位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如果说今日中国不少学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自信,持有自尊,倡导自强,那一点儿不奇怪。但是,生逢乱世,饱经 扰攘,在国家积弱、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况下,却仍然坚信中华文化伟力无穷者,乃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梁漱溟先生是也 ! 【小题 1
1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A父亲的信任且放任只是建立在梁漱溟少年时的一些思想行径很合父意,很邀嘉赏的基础上,可见这个 “民主家庭 ”奉行的并不是真正的民主。 B梁漱溟先生的父亲梁济亲历清末、民国时期的动荡,在 60岁生日前写下敬告世人书后,带着对旧世界的眷恋投积水潭自尽。 C旧居遗址的描写,在一片祥和的秋日景象中。烘托出梁漱溟先生的成熟智慧和不卑不亢 ,并引出后文先生对未来人生的思考。 D在国家积弱、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况下,梁漱溟先生仍然坚信中华文化伟力无穷,认为中国文化较之西方文化更 “深厚 ”。 E 安福胡同、地安门中学、西海西沿 2号,这一个个地方勾勒出
20、梁漱溟先生的生命轨迹,从这里我们也看到了一代大师的成长。 【小题 2】梁漱溟先生对自学有怎样的认识 请简要概括。 (6分 ) _ 【小题 3】在梁漱溟先生的人生里,父亲对他有哪些影响 请简要概括。 (6分 ) _ 【小题 4】生逢乱世,父亲梁济带着 “这个世界会好吗 ”的疑问投湖自尽,梁漱溟却坚信世界 一天一天往好里去。做法不同,但都称得上 “中国的脊梁 ”。对此,你怎么看 请谈谈你的理解。 (8分 ) _ 答案: 【小题 1】选 E得 3分,选 C得 2分,选 B得 1分。 【小题 2】通过自学获得的学问才能切实实用;开放民主的教育氛围方能成就自学;自学的根本是向上心 。 (每点 2分,共
21、6分 ) 【小题 3】民主宽放的家庭氛围,使得梁漱溟先生思想开放,也成就了他的自学;西方化的教育理念,使梁漱溟先生从小就接触世界新知识;父亲的言传身教,使梁漱溟从小萌露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懂得了国事大于家事的人生道理。 (每点 2分,共 6分 ) 【小题 4】 示例: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先生说: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在国家积弱、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况下,梁漱溟先生仍然坚信中华文化伟力无穷,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自信,持有自尊,倡导自强,堪称 “中国的脊梁 ”。是父亲梁济的言传身教教会儿子国事大于家事、国家命运重
22、于个人生命的道理。父亲的死 “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 ”,是以身殉国,是舍生取义,父亲也是 “中国的脊梁 ”。 (观点 2分,能结合文本分别从梁漱溟先生和父亲梁济两个方面阐述 6分,共 8分 ) 【小题 1】 试题分析: A项 “这个 民主家庭 奉行的并不是真正的民主 ”理解错误; B项父亲的自尽 “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 ”; D项 “中国文化较之西方文化更 深厚 ”属无中生有。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阅读文章第八段,梁漱溟先生有这样几句话: “学问必经自己求得来者,方才切实受用 ”、 “就在他不干涉之中,成就了我的自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河北省 正定 中学 下学 期期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