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惠州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高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广东惠州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高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广东惠州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高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广东惠州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高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渣 滓 z逡 巡 qn扉 页 fi伶 俜 pn B 懵 懂 mng戏 谑 nu回 溯 s 濡 养 r C 拙 劣 zhu颠 簸 b袅 娜 nio联 袂 ju D混 沌 dn踟 蹰 ch蜚 声 fi粗 糙 co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扉页 fi 伶俜 png B. 戏谑 xu 回溯 s C. 联袂 mi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音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A级。 点评:戏谑 xu很多同学会读成 nu,回溯 s也容易读错,这样类似的错音还
2、有很多,都可以分类进行记忆,最好贯穿到平时教学中,让学生多积累。汉语拼音侧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内容兼顾课内课外,涉及范围很广。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8 月 14 日清晨,随着几声枪响, 恶贯满盈 的杀人魔王周克华在重庆街头被击毙。据悉,数千名全副武装的民警和武警参与了对周克华的的追捕行动,此外,成都军区某部也加入到搜捕的行列。连日来,如此大张旗鼓地采取行动对付一个劫匪,为近年来少 有, 凸显 出当局 除恶务尽 的决心。听到周克华被击毙的消息,老百姓奔走相告, 弹冠相庆 。 A恶贯满盈 B凸显 C除恶务尽 D弹冠相庆
3、 答案: D 试题分析: D.弹冠相庆: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准备做官。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于贬义,此处不合语境。 A.恶贯满盈:作恶极多,已到末日。 B.凸显:清楚地显露。 C.除恶务尽:清除坏人坏事或邪恶势力必须彻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正确使用词语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还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来帮助我们判断。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辆白色锦江车赶紧过来,让凤姐
4、坐上车。见到记者还在拍照,脱口大骂“拍什么拍啊,有什么好拍的 ”。司机看了看凤姐,大概认出了凤姐也偷笑起来。 B台湾立法机构 5月 10日在冲突中初审通过相关法律修正草案,规定 “大陆地区学历得予采认,但不得应考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担任 教育人员。 ” C由于认识到最后一课的课文故事和历史现实的不同,才不继续传授,这也是尊重历史和当地居民感情的表现。 D几千年被捆绑在中国农民身上的土地,越来越多的不得不离开土地,为谋生背井离乡,也便成了所谓的 “农民工 ”。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脱口大骂的主语不明。 C. “和 ”有歧义,可作连词与介词解。 “传授 ”后缺少宾语。 D.“被捆绑在中
5、国农民身上的土地 ”应为 “被捆绑在土地上的中国农民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辨析并修改病句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 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
6、断。 填入横线处的几句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唐代谱写了中国历史最为灿烂夺目的篇 章。 , , 。 , , 。与此相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情况和因素。 李唐帝国获得了政治、财政、军事上的强盛 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 在从中原到塞北普遍实行均田制的基础上 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和内战 最终,经由中唐走向消失 南北朝那种农奴式的人身依附逐渐松弛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给了我们很好的提示,根据标点符号我们可以判断出来,这几个句子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每三个句子分为一组。 说的是唐朝结束内战,实行了均田制以后,取得的成就; 衔接的比较紧密,所以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语言连贯 ”
7、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排序题一般先区分语段文体,看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排序,一般是按时间、空间顺序;说明文排序,一般是按时间、空间、逻辑顺序或事理关系。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5分) 为富不忘报桑梓 1928年李嘉诚生于广东潮州, 11岁 时全家流落到香港。父亲早逝,李嘉诚 13岁就辍学就业,挑起养家的重担,踏入了五花八门的社会。开始,他为一家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还利用业余时间补习文化。不到 20岁便升任塑胶玩具厂总经理。两年后,他把握时机,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将其命名为 “长江塑胶厂 ”。 谈起当年的创业,李嘉诚感慨颇多,充满激情: “当年长
8、江塑胶厂,只是生产一些普通的塑胶玩具和家庭用品,经由出口洋行运销欧美。在最初 10年间,每星期要工作 7天,每天至少工作 16小时,晚上还要自修,经常睡眠不足,早上必须用两个闹钟,才能惊醒起床,这可说是最难过的时刻。 ” 正是当初创业的艰难,练就了李嘉诚苦干实干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无论干什么事他都不辞辛苦,全力以赴。 7 年后,塑胶厂发展成为长江实业公司。后来,又当机立断把业务转向了地产,长江实业得到迅猛发展。 1979年,李嘉诚进军贸易业,成为和记黄埔公司董事会主席。后来,又在海外和内地大量投资,获取了厚利。他在香港及国际上控制的业务相当广泛,他的业务经营领域,早已越过太平洋,向世界伸展,成
9、为中国人的骄傲。 “我是中国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 ”李嘉诚不仅时时这样提醒自己,也以作为一个中国人对祖国应尽些责任来要求自己。他离乡多年,虽忙于商务,却无时不思念国家,思念故土,竭力支援祖国建设,报效桑梓。 他在给家乡政府的一封信中写道: “我目睹祖国之高速进步,在四个现代化政策的推动下,一切欣欣向荣,深感雀跃 ”; “支援国家建设,报效桑梓,此乃本人毕生奋斗之宗旨也!乡中若有何有助于乡梓福利等事,我甚愿尽其绵薄。 ” 1978年底,他获知潮州市居民住宅紧张,于是提出营建 “群众公寓 ”,所需建筑费用 128万元全部由他捐献。 “群众公寓 ”有 10幢共 208套住房,建筑面积达15000
10、平方米,家乡人民喜迁新居时,无不对李嘉诚造益民众的美举深表谢忱。李嘉诚也为能给父老尽力而感欣慰。 1981年,李嘉诚又捐 2200万港元,在潮州市兴建两座大型综合医院,以改善家乡人民的医疗条件。这两座医院,各拥有逾万平方米面积,设备齐全,每天可接待 3000例患者,有病床 500张。当医院落成时,家乡人民期望他能回乡剪彩,李嘉诚推辞再三,他说: “若有一天,我到医院去,喜见病人接受良好治疗,康复出院,我心已足矣! ” 有人说: “闽有陈嘉庚,粤有李嘉诚;前有陈嘉庚,后有李嘉诚 。 ”是的,这两位爱国华人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学习的楷模。 想当年,陈嘉庚多年奔波于东南亚和世界各地,召集和
11、发动海外炎黄子孙,积极支持国内人民的正义斗争。他还热心于祖国的公益事业,帮助家乡人民办教育。他以 “企业可收盘,学校不能停办 ”之决心,在福建集美捐资兴办幼儿园、中小学、师范、水产学校和航空学校,造福后代,成为中国人民交口称赞的爱国华侨领袖。 如今,李嘉诚怀着 “报效祖国,造福桑梓 ”的爱国热忱,捐赠 6亿元创办汕头大学,为祖国、为家乡人民办了件造福子孙万代的实事。 潮汕地区人多地广,却没有一所大学。早 在 20世纪 40年代,潮州就有人呼吁集资兴办大学。当时,陈嘉庚也非常赞同这一想法,还就此写过一篇文章论潮州大学。文中说: “虽僻处南疆,然与东南亚交通至为便利,潮州创办大学 不但为中国之大学
12、,将来亦可为东南亚之大学。 ” 陈嘉庚的愿望终于由李嘉诚实现了。 新建的汕头大学坐落在汕头市以西十几里的桑浦山南麓。它三面山峦环抱,一面田野碧绿,可谓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校舍建筑面积为 20万平方米。校园建筑堪称一绝,校园中央的主体楼群 行政办公楼、教学实验楼、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等近 10幢环形大楼,用高架庭院式长廊相 接,所有建筑均用清一色的白色玻璃马赛克贴墙。这种富丽堂皇的建筑群与幽美宜人的大自然相结合,美妙绝伦。这里面倾注了李嘉诚多少心血! 为了把汕头大学建成国内以至国际上高水平学府,无论选址、设计、师资还是设备等,李嘉诚都殚精竭虑,事必躬亲。 为加快这所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李嘉诚还亲
13、自到北京争取中央领导的支持。1986年 6月 20日,邓小平会见李嘉诚,对李嘉诚的爱国爱乡热情表示赞赏。当听取李嘉诚关于汕头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及要求后,邓小平指出: “汕头大学应办得更开放一些。 ” “在全国调一些比较好的教员到那里去。 ” “汕 头大学要办就一定要办好。 ” 李嘉诚常说: “汕头大学的创办是为国为民的根本,比我所从事的其他事业更为重要。 ” 李嘉诚 “超人李 ”、 “大哥诚 ”的绰号,并不仅是因其位居香港首富和他的 “呼风唤雨 ”、果敢明断的能力超乎一般人而得,他富贵不淫、克己奉公的品德更深得人们的爱戴和尊敬。多年来,他从公司收取的酬金,不论多少,全部拨归公司,每年只拿 6
14、00多美元的董事费,没有其他福利津贴。在生活中,他省吃俭用,戴的是价值不到 50美元的美辰表,穿的是 10年前的西装,住的是 30年前的房子,他不喜欢出席豪华的宴会。 【小题 1】李嘉诚具有 怎样的性格特点?请概括说明。( 4分) 【小题 2】文章后半部分反复写陈嘉庚,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5分) 【小题 3】对于致富以后投资于公益事业,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是回报社会的善举;也有人认为这是传统美德的体现。有人认为需要社会大力提倡;也有人认为要靠致富者的自觉。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文本或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6分) 答案: 【小题 1】 具有苦干实干的精神(或有顽强的
15、毅力) 过早挑起生活重担,创业中辛苦工作; 果敢明断,善于把握时机 在塑胶玩具厂经理一职上创办自己的塑胶厂(后又 发展为长江实业公司;又转向地产业、贸易业); 热爱祖国和故乡,热心祖国公益事业 捐资给家乡建医院、住宅、大学(说出一个即可); 富贵不淫 穿戴住都很节俭,不出席豪华宴会; 克己奉公 不领公司津贴,酬金都给公司,每年只拿 600美元董事费。( 4分。答 4点即给满分,概括和具体内容各 1分,事例提到一处即可) 【小题 2】 类比,突出传主的形象。 突出海外华人爱国精神的传承。 使传记的内容更加丰富。( 5分,答 1点给 2分,答 2点给 3分,答 3点即给满分) 【小题 3】观点一:
16、是回报社会的善举。 财富来之于民,理应还之于 民; 学会感恩; 发挥个人财富的最大价值。 观点二:是传统道德的体现。 达则兼济天下的传统美德 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 饮水思源的传统美德。 观点三:需要社会大力提倡。 创造浓郁的社会风气 创设良好的操作条件; 形成积极的舆论导向。 观点四:要靠致富者的自觉。 发乎真情,避免作秀; 淡泊名利,提升境界; 感动民众,发扬光大。 ( 6分。观点 2分;结合文本或联系实际分析, 4分,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在全文中找出相应的能够体现出人物性格的句子,并将原文中的句子概括出来。例如: “父亲早逝,李嘉诚 13岁就辍 学就业,挑起养家的重担,踏入
17、了五花八门的社会 ”体现了他苦干实干的精神。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的能力。 点评:该题型可以从全文当中能体现出人物性格特点的句子,一一摘出来,然后进行分析。 【小题 2】试题分析:有人说: “闽有陈嘉庚,粤有李嘉诚;前有陈嘉庚,后有李嘉诚。 ”是的,这两位爱国华人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学习的楷模。是将两个人放到一起进行类比,突出李嘉诚的形象。 “陈嘉庚的愿望终于由李嘉诚实现了。 ”突出海外华人爱国精神的传承。这样一次一次的写陈嘉庚,也是为了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内容 更丰富。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F级 点评:对
18、本题型的解题思路: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 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 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小题 3】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开放题,先要看清题干要求 “请结合文本或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不但要结合文本,还要联系实际。在讨论时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一种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 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人物做法谈观点的能力。 点评:这类题相当于小型作文,无论赞同还中否定,观点一定要明确,分析时要有理有据,并
19、且一定要联系文本内容。另外,语言表述要简洁。考场是有时间限制的,写的太少,分析不透彻;写得太多,势必要侵占做其题的时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5分) 新闻现场 魏柏林 吴贵平因抢救落水小学生被村长知道了,村长报给了镇里,镇里请来了本市电视台的摄像记者,打算把这件事当作精神文明建设的典型来抓。为了把这次报道搞得更有现场感,镇 里打算再现一下当时救人的场面。也就是说,让当初落水的那个小学生再落一次水,让吴贵平再去抢救一次。 一切准备就绪,可是,报道的主角却不肯出镜。那个小学生上次已经尝够了呛水的苦头,这次说什么也不下水了。他的家长也不同意,理由很简单:水火无情,虽然有些保护措施,万一失
20、手怎么办啊!村镇两级领导一合计,为了保险起见,决定请一个会水的孩子来替代。替身小学生找好了,可是吴贵平却又扭扭捏捏不愿合作。村长给他做了老半天工作,从精神文明建设到集体和个人荣誉等等,大大小小的道理讲了个遍,最后吴贵平竟憋出一句: “要我下水可以,但必 须给我套个救生圈。 ” 村长说: “那怎么行,你当初救小孩的时候可没套,现在也不能套,人家要拍的就是那个真实劲儿,你懂不懂? ” “可是,可是 ” 吴贵平可是了老半天,还是没说出个所以然。 一直在现场督阵的镇长似乎看出点什么,拍了拍吴贵平的肩膀说: “吴贵平同志,我知道你的意思,请放心,我们决不会亏待你这位救人英雄,你的事迹,我们不但要向全市人
21、民做电视宣传,同时也打算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镇里已经决定给你颁发千元现金大奖!再说,你奋不顾身抢救落水儿童这是事实,今天这样安排,只是为了再现新闻现场,以便收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希望你能积极配合,不要再有什么顾虑了! ”吴贵平低头沉思了半天,总算点了点头: “好吧,那我就试试看,不过,万一我没弄好,你们可要帮忙啊! ” “你别得了便宜还卖乖好不好,准备下水吧! ”村 长见吴贵平答应了,兴奋得直挥手,高声喊道: “各就各位,预备 开始! ” 随着村长一声令下,记者扛起摄像机,将镜头对准了河边那处深潭。替身小学生尖叫着跳进水里,小手直拍水面,装出溺水挣扎的样子。吴贵平试探着向小学生走去,可河水刚刚齐
22、脖子,他便脚底发飘,站立不稳,扑腾扑腾连呛了几口苦水,幸亏一直跟在他身边的老婆眼急手快,连忙递了根竹棍给他,总算把他扯上岸来。 看到这般光景,镇长脸上挂不住了,朝村长大发雷霆: “什么勇救落水儿童的英雄?明明是一个旱鸭子,救什么救?!告诉你,以后再报这样的假新闻我要撤你的职! ”村长一 脸沮丧地说: “镇长您真是冤死我了,吴贵平抢救落水儿童是我亲眼所见,这可是千真万确的事啊! ” “你别睁着眼睛说瞎话了,刚才大家都看见了,他连自己都救不了,怎么能救别人?! ” “嗨!天知道这小子是怎以搞的,真是狗肉上不了正席! ”村长向镇长交不了差,只 好把一腔怨气撒向吴贵平, “你小子给我解释清楚,当初你是
23、怎么把人给救起来的? ” “村长,不瞒你说,我真的不会玩水,只是,只是那一刻我以为那落水的是我儿子,才拼了命去救。 ”吴贵平挠了挠后脑勺,不好意思地说, “那一千元的奖金我不要了,英雄我也不当了! ” 村长望了望镇长: “这条新闻还拍不拍? ” 镇长沉思片刻,点了点头说: “拍!不过,我建议把那个落水儿童换成吴贵平的儿子来拍。 ” 村长面露难色地说: “那也不成,吴贵平的儿子早在一年前就淹死了,并且,好象也是在这个鬼地方! ” 现场一片沉默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2011年第 12期) 【小题 1】这篇小说在情节设置上的最大特点是 “一波三折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小说出现的几次波折。( 4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广东 惠州市 惠阳 一中 实验学校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