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卷.doc
《2011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卷.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卷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 (龚自珍己亥杂诗) () , 。飞湍瀑流争喧 , 崖转石万壑雷。 (李白蜀道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 (白居 易琵琶行) 答案:( 6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3)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2010年 7月 28日,广东省江门市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事件,数十名工人讨要公司拖欠的工资,不
2、料老板纠集 20多名打手,对 “讨薪积极工人 ”一一扇耳光后,才将工资发给工人。 B有些地方对群众的诉求,要么保持畏惧,采取回避推诿的 “鸵鸟政策 ”,要么简单粗暴地把群众的诉求当成 “不稳定因素 ”,甚至动用警力压制打击,结果只能是扬汤止沸。 C那次在沈阳,突然发现站在面前的是当年和我同在一个村插队的老朋友,虽然二十多年没见,我们仍一见如故。 D对大学生提出的 “零工资 ”就业,用人单位应三思。发生劳动纠纷时,用人单 位会因为违规被查处,若再发生劳动伤害,用人单位可就 “吃不了,兜着走 ”。 答案: C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分) 书法是易学难精的
3、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 _。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 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 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 “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 ” 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 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 “天马行空为所欲为 ” A B C D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凭借着在本届澳网比赛中的出色发挥,李娜成为第一个晋级大满贯赛决赛的亚洲球员,从而奠定了她中国体坛一姐的宝座。 B人大代表提议,我国应加快铁路投资体制改革,修改铁路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制定详细的优惠政策,填补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的
4、法律空白。 C书法艺术的审美是否存在统一标准呢?回答是肯定的。问题在于审美者所站的角度、所持的依据,特别是自身修养的高低所决定的。 D文化也如同生命物种,只要保存不同的文化基因,只要多重文化节互相交流融合,才更有生命力,才能永远充满活力。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9分,每小题 3分) 宣称 “历史的终结 ”或许有些太早,但在我们的世界中,全球化 商品、服务、资本、技术、想法、信息、司法体系和人员的密集交流 已经让 “地理的终结 ”离我们越来越近。 在 很多人看来,全球化是一个合理且不可逆转的过程,它意味着全球生活水准的整体提升。全球化并非不受控制。人员的流动依
5、旧受到很大限制。资本流动呈现严重不对称局面。从表面上看,富国每年都向穷国提供一定数额的援助资金。但实际上,西方国家每向穷国提供 1美元援助资金,就能偷偷拿回 10美元的非法收益。全球化的成本和收益分布不均。发达国家大多建立起互相依存的关系,而发展中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关系相对独立的状态,它们严重依赖发达国家。如今巴西、中国和印度正在开始改变这种局面。 日益加深的贫穷和不平等 少数人和少数国家越来越繁 荣富裕, 剩下的则越来越边缘化、被孤立在外 给国内外的社会和政治稳定带来冲击。工资收入的比重越来越低,资本收益的比重越来越高。资产和收入越来越集中。全球市场的快速增长并没有为社会和经济制度带来类似的发
6、展,以保证均衡、全面及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与资本和财产权相比,劳动者权益没有获得足够的保护。不平等的全球贸易和金融规则对富国和穷国产生了不对等的效果。早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很多发展中国家就担心全球化会对它们的经济独立、文化完整和社会稳定带来有害影响。不平等个体之间的 “相互依存 ”关系发展到最后就会演变成一些国 家严重依赖国际市场,而后者处于另一些国家的掌控之下。金融危机证实了这一点。 全球化还释放出 “非民间社会 ”势力,加速恐怖主义、人口贩卖、毒品走私、有组织犯罪、剽窃盗版和流行病的跨境传播。 在全球化问题上,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来趋利避害?全盘拒绝全球化、实行自给自足的政策显然是不切实际
7、且不合理的做法:谁愿意当下一个缅甸或朝鲜呢?同样地,谁想成为下一个冰岛、希腊或爱尔兰呢?事实证明,无止境的自由化、解除管制和放宽资本控制无法为一国带来永久的经济增长和繁荣。在开放和管制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要求我们警惕在国内外缝隙 中生存的跨 境犯罪活动。这些非法交易涉及金额高达 1 万亿至 3 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产物的 10%。在全球 50个最不发达的国家中,有 36个国家位于非洲大陆。在那里,国家力量的欠缺常常为跨国犯罪活动和恐怖主义提供契机。在整个非洲大陆上,各种犯罪活动尤其猖獗。反政府武装构成了另一种不同的挑战。因为全球化加剧了社会不平等,反政府武装常常随之而生。 任何一个国家都无
8、法靠自身的力量来破坏、瓦解和击溃全球犯罪活动。然而随着 “非民间社会 ”势力的扩散,各国国家统治机器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来遏制这些势力。要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一个 办法是实行地区和跨地区管理,以加强各国反击这些势 力的能力。分享专业知识、机构制度、政策工具、人员及其他资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抑制跨地区犯罪活动的兴起。 总之,要消除全球化的消极影响,彻底抹 去全球化的阴暗面,我们必须在各个层面上 包括地方、国家、地区和全球 进行精诚合作。 (摘自 2011年 1月 31日环球时报,有删改 ) 【小题 1】下列对全球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全球化并非只会带来利益而没有危害,全球
9、化也并非不受控制。人员的流动依旧受很大的限制。资本流动呈现严重不对称局面。 B全球化的成本和收益分布不均。发达国家建立起互相依存的关系,而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关系相对独立的状态,它们严重依赖发达国家。 C工资收入的比重越来越低,资本收益的比重越来越高。资产和收入越来越集中。少数人和少数国家越来越繁荣富裕。 D全球市场的快速增长并没有为社会和经济制度带来类似的发展,以保证均衡、全面及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这正是全 球化危害的体现。 【小题 2】下列关于在全球化问题上,我们应采取的措施的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在全球化问题上不可以走极端。不应全盘拒绝全球化、实行自给 自足的政策,也不能完全自
10、由化。 全球化要求我们警惕在国内外缝隙中生存的跨境犯罪活动,在开放和管制之间找到一个度很重要。 C打破区域的限制,以加强各国反击这些势力的能力。分享有关的资源可以帮助抑制跨地区犯罪活动的兴起。 D全球化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合作,而且是在各个层面上 包括地方、国家、地区和全球 进行精诚合作 。 【小题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全球化体现在众多方面,而这些方面的密集交流已经让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让 “地理的终结 ”离我们越来越近。 B在作者看 来,全球化并不完美,并不是一个完全合理的过程,也并不意味着全球生活水准的整体提升,是一把双刃剑。 C作者认为,缅甸和朝鲜是全盘
11、拒绝全球化的实例;冰岛和爱尔兰则是无止境自由化的代表,他们在对待全球化问题上都是不当的。 D仅仅依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是无法破坏、瓦解和击溃全球犯罪活动的。而随着 “非民间社会 ”势力的扩散,各国的国力却没有得到足够发展。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分) 星斗其人蔡元培 在蔡元培身上,有着学者的风度、君子的雅量和 “好好先生 ”的恬淡平易。平素,他总是表情凝重而和善,举止迂缓而沉毅,语调不高,却透 出清朗和睿智。蔡元培兼有东西方两大文化之长, “一是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一是法兰西革命中标揭的自由平等博爱之理想 ”。他对西方理性精神
12、的执著追 求和对中国读书人刻意修身养性传统的诚心恪守,是造就其高尚人格的基本元素。 蔡元培的许多朋友和学生用 “无所不容 ”来说明他兼容并包的思想和仁人君子的雅量。在主政北大期间,蔡元培聘任了新文化运动的干将,又选贤任能地留任守旧派学问大家。在社会活动中, 蔡元培恬淡为怀,胸襟阔达。 “五四 ”前夕,他与林纾论战。林用刻毒的语言攻击新文化,诋毁北京大学和蔡元培本人,而蔡在答复林的公开信中,却是平情论理。两相比较,其境界之高低不言自明。围绕石头记索隐,蔡元培曾与胡适展开学术争论,这是一场 “君子之争 ”,但年轻气盛的胡适对包括蔡著石头记索隐在内的旧红学放言贬损,谓为 “猜笨谜 ”“大笨伯 ”,词
13、气颇为尖刻。蔡不同意胡适的观点,撰文反驳,但仅仅申述己意,未尝有为此作气之意。蔡元培作为晚清翰林,在书法方面却不甚讲求,这使得一些学界后辈疑惑不解。在北京大 学的一次宴会上,率 直的钱玄同几杯酒落肚,忽然向蔡校长提出了这个问题: “你的字写得这么蹩脚,为什么可以点中翰林? ”此 话出口,席间同人颇感此举未免太使蔡校长难堪。岂料,蔡不以为忤,反而笑答道: “因为那年主考官最喜欢黄庭坚的字,我少年时刚巧学过黄体,所以能中试。 ”本来可能出现的尴尬场面竟在不经意的舒言缓语中化解了,蔡元培的性格和涵养于此可见一斑。出世恬淡,待人平易,非有超脱的气质和博爱的胸怀,是不易做到的。 大概因为这平易淡然,蔡元
14、培作为 “好好先生 ”的形象不知不觉中被放大了。有人以为他接物待人 “太滥 ”,有人觉得他临事无可无不可 ,有人甚至说他参政理事易受别人影响和操纵等等。但是,蔡元培 “一遇大事,则刚强之性立见 ”。这一特点较集中地表现于他主持北京大学那一时期。北京大学实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当时社会上守旧势力与军阀政客集团联手,诋毁北大和蔡元培的办学方向,一时间 “黑云压城 ”。曾经为蔡元培改革北大出谋划策的汤尔和等人转而力劝他解聘陈独秀、制约胡适,以缓和外界压力。蔡长时间沉默着,听着汤等人的劝解,最后他站起来决然说道: “北京大学一切的事,都在我蔡元培一人身上,与这些人毫不相干! ”他后来发表洪水
15、与猛兽一文痛斥军阀,再次表 现了 “临大节凛然不可犯 ”的风骨。 “五四 ”前后的北京大学,倘没有蔡元培的如此 “担当 ”,恐怕早为守旧势力摧垮也未可知。有人概论他的这种性格为 “内和外介,守正不阿 ”,确是颇为切合的。 无论是从事教育还是参与政治,蔡元培始终不失书生本色。人们注意到,蔡元培一生中的辞职次数非常之多,其中引动社会反响的 “辞职事件 ”就有数起。他抱着 “合则留,不合则引去 ”的自由信条,合与不合的尺度是他所信守的价值观,至于高官厚禄则并不足惜。每次辞职后,他便重操旧业,以老学生身份向欧洲的大学注册入学,进行自己心爱的学术研究。他自述的 “一生 难进易退,性近于学术而不宜于政治
16、”,正是其书生本色的最好体现。在蔡元培看来,学人参政,应力谋为公众做事,而不可以权谋私。他鄙薄那些利欲熏心的官吏,虽曾置身官场,却清廉奉公,洁身自好。每当见到那些做大官的人购田置产常不胜叹息,以为与其留给子孙金钱华屋良田,莫如策励晚辈求得真才实学,在人世间有所作为。本此观念 ,他一生两袖清风,生活俭朴,直至晚年仍赁屋居住,以至引来他的学生和朋友 “赠屋祝寿 ”的那段佳话。为了他认定的人生价值,蔡元培几十年如一日,毫不苟且。 蔡元培的人格修养在其一生的主要社会活动中自然地流露和表现 出来,构成其复杂文化品性的最为基本的部分。 (摘编自张晓唯蔡元培)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
17、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本文突破了传统传记的写法,从表情、举止、语调、事迹、精神诸多方面生动地刻画出大教育家蔡元培的形象。 B中国传统修身养性的思想与法兰西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深刻影响了蔡元培,造就了他的学者风度、君子雅量和恬淡平易的性格特点。 C宴会上,率直的钱玄同借酒发问,当众使作为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难堪,蔡元培巧用心思,机智作答,化解了尴尬场面。 D既临事时常常无可无不可,又在关键时敢于担当;既兼有东西方文化之长,又在书法方面只学黄体,这些体现出蔡元培复杂的文化品格。 E本文通过对蔡元培相关事迹的叙述,表现了一位传统知识分子平易恬淡、心胸豁达、不畏强权、廉洁自律、坚持操守的崇高
18、品格。 【小题 2】传记主要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蔡元培 “仁人君子的雅量 ”的?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3】蔡元培 “书生本色 ”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6分) 【小题 4】有人认为蔡元培是 “好好先生 ”,有人认为蔡元培 “守正不阿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看法。( 8分) 答案: 【小题 1】 B E 【小题 2】运用了反衬(对比)手法。与林纾论战,将林的刻毒攻击和蔡元培的平情论理进行对比;与胡适争论,将胡适的放言贬损与蔡元培的未尝作气对比;在宴会上,将钱的率直质疑与蔡元培的 “舒言缓语 ”对比。 【小题 3】 (1)坚守个人价值观,对高官厚禄毫不在意。 (2)本性更愿研究
19、学术,不愿为官行政。 (3)清廉奉公,洁身自好。 【小题 4】观点一:蔡元培是好好先生。 (1)思想上兼容并包,聘任新文化运动干将,又留任守旧派学问大家。 (2)处世恬淡,待人平易,胸怀豁达。 观点二:蔡元培 “宁正不阿 ”。 (1)遇大事, 刚强有主见,抵制外界压力,敢于担当。 (2)发表文章,痛斥军阀。 观点三:蔡元培既是 “好好先生 ”,又 “守正不阿 ”。 (1)兼容并包,胸襟豁达。 (2)遇大事坚持立场,刚强有主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25分) 你必须做出选择 奚同发 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考试,他整装而坐。同学们的琴声从耳边飘过,那一刻,他眼里噙满泪水。算算从儿时岁练琴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辽宁省 沈阳 中高 学期 四次 模拟考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