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 2012学年度江苏徐州市铜山区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2011 ~ 2012学年度江苏徐州市铜山区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 ~ 2012学年度江苏徐州市铜山区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与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 2012学年度江苏徐州市铜山区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都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3分 ) A湮没 (yn)寥落 (1io)强悍蛊惑耸人听闻寒盟背信 B婆娑 (su)希冀 (j)妖娆斑纹日薄西山殒身不恤 C慰藉 (ji)修葺 (q)酝酿遗憾无所是从芸芸众生 D栅栏 (zh)濒临 (bn)桀傲绿茵黯然失色涎皮赖脸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如果 “李刚 ”和 “李双江 ”们平时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和孩子,以公仆自居,孩子们的飞扬跋扈、权力嚣张还能从哪里来? B饥饿的儿童,被压迫、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负担的老人,
2、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 C群众的语言由于可能原始、粗糙,却是鲜活、生动的,群众语言直指人心的特性,是那些脱胎于文件、报告、发言稿的新闻作品所远不能及的。 D中方就美售台武器问题表明了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指出美方错误行径严重违反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 “八 一七公报 ”原则,严重阻碍了中国和平统一大业和中美关系。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苦难 周国文 没有星光的夜晚,每个人是否都在与自己内心的苦难作战? 苦难,是人类的孤独苦旅,它在心灵飘摇的深处回眸世间的沧桑,它是被岁月磨蚀的标本被上苍悬在一条艰难的寂寞长路上。 我从北岛的
3、回答中,看到了一个过往时代的不幸与少数清醒者的苦难。诗的震撼人心,首先来自诗人超越苦难的理性思辩。面 对一个荒唐、昏昧的时代,诗人率先喊出了 “我不相信,这是悲愤的声音,这是常深沉的苦难压在一个民族身上的反弹。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微弱的应答中,苦难尽管还在背后左右呼啸,可一个英雄主义的声音,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告白,已是喷涌而出、直冲云霄。或许这就是我心仪已久的一个不平常的普通人的苦难观。 英雄总是在最后的关头挺立住自己道德底线与人格风范的战士,它是那位敢于唾弃世俗的桂冠而仰望神圣的呐喊者。弥尔顿的故事就是一个明证。弥尔
4、顿是 17世纪英国 出现的一位伟大的精神斗士,即使在他失去光明的后半生中,也始终没停止不屈的战斗。 当查理二世妄图复辟的时候,弥尔顿眼疾正重,医生警告他不可参战,否则将双目失明,但弥尔顿为争取自由深感责无旁贷。此时的英国人需要精神上的支柱,他宁可牺牲双眼也要作一个自由思想的卫士。于是,他奋笔疾书写下为英国人民声辩一文。而弥尔顿的代价则是从此失去了光明。但弥尔顿并没有停止写作和斗争。失去光明的卫士,一个坚强地立足于苍茫大地的诗人弥尔顿,是这样自勉的: “在茫茫的岁月里我这无用的双眼再也瞧不见太阳,月亮和星星男人和女人 但我并不埋怨我还能勇往直前。 ” 抗拒苦难是高贵者命定的天职。弥尔顿失明的境遇
5、与坎坷的经历,走的是一条忧伤长路。即使遭遇的是旷世的孤独,但他无怨无悔地选择坚强。 苦难,是一个民族,一个群体与一个人精神成长的素材。而贫乏的时代之所以贫乏,往往在于诗人不知苦难的深刻,人民不知苦难的深广,民族不知苦难的深重。只有承受苦难之后的不屈不挠,才称得上是灵魂的一种坚实状态,才称得上是源自坚强而又返归坚强的精神性存在。 高贵的智者不会易低下自己的头颅,尽管他有过短暂的迷失与麻木,但他历经的苦难越多,对高贵的理解也就越 深刻。他把自身的挫折与凌辱当成性灵的启悟,并洞悉到生存更隐秘的内在本质。巴金的随想录就是这样一本具备生命厚度的书。 也许难以预期的苦难与个人的情感阴影,总是难以摆脱地缠绕
6、在每个人具体而复杂的轨道上。我们也曾遭遇 “悲哀的雾覆盖着补钉般错落的屋顶, ”我们也曾害怕 “即使鸽子落在肩上也感不到体温和呼吸, ”我们也曾惊心于刀光剑影的步步紧逼,也曾战栗中死神白色的寒光中。但北岛冷峻的声音,给我们灌注的不仅是烈士的力量,更是一曲唱给未来的英雄交响: “我,站在这里代替另一个被杀害的人没有别的选择在我倒下的地方 将会有另一个人站起我的肩上是风风上是闪烁的星群。 ” 这是苦难者横眉冷对不幸的姿态,这是英雄之美最终的灿然绽放。 【小题 1】从全文的论述思路看,作者的苦难观有哪些方面?中心观点是什么?(6分 ) 【小题 2】下面是巴金十年一梦的一段文字,作为本文的一个论据,应
7、该安排在文中何处最合适?为什么? (6分 ) “1969年我开始抄录、背诵但丁的神曲,因为我怀疑 牛棚 就是 地狱 。这是我摆脱奴隶哲学的开端。没有向导,一个人在摸索,我咬紧牙头忍受一切折磨,不再是为了赎罪,却是想弄清是非,我一步一步艰难地走着, 不怕三头怪兽,不怕黑色魔鬼。不怕蛇发女怪,不怕赤热沙地 我经受了几年的考验,拾回来 丢开 了的 希望 ,终于走出了 牛棚 。我不一定看清别人,但是我看清了自已。虽然我十分衰老,可是我还能用自己的思想思考。我还能说自已的话,写自己的文章。我不再是 奴在心者 ,也不再是 奴在身者 。我是我自己。我回到自己身上了。 ” 【小题 3】文中频繁引用北岛的诗句,
8、有什么作用? (6分 ) 答案: 【小题 1】 (4分 ) 苦难与艰难寂寞并存。 在苦难面前,要挺立住自己道德底线与人格风范; 要坚强,要直面苦难,顽强抗争。 苦难,是一个 民族、一个群体与一个人精神成长的素材。只有承受苦难之后的不屈不挠,才能灵魂坚实,精神坚强。 历经的苦难越多,对高贵的理解也就越深刻历经的苦难越多,对高贵的理解也就越深刻。 (每点 1分,答对 4点即可得满分 )(2)(2分 )中心观点是:要坚强,要直面苦难,顽强抗争。 (意思对即可 ) 【小题 1】 (1)(2分 )应该安排在第七段末尾 ,或第八段开头。 (2)(4分 )理由:扣紧第七段结尾所说 “只有承受苦难之后 精神性
9、存在 ”;而第八段内容正好是这个论据的总结。 (每点 2分 ) 【小题 1】 )(1)诗句内容和本文观点相契合,超越苦难的理 性思辩诗句作为本文的论据,对突出本文观点作用巨大。 (2)在苦难面前,北岛是一个挺立住自己道德底线与人格风范的战士,它是一位敢于唾弃世俗的桂冠而仰望神圣的呐喊者,他的坚强和抗争是一个典型,作者以此为论据,说服力和感召力很强。 (3)引用诗句,能够渲染一种议论情境,使议论更具说服力,使议论语言更具感染力。(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鲍鹏山 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读庄子,我们也往
10、往被庄子拨弄得手足无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 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 “天仙才子 ”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 “槁项黄馘 ”的哲人身上啊!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 愿以境内累矣。 ”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杠杆天下?庄子的机会来了,但庄子的心已冷了。这是一个有趣的情景:一边是濮水边心如澄澈
11、秋水、身如不系之舟的庄周先生,一边是身负楚王使命,恭敬不怠、颠沛以之的两大夫。两边谁更能享受生命的真乐趣?这可能是一个永远聚讼不已,不能有统一志趣的话题。我的看法是,庄周们一定能掂出各级官僚们 “威福 ”的分量,而大小官僚们永远不可能理解庄周们的 “闲福 ”对真正人生的意义。这有关对 “自由 ”的价值评价。这一情景似曾相识 距庄 子约七百多年前渭水边上发生的一幕:八十多岁的姜太公用直钩钓鱼,用意却在钓文王。他成功了。而庄子此时是真心真意地在钓鱼。且可能毫无诗意 他可能真的需要一条鱼来充实他的辘辘饥肠。庄子此时面临着双重诱惑:他的前面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以及水中从容不迫的游鱼,背后则是楚国的相位。大
12、概楚威王也知道庄子的脾气,所以用了一个 “累 ”字,只是庄子要不要这种 “累 ”?多少人在这种 “累 ”中体味到权力给人的充实感、成就感? “庄子持竿不顾。 ”好一个 “不顾 ”!濮水的清波吸引了他,他无暇回头看身后的权势。他那么不经意地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 逢的发达机遇。他把这看成了无聊的打扰。他只问了一个似乎毫不相关的问题:楚国水田里的乌龟,它们是愿意到楚王那里,用精致的竹箱装着它,珍藏在宗庙里,用死来换取 “留骨而贵 ”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二位大夫回答说: “宁愿拖着尾巴在泥水中活着。 ” 庄子曰: “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这不知会让多少人暗自惭愧汗颜。这是
13、由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滋养出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我很高兴能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是的,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 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一轮孤月之下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 一部庄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人类的怜悯!庄子似因无情而坚强,实则因最多情而最虚弱!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心灵 这是庄子自己的 “哲学困境 ”。对人世间
14、的种种荒唐与罪恶,他自知不能用书生的秃笔来与之叫阵,只好冷眼相看,但终于耿耿而不能释怀,于是,随 着诸侯们的剑锋残忍到极致,他的笔锋也就荒唐到极致;因着世界黑暗到了极致,他的态度也就偏激到极致。天下污浊,不能用庄重正派的语言与之对话,只好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与之周旋。他好像在和这个世界比试谁更无赖,谁更无理,谁更无情,谁更无聊,谁更无所顾忌,谁更无所关爱。谁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从而谁更能破罐子破摔。谁更无正义无逻辑无方向无心肝 只是,有谁看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呢?对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小题 1】试从三个方面概括庄子的精神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度 江苏 徐州市 铜山 第一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