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辽宁省丹东市宽旬二中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卷.doc
《2010-2011年辽宁省丹东市宽旬二中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年辽宁省丹东市宽旬二中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卷.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2011年辽宁省丹东市宽旬二中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卷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 1)既替余以蕙 兮,又申之以揽 。 , 。 (屈原离骚) ( 2)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 ( 3) ,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答案:(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2011年春晚除 “旭日阳刚 ”组合无伴舞外,其他的歌舞节目都是舞蹈因素明显,演员服饰由
2、华丽转为素淡,但演员却个个长袖善舞,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B美国航母 “华盛顿 ”号昨天抵达位于日本的横须贺海军基地,五角大楼同时还表示不排除对朝鲜动武的可能,此举意在敲山震虎,迫使朝鲜 “停止挑衅 ”。 C三年的高中生涯,我与萧肃两人从未红过脸,平时相敬如宾,无话不谈,可昨天却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结果不欢而散。 D广州亚运会火炬在我市传递时,热情的市民们纷纷走上街头,兴致勃勃地观看火炬接力的盛况,很多居民小区 都十 室九空了。 答案: B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人生苦短,我们不能任由烦恼淹没快乐, _。 _,_。 _, _, _。只要心明净了,就会快乐
3、起来。 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学会操纵自己的内心 心是烦恼的根源 让它向着有阳光、有灯光的一面 亦是快乐的根源 不能一生都活在与烦恼的牵缠中 我们无法像佛 样除尽烦 恼,了脱生死,达到涅 A B C D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大部分消费者购买家具时首先强调的就是价格,其次就是看家具外观是否好看,对于家具本身是用什么材质做成,是否真的环保、耐用,则知之甚少。 B新华社 “面对高房价要淡定 ”的报道掀起国内舆论的广泛关注,许多网友纷纷留言,表达他们对任志强 “穷人就不该买房 ”的观点的不满。 C对于造成国际油价高涨的原因,美国认为石油生产速度不能及时跟上市场需求调整产量,
4、产油国则认为推动油价高涨的是华尔街大亨。 D按照 2011年 4月博鳌亚洲论坛保障标准,博鳌森林公园将向游客开放 520公顷山水景观,届时,博鳌森林公园将向世界揭开其神秘。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 3分) 当今画坛,批评家正在变成贬义词,仿佛批评家是隔夜的麻辣汤,全部变了质。这实在是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我结识的批评家,几乎都是爱读书爱思考的高手,几乎都是有正义感的人物,也是自强不息的奋斗者。作为批评界的一员,反躬自问:画家蔑视批评家,肯定是有原因的。究其原因如下: 画是有形的诗,讲究直觉与意境。批评是无形的思,侧重理性与逻辑。诗与思是宿敌。柏拉图要把诗人逐出他的理想
5、国,诗人对他也没有好感。儒家诗圣杜甫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的诗句,被儒家思想家朱熹颇为不屑地批评说: “道它作甚? ”言下之意是很无聊很没 有意思。 书面语言限制了批评的表达。语言表达的障碍,言不由衷是态度虚伪,词不达意是水平欠佳,言不尽意是效果有限。 “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 ”意思是话语不能贴切、充分地表述思想,于是周文王借用卦象去传达。卦象的延伸就是画,东汉刘熙解释说: “画,卦也。 ”这意味着古人认为画画比说话优越。 批评文章通常是即兴的随笔,与写意画相通。写意画家的作品,不经意的败笔很常见,如同颜真卿打叉画圈的行书或黄宾虹的乱笔,感觉很自然。批评家的文章却不能有败
6、笔。批评家如果引经据典,会被讥之为卖弄;不引经据典,批评就成了知心话,说多了 则假,这样的文本,又会被认为没有深度。如果形而上地议论,画家便指责批评家不会细微地体味作品。在怀有一流技术的画家看来,批评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离腔走调的空谈家。普通画家看批评家,也会像老板看老婆,越看越难看。 广义的批评既有指责,也有赞赏。凡是自大的画家无不希望批评界赞赏自己而指责他人。于是,偏重赞赏的批评,除了当事人之外,会受到画坛广泛的排斥,斥之为吹捧。反之,对于批评界的指责,画家又以外行为由加以抵制。 批评文章如果是艺术品的说明词,就降格为应用文。批评文章如果把作品视为直观的现实,就成了社会学、文化学 的业余议
7、论。批评家如果把作品作为解释的容器,可以装进不同的观念,画家会质疑:那我在那里? 晋唐以来的价值观,看重的是文章,其次是书法,最后是绘画。而今反过来了:画最值钱,书法其次,文章最贱。按照国营牌价,名人一篇文章的稿酬,相当于书法名家在宣纸上写一撇或名画家在画上滴一点。低稿酬制度下的批评家为了混稿费,文章越写越长,比苏东坡评论二王、张旭、怀素、颜真卿、吴道子等名家的文字加起来还长。不长就不学术的西式文本摧毁了一字千金、字字玑珠的传统,怎能让人器重? 大画家都是有思想的人物,如果涉足批评,肯定比很多批评家 高明。又由于轻文重画是全社会的综合态度,致使进入批评界的一流人物实在是太少。就凭你那几个筋斗翻
8、来翻去,他能看得上眼吗? 【小题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 “画家轻视批评家 ”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画是有形的诗,批评是无形的思,诗与思是宿敌。 B书面语言限制了批评的表达,话语往往不能贴切地、充分地表述思想。 C画家们认为批评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离腔走调的空谈家,不会细微地体味作用。 D低稿酬制度下的批评家为了混稿费,文章越写越长,无法让人器重。 【小题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周文王借用卦象去传达思想,卦象的延伸就是画,没有卦象就没有画,卦象其实 就是画的起源,或者说卦象就是最早的画。 B批评文章应是对艺术品的评价,如果只是对艺术品的客观
9、介绍,那就降低了批评 文章的品味,成了应用文。 C从价值观上看,当代的书画价值要远远高于文章的价值,这和晋唐以来中国长期 形成的价值观截然相反。 D大画家都是很有思想的,如果他们能写批评文章,一定会提高批评文章的品格, 但是现在真正写批评文章的一流人物实在太少。 【小题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 是( 3分) A批评家正在变成贬义词,遭到画家的蔑视,其结果是批评文章越来越被画家轻视。 B批评文章类似写意画,但写意画可以有不经意的败笔,批评文章则不允许出现败 笔,否则就会被认为没有深度。 C批评文章分为赞赏类和指责类两种,自大的画家总是希望批评界赞赏自己而指责 他人,这无疑增加
10、了批评的难度。 D批评文章应学习一字千金、字字玑珠的传统,不应盲目效法西式文本。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A 【小题 1】 D 【小题 1】(扩大范围, “批评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离腔走调的空谈家 ”,只是某些画家的看法) 【小题 1】( “没有卦象就没有画,卦象其实就是画的起源,或者说,卦象就是最早的画 ”文中无据,属于主观臆断。) 【小题 1】( A、因果倒置; B、强加关系, “如果有败笔,就会被认为没有深度 ”错; C、 “批评分为赞赏和指责两类 ”无中生有) 实用类文本阅读( 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25分) 苏步青 即使是未曾涉足数学王国的人,对苏步青这个名字也
11、不应感到陌生。他是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国际公认的几何学权威,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 “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 ”与 “东方第一几何学家 ”。 苏步青 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后入该校研究院,获理学博士学位。 1931年 4月,苏步青谢绝了亲友和导师的挽留,毅然回国,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开始他 “精培细育勤扶植,不出人才誓不休 ”的教书育人生涯。尽管生活贫穷,条件艰苦,但为祖国培养数学人才的信心始终没有动摇。解放后,苏步青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苏步青严格要求学生德才兼备,鼓励学生一代超出一代,被称为 “苏步青效应 ”。苏步青认为,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
12、是科学发展的规律。我们应自觉鼓 励学生超过老师,并把这作为四化建设的一种贡献。在总结培养优秀人才经验时,他归纳出三条做法:一是先鼓励他们尽快赶上老师,二是不挡住他们的成长之路,三是在背后赶他们,推他们一把。他认为教师的讲课与辅导,不是简单的复述,而要有创造性。为此,他用数学讨论班来培养学生和青年教师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这种方法,培养了谷超豪、明和生、李大潜院士和一大批优秀教学人才。 苏步青七十余年的春风化雨,桃李满天下,栋梁架人间。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在浙大时,一天夜里,一名叫熊全治的学生匆匆地来到苏步青家里,说是怕第二天研讨班的报 告过不了关特来请教的,可话音未落,苏步青就板起面孔训道:
13、 “你怎么不早点来,临时抱佛脚,还能有个好? ”熊全治脸涨得通红,一声不吭,回到宿舍,干了一个通宵,第二天论文总算过关了。熊全治后来到美国成了名教授,四十多年后回国探望苏老不无深情地说: “当年多亏先生一顿痛骂。 ”苏步青对自己要求更严。微分几何是他的专长,教了几十年,烂熟于心,但他每教一遍,都要重新备课,一方面把国际研究新成果及时写入教案,另一方面吸取学生意见,改进教法,既充实自己,又提高教学质量。 苏步青出生在浙江雁荡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在读初中时,对 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不懂。然而,后来的一堂教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把他引入了神秘的数学王国。 那是在浙江省立十中上初三
14、时,学校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先讲 “国际形势 ”他说: “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应有责任。 ”这位老师旁征博引,随后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 为了救亡图存,必须 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 ”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
15、、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在随后的 4年中,他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当年的一本几何练习簿,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 苏步青是我国科学界有名的文理全才,他不仅数学成绩突出,文科成绩也非常好。早年他能够完整地背出左传和唐诗三百首 两本书,对史记和汉书中的名篇能倒背如流,并且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四年中学毕业时,苏步青以广泛的兴趣、文理兼治的学习方法,以门门功课 90 分以上的成绩毕业。 当苏步青以出色的成就蜚声海内外时,他无限感慨地说: “深厚的文学、历史基础的辅助我登上数学殿堂的翅膀,文学、历史知识帮助我开拓思路,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以后
16、几十年,我能吟诗填词,出口成章,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初中时的文理兼治的学习方法。我要向有志于学习理工、自然科学的同学们说一句话:打好语文、史地基础,可以帮助你们跃上更高的台阶。 ” 2003年 3月 17日 ,苏老因多个器官功能衰竭,经积极抢救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 101岁。 对于苏老而言,这或许是一种永久的休息,一次不再归来的远行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第三段通过能熊全治的神态、语言等的描写,表现了苏步青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 B苏步青 1927年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毕业后,便毅然回国,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开始他的教书育人生涯。 C苏步青备课时
17、,一方面把国际研究新成果及时写入教案,另一方面吸取学生意见,改进教法,既充实自己,又提高教学质量。表明他治 学严谨,教学有方。 D教数学的杨老师的第一堂课没有讲数学,而是先讲 “国际形势 ”,这节课改变了苏步青对数学的看法,作者想通过这个内容告诉我们教师教学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E从作者对苏步青的介绍中,我们明白了要想成为一位伟大的自然科学家,必须在文史方面有高深的造诣。 【小题 2】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苏步青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 6分) 【小题 3】结合文本,谈谈这篇传记的写作特点。( 6分) 【小题 4】请从 “求学 ”和 “治学 ”两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联系文章内容,谈谈苏步青
18、给你的启示。( 8分) 答案: 【小 题 1】( 5分)答 C给 3分,答 A给 2分,答 E给 1分,答 B、 D不给分。( A 项表述不完整,还表现了熊全治对苏步青的感激之情。 E 项表述太过绝对,可将 “必须 ”改为 “需要 ”。 B项苏步青是 1931年 4月归国。 D项,本文的侧重点是苏步青,所以此事是为了说明苏步青是如何走入神秘的数学王国的。) 【小题 1】( 6分) 爱国敬业,执著信念。尽管生活贫穷,条件艰苦,但为祖国培养人才的信心始终没有动摇。 治学严谨,教学有方。如每次上课都要重新备课,吸纳国际新成果等。 勤奋刻苦,不畏艰难。求学时期,曾经在 4年里演算了上万道习题, 文理兼
19、 治,兴趣广泛。作为数学家,他具有深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三点即可。每答对一点给 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 6分) 材料典型,且真实可信; 具有文学性; 通过细节表现人物。 评传结合。(三点即可。每答对一点给 1分,结合文本给 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 8分)求学上,要勤奋刻苦,坚持不懈,严格要求自己。( 3分)(结合文本,略, 3分)学习中也要踏踏实实,要锐意进取。(结合自身提出启示 2分) 治学上,要态度严谨,具有创新精神,要有一定的方法,提携后进。( 3分)(结合文本,略, 3分)学习和生活中也要有一个 严谨的态度,同时也要勇于探索、开拓。(结合自身提出启示 2分
20、) (大意表述清楚即可) 文学类文本阅读( 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25分) 两块面包 欧 亨利 玛莎小姐的面包小店开在街角儿。 玛莎小姐四十岁,她心地善良,银行里有二千美元的存款。她还是独身一人。 有一位顾客每周都要光顾她的小店两三次,玛莎开始对他发生了兴趣。这是一位中年男子,戴着眼镜,褐色的胡须修剪得十分整齐。他穿着一身旧衣服。有几处还打着补丁,虽然不修边幅,看上去却干净利索,彬彬有礼。他每次来总是买两只陈面包 新鲜面包是五分钱一只,陈面包是五 分钱两只 除此之外什么也不要。 有一次,玛莎注意到他的手指上有红褐色的色块。据此,她断定这位先生是个在贫困中奋斗的艺术家。为了证实自己对他职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2011 辽宁省 丹东市 宽旬二 中高 期末考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