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毕业考试(山东东营卷)地理(带解析).doc
《2014年初中毕业考试(山东东营卷)地理(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初中毕业考试(山东东营卷)地理(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 年初中毕业考试(山东东营卷)地理(带解析) 选择题 在暗室里,用电灯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如图 1所示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 1】该实验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的更替 B四季的更替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温度带的形成 【小题 2】 P点此时正处在 A日出时刻 B中午时刻 C日落时刻 D午夜时刻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地球绕地轴的旋转叫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 【小题 2】从图中可以看出, P点正位于晨线上,即正处于日出时刻,所以 A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判读。
2、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下面哪一种做法是正确的 A建设居民点,大量移民 B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应大力开采 C大量捕杀鲸鱼,丰富食物来源 D各国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 答案: D 试题分析: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 “天然实验室 ”, 20 世纪 50年代以来,各国掀起了极地科学考察的热潮,保护与和平利用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 -南极洲,因此各国应当加强合作,履行南极 条约。 考点:该题考查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2014 年 5 月份,我国南部地区不断遭遇强降水袭击,造成大面积洪涝灾害。图 7是受灾省份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据图估算受灾
3、省份的面积大约有 A 960万平方千米 B 500万平方千米 C 210万平方千米 D 20万平方千米 【小题 2】此次受灾最严重的甲、乙两个省级行政区划的简称为 A粤、湘 B桂、鄂 C粤、赣 D湘、黔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我国领土面积大约 960万平方千米,从图中可以看出,受灾的面积大约占整个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多点,结合选项,只有 C符合。 【小题 2】从从图可以看出,受灾最严重的甲、乙两个省级行政区是广东和湖南,他们的简称为粤和湘,故选 A项。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 下面是某地区一年的气温变化资料,四位同学根据表中数据分别绘制了
4、该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7 9 12 13 19 23 27 27 22 18 13 10 答案: D 试题分析:绘制气温曲线图,先绘出横坐标轴,把它平均分成 12段,逐段标上月份;再绘出纵坐标轴,在左侧按相等的温差标上气温刻度,再将资料中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再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画一条曲线,即气温年变化曲线。读图可知,该地的气温 1月为 7C, 7月为 27C, 12月为10C,所以 D是正确的。 考点:该题考查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 图 9是黄河干流各河段主要的生态和环境问题示意图, 据图判
5、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度开发加剧了上游河段的荒漠化 B中游应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 C上、中游的生态问题是下游形成地上河的主要原因 D泥沙淤积造成了黄河凌讯 答案: D 试题分析:如图黄河上游过度开发加剧了上游河段的荒漠化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应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因此,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特别是在上、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同时,黄河上游的刘家峡至包头河段,下游的开封至入海口河段,河水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 坝,阻塞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河
6、堤决口。 考点:该题考查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征。 读图 10,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由甲到丙反映的该地区耕地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A城镇建设挤占 B水土流失严重 C风沙危害加剧 D污染严重 【小题 2】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合理的是 A平整山地,增加建设用地 B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耕地 C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 D迁出该地人口,恢复耕地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从甲到丙,该地区新建了很多城镇,使得耕地逐渐减少,所以 A正确。 【小题 2】该地耕地逐渐减少,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城镇建设过度,为此需要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保护耕地。
7、 考点:该题考查影响耕地的因素。 新疆喀什地区的疏勒县是东营的对口援建城市,暑假期间东营的小琦到新疆看望援疆的爸爸。结合图 11,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小琦到喀什后,发现这里的瓜果特别甜,你认为其原因是 A降水丰富,水分充足 B气温低,生长缓慢 C夏季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人口稀少,环境污染小 【小题 2】下 列情景有可能是小琦在塔里木盆地游览时遇到的, 一路上阴雨连绵 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 盆地绿洲的用水主要来自天山和阿尔泰山的冰川融水 在盆地内部看到许多大型油田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新疆的夏季热量充足,
8、光照强烈;气温昼夜温差大,作物消耗养料少,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积累,所以瓜果特别甜。 【小题 2】新疆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 5.9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新疆西北部因受西风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一些,由于海拔较高和云量较少,本区成为太阳辐射高值区,本区河流稀少,且大多数是内流河,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考点:该题考查新疆自然地理特征。 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近年来与大陆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自2011年起台湾对大陆开放自由行,目前已面向北京、上海、济南等 26
9、个城市开放。据此回 答下列问题。 【小题 1】济南的小明计划暑假期间跟爸爸去台湾旅游,他们提前搜集了有关台湾的风土人情资料。你认为哪一项与实事不符合 A日月潭、野柳地质公园等是台湾的著名景点 B台湾属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C台湾有世界著名良港 维多利亚港 D岛上森林茂密,有 “亚洲天然植物园 ”的美誉 【小题 2】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出口产品有 A蔗糖、水果、樟脑 B服饰、玩具、日用消费品 C软件、晶园、集成电路板 D铁矿、机械、煤炭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台湾岛大部分地区属于
10、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地形以山地为主,台湾的森林覆盖率达 55%,有 “森林宝库 ”之称,其中樟树最为著名,樟脑的产量居世界首位,从 20世纪 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 “进口 -加工 -出口 ”型的经济,台湾的旅游业发达,旅游资源以自然风光为名,如阿里山和日月潭是台湾最著名的旅游胜地。 【小题 2】从 20世纪 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 “进口 -加工 -出口 ”型 的经济,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稳步上升,台湾 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主要出口高新技术产品。 考点:该题考查台湾岛概况。 香港回归
11、以来,为祖国内地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祖国内地为香港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和强有力的支撑。关于香港的叙述正确的是 被誉为 “东方明珠 ” 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 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 博彩旅游业发达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国际金融中心;博彩业、旅游业是澳门的经济支柱;香港以轻工业为主。 考点:该题考查香港的经济及其特点。 图 6所示世界著名的名胜古迹,位于欧洲西部的是答案: B 试题分析:富士山是日本的名山;卢浮宫是法国的名胜古迹;天坛是中国的名胜古迹;大金塔是缅甸的名胜古迹;以上四个
12、中,只有法国属于欧洲西部。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上的名胜古迹。 第 20届世界杯足球赛将于 2014年 6月 12日至 7月 13日在南美洲国家巴西举行。东营的李 林同学计划去巴西观看足球赛。赴巴西之前他查阅到巴西的相关资料,你认为符合事实的是 盛产咖啡,成为世界上的 “咖啡王国 ” 桑巴舞和足球运动是巴西多元文化的代表 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混血种人数量多 巴西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亚马逊平原上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巴西盛产咖啡,成为世界上的 “咖啡王国 ”,桑巴舞和足球运动是巴西多元文化的代表,巴西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混血种人数量多,约占全国总人数的 40%,巴西的城市和人口主要
13、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亚马孙平原由于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人口稀疏。 考点:该题考查巴西的主要农产品和经济。 图 2四幅地图图幅相同,则比例尺最大的是答案: D 试题分析: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考点:该题考查比例尺和图幅的关系。 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海陆面积比例的是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 71%,陆地面积 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所以,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
14、陆地。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 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的冰川逐年萎缩,这反映了 A地壳活动强烈 B海陆变迁剧烈 C开采活动频繁 D全球气候变暖 答案: D 试题分析:三江源地区位于中国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 2003 年 1 月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是中国面积最大、世界高海 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 考点:该题考查三江源地区冰川逐年萎缩的主要原因。 下列关于语言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B英语是世界
15、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C佛教创始于中国 D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答案: D 试题分析: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佛教创建于公元前 6世纪的古印度,并由印度传入中国,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影响很大;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的宗教及语言。 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面积最大的洲 B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 C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D受地形的影响,多数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答案: B 试题分析: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故 A叙述正确;亚洲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故 B叙述错
16、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故 C叙述正确;受地形和地势的影响,亚洲多数河流呈放 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故 D 叙述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亚洲的地形、地势及其影响。 日本是亚洲的发达国家,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图 4所示的阴影地区。主要原因是 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环境无污染 多优良港湾 多优良港湾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产品主要出口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日本的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交通运输便利,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日本进口原料,出口产品,形成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 考点:该题考查日本工业布局的特点和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年初 毕业 考试 山东 东营 地理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