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试题(五).doc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试题(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试题(五).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 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试题(五)时间 90 分钟 分值 100一、单选题(共 48 题,每题 1 分,共 48 分)1据史载,夏后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 ,对部下们则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戳于社” 。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 “子畏上帝,不敢不征” 。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该材料表明夏、商、周时期的中国A 集权政治制度已形成 B 神权与王权有机结合C 占卜和迷信活动盛行 D 宗法等级观日渐凸显2春秋时代见于记载的多有“隐民” “私属徒”之类的称呼。 “民”和“徒”在以前都是奴隶的称呼。春秋时期
2、, “隐民” “私属徒”却具有了新的含义,指隐匿托庇于贵族豪宗之家的荫庇户,即依附农民。这些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A 封建剥削关系的出现 B 井田制已经彻底瓦解C 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 D 自耕农经济逐步确立3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 。这体现了A 民贵君轻的主张B 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C 克己复礼的思想D 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4子张问孔子:“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据此“继周者”为A 王位世袭制 B 内外服制度 C 封国并行制 D 皇帝制度5中国古代
3、农民对市场交易的参与,更多是“剥削推动的商品化”和“生存推动的商品化” ,以牟利为目的出售剩余产品的商业活动并不占主导。这说明中国古代:A 小农经济占据着社会主导地位 B 商品经济受制于社会主流体制C 古代农民缺乏商业致富意识 D 工商食官限制了商品经济发展6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经文解释更是五花八门,所谓“经有数家,家有数说” 。东汉章帝召开白虎观会议,命群儒“讲议五经同异” , “帝亲称制临决” ,最后整理成白虎通义一书,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据此可知,白虎观会议A 强化了思想大一统局面- 2 -B 消除了各家之间的分歧C 提高了儒家的社会地位D 规范了儒学的学术研究7尚书本是
4、宫中保管、传递文书的小吏。汉武帝任用尚书处理天下章奏,遂涉及国家政治中枢,朝廷重臣也可以“领尚书事”为名掌实权。据此判断,汉武帝时的尚书应属于( )A 外戚集团 B 内朝官 C 外朝官 D 宦官集团8隋炀帝下令地方上报风俗、物产,编成诸郡物产土俗记 、 区宇图志等图经;唐朝各州也大都修有图经以备考核检查。这些做法旨在A 推动地理学的发展 B 丰富地方志的类型C 变革对官吏的考核 D 加强对地方的管理9在唐代,一切政令由宰相拟定,送皇帝画赦;在宋代,宰相向皇帝上劄子(用来上奏或启事的一种文书) ,先得皇帝统一或批改,再正式拟旨;明代,则一切诏令,皆出皇帝亲旨,大学士只替皇帝私人帮忙,全部决策权在
5、皇帝。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是A 皇帝可直接掌承六部职能 B 丞相渐为皇帝的私人秘书C 君相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 D 皇权向高度集权方向发展10据“清政府财政税收结构变化示意图” (注:厘金,旧时的一种商业税)可知,在 19 世纪中晚期A 国家财政收入锐减 B 田赋总额不断下降C 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D 对外贸易大幅攀升1116 世纪至 17 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3 -时间欧洲时间中国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17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明后期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据材料可知A
6、 都在科学领域具有突破性B 东西方社会发展趋势不同C “西学东渐”历程开启D 宗教信仰影响科技的发展121872 年轮船招商局成立,实行股份制,招集商股银 73 万多两,后又由各海关拨官银190 多万两作为资本。下表是其 1873 年至 1884 年的利润分配表,从中可以推知轮船招商局项目 数额(总利润 2927340 两) 占利润比例%股息 970834 3316利息 1781191 6085积累 15563 053其他 159752 546A 刺激了民间资本的投资 B 呈现出良性发展的势头C 垄断了近代水上运输业 D 推动了官办工业的发展13一些本草书中曾记载服食“金丹”可以长生不老;服食
7、黄连、芫花等可以成仙不死。李时珍严肃地批评说这是“方士谬言”大豆,古方称之能解百毒,但临床用之如何,并不- 4 -十分清楚,李氏意欲通过自己的试验,判断其是否能解百毒。于是他先用大豆解毒,但“每试之大不然” ,说明大豆解毒功能不确切,后来加入甘草,结果“其验乃奇” 。这说明李时珍A 专注于中药药物的研究B 证实大豆能够解毒C 纠正了前人的错误说法D 注重经验的积累14清朝官员认为: “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 ”1881 年,留美幼童被遣送回国。这反映出当时A 留美幼童易受西方文化影响 B “中体西用”思想普遍流行C 人才培养模式不合中国国情
8、D 传统儒学思想仍然根深蒂固15晚清某一时期,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区的地方志都有如下记载:“人口大减,土地荒芜,经界变形” ,各省“客民争携耒耜来受塍廛(指房屋土地) ,而土著之流亡者一旦生还,反致无所归宿,乃不得已占别家之产以之自活。辗转易主,遂至境内之田,皆非原户。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洋务运动 D 义和团运动16义和团运动时期,御史赵炳麟在一份奏折中写道:“今外夷怨毒人民已深,切骨刺心,一旦思逞,歼其公时,败其战兵,势得而气锐自道(光)咸(丰)数十年来,未有如今朝之痛快者也。 ”这表明义和团运动A 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B
9、迎合了多数民众的社会心理C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 D 继承了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17叶圣陶说:坐过火车的人,才懂得航船行得慢的真意味。坐航船的惯家总会这么说:反正是个到,何必急?坐了火车,一霎就赶到了又干什么呢?或说:一包花生米,三个铜子白酒,得这么一点儿醉意。横下呼呼一觉,待船家喊醒时,就跨上埠头。这岂不爽快而有味?下列关于材料中“真意味”的说法最准确的是A 反对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 B 享受火车出行的便捷C 赞成排除西方近代文明 D 怀念传统生活的闲适181933 年上海申报月刊发起中国现代化问题的专题征文讨论。收到的 26 篇论文或随笔中,主张走西方私人资本主义道路的只有 1 篇,倾向
10、“社会主义”现代化方法和统制经济的占绝大多数。这表明当时A 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时代潮流- 5 -B 知识界要求增强国力的迫切愿望C 国民党的统治失去民众支持D 中共根据地的发展影响日益扩大19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议会可以对临时大总统的谋叛和国务员的失职、违法行为进行弹劾,并可以“提出质问于国务员,并要求其出席答复” 。至于内阁是否具有提请总统解散议会的权力,或者总统是否具有径行解散议会的权力, 临时约法未置可否。这些规定A 突出体现了革命派的政治意图 B 体现了立法与行政权相互制约C 落实了启蒙思想三权分立原则 D 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与等级制20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延安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命
11、运,呕心沥血,写了大量著作。据任世江先生统计,收录在毛泽东选集中的 158 篇文章中,有 112 篇是在这个时期写的。这些著作中最能代表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作了详尽完整论述的文章是A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B 论持久战C 新民主主义论 D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1驮运(用牲口运物) 、驿运(驿站式)和木船运输是中国古老的运输方式,近代以来日渐衰落,但在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却快速发展起来。这说明A 传统运输方式比较适应大后方的形势B 传统运输比现代运输方式更具优越性C 物资产地分散,只能用传统方式运输D 大后方的百姓只熟悉传统运输方式22 “虽训练犹未充足,装备犹未齐备,外人以为不能支持一周的阵地,竞
12、能抵抗十周。不只军队甘于牺牲,视死如归,一般老幼男女,无不争为军队服务。但是苦战之后,实力丧失十之六七,无法遏止日军前进,预设的长江至苏州、嘉兴及江阴至无锡国防线不守。 ”材料反映的战役A 发生于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 B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C 失败的原因是消极的抵抗 D 体现了国共合作抗战对日军侵华步伐的延缓23毛泽东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不但如此,这个统一战线还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领导之下。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领导,任何革命统一战线也是不能胜利的。 ”其意在A 发动广大民众争取革命的胜利- 6 -B
13、 宣扬新民主主义革命困难重重C 加强中共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D 建立以中共为中心的多党合作2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通过斗争实践,对中国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并在某次会议上通过xx 会议宣言指出:“当前的中国革命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的前途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然后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这一宣言最早可能发布于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25据统计,1952 年我国在各类工业城市建设中,如包头、大同、抚顺等具有明显资源性特征的城市约为 13,1954 年的比例约为 13 以上。这一现象A 有利于建立独立的工
14、业化体系 B 旨在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C 导致了工业城市建设比例失衡 D 反映了国家工业建设重心转移261980 年 9 月一份中央文件强调:凡有利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增加商品的责任制形式,都是好的和可行的,都应加以支持,而不可拘泥于一种模式,搞一刀切。这一文件A 鼓励农民突破集体经济的框架 B 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C 肯定了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创新 D 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271952 年,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指出“俄文,它是列宁、斯大林的语言,它是社会主义大门上的一把钥匙” ;1984 年,教育部宣布“英语成为高考必考科目” 。这一变化从根本上取决于A 社会文化心理的变化B 政府政策
15、的导向C 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D 形势的变化28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农村进行了“谁养活了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 “从猿到人”的社会发展史教育等,同时,也注意将大张旗鼓地宣传与深入细致的工作相结合。这些做法A 适应了新生国家政权巩固的需要B 开始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C 揭开了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序幕D 表明农民问题是革命的中心问题- 7 -291964 年 1 月,中国与法国建交,这一事件在世界上引起强烈反响。被舆论称为“外交核爆炸” 。法国成为西方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也成为当时唯一能与中美苏三大国同时对话的国家,外交空间顿时豁然开朗。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西方资本主义
16、阵营开始出现裂痕 B 促进了西欧国家进一步走向联合C 推动了新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D 昭示中法两国外交独立自主特性30 “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期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A 民主权利,源远流长B 反对迷信,蔑视神权C 以人为本,关注社会D 思想一统,法律至上31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出:“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也许最重要的一个贡献是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 ”这主要是指罗马法A 摒弃了罗马的风俗与习
17、惯 B 使罗马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C 以自然法则为思想基础和指导 D 服务于罗马奴隶主的统治32美国历史学家罗伯兹说:“16 世纪早期,一场深重的危机令西方基督教世界大为震动。它永久性地破坏了旧有的中世纪信仰统一,加快了王权的整合。 ”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展开 B 新航路促进基督教传播C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D 英国发生清教革命运动3319 世纪 30 年代开始,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逐步取消了“腐败选区”的议席,新兴的工业城市有了相应的议席;扩大了选举权,降低选民财产资格,并取消由上院提名下院成员的权利。此次改革A 其打破了特权选举扩大了选举权 B 这有利于工业资
18、产阶级逐渐掌权C 这表明了无产阶级已取得选举权 D 其推动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发展34据估计,16 世纪,英国一些富裕农民从贵族手中承租大片土地,再雇工经营,其收入达到土地租金的 10 倍。大约同时期的中国,地主雇工经营所得收入不足以超过地租收入,甚至不如地租收益。较之于中国,当时的英国更易于A 抑制农村社会的贫富分化 B 推广大农场经营方式C 迅速平衡城乡人口的分布 D 稳定农村社会阶级结构- 8 -35美国时任学者霍华德克斯纳曾在 1936 年尖锐地指出“我们的政府当时相对精简,大体局限于其基本职能;罗斯福接手之后,将其转变成一个体系庞大、臃肿低效的机构” 。这一批评客观上反映了“新政”A 行
19、政效率十分低下 B 颠覆三权分立体制C 改变了国家管理体制 D 违背了美国国家利益36有学者认为,与工业化一起到来的是人口的大量增长、大规模移民与迅速的城市化,“劳动力在地理上的重新分化,一些地区提供原材料,而另外一些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从而增加了世界贸易的总量大船、巨大的码头、深水运河加速了贸易和运输的发展。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 ”由此说明A 资本开始自由开放地流动B 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得到确立C 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 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进程迈出关键性一步37英国经济学家哈耶克说, “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所以没有人有控制我
20、们的全权。如果生产资料都落到一个人手里,不管它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 ”对于哈耶克的主张,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 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念一致 B 赞同罗斯福新政时期经济政策C 捍卫民主政治并反对极权统治 D 在 20 世纪 70 年代后受到重视38在美国,除非能证明媒体存在着实际的恶意,否则对公职人员的报道即使不准确,也免受司法追究。这一做法A 有利于保证决策的科学 B 表明媒体凌驾于政府之上C 体现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D 有利于防止公共权力膨胀39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写到:“美国不仅是一个共和国,而且是一个联邦。但是在美国,国家权威在某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大名县 一中 2019 届高三 历史上 学期 期末 强化 训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