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广东省九年级学业模拟考试(二)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广东省九年级学业模拟考试(二)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广东省九年级学业模拟考试(二)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广东省九年级学业模拟考试(二)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某一王朝的政治体制示意图,创立这一政治体制的王朝是 A秦朝 B隋朝 C元朝 D清朝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秦王朝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指制度,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制,地方上实行郡县制,题目中隋朝创立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C元朝创立行省制度, D清朝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主义达到顶峰,因此排除 B,C,D三项,本题选 A。 考点: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秦朝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2、它适应了当时社会的状况,有效的防止了地方势力的强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创立的郡县制,我国至今还在采取县制这种行政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影响深远。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土地改革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三大改造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题目中的 A项标志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的事件, B项, 1953年,我国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 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
3、度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时我国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 C项是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人物的事件, D项是标志新时期确定改革开放的历史事件,本题选 B。 考点:三大改造的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三大改造是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在三大改造中,党和政府采取了正确的策略,使社会主义 改造顺利进行,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在 50多年前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了 方针,
4、促进了中国同非洲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国两制 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A项是 1955年 4月,亚非会议在万隆召开。这是 亚非地区举行的没有殖民主义者参加的第一次历史盛会。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总理在大会发言,阐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和政策,并提出 “求同存异 ”的方针,为各国普遍接受,为会议成功奠定了基础。亚非会议是亚非各国人民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B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其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
5、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C项是新时期,邓小平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方针, D项是当今世界中国的外交政策,本题选 A。 考点:求同存异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 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已为世界许多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不同社会和政治制度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几十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国际友好合作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不仅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者,而且是其忠诚的奉行者。在这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中国与绝大多数邻国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 中国共
6、产党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迫害者是 A邓小平 B彭德怀 C刘少奇 D周恩来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共党史上最大的冤案刘少奇案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1968年 10月,中共中央会议以 “叛徒 ”、 “内奸 ”、 “工贼 ”的 “罪名 ”,作出了将刘少奇 “永远开除出党,撤消其党内外一切职务 ”的决定。党的历史上的最大冤案形成了,直到 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为他恢复了名誉,题目中的A, B邓小平彭德怀也是文革的受害者,但不是最大的冤案,本题选 C。 考点:中共党史上最大的冤案刘少奇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
7、,给党和国家带来沉重灾难的一场内乱,文革中,民主法制遭到破坏,大批的学生,工人,农民闹革命,使社会经济遭到巨大损失,在民主法制方面,造成了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刘少奇案,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教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下列描述中,最符合下图人物的是 A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 B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 C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D他是社 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劳动者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A项表述错误,邓小平是无产阶级革命家, B项错误,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
8、主席,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一批先进劳动者和模范,像铁人王进喜,焦裕禄等等, D错误, C选项, 1978年,党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了改革开放,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邓小平被称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本题选 C。 考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 的识记能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做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如今我国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更加辉煌。 从 20世纪 8
9、0年代起,美国提出了 “星球大战 ”计划、西欧提出了 “尤里卡计划 ”、日本提出了 “科学技术振兴政策 ”。中国为了发展高科技 ,提出了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 “863计划 ” C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D研制 “两弹一星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国 863计划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A项是 1992年 6月,李鹏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同年 8月,中国政府提出促进中国环境与发展的 “十大对策,首先的对策是可持续发展战略, B项 863计划,是我国从 1986年 3月开始的高科技发展计划。 “863”计划选择了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
10、动化、能源、新材料等个领域实施重点突破。 1987年 2月, “863计划 ”正式组织实施。 C项是1988年,我国决定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D项是 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 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 “两弹一星 ”的战略决策,本题选 B。 考点: 863计划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863计划是在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关键时期,中国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对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肩负着发
11、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历史使命,863计划的实施,不仅使社会建设和人民生活得到了进步提高,也使企业从中得到了发展。 自由民主从古到今都是天赋人权。古代社会里,曾有一个国家开出了一枝民主之花,你知道这个国家是 A斯巴达 B雅典 C古印度 D古埃及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雅典民主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雅典式民主(有时被称为古典民主)是在公元前 508年于古希腊城邦雅典发展出的一套民主体系。雅典也因此成为最早的民主政体之一。虽然其他的希腊城邦也设立了各式各样的民主体制,其中大多数也借鉴了雅典的模式,但它们没有一个能如同雅典的民主体制一般有力、稳定且具备良好的明文规定。雅典民主可以被
12、看作是一次对直接民主制度的实验,雅典民主是一种公民自治,但它与现代民主制度的差异仍然是巨大的。雅典民主的选民参与程度在那个时代来说已经非常高。这种制度为希腊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题选 B. 考点:雅典的民主政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雅典的民主 政治是当时比较先进的一种民主制度,古雅典城邦的政治制度开创了人类史上民主政治之先河,为现代民主政治提供了分析和研究的历史原型。研究雅典的民主政治,对于我们理解民主政治的含义和内容会有所裨益。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和今天的民主政治有很大的区别,同学们要注意分析区别。 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大国崛起这部电视剧中
13、,提到了克伦威尔、华盛顿、林肯、罗伯斯比尔等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其中林肯该在介绍哪国中出现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俄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美国总统林肯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排除 B,华盛顿和林肯是美国总统,林肯在美国内战中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道路上的障碍,罗伯斯比尔是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排除 C,本题选 A。 考点:林肯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林肯领导了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最后北方获胜,维护了国家统一,发展了资本主义,林肯
14、永远被美国人民所怀念。 以结果看, l9 世纪 60年代林肯政 府的施政措施与 20世纪 30年代 “罗斯福新政 ”的相同之处是 A维护了国家统一 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C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D改变了国内种族歧视状况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林肯的施政措施和罗斯福新政的对比的认识,林肯宣布废除黑人奴隶制制,领导了南北战争,北方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南方的种植园主奴隶制经济,发展了资本主义,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最终缓解了经济危机给美国带来的困扰,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题目中的 A项只适用于林肯政府的施政措施,
15、 B项符合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D项也只适合林肯政府采取的措施,本题选 C。 考点:林肯政府的时政措施和罗斯福新政的比较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分析比较能力,林肯领导了美国内战,使美国避免了分裂的危险,发展了资本主义,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新政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消除经济危机,同样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本题是比较题,比较题的基本解法是找出比较项,解答此题,要从两者实施的背景,内容,性质,意义和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然后找出两者的异同,得出答案:。 与第二次 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1937年 7月 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 1939年 9月 1
16、日德军突袭波兰 C 1941年 6月德国进攻苏联 D 1941年 12月 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分三个战场,亚洲战场(太平洋战场),欧洲战场,非洲战场 A项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只是亚洲战场的一个组成部分, B项 1939年 9月 1日,德国突袭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项 1941年 6月德国突袭苏联,表明二战的规模扩大了, D项1941年 12月 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最大规模 考点:二战的全面爆发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
17、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被卷入,给世界经济和世界人民的安全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伤害,它使我们知道,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倍感珍惜,今天日本的一些右翼势力妄想复活军国主义,必然会引起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警惕,让我们团结起来,共同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定而努力。 下面的国际性组织的徽标图案中,最能集中体现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 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A项欧盟成立于 20世界 60年代,是区域性经济组织, B项是世贸组织, C项是亚太经合组织 ,也是区域性经济组织, D项是联合国, A,C,D三项都不能体现经济全球化
18、, B项世界贸易组织 (简称 WTO)成立于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总部设在日内瓦。其宗旨是促进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障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增长;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合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大幅度削减和取消关税及其他 贸易壁垒并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 ,集中体现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经过努力争取,最终于 2001年 11月加入了世贸组织,简称 WTO,本题选B。 考点:世界贸易组织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能够融入世界经济,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教材的
19、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同学们要引起注意。 中共为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而召开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中共 “一大 ” C中共 “七大 ” D八七会议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抗日战争即将结束时召开的党的七大的认识, 1945年,抗日战争接近尾声,为了尽快结束战争,解决战后国内外的一系列事情,党中央在延安召开了党的七大,题目中的 A项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一次会议, B项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会议, C项 是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一次会议,是党的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D项是大革命失败后确定以革命的
20、武装反抗反革命的武装的一次会议,因此本题选 C。 考点:中国共产党的七大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中共党史上确立为毛 泽东思想的识记能力,中共党史上有几次重要的会议,如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党的七大,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等等,党史上的重要会议是命题的重点,同学们对这些重要的会议要一一掌握对比,党的七大在教材中属于基础知识,是送分题。 右图是沈阳的城市纪念建筑之一,该建筑是为了警示国人勿忘 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的 A四一二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九一八事变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A选项是国民革命运动时期,以蒋介石为首的右派叛变革命发动的
21、反革命事变, B项是 1931年 9月十八日,日本军队炸毁了沈阳南满铁路柳条湖段的道轨,污蔑是中国军队破坏,并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C项是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逼蒋抗日的事变,最后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项是日本帝国主义在 1937年 7月 7日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标志着中华民族全民族的抗战开始,本题选 B。 考点:九一八事变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日本侵华期间连续制造了一系列的事变,如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等,这些知识点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同学们要对这些事变的时间,发生地点,意义和影响掌握清楚。 繁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广东省 九年级 学业 模拟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