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读下面两幅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有关地球仪上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纬线长度相等 B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小题 2】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地都位于西半球 B甲、乙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 C甲地的经纬度是 30W、 30S D乙地位于甲地的东南方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 【小题 1】 A、地球仪上纬线的长度有赤道向两级逐渐递减,错误。 B、所有的纬线都是等长的,正确。 C、经
2、线指示南北,错误。 D、纬线指示东西,错误。故选 B。 【小题 2】甲的经纬度是 30W、 30S ,乙的经纬度是 30E、 30N。甲在西半球,乙在东半球, A错误。甲乙不在同一经线上,但他们组成了一个经线圈, B错误。甲的经纬度是 30W、 30S, C正确。乙地在甲地的东北方向, D错误。故选 C。 考点:经纬线以及经纬度的判断,半球的划分。 下列说法属于描述天气的是( ) A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B终年严寒, 降水稀少 C全年高温,有旱雨两季 D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答案: D 试题: 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
3、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理解每个选项中的语句可得,选项 ABC描述的都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属于气候,选项 D属于天气故选: D 考点: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013年 12月 12日晚,小明听到大雾橙色预警,这时他看到的天气符号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 读图可得, A图表示阴, B表示有雾, C表示有雪, D表示小雨故选: B 考点:天气符号的识别。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植树造林,开挖河渠 B严格限制节日燃放烟花爆竹 C发展太阳能等无污染的新能源 D出门就开私家车 答案: D 试题: 空
4、气质量等级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它能反映空气污染的程度空气中的污染物能严重危害人和其他生物的健康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有:禁止焚烧垃圾、植树造林,开挖河渠、严格限制节日燃放烟花爆竹、展太阳能等无污染的新能源等故选: D 考点:空气质量。 下图 A、 B、 C三个区域的主要人种分别为( ) A、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B、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 C、白色人种、黑色人种、黄色人种 D、黑色人种、黄色人种、白色人种 答案: A 试题: 读图可得, A位于亚洲东部,该地区属于黄色人种, B位 于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 C位于非洲的南部,以黑色人种为主故选: A 考点:世界人种的
5、分布。 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 “西天 ”和 “经 ”分别是指( ) A西亚和伊斯兰教 B阿拉伯半岛和基督教 C耶路撒冷和犹太教 D古印度和佛教 答案: A 试题: 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经典为圣经,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佛教创建于公元前 6世纪的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伊斯兰教于公元 7世纪诞生在沙 特阿拉伯,经典为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西游记讲述的是佛教故事, “西天 ”就是佛教的发源地古印度, “经 ”就是佛教经典金刚经故选: D 考点:世界三大宗
6、教的分布。 读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和国民总收入占世界的比例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在世界人口中,发达国家所占的比例约为世界人口的( ) A 84% B 16% C 20% D 80% 【小题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前者是( ) A人均收入高 B物产丰富,交通便捷 C经济发展水平高 D教育先进,历史悠久 【小题 3】下列国家中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 A德国 B法国 C巴西 D日本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C 试题: 【小题 1】从图上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占世界人口的 16%,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的 84%。故选 B。 【小题 2
7、】世界上有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它们的领土面积、人口多少、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尽相同,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故选: C 【小题 3】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可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题目中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其余的都是发达国家根据题意故选: C 考点: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读 “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下列对该地降水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全 年多雨 B夏季多雨 C冬季多雨 D全年少雨 【小题 2】下列对该地气温特点的描
8、述,正确的是( ) A冬季严寒,夏季高温 B冬季温暖,夏季炎热 C终年高温 D终年温和 【小题 3】据此分析该地的气候可能为(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小题 4】可能位于该地的建筑是(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3】 C 【小题 4】 C 试题: 【小题 1】从降水柱状图上可以看出,本地区的降水十分丰富,并且全年降水都比较多,所以是全年多雨型。故选 A。 【小题 2】该地气温 1月平均气温在 15摄氏度以上,可见本地区不管是 1月还是 7月都是高温的天气,并且气温差别小,全年高温。故选 C。 【小题 3】本地区是气温是全
9、年高温,降水是全年多雨,所以是热带雨林气候。故选 C。 【小题 4】热带雨林气候因为气候湿热,所以建筑多为高脚楼,有利于通风防潮,散热。故选 C。 考点:气候类型的判断。 我国新疆吐鲁番有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的说法,这反映当地( ) A气温的年较差大 B气温的月较差大 C气温的日较差大 D气温年际变化大 答案: C 试题: 由于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伸入亚洲内陆,因此中国的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气温冬季明显偏低,夏季明显偏高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是新疆气温日变化大的生动写照故选: C 考点:气
10、温的变化。 经过对气温的观测,我们发现一天中的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 A日出前后 B正午时分 C日落前后 D午后 2点 答案: A 试题: 世界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故选 A。 考点:气温的变化。 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 ) A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美洲板块 D亚欧板块 答案: B 试题: 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组成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根据题意故选: B 考点:海陆的变迁。 下列关于世界上语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国
11、家只有一种语言 B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C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D阿拉伯语流行于西亚和北非地区 答案: D 试题: 一个国家可有有几种不同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阿拉伯语流行于西亚和北非地区,选项 ABC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世界语言的分布。 011年 8月 30日下午至夜间,我国的卫星云图上,福建沿海呈现出何种颜色,显示出第 11号热带风暴 “南玛都 已经登陆( ) A绿色 B黄色 C蓝色 D白色 答案: D 试题: 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云层越厚,下雨的可能性就越大;台风
12、登陆时带来大量降水,云层很厚,在卫星云图上呈白色故 D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卫星云图。 读 “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脉成因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下列哪两个板块碰撞的结果 (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小题 2】几千万年后,最有可能成为新的大洋的是 ( ) A地中海 B红海 C阿尔卑斯山脉 D阿拉伯半岛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试题: 【小题 1】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了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根据题意故选: B 【小题 2】从
13、六大板块示意图看出,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因为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正不断发生张裂运动,因此红海的面积应不断扩大,形成新的大洋故选项 B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板块运动。 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发现了古森林的遗迹,这说明( ) A过去这里曾经是陆地 B这里一直是海洋 C古代海底也有森林的 分布 D过去全球的海水水位没有现在高 答案: A 试题: 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说明在古代原是陆地,后来由于地壳下陷,海平面上升,形成现在的台湾海峡根据题意故选: A 考点:海陆的变迁。 某航母平台,从图申港口出发,驶入试航区 (点线范围 ),进行出海航行试验。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
14、小题 1】试航区西起 ( ) A 12148E B 12205E C 12205W D 12222E 【小题 2】试航区位于 ( ) A热带 B寒带 C北温带 D南温带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 【小题 1】本题可以直接分析,试航区位于 12148E和 12222E之间,根据东经的变化规律,得知东经是向东增大的。因此试航区的经度数肯定在 12148以上一直到 12222。并且是东经。所以只有 B符合题意。故选 B。 【小题 2】试航区位于 3839到 3901,通过数字的变化可知,是逐渐向北增大的,根据纬度的判读方法,向北增大的事北纬。南北回归线之间是热带,北回归线和
15、北极圈是北温带,所以试航区位于北温带。故选 C。 考点:经纬度的判断,五带的划分。 日月星辰每天绕地球 东升西落,其原因是( ) A日月星辰绕地球转动 B地球绕日月星辰转动 C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D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 答案: C 试题: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运动造成的,地球运动有两种形式,地球的自传和地球围绕太阳进行公转。它们的转动方向都是自西向东。故选 C。 考点: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以下四幅图分别是东西南北四个半球,其中属于北半球的是( )答案: A 试题: 地球可以分为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本题主要考察南北半球,可以直接根据海陆分布进行解决,北半球上的北极点在
16、北冰洋上并且北半球陆地面积大,南半球的南极点位于陆地上,并且海洋面积大。故选 A。 考点:海陆的分布。 一天中,校园里旗杆的影子长短有变化,主要原因是( )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的自转 C地球上有五带分布 D地球的公转 答案: D 试题: 校园里旗杆的影子长短变化时由于太阳东升西落造成的,而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进行公转造成的。故选 D。 考点: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读图,圆圈 a、 b、 c分别代表赤道、回归线、极圈,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关于 a、 b、 c线描述正确的是( ) A b线是南极圈,南极洲全部位于 b线以内 B c
17、线与 b线之间是南温带 C太阳直射点由 a线移到 b线过程中,南极大陆部分冰川逐渐融化 D c线内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小题 2】当太阳直射 b线时,无锡市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清明时节雨纷纷 B草长莺飞二月天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烈日炎炎似火烧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试题: 【小题 1】从极地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北极是逆时针,南极是顺时针,根据图示方向可以判断这是在北极上空,也就是北半球。 a线是赤道, b线是北回归线, c线是北极圈, b和 c之间是北温带,太阳直射点由 a到 b是春分到夏至的过程,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 C线是北极圈,极圈以内会出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江苏省 无锡市 林中 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