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喇叭里响起 “我和你,心连心 ” 的歌声,小凡说: “是刘欢在演唱。 ”他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答案: C 试题分析: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我们靠音色能辨别不同人发出的声音。 考点:音色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平时认为不动的房屋随地球自转的速度大小是 v1,同步通讯卫星绕地心转动的速度大小是 v2,比较这两个速度的大小,正确的是 A v1 v2 B vl=v2 C v1 v2 D无法比较 答案: A 试题分析:同步通讯卫星绕地球转动一周
2、的时间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同,由于地面的房屋随地球自转时半径小,同步卫星转动的半径大,所以房屋运动的路程小于卫星的路程,根据公式 可知 v1 v2。 考点:速度 当两个物体温度相同时,它们之间不会发生吸热或放热现象将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有一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 A只有表面的水结冰 B有一半的水结成冰 C都没结冰 D都已结冰 答案: C 试题分析:当烧杯中有一半水结成冰时,其温度为 0 ,小瓶内水的温度降到 0时不能向外放热,所以不能凝固。 考点:凝固条件 关于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它的示数为
3、 10 B它的最小分度值为 1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使用测量工具前,应先观察零刻线、量程、分度值。此温度计的示数在零刻线以下,为 -10 , A错;它的分度值为 1 , B对;实验用温度计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C对;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D对。 考点:温度计 小明同学把一块透明的玻璃板放在书面上,在玻璃板上滴一个小水珠,透过小水珠看书上的字,如图所示。在玻璃板平行于书面并逐渐远离书面的过程中,小明看到的 A一定是放大的虚像 B不可能是放大的实像 C不可能是缩小的实像 D可能是放大的实像或缩小的实像 答案
4、: D 试题分析:小水珠相当于凸透镜,此时 u f,成正立、放大、虚像;玻璃板远离书面的过程中,当 f u 2f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当 u 2f时,成倒立、缩小、实像。 考点:凸 透镜成像规律 平面镜对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那么凹面镜对光线会有什么作用呢 小枫开动脑筋,想到了所有可能的情况:会聚、发散、既不会聚也不发散然后,他利用激光笔手电筒对着凹面镜照射,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小枫的学习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A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交流与评估 B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分析和论证 C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D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5、答案: D 试题分析:实验探究的七个基本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小枫经历了前四个环节: “那么凹面镜对光线会有什么作用呢 ” 提出问题; “小枫开动脑筋,想到了所有可能的情况:会聚、发散、既不会聚也不发散 ” 猜想与假设; “他利用激光笔手电筒对着凹面镜照射,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考点:实验探究的环节 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B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C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D以上情况都有可 能 答案: D 试题分析: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
6、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垂直射到两种介质表面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都等于 0度。 考点:光的折射规律 当出现日食奇观时,小红借助如图所示的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 “ ”,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这是小孔成像现象。小孔成的像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实像,所以 C正确;小孔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D错。 考点:小孔成像 在学校的田径运动会上,小亮注意到发令台上有一块 “板子 ”,如图所示。关于这块板子的作用,他做了如下猜想,其中正确的是。 A主要用来反射发令枪的枪声,所以必须正对着终点计时裁判的方向 B主要用来衬
7、托发令枪冒出的白烟,所以应该是深色或黑色的 C主要用来减弱噪声,所以要把它放在看台和发令枪之间 D主要用来遮阳,所以要把它放在裁判员的头的上方 答案: B 试题分析:田径场上,终点计时员是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的,如果听到枪声开始计时,由于声音从起点传播到终点需要一定的时间,则所计时间比实际短;发令台 上的板子的作用是衬托枪冒出的白烟,使远处的计时员看的更清楚。 考点:声速 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 B: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 C: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 D: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 考点:物态变化 关于声音,下列
8、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波具有能量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禁鸣喇叭 ”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 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答案: A 试题分析:声波具有能量,所以医院可以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人们可以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等, A对;真空不能传声, B错; “禁鸣喇叭 ”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错;物体振动时,我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比如超声波、次声波,或者没有传声的介质时,我们都听不到声音, D错。 考点:声现象 如图所示,敲鼓时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此现象表明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是声源 A组成的材料 B振动的幅度 C振动的快慢 D自身的结构 答案: B 试题分析:越用力敲鼓
9、,鼓面的振幅越大,鼓声越响,说明声音的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考点:响度 实验题 (8分 )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各组使用相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 (1)小华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实验记录如下表: 请你根据上表信息,求出凸透镜的焦距 f= cm (2)小华所在的小组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固定不动,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3)若烛焰、凸透镜、光屏放在适当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凸透镜位置不变,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时,为了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远离靠近
10、)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 (4)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小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 12 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 23 00cm、24 00cm、 26 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 答案:( 1) 8;( 2)大小不变的光斑;( 3)靠近;( 4)光屏上没 有成清晰的像就开始测量 试题分析:( 1)当 u=2f时, v=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实像,根据第二次实验数据可知 f=8cm; ( 2)蜡烛放在焦点时,光路图如下图所示:折射光线互相平行,所以光屏移动的过程中,上面始终是一个大小不
11、变的光斑; ( 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反之,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蜡烛远离凸透镜时,光屏应靠近凸透镜; ( 4)在实验中,应找到最清晰的像再测量,否则会造成数据不准的情况。 考点:凸透镜成像 (5分 )在做 “探究平面镜成像 ”的实验时,常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如图所示,将一支 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另选一支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 B放在玻璃板后进行观察在此探究活动中: (1)选择 A、 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 大小关系 (2)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 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将 (有没有 )蜡烛的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 (实虚 )像 (3)将蜡烛 A逐渐远离玻璃
12、板,它的像 (变大变小不变 ) (4)如果点燃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么,在玻璃板后面的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 B,都无法与蜡烛 A的像完全重合,则可能的原因是 答案:( 1)物;( 2)没有;虚;( 3)不 变;( 4)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试题分析:( 1) A、 B是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所以 B=A,如果 B与 A的像 A重合,说明 B=A,则 A=A,可以得出像与物大小相等的结论;( 2)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3)物体离平面镜距离不同时,像的大小不变;( 4)如果玻璃板和桌面不垂直,成像情况如下图所示,无论如何移动 B,都不能与 A重合。 考点:平面镜成像 (6分 )小
13、凡同学在 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 A、 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 (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 (如下图 )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 (质量表面积 )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 “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省 苏州市 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