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东省广饶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山东省广饶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山东省广饶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山东省广饶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据最新考古发现,在我国重庆巫山龙骨坡发现了巫山人。经科学测定,巫山人距今约 240万 180 万年。这样,我国人类历史至少可以向前推进的年数是 A 10万年 B 70万年 C 100万年 D 120万年 答案: A 试题分析: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 170万年的元谋人。巫山人距今约 240万 180 万年,所以我国人类历史至少可以向前推进的年数是 10万年,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远古人类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要知道我国目前已知最早人类距今的年数。学生还要知道,元谋人的发现地
2、点位于云南省境内。 关于甲骨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符号 B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它发展而来的 C它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D它出现于商朝 答案: A 试题分析:我国最早的文字符号是陶文,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了。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出现于商朝时期,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甲骨文 点评:关于甲骨文,学生还要知道,其出土地点是河南安阳小屯村,甲骨文记录和反映的是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20世纪 50年代 ,世纪和平理事会把我国的那位著名的诗人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3、A老子 B孔子 C屈原 D孙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 20世纪 50年代 ,世纪和平理事会把我国的著名的诗人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屈原的史实 点评:关于屈原,学生要知道,他是战国末年楚国人,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 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他创立了 “楚辞 ”这种文体,也开创了 “香草美人 ”的传统。代表作有离骚、九歌等。 下列关于我国历法方面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今天的农历,又叫 “殷历 ”,是比较完备的历法 B战国时期,将一年分为 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闰月之说 C相传在八千年前的夏朝,我国就已有了完备的历法 D战国时期,人们测
4、定出一年 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答案: D 试题分析:今天的农历,又叫 “阴历 ”,是比较完备的历法。夏朝时期确定一年12个月,但夏朝的立法还不是最完善的,汉代完善。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 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历法 点评:学生还要知道,相传黄帝让下属发明了历法。中国历法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它的出现对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 “百家争鸣 ”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 A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 B有文化知识的士到处游说讲学,形成不同的学派 C诸子百家相互辩论,
5、相互影响 D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答案: A 试题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 “百家争鸣 ”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 点评:关于百家争鸣,学生要重点掌握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及其观点。如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提出的 “民贵君轻 ”、 “施行仁政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提出的 “兼爱 ”、 “非攻 ”;道家庄子提出的 “道法自然 ”、 “无为而治 ”等。 秦灭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下图是秦朝测量重量的工具之一 “秦权 ”他上面文字的文体是( ) A大篆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答案: B 试题分析:秦朝测量重量的工具之
6、一 “秦权 ”他上面文字的文体是小篆,秦始皇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秦始皇大一统的举措 点评:关于秦始皇的大一统举措,除了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以外,还包括车同轨,轮距统一改为六尺;以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货币。 对于秦统一六国这段历史的认识,错误的是( ) A秦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但其过程也不无血腥与残暴 B对秦国来说,其对外战争既是不断扩张、兼并的过程,也是逐渐统一的过程 C在统一的过程中,秦王嬴政的个人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D秦国主要依靠嬴政的雄才大略取胜,完成统一大业的历史功绩首先应归功于嬴政 答案: D 试题分析:秦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
7、潮流,但其过程也不无血腥与残暴;对秦国来说,其对外战争既是不断扩张、兼并的过程,也是逐渐统一的过程;在统一的过程中,秦王嬴政的个人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秦国主要依靠嬴政的雄才大略取胜,完成统一大业的历史功绩首先应归功于嬴政 ”的观点过分夸大了个人的作用,不准确,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评价秦始皇统一六国 点评:学生还要知道,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公元前 230年 前 221年;历史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用力也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 “秦,虽死犹存,
8、它亡得悲壮 ” 。从政治上看, “秦,虽死犹存 ”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政治上看, “秦,虽死犹存 ”主要是指秦始皇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这也是秦朝最大的历史功绩,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 关秦朝的史实 点评:关于秦朝的史实,学生还要掌握其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 221年,定都咸阳,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另外,学生还要知道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秦的暴政。 “与长城南北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 ”它被称为 “秦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 ”“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 ”,它被称为 “秦的三大水利工程之
9、一 ”,它的兴修,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一水利工程是 ( ) A大运河 B郑国渠 C灵渠 D白渠 答案: C 试题分析:灵渠的兴修,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灵渠 点评:关于灵渠,学生还要知道,它是秦始皇下令开凿的,全长 34千米。两千多年来,灵渠一直是沟通南北水路的重要通道。 从春秋战国到明代,长城的修建经历了两千年多年。秦长城 ,东起辽东,西至( ) A山海关 B临洮 C葱岭 D嘉峪关 答案: B 试题分析:秦长城 ,东起辽东,西至临洮,故选 B。 考点:本题
10、考查的是秦长城 点评:关于秦长城,学生还要知道它是秦始皇为了防御匈奴进攻,征发 大批人力和增补燕、赵、秦三国北边的旧长城,将其连为一体形成的。秦长城全长一万余里,被称为万里长城。 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下列事件跟项羽有关的是( ) 大泽乡起义 巨鹿之战 楚汉战争 建立张楚政权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跟项羽有关的是历史事件有巨鹿之战、楚汉战争,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是陈胜、吴广,建立张楚政权的也是陈胜、吴广,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关项羽的史实 点评:关于巨鹿之战,学生要知道,时间是公元前 207年,双方是项羽军队与秦军,
11、最终项羽率军九战九捷,大败秦军,与巨鹿之战相关的成语是 “破釜沉舟 ”;学生还要知道,楚汉战争的双方是项羽和刘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 “礼 ”治国;法家强调用 “刑罚 ”加强统治;道家既反对 “礼 ”治,也反对 “法 ”治,他们提出 “无为而治 ”。 材料二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被看做是中国文化的名片,在国际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011年 1月 11日,高达 9.5米的孔子像在天安门以东的国家博物馆北门正式亮相。 材料三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 ;重罚者,民之所恶也。 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请
12、回答: (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 1分) ( 2)材料二中讲述的孔子生活在什么时期?( 1分)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1分)写出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的重大贡献。( 2分)孔子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名言名句,请举一列。( 2分) ( 3)材料三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对秦朝的影响。( 2分) ( 4)我们应当怎样正确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2分) 答案: ( 1)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 2)春秋晚期; 仁的学说;贡献: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要谦虚好学,要时常复习,以便 “温故知新 ”。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
13、必,有吾师焉。 ( 3)韩非思想成为秦朝统治的理论基础,但严刑峻法也导致了秦朝的覆亡。 ( 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批判的继承) 试题分析:(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 2)材料二中讲述的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其核心思想是仁的学说,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的重大贡献: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要谦虚好学,要时常复习,以便 “温故知新 ”。 孔子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名言名句,如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 3)材料三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对秦朝的影响:韩非思想成为秦朝统治的理论基础,但严刑峻法也导致了秦朝的覆亡。
14、 ( 4)我们应当以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的态度正确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 点评:关于百家争鸣 局面的出现,学生要知道,这是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的结果。这一时期的诸子百家,除了儒家和法家外,还有墨家、道家、兵家,其代表人物分别是墨子、庄子和孙武。关于孔子思想,学生还要知道他的政治思想是 “为政以德 ”,主张以 “德 ”教化人民,以 “礼 ”治国。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观点是实行 “法治 ”,加强中央集权。学生要知道,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家和法家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大小多少
15、,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以上 观点反映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儒家 答案: B 试题分析:以上观点反映的是 “无为而治 ”,矛盾的对立面相互转化的观点,属于诸子百家中道家学派的思想主张,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道家思想主张 点评:关于道家思想,学生还要知道其创始人是老子,老子的思想被弟子整理成道德经流传下来,称为道家经典。庄子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张 “道法自然 ”。 战国初期,三家分晋的卿大夫是( ) 韩 赵 楚 魏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战国初期,三家分晋的卿大夫是韩、赵、魏,故选
16、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战国时期的三家分晋 点评:关于战国时期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其时间是公元前 475年 前 221年;战国七雄中最北面的是燕国,最南面是楚国,最东面是齐国,最西面是秦国。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 “合纵 ”;秦利用六国之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 “连横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的格言出自( ) A道德经 B论语 C孙子兵法 D孟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的格言出自孙子兵法, 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兵家思想 点评:学生还要知道,孙子兵法是春秋时期兵家创始人孙武写的一部军事著作。孙武的后人孙膑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是兵家
17、的集大成者,著有孙膑兵法。 假如有一天山顶洞人遇到了北京人,他们可能会认为北京人 A会做项链,懂得爱美 B长相像猿,比较丑陋 C会缝制衣服,比较文明 D用人工取火,比较先进 答案: B 试题分析:北京人长相像猿,比较丑陋,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会做项链,懂得爱美、会缝制衣服,比较文明、用人工取火,比较先进的是山顶洞人,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北京人 点评:关于北京人,学生还要知道,他们距今约 70万 20 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会制造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 在长江流域的某原始遗址,发现了距今约七千年的捣鼓和稻壳,据此推断,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A河姆渡原始居民 B
18、半坡原始居民 C炎帝部落居民 D黄帝部落居民 答案: A 试题分析:据上述材料可推断,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聚落文明 点评:关于河姆渡人,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有:河姆渡人居住干栏式房屋,会饲养家畜,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会制作彩陶,发明骨耜,挖掘水井等。 图 1中的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某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该原始居民应是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答案: B 试题分析:上述文物图片集中反映的是半坡人生产和生活状况,说明了他们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会制作彩陶,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半坡聚落文明 点评:关于半坡人的史实,学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山东省 广饶县 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