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浙江绍兴杨汛桥镇中学八年级上单元检测数学试题(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浙江绍兴杨汛桥镇中学八年级上单元检测数学试题(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浙江绍兴杨汛桥镇中学八年级上单元检测数学试题(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浙江绍兴杨汛桥镇中学八年级上单元检测数学试题(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调查,比较容易用普查方式的是( ) A了解宁波市居民年人均收入 B了解宁波市初中生体育中考的成绩 C了解宁波市中小学生的近视率 D了解某一天离开宁波市的人口流量 答案: B 试题分析:了解宁波市居民年人均收入、了解宁波市中小学生的近视率、了解某一天离开宁波市的人口流量,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是得不尝失的,采取抽样调查即可;了解宁波市初中生体育中考的成绩、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比较容易用普查方式故选 B 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点评:本题要求熟练掌握普查和抽样调查的选择调查方式的选择需
2、要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查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普查方式,当考查的对象很多或考查会给被 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就应选择抽样调查 如图,点 A, B, C 在一次函数 y=-2x+m 的图象上,它们的横坐标依次为 -1,1, 2,分别过这些点作 x轴与 y轴的垂线,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是( ) A 1 B 3 C 3( m-1) D (m-2)答案: B 试题分析:如图所示,将 A、 B、 C的横坐标代入到一次函数中;解得 A( -1,m+2), B( 1,
3、 m-2), C( 2, m-4)由一次函数的性质可知,三个阴影部分三角形全等,底边长为 2-1=1,高为( m-2) -( m-4) =2,可求的阴影部分面积为: S= 123=3故选 B 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 点评:本题中阴影是由 3个全等直角三角形组成,解题过程中只要计算其中任意一个即可同时,还可把未知量 m当成一个常量来看 在物理实验课上,小明用弹簧称将铁块 A悬于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匀速向上提起,直至铁块完全露出水面一定高度,则下图能反映弹簧称的读数 y(单位 N)与铁块被提起的高度 x(单位 cm)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铁块未露出
4、水面前,弹簧称的 读数是一定,当慢慢露出水面,由于浮力减少,弹簧称的读数在增大,当全部露出水面后,弹簧称的读数又是恒定的,符合这个特征只有 C.故选 C 考点:函数的图象 点评:本题要求掌握函数的概念及其图象关键是根据物体的重量变化情况得出函数的图象 如图,在矩形 ABCD中,动点 P从点 B出发,沿 BC、 CD、 DA运动至点A停止,设点 P运动的路程为 x, ABP的面积为 y,如果 y关于 x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 ABC的面积是( ) A 10 B 16 C 18 D 20 答案: A 试题分析:动点 P从点 B出发,沿 BC、 CD、 DA运动至点 A停止,而当点 P运动到点 C,
5、 D之间时, ABP的面积不变函数图象上横轴表示点 P运动的路程, x=4时, y开始不变,说明 BC=4, x=9时,接着变化,说明 CD=9-4=5 ABC 的面积为 = 45=10故选 A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点评:解决本题应首先看清横轴和纵轴表示的量 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速度比赛,参加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的个数经统计计算后填人下表: 班级 人数 中位数 方差 平均字数 甲 55 149 191 135 乙 55 151 110 135 某同学根据上表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甲,乙两班学生成绩的平均水平相同; 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每分钟输入汉字数 150个为优秀);
6、甲班的成绩的波动情况比乙班的成绩的波动大上述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表中可知,平均字数都是 135,( 1)正确;甲班的中位数是 149,乙班的中位数是 151,比甲的多,而平均数都要为 135,说明乙的优秀人数多于甲班的,( 2)正确;甲班的方差大于乙班的,又说明甲班的波动情况大,所以( 3)也正确故选 A 考点: 统计量的选择;算术平均数;中位数;方差 点评:本题要求理解平均数,中位数,方差的意义 如图,点 A的坐标为( -1, 0),点 B在直线 y=x上运动,当线段 AB最短时,点 B的坐标为( ) A( 0, 0) B( , - ) C( - ,
7、- ) D( - , - ) 答案: C 试题分析:线段 AB最短,说明 AB此时为点 A到 y=x的距离 过 A点作垂直于直线 y=x的垂线 AB, 直线 y=x与 x轴的夹角 AOB=45, AO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过 B作 BC 垂直 x轴,垂足为 C, 则 BC 为中垂线, 则 OC=BC= 作图可知 B在 x轴下方, y轴的左方 点 B的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负, 当线段 AB最短时,点 B的坐标为( - , - )故选 C 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垂线段最短 点评:本题要求掌握动点坐标的确定及动手操作能力 如图,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点 A,且与正比例函数 y=-x的图象交于点 B,则该一
8、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 A y=-x+2 B y=x+2 C y=x-2 D y=-x-2 答案: B 试题分析:设一次函数的式 y=kx+b( k0),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点 A,且与正比例函数 y=-x的图象交于点 B,在直线 y=-x中,令 x=-1,解得: y=1,则 B的坐标是( -1, 1)把 A( 0, 2), B( -1, 1)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的式y=kx+b得: ,解得 ,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y=x+2故选 B 考点: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式 点评:本题要注意利用一次函数的特点,列出方程,求出未知数 如图,已知 1= 2= 3=55,则 4的度数是( )
9、 A 110 B 115 C 120 D 125 答案: D 试题分析: 1= 2, 5= 1(对顶角相等), 2= 5, a b(同位角相等,得两直线平行); 3= 6=5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 4=180-55=125(邻补角互补)故选 D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对顶角、邻补角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注意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综合运用 如图 1,是一个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小正方体从图 2的位置依次翻到第 1格、第 2格、第 3格、这时小正方体朝上面的字是( ) A和 B谐 C社 D会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图 1可得, “建 ”和 “谐 ”相对; “和 ”和 “社 ”相对
10、; “构 ”和 “会 ”相对; 由图 2可得,小正方体从图 2的位置依次翻到第 3格时, “构 ”在下面,则这时小正方体朝上面的字是 “会 ”故选 D 考点:专题: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 点评:本题虽然是选择题,但答案:的获得需要学生经历一定的实验操作过程,当然学生也可以将操作活动转化为思维活动,在头脑中模拟(想象)折纸、翻转活动,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空间观念 四个小朋友玩跷跷板,他们的体重分别为 P, Q, R, S,如图所示,则他们的体重大小关系是( ) A P R S Q B Q S P R C S P Q R D S P R Q 答案: D 试题分析:观察前两幅图易发现 S P R,再观
11、察第一幅和第三幅图可以发现R Q故选 D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点评:本题要求掌握不等式的相关知识,利用 “跷跷板 ”的不平衡来判断四个数的大小关系,体现了 “数形结合 ”的数学思想 填空题 五个正整数从小到大排列,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4,唯一众数是 5,则这五个正整数的和为 . 答案:或 18或 19 试题分析:将五个正整数从小到大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即 4;唯一的众数 是 5,最多出现两次,即第四、五两个数都是 5第一二两个数不能相等,可以为 1与 2或 1与 3或 2与 3;则这五个正整数的和为17或 18或 19 考点:众数;中位数 点评:本题要求熟
12、练掌握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最多的一个数 如图,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小刀,刀片的外形是一个直角梯形,刀片上、下是平行的,转动刀片时会形成 1和 2,则 1+ 2= 度 答案: 试题分析:如图所示,过 M作 MN a,则 MN 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 1= AMN, 2= BMN, 1+ 2= 3=90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点评:此题设计情境新颖,要求掌握简单的平行线的性质知识通过做此题,提高了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图是测量一物体体积的
13、过程: 步骤一,将 180ml的水装进一个容量为 300ml的杯子中 步骤二,将三个相同的玻璃球放入水中,结果水没有满 步骤三,同样的玻璃球再加一个放入水中,结果水满溢出 根据以上过程,推测一颗玻璃球的体积 x的范围内是 答 案: x40 试题分析:先求出剩余容量,然后分别除以 3和 4,就可知道球的体积范围 300-180=120, 1203=40, 1204=30,故一颗玻璃球的体积 x的范围内是30x40.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点评:特别注意水没满与满的状态 已知 AOB=30,点 P在 AOB内部, P1与 P关于 OB对称, P2与 P关于OA对称,则 P1, O, P2三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浙江 绍兴 杨汛桥镇 中学 年级 单元 检测 数学试题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