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 3165-2003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pdf
《QJ 3165-2003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J 3165-2003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QJ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FL 0114 QJ 31652003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for emergency measures of accidents 20030925发布 20031201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 QJ 31652003 I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质量技术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质量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雁冰、陈智勇、张烨。 QJ 31652003 1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科研
2、生产及试验发射中重大危险源的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编制的方法、内容以及管理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科研生产及试验发射中重大危险源的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8218 重大危险源辨识 QJ 2867 危险点控制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 2002年6月29日
3、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事故应急预案 emergency measures of accidents 为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而预先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 3.2 航天工业重大危险源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of aerospace industry 在科研生产及试验发射中,可能发生重大事故的设备、设施、作业和易燃易爆危险场所。 3.3 重大事故 major accident 科研生产及试验发射中发生的,给现场人员和公众带来严重危害、造成财产重大损失或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重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
4、等事故。 4 编制准备 4.1 重大危险源的认定 生产经营单位或工程(项目)负责人应组织对所属危险源进行辨识,认定应编制事故应急预案的重大危险源。航天工业重大危险源一般应包括: a) GB 18218中规定的重大危险源; b) QJ 2867中确定的易燃易爆以及生产、使用、储存、运输、销毁危险化学品的、级危险点; c) 航天产品液体推进剂加注、泄出; QJ 31652003 2d) 航天产品飞行试验、发射; e) 其它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多人伤亡和重大影响的危险源。 4.2 重大危险源潜在事故分析 4.2.1 生产经营单位或工程(项目)负责人应组织对认定的重大危险源进行潜在事故分析,确定可能发
5、生的事故。 4.2.2 潜在事故分析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所有引发重大事故的不安全因素; b) 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 c) 导致发生重大事故的过程; d) 非重大事故可能导致发生重大事故需经历的时间; e) 可能发生重大事故的破坏程度及影响范围; f) 故障与事故之间的联系; g) 每个可能发生事故的后果。 4.2.3 对于存在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源进行潜在事故分析时,应考虑事故可能导致的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能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风险。 4.2.4 对于复杂系统的潜在事故分析,应充分考虑系统间可能发生的相互危害作用。 5 编制原则 5.1 目的性 编制事故应急预案的目的主要有: a) 使任何可能
6、引起的事故能得到预防和及时有序处理,事态不扩大; b) 避免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5.2 可操作性 预案应: a) 详细具体,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实施过程中必须的保障条件,便于执行; b) 允许现场人员对未预见到的紧急意外情况迅速报告现场指挥人员并提出处置建议; c) 充分考虑节假日或工作人员不在岗时,预防和处理事故的对策。 6 主要内容与要求 6.1 概述 预案的内容一般应包括: a) 任务性质; b) 重大危险源的描述; c) 危险物品分布及数量; d) 现场人员情况; e) 救援能力; f) 其它相关情况。 6.2 事故模式与后果 QJ 3
7、1652003 3依据危险源潜在事故分析,描述可能事故的模式、判据、发展进程、破坏程度、影响范围以及相关危险因素。 6.3 现场应急措施 在确保现场工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提出在突发事故初期现场工作人员应采取的应急措施,一般应包括: a) 减缓或避免事故发展的工作内容和程序; b) 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 c) 可采用的技术防范措施和相关自动装置; d) 设置的安全警示装置和相关要求; e) 现场工作人员疏散撤离的时机、路线、安全位置、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并充分考虑事故可能对人员疏散撤离造成的影响。 6.4 救援方案 6.4.1 预案应遵循控制和遏制事故,防止事故后果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J 3165 2003 事故 应急 预案 编制 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