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878-2012 地理标志产品三杯香茶生产技术规程.pdf
《DB33 T 878-2012 地理标志产品三杯香茶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T 878-2012 地理标志产品三杯香茶生产技术规程.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7.140.10 X55 DB33 浙江省 地方标准 DB 33/T 878 2012 地理标志产品 三杯香茶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production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anbeixiang tea 2012 - 12 - 28 发布 2013 - 01 - 28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878 2012 I 前 言 本标准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 检疫总局 2005第 78号令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和 GB/T 17924-2008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制定。 本标准按 GB/T
2、1.1-2009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温州市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泰顺) 、 泰顺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泰顺县茶叶特产局、泰顺县茶 业 协会、 泰顺县雪龙茶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正琪、陈美松、刘海滨、潘立元、刘行佐、林永锋、吴晓红。 DB33/T 878 2012 1 地理 标志产品 三杯香茶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杯香茶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自然环境与生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本
3、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三杯香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 中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02 茶 取样 GB/T 8304 茶 水分测定 GB/T 8305 茶 水浸出物测定 GB/T 8306 茶 总灰
4、分测定 GB/T 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所有部分 ) GB 11767 茶树种苗 GB/T 1448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GB/T 17924 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 GB/T 18795 茶叶标准样品制备技术条件 GB/T 23776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 26130 食品中百草枯等 54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 验 规则 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 GH/T 1071 茶叶储存通则 DB33/T 627 茶叶生产企业场所与设备条件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 78号令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
5、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5年 第 75号令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公告 2006年 第 109号 关于发布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比例图的公告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9年第 123号令 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DB33/T 878 2012 2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三杯香茶 sanbeixiang tea 产自本标准第 4 章范围内,按照 6.2.2 条规定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加工而成,具有 清汤绿叶 、 香高味醇 、耐冲泡品质特征的绿茶。 4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三杯香 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
6、督检验检疫 行政主管部门 根据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范围, 即 浙江省 泰顺 县现辖行政区域 , 见附录 A。 5 自然环境与生产 5.1 自然环境 5.1.1 三杯香茶产区地处浙江省南部,泰顺现辖区域境内,海拔 200 m 以上, 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光热资源丰富 。 5.1.2 选择土壤深厚的红壤或黄壤种植,土壤 pH 值 4.5 6.5,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 1.0 %。 5.1.3 茶园环境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 5.2 茶树栽培 5.2.1 品种 地理标志产品 三杯香茶的茶树品种应选择泰顺县本地适栽的中、小叶群体品种和其他适宜加工三杯香的优良品
7、种。 5.2.2 苗木繁殖 以扦插繁殖的方式进行育苗, 插穗枝条应来自 于 适制 三杯香茶的茶树 良种母本园 ,夏插时间为每年4月 6月份 ,秋插时间为每年 9 月 11 月份 。苗木质量要求按 GB 11767规定执行。 5.2.3 园地选择 茶园应 选择保护区范围内 远离污染源,并 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山、水、园、林、路综合治理,路旁设沟,四周植树 , 以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5.2.4 园地开垦 5.2.5 坡度 15以下半缓坡地直接开垦,翻耕深度 50 cm 以上。 5.2.6 坡度 15 25的坡地,按等高线筑梯地,梯面宽应在 1.5 m 以上,然后开垦。 5.2.7 种植 5.2.7
8、.1 种植时间 DB33/T 878 2012 3 5.2.8 春季种植: 2 月中下旬 4 月上旬。 5.2.9 秋季种植: 10 月中旬 11 月下旬。 5.2.9.1 种植密度 5.2.9.1.1 单条植:行距 150 cm,株距 30 cm, 每公顷苗数小于 45 000 株。 5.2.9.1.2 双条植:大行距 150 cm,小行距 40 cm,株距 30 cm,每公顷苗数小于 90 000 株。 5.3 茶园管理 5.3.1 土壤改良与管理 5.3.1.1 保持水土,应经常维修和保养茶园排灌水系统和梯田,防止梯壁崩塌和圳道淤塞,达到能排能灌。 5.3.1.2 茶园应定期耕作。 5.
9、3.1.3 除草:应适时除草,幼龄茶树根周围的杂草直接拔除。 5.3.1.4 铺草:在高温,干旱和冰冻季节到来前的夏初和秋末,宜在茶树行间铺草。 5.3.2 施肥 5.3.2.1 肥料 分为有机肥(迟效性农家肥)和无机肥(速效性化学肥)。 5.3.2.2 施肥时期 春茶前施催芽肥,夏、秋茶前追肥,秋冬季,结合深耕施基肥。 5.3.2.3 施 肥量 5.3.2.3.1 幼龄茶园:一年生的幼龄茶园,当年初夏第一次施肥,结合松土,每公顷用尿素 30 kg45 kg 兑水稀释后浇施,夏秋季再追肥 1 次 2 次。第二年开始每年分春夏秋三季追肥 3 次 5 次,用量应随树龄增长逐年增加。 5.3.2.3
10、.2 生产茶园:每生产 100kg 干茶应施纯氮 37 kg 40 kg, N、 P、 K 肥按 3: 1: 1 比例配施,其中基肥施肥量占总量的 60 %以上。 5.3.3 茶树修剪 5.3.3.1 定型修剪 幼龄茶树和台刈茶园应在茶苗移栽定植时用整枝剪在离地 15 cm 20cm 处剪去主枝;在栽后第二年3 月上旬用篱剪在离地 30 cm 35 cm 或在上年剪口上提高 10 cm 15 cm 处修剪;在定植后第三年春茶采摘后,用篱剪或修剪机在离地 45 cm 50 cm 处修剪。 5.3.3.2 轻修剪 成龄茶园可每年或隔年进行一次,春茶采摘后剪去冠面 3 cm 5 cm的枝叶,阳坡茶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 878 2012 地理 标志 产品 三杯香茶 生产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