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660-2008 增塑剂运动黏度的测定.pdf
《GB T 1660-2008 增塑剂运动黏度的测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660-2008 增塑剂运动黏度的测定.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71100:8304030G 70 囝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 660-2008代替GBT 16601661-1982增塑剂运动黏度的测定Determinating the kincmatic viscosity of plasticizers2008-06-1 8发布 2009-02-0 1实施丰瞀鹃紫瓣訾糌瞥鐾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议1”刖 罱GBT 1660-2008本标准代替GBT 1660一1982(增塑剂运动黏度的测定(品氏法)和GBT 1661 1982增塑剂运动黏度的测定(恩氏法)。本标准与GBT 1660-1982和GBT 16611982无技术性差异
2、。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助剂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山西省化工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安方、张玉兰。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16601979、GBT 1660一1982。GBT 16611979、GBT 1661-1982。1范围增塑剂运动黏度的测定GBT 1660-2008本标准A法适用于运动黏度在1厘泊15 000厘泊的液体增塑剂运动黏度的测定,当黏度大于15 000厘泊时,应选用直径为50mm或60mm的品氏黏度计测定。B法适用于运动黏度在10 000厘泊以下的液
3、体增塑剂运动黏度的测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6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GBT 266石油产品恩氏粘度测定法GBT 514石油产品试验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GB 1922-2006油漆及清洗溶剂油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运动黏度kincmatic viscosity在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黏度与它的密度
4、之比,称运动黏度。单位为泊或厘泊,用Poise或cP表示。32恩氏黏度engler viscosity在规定的温度下,从恩氏黏度计流出200mL所需时间(s)与同体积蒸馏水在20流经恩氏黏度计所需的时间(s)之比,称为恩氏黏度。其单位为条件度,用oE表示。4试剂和溶液41溶剂油(符合GB 1922 2006)。42石油醚-8032324。43乙醇-67175。44乙醚E60-297。45测定增塑剂的黏度之前,必须将黏度计用溶剂油、轻汽油、石油醚或乙醚洗涤,如果黏度计有污垢,就用铬酸洗液、蒸馏水或乙醇等仔细地洗涤,然后放人烘箱中烘干或用通过棉花滤过的热空气吹干。46使用品氏黏度计(见图1)测定运
5、动黏度时,在内径符合要求的清洁干燥毛细管黏度计内装人增塑剂。装入之前将橡皮管在支管6上,并用手指堵住管身B的管口,同时倒置黏度计。然后将管身4插入装有试样的容器中,这时利用橡皮球、水流泵或其他真空泵将液体吸到标线b,同时注意不要使管身4、扩张部分2和3中的液体发生气泡或裂隙,当液面达到标线b时,就从容器提起黏度计并迅速恢复正常状态。同时将管身4的管端外壁所沾着的多余试样擦去,并从支管6取下橡皮管套在管身4上。47将装有试样的黏度计浸人事先准备妥当的恒温器中,并用夹子将黏度计固定在支架上,在固定位置时品氏毛细管黏度计必须把扩张部分3浸入一半。温度计要用另一支夹子来固定,应使水银球的位置接近毛细管
6、1中央点的水平面,最好使温度计上要测温的刻度位于恒温器的液面上20 mF1。GBT 1660-2008使用全浸式温度计时,如果它的测温刻度露出在恒温器的液体上面,就依照式(1)计算水银柱露出部分的修正数血,才能准确地量出液体的温度。At一h(屯tz) (1)式中:常数,水银温度计采用ko000 16;在液面上露出的水银柱高度(用温度计的刻度表示);t,测定黏度时的规定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接近水银柱露出部分的空气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C)(用另一支温度计量出)。试验时取t,与出的代数和,作为温度读数。1毛细管;2、3、5扩张部分;4管身;6支管;n、卜标线。图1品氏毛细管黏度计5仪器51
7、A法511 品氏毛细管黏度计一组,每支具有3处扩张部分(见图1)。符合GBT 265的规定。各支的毛细管内径分别为04 mm、06 mm、08 mm、10 mrn、12 mm、15 mm、20 mm、25 mm、30 mm、2GBT 1660-200835 mm、40 mm、50 mm和60 mm,每支黏度计必须有黏度计常数。测定试样的运动黏度时,应根据试验的温度选用适当的黏度计,务使试样的流动时间能在300 s土180 s范围内,选用内径适当的毛细管黏度计。512带有透明壁或装有观察孔的恒温器,高度不小于180mm,容积不小于2 L,并用附设着自动搅拌装置和一种能够准确地调节温度的电热装置(
8、最好同时采用温度调节器)。缺乏恒温器时,可以使用烧杯,其高度不小于170 mm,容积不小于1 L。根据测定的条件,要在恒温器或其他容器中注入如表1列举的一种液体。表1测定的温度 传热介质2050 水透明矿物油、丙三醇或25硝酸铵水溶液(水溶液的表面要浮着一层50loo透明的矿物油)注:恒温用的矿物油最好加人抗氧化添加剂防止氧化。52 B法521恩氏黏度计(见图2):全套符合GBT 266。1调整螺钉;2铁三角架;3铂制小管;4外容器;5内容器;6插温度计孔7木塞孔;8黄铜盖;9搅拌手柄;10木塞;11小尖钉;12流出孔;13搅拌器;14黄铜小管;15接受瓶(20时为200 mL)。图2恩氏黏度
9、计522恩氏黏度计用的温度计应符合GBT 514。523恩氏黏度计用的接受瓶应符合GBT 266。GBT 1660-2008524电加热装置。525吸量管:容积5 mL。526秒表:分度为02 S,经过校正。6分析步骤61 A法611将黏度计调整成为垂直状态,要利用铅垂直线从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去检查毛细管的垂直情况。将恒温器调整达到规定的温度,将装好试样的黏度计浸在恒温液体内,经过如表2规定的时间。表2试验温度 预热时间s100 2050 1520 10612使用品氏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运动黏度时,利用管身4所套着的橡皮管将试样吸人扩张部分2,使液面稍高于标线a,并且注意不要让毛细管和扩张部分2中
10、的液体产生气泡或裂隙。613此时观察试样在管身A中的流动情况。液面正好达到标线a时开动秒表,液面正好流动标线b时,停住秒表。试样的液面在扩张部分2(或扩张部分3)中流动时,注意恒温中正在搅拌的液体要保持恒定温度,而且扩张部分中不应出现气泡。614用秒表记下流动时间,应重复测定至少四次,其中各次流动时间与算术平均值的差数应符合如下要求,在一30以上测定黏度时,差数不应超过算术平均值的05。然后取不少于3次的流动时间所得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增塑剂的平均流动时间。62 B法621用石油醚、乙醚、乙醇和蒸馏水将黏度计内容器洗涤并用空气吹干,用铬酸洗液、水和蒸馏水将接受瓶洗涤,将新蒸馏的蒸馏水(20)装入
11、内容器与外容器。将接受瓶再置于流出管下。622水值的测定:将内容器水面调至三个尖端刚露出水面为止。很好搅拌内容器和外容器中的水,首先将插有温度计的盖围绕木塞旋转,然后用安在外容器上的叶轮式搅拌器搅拌,确保两容器中的水温度等于20(在5 rain内的温度差数不超过02)。当内容器调整为水平线(三个尖钉端刚好在水面露出)时迅速略提木塞(自动保持稍微提起的状态),同时开动秒表,此时观察水从内容器流出的情况,到凹液面下边缘达到接受瓶的200 mL刻线时立即停止秒表。连续测定四次,其每次测定结果与平均值之差不得大于1 s,取其算术平均值。标准黏度计的水值为51 s:E1 s,恩氏黏度计的水值每四个月至少
12、检查一次。623将恒温的试样注入内容器(注意不要产生气泡),注入的液面,必须稍离于尖顶尖端。以测水值法测定试样流速。注:在全部试验中,液体的流动应为连续线状。7结果计算71 A法在温度t时试样的运动黏度v。(厘泊)按式(2)计算u一ct式中:c黏度计常数,单位为厘泊每秒(cPs);4“试样的平均流动时间,单位为秒(s)。72 B法在温度t时试样的恩氏黏度E:(条件度),按式(3)计算E一兰20GBT 1660-2008式中:“在试验温度t时200 mL试样从黏度计中流出的时间,单位为秒(s)k20黏度计水值,单位为秒(s)。8允许差81 A法测定试样的运动黏度时应在每一试验温度进行测定。取两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660 2008 增塑剂 运动 黏度 测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