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01 T0055-2022 居住建筑多功能智能信报箱工程技术规范.pdf
《DB2101 T0055-2022 居住建筑多功能智能信报箱工程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101 T0055-2022 居住建筑多功能智能信报箱工程技术规范.pdf(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3.240CCS M82DB2101沈阳市地方标准DB2101/T 00552022居住建筑多功能智能信报箱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engineering of muli-purpose intelligentprivate mail box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2022-11-25 发布2022-12-25 实施沈 阳 市 城 乡 建 设 局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2101/T 00552022I前言本文件参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
2、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沈阳市城乡建设局提出并归口,同时负责标准的宣贯、监督实施等工作。主编单位:沈阳市绿色建筑协会参编单位: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沈阳市邮政管理局箱帮物联科技(辽宁)有限公司沈阳山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沈阳市给排水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沈阳理工大学主要起草人:曹辉王蕾蕾张成琦尹晶业吴建雄尹洪德曹亚刚于永彬石慧杨德福郝建军王晓东黄欢赵佳佳叶长森王颖蕊潘磊闫泽汉赵云龙王天尧张凯瑞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通过来电、来函等方式
3、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施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和复审。本文件归口部门联系电话:024-22565198;联系地址:沈阳市城乡建设局(沈阳市沈河区北站路138 号)。本文件起草单位联系电话:15640269616;联系地址:沈阳市绿色建筑协会(沈阳市浑南区新隆街2 甲 101 号君汇中心座 A 座 12 楼)。DB2101/T 00552022II目次1总则.12术语.23基本规定.34规划与设计.44.1一般规定.44.2规划要求.44.3建筑要求.44.4构造要求.64.5机电要求.65产品与功能.75.1分类与标记.75.2组成与规格.75.3质量与安全.85.4功能与使用.
4、96施工与安装.106.1基础条件.106.2安装方式.107检验与验收.117.1一般规定.117.2主控项目.117.3一般项目.127.4验收.12本规范用词说明.13引用标准名录.14条文说明.15DB2101/T 0055202211总则1.0.1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强化服务创新、提升邮政投递的安全性以及快递行业末端服务能力的方针政策,实现“无接触配送”,为我市大力发展快递服务业,加快畅通经济循环,满足民生需要提供技术支撑,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城镇新建居住建筑的多功能智能信报箱工程的设计、安装和验收。所适用的居住建筑类型包括普通住宅、独立式住宅、老年人住宅、各类公寓、宿舍,
5、不包括旅馆和老年人照料设施,旧信报箱的更新、其他民用建筑的多功能智能信报箱建设可参照本规范执行。1.0.3城镇新建的居住小区和居住建筑工程,应将多功能智能信报箱的建设纳入建筑工程统一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并应与建筑工程同时投入使用。1.0.4多功能智能信报箱的建设应方便投、取双方使用,并应与环境协调,同时应满足经济合理、安全实用的要求。1.0.5多功能智能信报箱的设计、安装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DB2101/T 0055202222术语2.0.1 居住建筑 residential building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包括住宅与非住宅居住建
6、筑。2.0.2 投取空间 delivery and reception area多功能智能信报箱为满足投递和收取信件、报刊及其他邮件所需的空间。2.0.3 室内净高 interior net story height从楼、地面面层(完成面)至吊顶或楼盖、屋盖底面之间的有效使用空间的垂直距离。2.0.4 智能信报箱 intelligent private mail boxes应用计算机技术管理与控制,通过密码识别、射频识别、指纹识别、掌纹识别等智能识别打开方式获得开箱许可,格口门及投递叶门能自动打开的信报箱。2.0.5 多功能智能信报箱 multi-purpose intelligent pri
7、vate mail boxes应用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网络技术进行管理与控制,供邮政寄递企业递送,居民、居民授权人员提取信件、报刊及邮件、快件的智能自助服务设备。2.0.6 单元多功能智能信报箱 the unit multi-purpose intelligent private mail boxes由一套控制管理系统与若干个不同类型与数量格口构成的一体化多功能智能信报箱,是组成多功能智能信报箱群的基本单元。2.0.7 多功能智能信报箱群group of multi-purpose intelligent private mail boxes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单元多功能智能信报箱组合而成的信报箱
8、集群。2.0.8 单户多功能智能信报箱single multi-purpose intelligent mail box服务单个户号,具有一个专属格口的多功能智能信报箱。2.0.9 多功能智能信报箱间spaces of installing multi-purpose intelligent private mail boxes专门用于安装多功能智能信报箱群的空间。2.0.10 格口 box多功能智能信报箱内可存放各类物品独立小单元,按种类可分为:专属格口、公共格口、功能格口。2.0.11 专属格口private box多功能智能信报箱内具有独立可开闭锁门,供用户取信件、报刊及其他邮件、快件的
9、格口。2.0.12 公共格口shared box用于用户共享使用的格口,其中按尺寸大小又分为公共标准格口、公共方格口、公共长格口、公共中格口、公共大格口。2.0.13 功能格口functional box用于让用户的社区生活更加便捷的格口,其中分为医药急救格口、公益格口、废旧电池回收格口、邮政寄(退)递格口。2.0.14 格口门box door开启后能打开多功能智能信报箱单个格口,具有独立可开闭锁的门。2.0.15 控制管理系统control system安装在多功能智能信报箱控制主机内部,用于控制信号输入输出、数据处理,实现多功能信智能报箱使用与管理的应用系统。2.0.16 嵌墙式多功能智能
10、信报箱built-in multi-purpose intelligent private mail box unit整体或部分嵌入墙体内的多功能智能信报箱。2.0.17 落地式多功能智能信报箱floor type multi-purpose intelligent private mail box unitDB2101/T 005520223箱体落在地面上安装,并与墙体或地面固定的多功能智能信报箱。2.0.18邮政服务用房postal service house设置在住宅居住小区主入口或者楼房地面层,用于建设开放性的寄递服务中心或者设置信报箱、快件箱、包裹柜、多功能智能信报箱等寄递终端的用房
11、。DB2101/T 0055202243基本规定3.0.1居住建筑多功能智能信报箱的建设必须坚持安全、便捷的原则,实现邮政普遍服务与快递服务一体化智能化。3.0.2居住建筑多功能智能信报箱的结构应采用绿色装配式建筑模式,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整体箱体与格口应采用装配式安装,减少运维的难度。3.0.3多功能智能信报箱应选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产品。DB2101/T 0055202254规划与设计4.1一般规定4.1.1多功能智能信报箱的外观形式、风格应与相邻建筑、景观协调,设置位置应符合规划设计要求。4.1.2多功能智能信报箱应根据建筑形式、使用模式和安装位置,选用满足防火、防盗、防潮、防雨雪、防
12、冰冻、防风沙、防雷电等方面要求的产品。设置在室外空间的,还应具有遮阳和夜间照明等功能。4.1.3多功能智能信报箱应设置在宽敞明亮、易于投取邮件的位置,不宜设置在低洼、潮湿、光线较暗的位置。4.1.4多功能智能信报箱应按住宅套数设置,每套住宅应配置一个格口,即专属格口。除单户多功能智能信报箱以外,每一组集中设置的多功能信报箱,宜配置一个退信功能格口。4.1.5多功能智能信报箱的专属格口配置数量应符合 GB 50096 中 6.7.1 的要求,服务的住宅户数为专属格口数,总格口数则为专属格口、公共格口和功能格口数之和。其中公共格口的数量应不小于专属格口数的 25%,且公共格口宜以中型公共格口为主,
13、大型公共格口为辅,中型公共格口与大型公共格口的比例宜大于 4:1,见表 4.1.5。表 4.1.5集中设置的多功能智能信报箱的配置标准及要求专属格口数量比中型公共格口数量比大型公共格口数量比功能格口数量新建住宅套数100%20%5%1注:1.专属格口数量比指专属格口数量与服务户数的比值;2.各类型公共格口数量比指的是中型公共格口、大型公共格口分别与专属格口数量比值;3.各类型公共格口数量比指的是小型公共格口、中型公共格口、大型公共格口分别与专属格口数量比值;4.2规划要求4.2.1独立式住宅应在住宅或庭院入口处设置单户多功能智能信报箱,设置有困难时,可在集中区域设置集中型多功能智能信报箱;多层
14、及高层普通住宅应在地面层单元入口处设置单元多功能智能信报箱、多功能智能信报箱群或多功能智能信报箱间。老年人住宅、各类公寓、宿舍应在入口或门厅处设置单元多功能智能信报箱、多功能智能信报箱群或多功能智能信报箱间。4.2.2多功能智能信报箱宜设置在居住单元的门禁系统之外,可独立设置,或结合单元门厅、走廊等公共空间复合使用。4.2.3设置在建筑外的多功能智能信报箱宜附楼安装,当无其他遮雨设施时,应设置遮雨篷。遮雨篷的使用年限不应低于多功能智能信报箱的使用年限且雨篷应以坚固、耐久材料制作,满足防火、防风、防雨雪、防雷、防腐等要求,投、取的场地地面应进行硬化处理。4.3建筑要求4.3.1多功能智能信报箱的
15、设置不应影响住户的采光、通风、建筑保温隔热和安全疏散的设计要求,并应满足无障碍的设计要求。4.3.2集中设置的多功能智能信报箱应设置在居住建筑主要入口处,其配置形式应根据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结合建筑进行设置,且应满足表 4.3.2 的要求:DB2101/T 005520226表 4.3.2集中设置的多功能智能信报箱的配置形式及要求工程类型配置形式配置要求新建多功能智能信报箱可结合单元门厅、走廊等公共空间复合使用多功能智能信报箱间可独立设置,或结合单元门厅、走廊等公共空间复合使用多功能智能信报箱用房可与居住小区门卫、物业管理、邮政服务用房及其他服务功能合并建造4.3.3多功能智能信报箱使用空间宜独
16、立设置,也可结合门厅、走廊等入口处公共空间复合使用。独立设置时,单排多功能智能信报箱投取空间宽度不应小于1.5m,双排多功能智能信报箱相对布置时,投取空间宽度不应小于1.8m;复合使用时,单排多功能智能信报箱投取空间宽度不应小于1.8m,双排多功能智能信报箱相对布置时,投取空间宽度不应小于2.4m,见表4.3.3。表4.3.3多功能智能信报箱使用空间设置表单排布置双排布置独立设置复合使用多功能智能信报箱的操作尺度以0.6m0.75m计,单股人流宽度以0.55m0.6m计,在满足无障碍设计的基础上(一辆轮椅通行最小宽度为0.9m,轮椅回转的最小直径为1.5m),独立设置时满足操作尺度和单股人流通
17、过,复合使用时满足操作尺度和双股人流通过,见表。4.3.4多功能智能信报箱投取两侧为墙壁时,其横向净宽度不应小于1.2m,见图4.3.4。图4.3.4多功能智能信报箱使用空间尺寸示意图1.2m门禁入口门禁入口DB2101/T 0055202274.3.5设置多功能智能信报箱间时,100套住宅以内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0m;超过100套住宅时,每增加30套住宅增加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4m。智能信报箱间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0m。4.3.6智能信报箱的设置,最下层格口的底部距地面距离不应小于0.04m,最上层格口的底板距地面不宜大于1.8m。4.3.7单户多功能智能信报箱底部距地面距离不应小于0.8m,
18、底板距地面距离不宜大于1.8m。4.3.8设置智能信报箱时,宜预留安装邮政编码牌的位置。4.3.9室内多功能智能信报箱间的地面应平整、防滑、耐撞击、易于清洁。4.4构造要求4.4.1设置多功能智能信报箱前应根据所选多功能智能信报箱产品的规格和数量,预留多功能智能信报箱及附属构件安装所需的预埋件。4.4.2设置多功能智能信报箱的墙体宜为混凝土或具有承重能力的砌体结构;遇到轻质墙体时,应在墙体相应位置中预埋预制混凝土块、钢埋件或自行设置支撑系统。4.4.3嵌墙式多功能智能信报箱应在墙体中预留出多功能智能信报箱安装所需的空间,箱体与四周墙体之间应有大于或等于20mm间隙。箱体外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采
19、用填充材料填嵌饱满,外侧接缝处应密封。4.4.4自立式多功能智能信报箱应根据所选智能信报箱产品规格和数量,设置多功能智能信报箱的支撑体系,并应与地面连接牢固。4.4.5安装多功能智能信报箱的墙体应为箱体预留更换和拆卸的条件。4.5机电要求4.5.1多功能智能信报箱应预留标准 AC220V 电源接口,供电回路应设置剩余电流保护电器,其接地极必须与 PE 线相连。4.5.2多功能智能信报箱宜预留网络接口,并提供不低于 200kbps 速率宽带。4.5.3多功能智能信报箱应布置合理、操作方便,多功能智能信报箱最底层格口底面照度标准值小于100lx时,应设置专用照明设施,且不应对相邻住宅产生光污染。4
20、.5.4视频监控应完全覆盖整个信报箱格口门,能够清楚的观察到所有格口门开关的状态以及箱格前50cm 范围内的事物。视频监控头应避免非运维人员徒手拆卸和旋转角度。DB2101/T 0055202285产品与功能5.1分类与标记5.1.1多功能智能信报箱的分类:1按安装形式分为:嵌墙式、附墙式和落地式。2按设置方式分为:周边式、行列式。3按安装位置分为:室内、室外。4按组合方式分为:单元信报箱、信报箱群。5按格口形式分为:封闭式、推板式、开口式。6按控制方式分为:主控式(内嵌完整的系统控制模式)、云控式(需要搭配云服务与用户手机操控的系统模式)。7按认证方式分为:密码识别、智能手机软件识别、射频识
21、别、人脸识别、指纹掌纹识别等。8按格口功能分为:专属格口、公共格口、功能格口。5.1.2多功能智能信报箱的标记:1智能信报箱的标记由控制方式、安装形式、安装位置、总户数组成。2类型和代号应符合表 5.1.2 的要求:表 5.1.2多功能智能信报箱类型和代号类型代号控制方式主控式Z云控式Y安装形式嵌墙式Q落地式L安装位置室内N室外W5.2组成与规格5.2.1多功能智能信报箱由箱体及控制系统组成:1箱体包括:顶板、底板、侧板、后板、格口门(或抽屉)、分格隔板。2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单元、显示设备、人机交互输入模块、电源模块、格口电路及其他扩展功能模块。5.2.2多功能智能信报箱的外形参见附录A。DB
22、2101/T 0055202295.2.3多功能智能信报箱最下层专属格口底板与地面距离不宜小于 0.4m,人机交互输入模块如触控屏、键盘、刷卡器等顶部宜离地面 1.31.5m。5.2.4每组多功能智能信报箱的格口总数不应超过160个,当格口总数超过160个的情况时应增加系统控制箱,方便人机交互。5.2.5多功能智能信报箱的专属格口和公共格口空间尺寸必须满足 GB/T 24295 中 5.4 的纵排式格口内尺寸要求,各类型格口示意图参见附录 A,格口内空间最小尺寸应符合表 5.2.5 的要求。表 5.2.5各类格口内空间尺寸规格W(宽)D(深)H(高)专属格口240340120小型公共格口240
23、340120中型公共格口240340240大型公共格口480340240注:单位为毫米。5.2.6多功能智能信报箱专属格口门上应有醒目、整齐,与楼室门号相对应的门号且编号应有规律。5.2.7多功能智能信报箱应预留应急开锁功能与检修装置,设置位置应在多功能智能信报箱顶部或底部,箱体主体格口群,除控制管理系统格口和必要的功能格口外不应有其他类型格口造成有效存储空间的浪费。5.2.8单户多功能智能信报箱应具备单户专属格口,最小单户格口尺寸参照中型公共格口或额外配置大于中型公共格口规格的公共格口。5.3质量与安全5.3.1多功能智能信报箱框架、顶板、底板、侧板、后板、隔板之间可采用插接、螺纹连接或其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101 T0055-2022 居住建筑多功能智能信报箱工程技术规范 T0055 2022 居住 建筑 多功能 智能 信报箱 工程技术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