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4632-2023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计规范.pdf
《DB37 T 4632-2023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4632-2023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计规范.pdf(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93.080.30 CCS Q 84 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46322023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计规范 Design specifications for public information guidance system for urban rail transit2023-08-03 发布2023-09-03 实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目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信息导向系统构成.1 5 导向系统基本要求.2 6 导向要素设计通用要求.2 6.1 基本要求.2 6.2 信息内容
2、.3 6.3 标志元素设计.3 6.4 线路、车站名称及出入口编号.4 7 位置标志.5 7.1 车站位置标志.5 7.2 出入口位置标志.5 7.3 客运服务设施位置标志.5 7.4 票务设施位置标志.6 7.5 站台站名标志.6 8 导向标志.7 8.1 公共服务设施导向标志.7 8.2 站外导向标志.7 8.3 乘车、换乘导向标志.8 8.4 车厢导向标志.9 8.5 出站导向标志.10 9 列车运行方向标志.11 10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图.11 11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图.11 12 信息索引标志.13 12.1 出入口信息索引标志.13 12.2 无障碍电梯位置索引标志.14 12.3
3、 无障碍电梯专用信息索引标志.14 13 车站示意图.14 14 街区导向图.14 15 便携印刷品.14 16 标线.14 DB37/T 46322023 II 17 乘车导向线.14 18 运营时间.14 19 旅游信息图.15 20 安全标志.15 21 无障碍设施标志.15 22 可变标志.15 23 证实方法.16 附录 A(资料性)标志载体的基本规格.17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由山
4、东省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DB37/T 46322023 1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山东省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计的原则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地铁、市域快轨、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的设计。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 10001(所有部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GB/T 155652020 图形符号 术
5、语 GB/T 15566.1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1部分:总则 GB/T 15566.42020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4部分:公共交通车站 GB/T 16900(所有部分)图形符号表示规则 GB/T 16903 标志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GB/T 17695 印刷品用公共信息图形标志 GB 17945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GB/T 185742008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志 GB/T 20501.1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导向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第1部分:总则 GB/T 30240.2 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 第2部分:
6、交通 GB/T 31015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基于无障碍需求的设计与设置原则 GB/T 38604.3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评价要求 第3部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 GB/T 38654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规划设计指南(应列入参考文献)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155652020、GB/T 18574200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信息导向系统构成 4.1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功能及乘车流程,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信息导向系统(以下简称“导向系统”)由以下相互关联的四个子系统构成:a)进站导向系统;b)乘车导向系统;DB37/T 4632202
7、3 2 c)换乘导向系统;d)出站导向系统。4.2 导向系统由以下导向要素构成:a)位置标志;b)导向标志;c)列车运行方向标志;d)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图;e)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图;f)信息索引标志;g)车站示意图;h)街区导向图;i)便携印刷品;j)标线;k)乘车导向线;l)运营时间;m)旅游信息图;n)安全标志;o)无障碍设施标志。5 导向系统基本要求 5.1 导向系统设计时应符合 GB/T 38654 中列出的因素,设置应符合 GB/T 15566.1 中规定的总体原则和要求。5.2 设计范围应包括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部空间、列车车厢和车站适用范围内的室外空间。5.3 导向系统中表示相同含义的
8、图形符号或文字说明应相同。5.4 在对系统内部导向的同时,应提供到达该系统及周边系统的信息。5.5 应保证导向系统内信息的连续性、设置位置的规律性和导向内容的一致性,在系统内所有节点(包括路线上的分流点或汇合点等)应设置相应的导向要素,以对指示目的地及到达目的地最短或最适合的路线进行引导。5.6 导向系统各子系统间应合理衔接,并宜与其他导向系统衔接。5.7 各子系统中,同一地点和站名的标注应一致。5.8 各子系统应按照 GB/T 31015 的规定考虑无障碍的需求。6 导向要素设计通用要求 6.1 基本要求 6.1.1 导向要素的设计应符合 GB/T 20501.1 的要求。6.1.2 导向要
9、素外观和所使用的导向信息元素应保持风格一致。不同导向要素应互相配合和补充,其信息内容应保持一致。6.1.3 导向要素的尺寸应根据车站空间等要素协调设计;同一区域内同一类型标志高度和长度宜各自保持一致,当车站为大型换乘站、交通枢纽站(火车站、机场等)情况,标志牌尺寸和信息内容可进行DB37/T 46322023 3 等比例放大。同一区域中,同一导向要素的尺寸、设置方式和设置高度宜保持一致。6.1.4 导向要素的位置应根据其与周边空间环境及其他设施的关系确定,可与其他设施合并设置。6.1.5 重要位置的导向标志、位置标志宜独立设置。6.2 信息内容 6.2.1 信息内容的表达传递应优先使用图形符号
10、。6.2.2 信息内容呈现应准确、简明。关键服务设施和设备的位置信息、关键节点和分岔处方向/方位信息应指示明确、清晰。6.2.3 信息内容更换频率高或信息量较大时,宜采用电子显示屏作为载体形式;内容更换频率应保证乘客正常阅读需要。6.2.4 当信息内容的设置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进行增减、调换、更新。6.2.5 信息的运用应符合信息分类原则,不同类别的信息宜运用在不同类型的载体上。6.2.6 信息分级、标志组合及导向标志连续性要求应符合 GB/T 185742008 中 4.2 的相关规定。6.3 标志元素设计 6.3.1 图形符号 6.3.1.1 边长大于 10 mm 图形符号,应符合 GB
11、/T 10001.1、GB/T 10001.3、GB/T 10001.9、GB/T 10001.10的规定;边长为 3 mm10 mm 的图形符号,应符合 GB/T 17695 的规定。6.3.1.2 制定 GB/T 10001(所有部分)中未涉及的图形符号,应符合 GB/T 16900(所有部分)及 GB/T 16903 的有关规定。6.3.1.3 使用带有方向性的图形符号时,应避免其方向与实际场景的方向相矛盾;当出现矛盾时,应采用该图形符号的镜像。6.3.2 文字 6.3.2.1 文字、数字应符合 GB/T 185742008 中 4.3.54.3.10 的规定。6.3.2.2 中文默认字
12、间距为 0,车站名称在两、三字的情况下,字间距为 2 倍。6.3.2.3 英文翻译应遵守 GB/T 30240.2 的规定。英文的拼写、语句、缩略语等应规范,具体内容应经所在城市市级政府外事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后使用。6.3.2.4 英文字母作为出入口编号使用,应大写并加粗,分隔符为标准字体。6.3.2.5 英文默认字距为 0;如有英文单词过长情况,宜采用缩写形式,特殊情况下宜进行分行设计。6.3.2.6 阿拉伯数字与线路标志色或出入口编号组合使用情况下应加粗。6.3.3 图形、文字的组合 6.3.3.1 组合标志中图形符号、箭头、文字、数字的尺寸应分别统一。6.3.3.2 方向符号与图形符号、文
13、字组合使用时,在视觉上应是一个整体,并应与其他导向信息元素有明显区分。6.3.3.3 方向符号、图形符号、文字等与其衬底色应有足够的对比度,细节及其相互关系应能在观察距离处清晰分辨。光线不足条件下,应保证有内置光源或足够的外部照明。6.3.3.4 单一信息组合采用居中设置方式。6.3.3.5 版面横向或纵向布置时,图形、文字的组合排列应符合 GB/T 185742008 中 4.3.154.3.20的规定。DB37/T 46322023 4 6.3.3.6 在同一标志中,同一重要级别信息应使用统一字体大小。6.3.3.7 标志中图形、分割线比例关系,宜符合附录 A 的要求,示例见图 1。6.3
14、.3.8 标志中图形符号及文字、箭头的比例关系,宜符合附录 A 的要求。6.3.3.9 图形符号、文字与边框应留有适当间隙。图形符号和文字间距在必要时可在字宽方向进行压缩。图1 图形符号及文字、箭头的比例关系示例 6.3.4 色彩 6.3.4.1 基础色 6.3.4.1.1 与进站、换乘相关的信息应采用白色,与出站相关的信息应采用黄色(C0 M18 Y94 K0,PANTONE 109C),导向标志牌底色应采用深蓝色(C100 M82 Y78 K66,PANTONE 5463C);含线路标志色的图形或规定的特定颜色的图形除外。6.3.4.1.2 站台站名标志、安全类标志等的中英文字体应使用黑、
15、白色,不宜使用彩色字体。6.3.4.2 线路标志色 6.3.4.2.1 线路标志色应用于导向系统、地图系统、车辆时,单一线路应采用一种标志色;对有换乘关系的线路,其标志色的选择应进行区别,避免相近色交叠。6.3.4.2.2 线路标志色的印刷色宜采用 CMYK 配色标准,在实际制作中宜对照 PANTONE 色卡进行校正;宜对线路标志色进行命名。6.4 线路、车站名称及出入口编号 6.4.1 线路名称 6.4.1.1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应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号;特殊情况下可采用阿拉伯数字和文字相结合。6.4.1.2 线路名称信息应包括线路编号、线路标志色、线路中英文信息。6.4.2 车站名称 6.4.2
16、.1 城市轨道交通的车站中文名称应经所在城市市级地名行政主管部门核准,以所在地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官方发布为准。6.4.2.2 车站名称的英文翻译拼写应经所在城市市级政府外事行政主管部门核准,以所在地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官方发布为准。DB37/T 46322023 5 6.4.3 出入口编号 6.4.3.1 出入口应采用大写英文字母编号,以最接近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线为中心,结合指北针方向以最接近正西方的出入口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对各出入通道由 A 至 Z 进行字母顺序编号,如遇到“I”、“O”则越过去进行编号。当同一出入口通道有两个及以上出入口时,按照顺时针从离车站主体最近的通道开始,由附加数字“1”
17、的顺序递增补充编号,例如:“A1、A2”。6.4.3.2 项目建设时预留未建的出入口,应预留编号。6.4.3.3 项目建设时预留的商业连接通道,原则上不设置编号。可根据协议或需求,设置相关标志。6.4.3.4 线路运营期间与商业连接的新通道,原则上不增设新的出入口编号。6.4.3.5 换乘车站出入口编号应按一座车站进行统一编号。6.4.3.6 后期建设的换乘车站出入口应在既有车站出入口编号基础上进行顺延编号。如既有车站出入口编号为 A、B、C、D,则新建换乘车站出入口在保持原有出入口编号,并遵循 6.4.3.1 规定的基础上,从 E、F、G顺序编号。如新建车站出入口与原出入口共用通道且并非预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4632-2023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计规范 4632 2023 城市轨道 交通 公共 信息 导向 系统 设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