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1344-2023 公众应急救护培训管理规范.pdf
《DB33 T 1344-2023 公众应急救护培训管理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T 1344-2023 公众应急救护培训管理规范.pdf(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03.080.99 CCS C 77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 13442023 公众应急救护培训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management of public first aid training 2023-12-12 发布2024-01-12 实施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33/T 13442023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浙江省红十字会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浙
2、江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指导和备灾救灾中心、浙江省急救指挥中心、浙江省计量与标准化学会、浙江省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协会、浙江省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中心、湖州市红十字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芳、龚青云、张晓燕、孙文澜、王春香、蔡文伟、叶建青、吴雄伟、吴飞娜、沈文婕、张欢、裘丹娜。DB33/T 13442023 1 公众应急救护培训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众应急救护培训的培训对象、培训机构、培训安排、培训分类、考官管理、考核、复训、评价改进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面向年满16周岁的公民开展创伤救护、心肺复苏(含自动体外除颤器操作)等应急救护培训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
3、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应急救护 first aid 在突发伤病或灾害事故现场,在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前,对伤病员提供初步、及时、有效的救护措施。3.2 自动体外除颤器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 一旦操作人员启动,除颤器自动分析通过放置在胸部体表电极获得的心电信号(ECG),识别心脏节律,当检测到可电击心脏节律时自行执行充电操作的除颤器。来源:WS/T 6032018,3.3 3.3 救护员 first aider 接受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通过理论、技能考核,取得相关有效证书,具备一定的自救互救技能的人员。注:救护员证书包括
4、红十字救护员证、初级急救员证、浙江急救志愿者证等。4 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应符合下列要求:a)年满 16 周岁;b)身体健康或健康状况不影响参加培训;c)具有独立完成理论学习和考核的能力。5 培训机构 机构资质 5.1 开展公众应急救护培训机构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DB33/T 13442023 2 a)各级红十字会及其举办或主管的培训机构;b)具有相应职能或主管部门授权的医疗卫生机构;c)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经营范围包含培训且经辖区县级以上红十字会登记备案、三年内无违法记录的社会组织、机构。制度建设 5.2 5.2.1 应建立培训工作管理制度,统筹组织安排培训,制定培训计划、规范培训流程。5.2.
5、2 应建立人员管理制度,开展工作人员、应急救护师服务质量评价。5.2.3 应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消防安全、疫情防控、应急处置等工作。5.2.4 应建立场地设备管理制度,做好场地使用登记和设备购置、使用、保养维护、报废等记录。5.2.5 应建立信息化管理制度,依托平台开展培训、考核、发证、继续教育以及数据收集、录入等工作。5.2.6 应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包括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等。人员配备 5.3 5.3.1 应至少配备 2 名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教务管理、教学管理等工作。5.3.2 应至少配备 5 名取得师资资格的应急救护师负责培训教学。场地设备 5.4 5.4.1 培训场地和设施设备应符
6、合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卫生防疫等要求。5.4.2 培训场地面积不少于 60 m2,学员人均使用面积不少于 2 m2。5.4.3 应根据以下要求配置设备与教具:a)基础设备,包括桌椅、电脑、投影仪等;b)气道异物梗阻模型不少于 2 具;c)心肺复苏模型(成人、儿童、婴儿)、AED 训练机,其中成人、儿童心肺复苏模型不少于 5 具、婴儿心肺复苏模型不少于 2 具、AED 训练机不少于 5 台;d)创伤救护器材,包括三角巾、绷带、敷料、夹板、脊柱转移板、颈托等,数量能满足培训需要,鼓励运用现场资源如报纸、围巾、衣物等进行教学。6 培训安排 培训组织者应提前了解培训对象需求,制定培训计划,确定时间、场
7、地,并公布培训计划,接受6.1 学员报名。每班培训学员不超过 50 人,培训班工作人员应确认学员信息,并向学员推送有关培训信息。6.2 实操练习分组时,救护员培训师生比不低于 1:16,心肺复苏(含自动体外除颤器操作)培训(以6.3 下简称 CPR+AED 培训)师生比不低于 1:10。实操练习时,救护员培训应保证每组至少配备 1 具心肺复苏模拟人、1 台 AED 训练机,每组学员6.4 不超过 16 人;CPR+AED 培训,模拟人、训练机与学员比例不低于 1:5。7 培训分类 救护员培训 7.1 DB33/T 13442023 3 7.1.1 培训内容 救护员培训教学大纲见附录A中表A.1
8、。7.1.2 培训学时 以一个班(每班学员不超过50人)为单元,每单元16学时,包含理论学习及考核8学时、实操练习及考核8学时,每学时45分钟,共计720分钟。7.1.3 培训方式 理论培训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操练习应在线下开展。CPR+AED 培训 7.2 7.2.1 培训内容 CPR+AED 培训教学大纲见附录 A 中表 A.2。7.2.2 培训学时 以一个班为单元,每单元总4学时(每学时45分钟),共计180分钟,其中理论学习及考核1学时,实操练习及考核3学时。7.2.3 培训方式 理论培训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条件的,可利用“应急救护一体机”等设备的学习、训练、考核功
9、能完成所有培训内容。注:应急救护一体机指集合AED、急救包、交互大屏于一体的应急救护设备。通过环境营造、物联技术应用为公众提供便捷的设备查找、导航,呼救、急救知识学习等服务,同时为设备管理人员提供AED巡检、耗材预警、使用监控、日志管理等远程便捷管理功能。8 考官管理 应建立考官管理机制,对考官进行统一管理、委派。8.1 注:考官指经培训考核,取得应急救护培训考官资格,并能承担应急救护培训实操考核、评卷和质量分析工作的人员。考官应具有 3 年以上应急救护培训或开展应急救护工作经历,经申请培训,取得考官资格,可开8.2 展考核工作。考官应履行考官职责,对考核项目负责。8.3 应对考官进行年度考核
10、,根据考核情况进行奖惩,必要时取消考官资格。8.4 9 考核 公众应急救护考核分理论和实操考核。9.1 理论考核达到 80 分及以上为合格,不合格的给予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仍不合格的,不应发放证书。9.2 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增加 2 次考试机会;从事急诊、重症、麻醉等专业的医护人员可申请免考。救护员培训、CPR+AED 培训实操考核具体要求应符合附录 B,不合格的给予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仍9.3 不合格的,不应发放相应证书。DB33/T 13442023 4 救护员培训实行“教考分离”制度,教学由应急救护师负责,实操考核由考官负责。9.4 10 复训 培训机构应建立复训制度,为持证人员提供经常性
11、的、便利可及的学习、训练机会,并做好记录。10.1 考核通过的人员,证书有效期延长 3 年。证书到期前半年内,培训机构应向持证人员推送提醒信息,并组织开展复训。10.2 救护员复训学时为 8 学时,创伤救护操作考核时可采用情景模拟方式进行。复训教学大纲见附录10.3 A、实操考核要求应符合附录 B。11 评价改进 培训机构应公开客服电话、电子邮箱、意见簿等,接收投诉和意见反馈。每单元培训结束后了解11.1 培训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对培训活动进行质量评估,培训质量评估表见附录 C。培训机构应每年开展自我评价或邀请第三方组织开展评价,评价内容包括:11.2 a)课程设置;b)师资水平;c)授课内容及
12、方式;d)组织管理;e)保障服务;f)考核情况;g)改进措施。培训机构应对投诉、意见建议、自我评价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对问题和不足及时整改,持续提高11.3 培训质量。DB33/T 13442023 5 A A 附录A (资料性)教学大纲 A.1 救护员培训教学大纲见表 A.1。表A.1 救护员培训教学大纲 培训单元 培训内容 学习目标 救护概论(1.5 学时)1.红十字与应急救护 2.第一响应人 3“快一点,救在身边”文明理念 4.应急救护的目的、原则和程序 1.增强“热爱生命、护佑生命”意识 2.熟悉应急救护的目的 3.掌握应急救护的原则与程序 4.熟悉应急救护的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理论(2.
13、5 学时)1.心肺复苏基础知识 2.心肺复苏的程序和操作技术 3.自动体外除颤器(AED)4.气道异物梗阻的处理 1.熟悉心搏骤停、“生存链”和心肺复苏的概念 2.掌握成人心肺复苏的程序和操作技术 3.熟悉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操作技术 4.熟悉双人心肺复苏的操作技术 5.熟悉儿童、婴儿心肺复苏的程序和操作技术 6.掌握高质量心肺复苏的标准 7.掌握 AED 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8.掌握气道异物梗阻的表现 9.掌握成人、儿童、婴儿气道异物梗阻的处理方法 创伤救护理论(2 学时)1.创伤救护概述 2.出血与现场止血方法 3.现场包扎方法 4.现场骨折固定 5.关节脱位与扭伤的现场处理 6.伤员的
14、搬运护送 7.特殊创伤的现场处理 1.了解创伤的常见原因和主要类型 2.掌握创伤救护的目的和原则 3.掌握现场对伤员的初步检查 4.熟悉出血的类型、出血量与症状,可疑内出血的处理原则 5.掌握外出血的止血方法(少量出血、严重出血)6.掌握包扎的要求和方法(绷带包扎、三角巾包扎)7.熟悉骨折的判断 8.掌握骨折固定原则 9.掌握四肢骨折利用健肢和躯干固定的方法 10.熟悉关节脱位与扭伤的现场处理原则 11.了解伤员搬运护送的目的 12.熟悉常用的搬运护送方法 13.熟悉特殊创伤的现场处理 自选课程(1.5 学时)1.常见急症 2.意外伤害 3.突发事件 在应急救护培训教材内,根据培训对象特点及需
15、求选择相应内容 理论考核(0.5 学时)理论考核 心肺复苏与自动体外除颤器操作练习及考核(4 学时)1.成人心肺复苏的程序和操作技术 2.AED 的使用 3.气道异物梗阻的处理 1.掌握成人心肺复苏的程序和操作技术 2.掌握 AED 的使用 3.掌握成人、儿童、婴儿气道异物梗阻的处理方法 操作考核:成人心肺复苏及 AED;成人、儿童、婴儿气道异物梗阻的处理 创伤救护操作练习及考核(4 学时)1.现场止血方法 2.现场包扎方法 3.现场骨折固定 4.关节扭伤的现场处理 5.特殊创伤的现场处理 1.掌握外出血的止血方法 2.掌握绷带环形、螺旋和“8”字包扎方法 3.掌握三角巾头顶帽式、双眼、双肩、
16、单胸、全腹、手足和膝关节的包扎方法 4.掌握四肢骨折的现场固定方法 5.熟悉肠管外溢和伤口异物扎入的现场处理 6.熟悉骨盆骨折和肢体离断伤的现场处理 7.了解开放性气胸的现场处理 操作考核:外出血的止血与包扎、骨折固定 DB33/T 13442023 6 A.2 CPR+AED 培训教学大纲见表 A.2。表A.2 CPR+AED 培训教学大纲 培训单元 培训内容 学习目标 心肺复苏与自动体外除颤器理论(1 学时)1.“快一点,救在身边”文明理念 2.心肺复苏基础知识 3.成人心肺复苏的程序和操作技术 4.自动体外除颤器 1.增强“热爱生命、护佑生命”意识 2.熟悉心搏骤停、“生存链”和心肺复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 1344-2023 公众应急救护培训管理规范 1344 2023 公众 应急 救护 培训 管理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