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 T 1087-202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修订).pdf
《DB32 T 1087-202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修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2 T 1087-202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修订).pdf(9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93.080.20 CCS P66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 32/T 1087XXXX 代替DB32/T 10872008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expressway asphalt pavements(报批稿)2022-09-06 发布2022-10-06 实施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 32/T 1087XXXX I 目次 前言.V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2 4 符号和缩略语.5 5 总体要求.6 6 基层、底基层.6 一般规定.6 6.
2、1 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6 6.2 密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基层.12 6.3 级配碎石底基层.13 6.4 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15 6.5 7 下封层、粘层.18 下封层.18 7.1 粘层.19 7.2 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20 7.3 8 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粘结层.20 一般规定.20 8.1 材料要求.21 8.2 施工准备.21 8.3 施工.21 8.4 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22 8.5 9 面层.22 一般规定.22 9.1 材料要求.23 9.2 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27 9.3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29 9.4 下承层的检查与处理.31 9.5 机械与试验仪器
3、.32 9.6 首件工程.32 9.7 施工.33 9.8 其他沥青混合料.36 9.9 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40 9.10 10 改扩建工程.42 一般规定.42 10.1 材料要求.42 10.2 DB 32/T 1087XXXX II 旧路面的处理.42 10.3 新旧路面铺筑及拼接.43 10.4 11 施工信息自动采集与预警.46 一般规定.46 11.1 数据采集与传输.46 11.2 数据分析与预警处理.48 11.3 附录 A(规范性)施工机械.49 附录 B(规范性)质量检测仪器.52 附录 C(资料性)ATB-25 沥青碎石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实例.55 附录 D(规范性)
4、不粘轮试验规程.59 附录 E(规范性)AC-S 沥青混合料要求.61 附录 F(规范性)公路沥青 60旋转粘度试验规程.62 附录 G(规范性)多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方法检测规程.64 附录 H(资料性)玄武岩高温抗剥落性能试验规程.68 附录 I(规范性)粗集料高温压碎值试验规程.70 附录 J(规范性)液体材料渗透性试验规程.72 附录 K(资料性)SMA-13S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实例.74 附录 L(资料性)Superpave20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实例.78 附录 M(规范性)地推式直剪试验检测规程.84 参考文献.85 图 C.1 混合料密度及体积指标与油石比
5、关系曲线.57 图 D.1 粘轮测试仪示意图.59 图 F.1 布洛克菲尔德粘度计示意图.62 图 G.1 动态剪切流变仪基本原理示意图.64 图 K.1 级配曲线图.75 图 L.1 设计级配曲线.80 图 M.1 地推式直剪试验装置示意图.84 表 1 水泥质量要求.7 表 2 集料备料规格.7 表 3 粗集料技术要求.7 表 4 细集料技术要求.7 表 5 抗裂嵌挤型(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级配范围.9 表 6 密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级配范围.12 表 7 密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大马歇尔试验设计要求.12 表 8 级配碎石底基层用集料质量技术要求.13 表 9 级配碎石级配组成范围.13
6、 DB 32/T 1087XXXX III 表 10 水泥、集料的质量标准.15 表 11 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质量控制标准.16 表 12 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查标准.17 表 13 SBS 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18 表 14 集料级配范围.19 表 15 不粘轮乳化沥青技术要求.20 表 16 下封层质量检查项目及质量标准.20 表 17 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粘结层的检验标准.22 表 18 70 号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23 表 19 SBS 改性沥青技术要求.23 表 20 面层用粗集料技术要求.24 表 21 粗集料供料品种控制筛孔尺寸.25 表 22 面层用
7、细集料规格.25 表 23 面层用细集料技术要求.25 表 24 面层用矿粉的技术要求.26 表 25 抗剥落剂技术要求.26 表 26 封水剂技术要求.27 表 27 SMA-13S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设计技术要求.27 表 28 SMA-13S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检验技术要求.27 表 29 Superpave20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验证试验技术要求.28 表 30 Superpave25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验证试验技术要求.28 表 31 SMA-13S 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29 表 32 Superpave 沥青混合料级配控制点和限制区界限.29 表 33 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
8、33 表 34 Superpave 混合料碾压速度.34 表 35 SMA-13S 混合料碾压速度.35 表 36 高模量剂质量技术要求.36 表 37 HMM 级配范围.36 表 38 HMM 配合比设计检验技术要求.36 表 39 HMM 的施工温度.37 表 40 建议施工碾压方案.38 表 41 岩沥青质量技术要求.38 表 42 RAC-20 级配范围.38 表 43 RAC-20 马歇尔试验设计及检验要求.38 表 44 RAC-20 的施工温度.40 表 45 建议施工碾压方案.40 表 46 沥青路面各面层施工阶段的质量检查标准.40 表 47 界面剂技术要求.44 表 48
9、基层、底基层拼接缝施工质量控制要求.44 表 49 面层拼接缝施工质量控制要求.45 表 50 改性沥青生产指标及采集频率.46 表 51 沥青运输指标及采集频率.46 表 52 沥青试验检测指标及采集频率.46 DB 32/T 1087XXXX IV 表 53 沥青混合料拌和生产指标及采集频率.47 表 54 沥青混合料运输指标及采集频率.47 表 55 沥青混合料摊铺指标及采集频率.47 表 56 沥青混合料压实指标及采集频率.48 表 A.1 底基层、基层施工机械设备配置.49 表 A.2 SMA-13S 上面层施工机械设备配置.49 表 A.3 Superpave 面层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10、.50 表 A.4 HMM 面层施工机械设备配置.50 表 A.5 RAC 面层施工机械设备配置.50 表 A.6 下封层施工机械设备配置.51 表 A.7 桥面防水粘结层施工机械设备配置.51 表 B.1 基层、底基层质量检测仪器配置.52 表 B.2 沥青面层质量检测仪器配置.52 表 B.3 下封层质量检测仪器配置.53 表 B.4 桥面防水粘结层质量检测仪器配置.54 表 C.1 各种集料筛分结果.55 表 C.2 各级配各种集料组成.55 表 C.3 混合料级配表.55 表 C.4 各级配的大马歇尔试验结果.55 表 C.5 各级配混合料 SSC 试验结果.56 表 C.6 设计级配
11、不同油石比时大马歇尔试验结果.57 表 C.7 设计级配各项指标.57 表 C.8 水稳定性试验结果.58 表 C.9 动稳定度试验结果.58 表 C.10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20).58 表 E.1 AC-20S、AC-25S 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61 表 G.1 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精度要求.64 表 H.1 沥青混合料试样数量.68 表 H.2 沥青混合料试样数量.68 表 K.1 各种集料的筛分结果.74 表 K.2 集料密度试验结果.74 表 K.3 SMA-13S 沥青混合料三种级配的设计组成结果.74 表 K.4 VCADRC测试结果.75 表 K.5 初试级配的体积分析.7
12、5 表 K.6 马歇尔试验结果.75 表 K.7 析漏试验结果.76 表 K.8 飞散试验结果.76 表 K.9 浸水马歇尔试验结果.76 表 K.10 车辙试验动稳定度.76 表 K.11 小梁弯曲试验结果.77 表 K.12 级配及最佳油石比.77 表 L.1 集料相对密度试验结果表.78 表 L.2 集料筛分结果表.78 DB 32/T 1087XXXX V 表 L.3 级配组成表.78 表 L.4 三种试验级配旋转压实试验结果汇总表.79 表 L.5 三种级配估算沥青用量试验结果评价表.79 表 L.6 设计级配四种沥青用量试验结果汇总表.80 表 L.7 四种沥青用量沥青混合料体积性
13、质.81 表 L.8 设计沥青用量验证试验结果表.81 表 L.9 沥青混合料体积性质表.81 表 L.10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82 表 L.11 车辙试验动稳定度试验结果.82 表 L.12 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82 表 L.13 冻融劈裂试验结果.82 表 L.14 小梁弯曲试验结果.83 表 L.15 级配及设计油石比.83 DB 32/T 1087XXXX V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32/T 10872008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与DB32/T 10872008
14、相比除了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了部分术语(见第 3 章,2008 年版的第 3 章);b)更改了部分符号(见第 4 章,2008 年版的第 4 章);c)更改了底基层、基层(见第 6 章,2008 年版的第 6 章、第 7 章);d)删除了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底基层(见 2008 年版的 6.2);e)更改了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见 6.2,2008 年版的 6.4、7.2);f)删除了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底基层(见 2008 年版的 6.4、7.3);g)删除了路面透层(见 2008 年版的 8.1);h)更改了路面下封层、粘层技术要求(见 7.1、7.2,200
15、8 年版的 8.2、8.3);i)更改了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粘结层(见第 8 章,2008 年版的第 9 章)j)更改了面层材料、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见 9.2、9.3,2008 年版的 10.2、10.3);k)删除了面层中 AC/AK 沥青混合料相关要求(见 2008 年版的第 10 章);l)增加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岩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见 9.9);m)更改了新旧路面基层、面层拼接方法(见 10.3、10.4,2008 年版的 11.3、11.4);n)增加了施工信息自动采集与预警(见第 11 章);o)更改了“施工机械”、“质量检测仪器”、“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设计方法”、“沥青混
16、合料 Superpave 配合比设计方法”、“ATB 沥青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见附录 A、附录 B、附录 K、附录 L、附录 C,2008 年版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附录 D);p)删除了“施工质量动态管理方法”(见 2008 年版附录 E);q)增加了“不粘轮试验规程”、“AC-S 沥青混合料要求”、“公路沥青 60旋转粘度试验规程”、“多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方法检测规程”、“玄武岩高温抗剥落性能试验规程”、“粗集料高温压碎值试验规程”、“液体材料渗透性试验规程”、“地推式直剪试验检测规程”(见附录 D、附录 E、附录 F、附录 G、附录 H、附录 I、附录 J、附录
17、 M)。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路交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蒋振雄、刘世同、潘卫育、张志祥、杜骋、金光来、刘朝晖、邵学富、陆宇、李一鹤、杨光昊、张孝胜、王祥波、蔡文龙、臧国帅、刘海婷、曹阳、张志超、余雪娟、吴德磊、王兆鑫、陈兆南、马仕亮、王罡。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08 年首次发布为 DB32/T 10872008;本次为第一次修订。DB 32/T 1087XXXX 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18、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底基层、基层、下封层、粘层、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粘结层、面层等施工技术要求,改扩建工程、施工信息自动采集与预警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高速公路新建、改扩建沥青路面等工程,其他等级公路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34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 3682.1 塑料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的测定 第
19、1部分:标准方法 GB/T 5210 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 GB/T 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9466.3 塑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3部分:熔融和结晶温度及热焓的测定 JCT 975 道桥用防水涂料 JGJ 63 混凝土用水标准 JT/T 533 沥青路面用纤维 JT/T 798 路用废胎胶粉橡胶沥青 JTG 3430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 3450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 5142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JTG 5421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 JTG/T 5521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JTG D5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
20、范 JTG E2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E30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 E41 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51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T F2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土建工程 DB32/T 2285 水泥混凝土桥面水性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施工技术规范 DB32/T 3821 公路养护工程排水沥青路面技术规范 DB32/T 4340-2022 沥青红外光谱法相似度识别与SBS含量试验检测规程 D
21、B 32/T 1087XXXX 2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基层 base 直接位于沥青路面面层下的主要承重层。来源:JTG/T F202015,2.0.1,有修改 3.2 底基层 subbase 在沥青路面基层下铺装的次要承重层。来源:JTG/T F202015,2.0.2,有修改 3.3 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 cement stabilized material with crack resistance and interlock characteristics 通过混合料合成级配的控制,形成骨架嵌挤结构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来源:DB32/T 331120
22、17,3.3 3.4 抗裂嵌挤型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 low-dose cement stabilized material with crack resistance and interlock characteristics 采用较低剂量(一般小于 3%)的水泥,通过混合料合成级配的控制,形成骨架嵌挤结构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3.5 级配碎石 graded crushed stone 各档粒径的碎石和石屑按一定比例混合,级配满足一定要求且塑性指数和承载比均符合规定要求的混合料。来源:JTG/T F202015,2.0.7 3.6 松铺系数 coefficient of loose pavin
23、g material 材料的松铺厚度与达到规定压实度的压实厚度之比值。来源:JTG/T F202015,2.0.10 3.7 集料 aggregate 在混合料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的粒料,包括碎石、石屑、砂等。来源:JTG E422005,2.1.1 3.8 填料 filler 在沥青混合料中起填充作用的粒径小于0.075mm的矿物质粉末。通常是石灰石等碱性石料加工磨细得到的矿粉,水泥、消石灰、粉煤灰等矿物质有时也可作为填料使用。来源:JTG E422005,2.1.9 3.9 聚合物纤维 polymer fiber DB 32/T 1087XXXX 3 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为原料制成的化学纤维。
24、来源:JT/T 5332020,3.3 3.10 集料最大粒径 maximum size of aggregate 指集料的100%都要求通过的最小的标准筛筛孔尺寸。来源:JTG E422005,2.1.27 3.11 集料的公称最大粒径 nominal maximum size of aggregate 指集料有少量不通过(一般容许筛余不超过10%)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通常比集料最大粒径小一个粒级。来源:JTG E422005,2.1.28 3.12 沥青结合料 Asphalt binder,Asphalt cement 在沥青混合料中起胶结作用的沥青类材料(含添加的外掺剂、改性剂等)的总
25、称。来源:JTG F402004,2.1.1 3.13 乳化沥青 emulsified bitumen(英),asphalt emulsion,emulsified asphalt(美)石油沥青(或煤沥青)与水在乳化剂、稳定剂的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匀的沥青产品,也称沥青乳液。来源:JTG F402004,2.1.2 3.14 改性沥青 modified bitumen(英),modified asphalt(美)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天然沥青、磨细的橡胶粉或者其他材料等外掺剂(改性剂)制成的沥青结合料,从而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来源:JTG F402004,2.1.4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2 1087-202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修订 1087 2022 高速公路 沥青路面 施工 技术规范 修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