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 T 3432-2023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兼顾人防设计标准.pdf
《DB23 T 3432-2023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兼顾人防设计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3 T 3432-2023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兼顾人防设计标准.pdf(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93.02CCS P 18DB23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T 34322023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兼顾人防设计标准XXXX-XX-XX 发布XXXX-XX-XX 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23/XXXXXXXXX1目 次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设计原则.35总体要求.36建筑与布局.47结构设计.58通风设计.189给排水设计.1910电气设计.1911管线防护.2012平战功能转换.21参考文献.23DB23/XXXXXXXXX2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
2、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人民防空办公室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人民防空办公室、黑龙江省人防设计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萌、刘秀峰、李明、张路明、吴涛、李铁东、徐泉利、冯姗姗、杨帆、崔宏江、杨再冉、孙久晖、李晓松、孔一、芦成钢、王卓然、马娜、唐跃宇、孟凡冰、姚久宝、罗娇赢。DB23/XXXXXXXXX1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兼顾人防设计标准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兼顾人防设计的术语和定义、设计原则、总体要求、建筑与布局、结构设计、通风设计、给排水设计、电气设计、管线防护、平战功能转换。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域各城区范围内新建、改建
3、、扩建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工程。本文件不适用于缆线综合管廊工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3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22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T 5047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 50838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 50981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RFJ1-98人民防空工程防护功能平战转换设计标准JGJ 118
4、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综合管廊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来源:GB 50838-2015,2.1.13.2干线综合管廊用于容纳城市主干工程管线,采用独立分舱方式建设的综合管廊。来源:GB 50838-2015,2.1.2DB23/XXXXXXXXX23.3支线综合管廊用于容纳城市配给工程管线,采用单舱、双舱或多舱方式建设的综合管廊。来源:GB 50838-2015,2.1.33.4缆线综合管廊采用浅埋沟道方式建设,设有可开启盖板但其内部空间不满足人员正常通行要求,用于容纳电力电缆、通信电缆的管廊。来源:G
5、B 50838-2015,2.1.43.5城市工程管线城市范围内满足生活生产需要的给水、雨水、污水、天然气、热力、电力、通信等市政公用管线,不包含工业管线。来源:GB 50838-2015,2.1.53.6管线分支口综合管廊内部管线和外部直埋管线相衔接的部分。来源:GB 50838-2015,2.1.93.7人防防护结构综合管廊中承受空气冲击波或土中压缩波直接作用的顶板、墙体和底板,及起防化密闭分隔作用的墙体、楼板。3.8管廊监控中心监控各专业管线运行状况、管廊环境状况,出入口管理,应急通信,视频监控及火灾报警系统接入,以及各系统之间的联动控制、应急处置的场所,宜与消防控制中心合建。3.9分控
6、站设置于所保护防火分区的设备间内,监控该分区所有设备的状态及信息,并将监控、报警和联动反馈信号送至监控中心。3.10区域火灾报警控制站设置于所保护区域的管廊设备间内,直接连接管廊现场的各种火灾探测器,对现场消防控制与报警系统装置及消防系统设备进行监控处理各种报警信息,通过消防专用的网络与消防控制中心相连接,传递火警信息,一般无人值守。3.11变配电站设置于管廊每个供电区域的中心,将电网送来的高压电通过变压器变成低压(380/220)电,分别将电能分配到用电设备。3.12舱室由综合管廊结构主体或防火墙、防火门分隔的,用于敷设城市工程管线的封闭空间。DB23/XXXXXXXXX33.13防护区段综
7、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工程中防护设施和内部设备均能独立自成体系的使用空间。3.14人员应急疏散通道战时供人员紧急疏散转移使用的通道。3.15综合管廊工程平战转换综合管廊工程根据需要,采用便捷、可靠技术措施,对工程使用功能、防护功能、内部环境和设备设施实施的平时功能状态和战时防护功能状态的互相转换。4设计原则4.1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设计必须贯彻“统筹兼顾、集约经济、平战融合”的方针,坚持与经济建设相协调,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安全、适用、经济。4.2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工程的规划应与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规划同步协调,并与城市防空袭方案计划、人民防空工程建设专项规划相结合。5总体要求5.1基本要求
8、5.1.1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工程战时应保证管廊内部通信、电力、给排水等重要管线的安全,不宜用作战时人员及物资等掩蔽场所,紧急状态下其检修通道可作为人员应急疏散通道。天然气管道舱室、采用蒸汽介质的热力管道舱室的检修通道,不应作为人员应急疏散通道。5.1.2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工程的设计应在保障平时使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综合管廊工程平时的设施、设备,完善其战时防护功能。5.1.3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工程宜结合防火分区,划分为一个或多个防护区段。设置于地下的重要配套功能房间应独立划分防护区段。5.1.4雨水(管)、污水(管)单独设为一个舱室时,所在舱室可不纳入防护区。5.1.5存在多年冻土的地区,
9、应根据 JGJ 118 及当地工程经验,采取合理、可靠的地基处理措施,确保工程结构安全。5.1.6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工程宜与临近人防工程、人防连通道或其它地下空间相互连通;暂时不能连通时,宜根据当地城市人民防空建设专项规划预留人防连通口。5.1.7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工程的设计除应符合本文件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5.2防护要求5.2.1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工程按防常规武器的袭击进行设计,战时有人员值守的地下监控中心和地下变(配)电站尚应具备抵御预定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袭击的能力。在预定武器破坏效应及其次生灾害环境下,工程应能保障综合管廊的战时功能,利于战后恢复使用。DB2
10、3/XXXXXXXXX45.2.2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工程,防常规武器、防核武器的防护等级由工程所在地人防主管部门按城市综合防护要求确定。6建筑与布局6.1一般规定6.1.1战时有人员值守的城市综合管廊监控中心应设置于地下,选址应满足 GB 50225 相关规定。6.1.2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工程防护区段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a)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工程应按防常规武器及核武器抗力级别进行防护区段划分,相同抗力级别的工程可不划分防护区段;b)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工程中各舱室之间可不划分防护区段;c)设置在地下的监控中心应单独划分为一个防护区段,战时宜设干厕;d)热力管道舱室和天然气道舱室纳入所在
11、综合管廊进行防护时,应各自划分为独立的舱室。6.1.3综合管廊的舱室与其配套设施之间应设置连通道,连通道净尺寸应符合 6.2.1 条的规定。6.2主体6.2.1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工程与其配套设施及相邻人防工程、地下空间的连通道净尺寸应满足人员通行要求,净宽应不小于 1.5 m,净高应不小于 2.4 m。6.2.2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工程的天然气道舱室应位于综合管廊的外侧或顶层。6.2.3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工程内应按人民防空工程标识技术规定设置明显的标识。6.3口部6.3.1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工程战时人员出入口宜结合平时人员出入口、进风口、逃生口设置。6.3.2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工程的的
12、口部设计,应便于防护设备安装、启闭和维护检修,并利于平战转换。6.3.3每条综合管廊应设置不少于两个战时人员出入口,各出入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 200 m,且不宜大于 800 m,并应直通地面。6.3.4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工程的主要出入口宜设置在地面建筑倒塌范围以外;当条件限制不能设置在倒塌范围以外时,口部应有防倒塌堵塞措施。6.3.5战时人员出入口采用阶梯式时,梯段净宽不应小于 1.5 m,净高不应小于 2.2 m;门洞净宽不应小于 0.8 m,净高不应小于 2.O m;战时人员出入口采用爬梯式时,出入口平面净尺寸不应小于 1.0 m1.0 m,当为圆形时,内径不应小于 1.0 m。6
13、.3.6设置在地下的监控中心应至少设置一个直通室外地面的战时主要出入口及一个通向相邻防护区段的连通口。6.3.7在满足平时使用的情况下,应减少各类孔口数量,并合理控制孔口尺寸。DB23/XXXXXXXXX56.3.8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工程的孔口防护设备应优先采用通过国家认证的定型防护产品,采用非标准防护设备时应提供审查合格的设计图纸。6.3.9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工程顶部开设的吊装口,其净宽不应大于管线外管径加 0.6 m,净长不宜大于 7.0 m。吊装口宜采取防护密闭门垂直封堵;当采取水平封堵措施时,优先选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进行封堵,并应在平时安装到位。7结构设计7.1一般规定7.1.1
14、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工程结构选型,应根据防护要求、战时和平时使用功能、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7.1.2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工程结构设计,应根据防护要求和受力情况,做到结构各个部位抗力相协调。7.1.3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工程结构构件承载力,应分别按平时(包括施工期间)使用状态和战时使用状态进行计算,并应取其中不利结果进行设计。7.1.4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工程结构安全等级及设计使用年限应符合 GB 50838 的要求。7.1.5平时使用状况、战时使用状况的荷载计算和荷载效应组合,应按照 GB 50009、GB 50225 执行。7.2材料7.2.1综合管廊
15、兼顾人民防空工程结构材料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a)采用坚固耐久、符合环保和防火要求的建筑材料;b)与土(岩)体相接触的外墙,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材料;c)当与有侵蚀性的介质接触时,材料应采取防腐蚀措施;d)钢筋优先采用 HRB400 级和 HRB500 级钢筋;e)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不应采用冷轧、冷拉等冷加工处理的钢筋。7.2.2在动荷载和静荷载同时作用或动荷载单独作用下,材料强度设计值可按公式(1)计算确定:d=df(1)式中:fd动荷载作用下材料强度设计值(N/mm2);f静荷载作用下材料强度设计值(N/mm2);d动荷载作用下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按表 1 的规定采用。DB23/XX
16、XXXXXXX6表 1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d材料种类综合调整系数d热轧钢筋HPB3001.40HRB400、HRBF4001.20HRB3351.35HRB500、HRBF5001.10热轧钢材Q235 钢1.50Q390 钢1.25热轧钢材Q345 钢1.35Q420 钢1.20混凝土C55 及以下1.50C60C801.40注:表中同一材料的强度综合调整系数,适用于拉、压、剪和扭等不同受力状态。注 2:对于采用蒸汽养护或掺入早强剂的混凝土,其强度综合调整系数应乘以 0.90 的折减系数。7.2.3在动荷载与静荷载同时作用或动荷载单独作用下,材料的泊松比均宜取静荷载作用时的数值。7.2.4在
17、动荷载与静荷载同时作用或动荷载单独作用下,混凝土和砌体的弹性模量宜取静荷载作用时的 1.2 倍;钢材的弹性模量宜取静荷载作用时的数值。7.3常规武器作用计算一般规定7.3.1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工程防常规武器作用应按非直接命中的地面爆炸计算,且按常规武器地面爆炸的整体破坏效应进行设计。7.3.2常规武器爆炸空气冲击波作用在结构受爆面上的超压波形,宜按等冲量简化为无升压时间的三角形(图 1)。图 1常规武器爆炸空气冲击波超压简化波形Pr 超压峰值(MPa);to超压等效作用时间(S)7.3.3常规武器爆炸地冲击作用在土中结构上的动荷载波形宜按等冲量简化为有升压时间的三角形(图 2)。DB23/X
18、XXXXXXXX7图 2土中结构动荷载简化波形Pm动荷载峰值(MPa);tr动荷载等效升压时间(S);toi动荷载等效作用时间(S)7.4常规武器非直接命中的结构荷载计算7.4.1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工程顶板等效静荷载标准值除按 GB 50225 第 5.6 计算外,也可按表 2直接选用。对于常 5 级工程当顶板覆土厚度大于 2.5 m,常 6 级工程顶板覆土厚度大于 1.5 m 时,顶板可不计入常规武器地面爆炸产生的等效静荷载,顶板设计应符合本文件 7.10 要求。表 2作用在顶板上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kN/m2)顶板覆土厚度 h(m)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6 级5 级0h0.550401l09
19、00.5h1.0403090701.0h1.5301570501.5h2.050302.0h2.53015注 1:顶板按弹塑性工作阶段计算,允许延性比取 4.0。注 2:顶板覆土厚度 h 为小值时,qce1 取大值。7.4.2作用在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工程钢筋混凝土外墙上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ce2除可按 GB 50225第 5.6 计算外,也可按表 3、表 4 采用。DB23/XXXXXXXXX8表 3作用在非饱和土中钢筋混凝土外墙上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kN/m2)顶板顶面埋置深度 ha(m)土的类别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6 级5 级0h1.5碎石土、粗砂、中砂30207040细砂、粉砂251555
20、35粉土30156040粘性土、红粘土20155535老粘性土30156540湿陷性黄土25155535淤泥质土151035251.5h3.0碎石土、粗砂、中砂20154030细砂、粉砂15103525粉土15104025粘性土、红粘土15103525老粘性土15104025湿陷性黄土15103520淤泥质土1O52515注 1:钢筋混凝土外墙按弹塑性工作阶段计算,允许延性比取 3.0。表 4作用在饱和土中钢筋混凝土外墙上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kN/m2)顶板顶面埋置深度 ha(m)饱和土含气量1b(%)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6 级5 级0h1.515030100800.0570501401001.
21、5h3.01302580600.05503010080注:允许延性比取 3.0 计算确定。a:h为小值时,qce2 取大值。b:当含气量11%时,按非饱和土取值;当 0.05%11%时,按线性内插法确定。7.4.3考虑常规武器非直接命中的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工程底板可不考虑常规武器地面爆炸作用,但底板设计应符合 7.10 的构造规定。7.5常规武器在出入口外爆炸时的结构荷载计算7.5.1当常规武器在出入口外爆炸时,爆炸冲击波作用在第一道防护设备及其门框墙上的均布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2)(3)DB23/XXXXXXXXX9式中:-常规武器爆炸空气冲击波作用在第一道防护设备上的均布
22、等效静荷载标准值;-第一道防护设备的动力系数,按 GB 50225 相关规定计算;-爆炸空气冲击波直接作用在第一道防护设备门框墙上的均布等效静荷载标准值;-第一道防护设备门框墙的动力系数,按 GB 50225 相关规定计算;-常规武器爆炸空气冲击波作用在第一道防护设备及其门框墙上的反射超压峰值(MPa),按GB 50225 相关规定计算。7.5.2当常规武器在出入口外爆炸时,作用在第一道防护设备上的等效超压按下列公式计算:(4)式中:CP-作用在第一道防护设备上的等效超压(MPa);-第一道防护设备的允许延性比,应与计算 qf 所采用的允许延性比一致;-常规武器爆炸空气冲击波作用在第一道防护设
23、备上的均布等效静荷载标准值(N/mm2),按公式(2)计算确定。7.6结构动力计算7.6.1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工程结构动力计算,可采用等效静荷载法,并可按单自由度体系,进行弹性或弹塑性工作阶段的计算。必要时也可按多自由度体系进行计算。7.6.2当采用等效静荷载计算结构内力时,可将复杂结构简化为基本结构或构件,分别计算出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后,按静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的计算方法,计算原结构内力。7.6.3爆炸动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允许延性比取值应按表 5 采用。表 5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允许延性比值7.6.4结构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自振圆频率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a)自振圆频率的计算,
24、不计入土(岩)体的质量;b)计算自振圆频率时,其振型取与动荷载峰值分布相似的静荷载作用下的挠度曲线。7.6.5结构或构件的动力系数应根据结构或构件的工作状态、等效单自由度体系自振圆频率和动荷载的波形确定,动力系数按 GB 50225 第 5.14.4 条计算。结构构件使用要求动荷载类别受力状态受弯大偏心受压小偏心受压轴 心受 压密闭、防水要求高核武器爆炸1.01.01.01.0常规武器爆炸2.01.51.21.0密闭、防水要求一般核武器爆炸3.02.01.51.2常规武器爆炸4.02.51.51.2DB23/XXXXXXXXX107.7核武器作用计算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工程在核爆作用下,防核武
25、器结构设计应符合现行 GB 50225 相关规定。7.8内力分析和截面设计7.8.1平时使用工况下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工程结构或构件承载力计算,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执行。7.8.2战时使用工况下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工程结构或构件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表达式:(5)(6)式中:0-结构重要性系数,取 1.1;G-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取 1.3,有利时取 1.0;GKS-永久荷载效应标准值;Q-等效静荷载分项系数,取 1.0;QKS-等效静荷载效应标准值;R-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R()-结构构件承载力函数;fcd-混凝土动力强度设计值,按 7.2.2 确定;fyd-钢筋(钢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3 3432-2023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兼顾人防设计标准 3432 2023 城市 地下 综合 兼顾 人防 设计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