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 T 2604-2022 耕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规范.pdf
《DB14 T 2604-2022 耕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4 T 2604-2022 耕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规范.pdf(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 CCS B 10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 14/T 26042022 耕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2022-12-08 发布2023-03-08 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 14/T 26042022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评估原则.2 5 技术路线.2 6 评估范围划分.3 7 点位风险评估.4 8 风险单元划分.7 9 编制评估报告.7 附录A (资料性)基础资料和数据清单.8 附录B (资料性)土壤重点污染源周边影响范围.9 附录C (资料性)耕地土壤 5 项重金属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
2、、农产品污染物限量值.17 附录D (资料性)耕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大纲.18 DB 14/T 2604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农业生态保护与资源区划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光辉、杜宇、林大松、赵耀巍、李清华、李建敏。DB 14/T 26042022 1 耕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耕地土壤污染风
3、险评估的术语和定义、评估原则、技术路线、评价范围划分、点位风险评估、风险单元划分和编制评估报告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耕地土壤主要重金属超标或主栽食用农产品主要重金属超标区域的风险评估。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5009.26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多种元素的测定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4、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 22105.1 土壤质量 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第1部分:土壤中总汞的测定GB/T 22105.2 土壤质量 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第2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NY/T 395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 398 农、畜、水产品污染监测技术规范NY/T 3343 耕地污染治理效果评价准则NY/T 3499 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导则DZ/T 0279.2 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方法 第2部分:氧化钙等27个成分量测定 电
5、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DZ/T 0279.3 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方法 第3部分:钡、铍、铋等15个元素量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DZ/T 0279.5 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方法 第5部分:镉量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 指土壤中镉、铬、汞、砷、铅等污染物含量等于或者低于该值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作物生长或土壤生态环境的风险低;超过该值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作物生长或土壤生态环境可能存在风险。3.2 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 DB 14/T 26042022 2 指土壤中镉、铬、汞、砷、铅等污染物含量超过该值的,食用
6、农产品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等土壤污染风险高。3.3 农产品污染物限量值 指镉、铬、汞、砷、铅等污染物在食用农产品可食用部分中允许的最大含量水平。3.4 风险评估 在以往历史土壤污染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补充采样调查,分析土壤污染状况,评估农产品污染物超标风险。3.5 类别划分评价单元 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形成的不同评价单元,包括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三类。3.6 风险单元 在评估范围内,按照点位风险水平一致性原则划分的具有相同风险特征的单元。4 评估原则 4.1 继承性 利用以往历史调查数据,在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成果基础上,协同农产品质量调查数据,综合评估区域耕地土壤污染风险。
7、4.2 针对性 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首要评估依据,兼顾土壤环境质量。补充调查获取充足的土壤-农产品重金属含量的一一对应数据,开展土壤-农产品重金属协同风险评价。4.3 可操作性 结合已有工作基础和当前科技发展水平,合理评价耕地土壤污染风险,风险评估程序和方法具有易操作性和可接受性。5 技术路线 耕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评估范围划分、点位风险评估、风险单元划分、编制评估报告四个方面。DB 14/T 26042022 3 图1 耕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路线 6 评估范围划分 6.1 基础资料和数据收集 在开展耕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工作之前,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详见附录A。DB
8、14/T 26042022 4 6.2 评估范围 土壤或农产品超标点位所在区域不同,评估范围不同,详见表1。7 点位风险评估 7.1 补充点位监测 7.1.1 布点要求 7.1.1.1 评估范围内至少布设 3 个土壤及农产品协同点位。7.1.1.2 根据历史监测点位土壤或农产品超标程度,适当调整布点密度;历史超标点位周边区域可适当提高布点密度;当评估范围内面积较小、地形破碎,或土壤与农产品重金属含量变异较大,可适当提高布点密度;当地形平坦、种植结构单一、土壤类型单一时,可酌情降低布点密度。7.1.2 布点方式及密度 土壤或农产品历史超标点位所在区域不同,补充监测布点方式及密度不同,详见表 1。
9、表1 评估范围、补充监测布点方式及密度 序号 土壤或农产品超标点位所在区域 评估范围 布点方式 布点参考密度/数量 1安全利用类耕地或严格管控类耕地 至少应覆盖该点位所在的类别划分评价单元 网格化布点 hm2/点2优先保护类耕地 周边无明显污染源 至少应覆盖该点位所在村 网格化布点10hm2/点3周边存在土壤污染 重点企业a 至少应覆盖该企业的大气沉降影响范围放射状布点评估范围小于 1km时,10-20 个,评估范围大于 1km时,30-40 个,主要风向下风向可适当提高布点密度4现在或曾经属于 污水灌溉区 污水灌溉范围网格化布点10hm2/点5周边存在金属矿山、固体废物堆场、填场外独立渣场或
10、者其他埋场 依据地表产流影响范围确定带状布点评估范围小于 1km时,4-8 个,评估范围大于1km时,10-20 个6现在或曾经属于规模化养殖场 规模化养殖场范围 网格化布点 10hm2/点a 土壤重点污染源周边影响范围见附录 B。7.1.3 布点位置 7.1.3.1 网格化布点时,在网格内选择有代表性的食用农产品地块中间的开阔地带进行布点。DB 14/T 26042022 5 7.1.3.2 如果网格内地块间面积差异明显,优先选择面积最大地块;如果网格内地块间面积差异不明显,优先选择网格中心位置地块。7.1.3.3 如果网格内高程差别十分明显(如沟谷、丘陵、梯田等),优先选择地势较低的地块。
11、7.1.3.4 当网格中食用农产品产地面积占比小于 10%时或有历史性成对点位,可不布设点位。7.1.4 采样原则及方法 7.1.4.1 采集土壤与农产品一一对应的样品;农产品只采集一季,对于多季或轮作、间套作情况,应采集重金属富集能力较强的主栽农产品。出现特殊情形时,由评估实施单位自主根据实际情况和专家意见,实事求是选择调查农产品种类。7.1.4.2 土壤与农产品采样方法按照 NY/T 395 与 NY/T 398 的规定执行。7.1.5 样品检测 检测项目包括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和有机质含量)和土壤与农产品样品的重金属含量(镉、汞、砷、铅、铬)。土壤重金属分析方法详见表
12、2,农产品重金属分析方法详见表3。表2 土壤重金属分析方法 序号 项目 分析方法 标准编号 1镉 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方法 第 5 部分:镉量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DZ/T 0279.52汞 土壤质量 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第 1 部分:土壤中总汞的测定GB/T 22105.13砷 土壤质量 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第 2 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GB/T 22105.24铅 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方法 第 3 部分:钡、铍、铋等 15 个元素量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DZ/T 0279.35铬 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方法 第 2 部分:氧化钙等 27 个成分量测定电
13、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DZ/T 0279.2DB 14/T 26042022 6 表3 农产品重金属分析方法 序号 项目 分析方法 标准编号 1镉食品中多种元素的测定 第一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GB 5009.2682汞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第一篇食品中总汞的测定第二法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GB 5009.173砷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第一篇总砷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GB 5009.114铅食品中多种元素的测定 第一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GB 5009.2685铬食品中多种元素的测定 第一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GB 5
14、009.2687.2 点位风险等级划定 根据采样调查点位土壤和农产品重金属含量情况进行土壤与农产品协同风险等级划定。历史性成对点位也纳入评估范畴。当同一点位存在多项重金属污染时,点位协同风险等级取5项重金属中风险最高的元素进行确定。点位风险等级划定详见表4。表4 点位风险等级划定表 划定依据 风险水平 划定依据说明 土壤重金属含量(Ci)b农产品重金属含量(Ei)cCiSiEiPi无风险或 风险可忽略 土壤重金属含量未超过筛选值,农产品达标,表明生产环境对农产品安全未构成危害 SiCiGiEiPi低风险 土壤重金属含量在筛选值和管制值之间,但农产品未超标,提示生产环境对农产品安全存在一定潜在风
15、险 CiSiEiPi中风险 土壤重金属含量未超过筛选值,但农产品超标,表明生产环境对农产品安全已造成一定危害 SiCiGiEiPi土壤重金属含量在筛选值和管制值之间,且农产品超标,表明生产环境对农产品安全已构成一定危害 CiGiEiPi土壤重金属含量超过管制值,虽然农产品尚未超标,但生产环境对食用农产品有较大潜在风险 CiGiEiPi高风险 土壤重金属含量超过管制值,农产品超标,表明生产环境对农产品安全已构成较大危害 b Si 为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Gi 为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数值见附录 C。c Pi 为农产品污染物限量,数值见附录 C。DB 14/T 26042022 7 8 风险单元划分
16、8.1 划分原则 评价范围内各采样调查点位风险水平一致,则评价范围为同一风险水平的风险单元;风险水平不一致时,根据评价范围内各点位风险水平,按照聚类原则,利用空间插值法结合专家经验判断,将评价范围划分为不同的风险单元,使每个风险单元内的各点位风险水平保持一致。在镉、汞、砷、铅、铬单因子风险单元划分的基础上,按因子叠合形成新的风险单元,风险单元的风险水平按最高风险确定。8.2 风险判定 8.2.1 风险单元内各点位风险水平一致时,该点位风险水平即为该风险单元的风险水平。8.2.2 风险单元内存在不同风险水平的点位时,某类水平的点位数量占比超过 80%,其他点位(非高风险点位)不连续分布,该单元则
17、按照优势点位的风险水平计;如存在 2 个或以上非优势点位连续分布,则按地物边界(地块边界、村界、道路、沟渠、河流等),划分出连续的非优势点位对应的风险单元。8.2.3 孤立的高风险点位,根据影像信息或实地踏勘情况划分出对应的高风险类范围;如果无法判断边界,应按最靠近的地物边界(地块边界、村界、道路、沟渠、河流等),划出合理较小的面积范围。8.2.4 风险单元内存在不连续分布的中低风险点位,且无优势点位时,应将该风险单元划为中风险类。9 编制评估报告 9.1 编制要求 总结分析风险评价过程和结论,客观评价目标区域内农产品产地重金属风险情况及其管控措施与对策,编制评价报告。9.2 报告内容和格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4 2604-2022 耕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2604 2022 耕地 土壤污染 风险 评估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