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02 T 082-2022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pdf
《DB3502 T 082-2022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502 T 082-2022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pdf(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7.040 CCS X 83 3502 福建省厦门市地方标准 DB3502/T 082 2022 大球盖菇 栽培技术 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Wine Red Stropharia Wine Cap Mushroom 2022-06-13 发布 2022-06-13 实施 厦门市市 场监督 管 理局 发 布 DB3502/T 082 2022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1 3 术语 和定 义.1 4 栽培 场地 要求.2 5 菇棚 搭建 要求 2 6 生产 投入 品要 求 3
2、7 栽培 技术 要求.3 8 采收、加 工、包装、贮 存、运输 7 9 转潮 管理.7 10 病 虫害 防控 8 11 生 产档 案管 理.8 附录A(资料 性)消毒 剂 施用方 法.10 附录B(资料 性)培养 料质 量要求.11 附录C(资 料性)培养 料配 方.12附录D(资 料性)主要 病 虫害防 治方 法.13 附录E(资 料性)生 产档 案管理 记录.18 DB3502/T 082 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 文件 的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规 定起草。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3、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专利 的责任。本文件 由厦 门市 农业 标准 化领导 小组 办公 室提 出。本文件 由厦 门市 农业 农村 局归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厦门 市 菌春现 代农 业有 限公 司、厦门市 翔安 区莲 塘宏 路茶 树菇专 业合 作社、厦门南泰食 品有 限公 司、厦门 高原山 食品 有限 公司、厦 门市同 安区 菌秀 食用 菌专 业合作 社。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阮 时 珍、邱小 蓝、林 文化、林 一帆、江 旺坤、阮以 恒、阮召校、阮诗 权、郭 宝珠、阮 召渠、何 华、阮诗 明、曾 淑玲。本文件 为首 次发 布。DB3502/T 082 2022 1 大球盖菇 栽培技
4、 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大 球盖 菇的 术语和 定义、栽 培场 地要 求、菇 棚搭 建要 求、生产 投入品 要求、栽 培技 术要求、采收、加 工、包装、贮存、运 输、转潮 管理、病虫 害防 控、生产 档案 管理等 要求。本文件 适用 于自 然条 件下 季节栽 培大 球盖 菇。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 1886.214 食品 安全
5、国 家标准 食 品添 加剂 碳酸 钙(包 括轻 质和 重质 碳酸 钙)GB 4806.7 食 品安 全国 家 标准 食品 接触 用塑 料材 料及制 品 GB 5749 生活 饮用 水卫 生 标准 GB 15618 土壤 环境 质量 农用地 土壤 污染 风险 管控 标准 GB/T 12728 食 用菌 术语 GB/T 24616 冷 藏、冷冻 食品物 流包 装、标志、运 输和储 存 NY/T 393 绿色 食品 农药 使用准 则 NY/T 528 食用 菌菌 种生 产技术 规范 NY/T 658 绿色 食品 包 装 通用准 则 NY/T 1935 食 用菌 栽培 基 质质量 安全 要求 NY/T
6、 2375 食 用菌 生产 技 术规范 NY/T 2798.5 无公 害农 产 品 生 产质 量安 全控 制技 术 规范 第5部 分:食用 菌 NY/T 5010 无 公害 农产 品 种植 业产 地环 境条 件 NY 5099 无公 害食 品 食 用菌栽 培基 质安 全技 术要 求 3 术语和 定义 GB/T 12728 界定 的以 及下 列术语 和定 义适 用于 本文 件。3.1 大 球盖 菇 Wine Red Stropharia Wine Cap Mushroom 拉丁学 名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FarLow ex Murr,又 名皱 环球 盖菇、皱 球 盖
7、菇、酒红 色球 盖菇、斐 氏球 盖菇、斐 氏假 黑伞。属担 子菌 亚门、层 菌纲、伞菌 目、球盖 菇科、球盖 菇属。3.2 设 施栽 培 protected cultivation DB3502/T 082 2022 2 在人工 保护 设施 所形 成的 自然气 候条 件下 进行 的栽 培,如 塑料 大棚、拱 棚、荫棚栽 培等。4 栽培场 地要 求 4.1 灌溉水 可采用 井水、山 泉水,应 符合 NY/T 5010、GB 5749 的规 定。4.2 林下栽 培 4.2.1 场地选 择 应选择 土壤 腐殖 质含 质高、排 灌方 便、疏 松肥 沃,3 年内未 栽培 过大 球盖 菇的(闲)块、竹、林
8、 地,根据地 势选 择不 同地 块栽 培,山 地、林地、坡 度小 于25。4.2.2 土壤要 求 林下的 遮阳 度达 到60%70%,株行 距200 cm 以 上,土质 以沙 壤土 为宜;不 宜选择 低洼 和过 于阴湿的林 下地 块、竹林,应 符合 GB 15618 的规 定。4.3 大田栽 培 4.3.1 场地选 择 宜选择 排灌 方便、土 质疏 松、含 腐殖 质的 水稻 田、旱地;大田 栽培 不得 连作,可经 过水 旱轮 作。4.3.2 土壤要 求 土壤应 选择 疏松 肥沃、无 白蚁的 壤土 或粘 壤土,不 宜用沙 土、粘土、pH 值 6.0 7.5;土 壤质 量应符合GB 15618 的
9、规 定、NY/T 2798.5 的 规定。5 菇棚搭 建要 求 5.1 林下搭 荫棚 5.1.1 林木郁 闭度 小 于0.5 时应 遮阳避 光,采用 钢管 材料 搭成,荫棚 高度 宜180 cm 200 cm,棚 顶用遮阳网 或用 树枝、茅 草遮 盖。5.1.2 林木遮 光率 达65%70%的遮荫 效果 前提 下,可以 不需搭 荫棚。5.2 大田搭 荫棚 5.2.1 采用钢 管材 料搭 建而 成,棚架高 宜 200 cm 220 cm,荫棚 宽度、长 度不 限。5.2.2 棚顶及 四周 用遮 阳 率 70%80%的遮 阳网 或其 它遮 荫物覆 盖,并固 定牢 固,避免阳 光直 射。5.2.3
10、光线强 度保 持“散射 光”的遮荫 效果。5.3 畦床拱 小棚 DB3502/T 082 2022 3 5.3.1 根据生 产的 实际,子 实体 生长期 需保 持适 当的 荫蔽 度,揭 去地 膜时,畦 床栽 培地面 上需 要拱 小拱棚覆 盖膜,以 避免 雨淋。5.3.2 采用直 径4 cm 5 cm 的PVC 管,再 用直 径2 cm 3 cm 的 PVC 管,将水 分流 到 畦床;每个 畦床应铺设 微喷 水带。6 生产投 入品 要求 6.1 栽培基 质 6.1.1 以各种 农作 物为 主要 原料,如 稻 草、豆秆、花 生秆、茄秆、玉 米秆、蔗 渣、玉米芯、棉 籽壳 等,应新鲜、洁 净、干燥、
11、无 虫、无 霉、无异 味,并符 合 NY/T 1935、NY 5099 及 附录 B 的 规定。6.1.2 以石灰 粉、石膏 粉、轻质 碳酸钙 等为 辅料,其 中 尿 素应符 合GB/T 2440 的要求,其 他辅 料应 符合国家 标准 的相 关规 定。6.1.3 严禁使 用植 物生 长调 节剂 及禁限 用农 药。6.2 菌种要 求 6.2.1 菌种选 择原 则:应选 用抗 病虫、优质 高产、抗 逆性 强、商 品性 好的 菌种。6.2.2 菌种来 源:宜来 自经 地方 农业行 政主 管部 门批 准的 具有资 质的 菌种 生产 经营 者。6.2.3 菌种质 量:应 无 杂菌、无 病虫,菌丝 浓密
12、 粗壮、白 色、菌 龄适 中,生 活力 强,并符 合 NY/T 1742 的规定。6.3 消毒用 剂 常用消 毒剂 施用 方法 应符 合 NY/T 2798.5 和 NY/T 2375 的规 定。参见 附录A。6.4 农药 应符 合NY/T 393 的 规定。7 栽培技 术要 求 7.1 栽培季 节 7.1.1 林下栽 培 厦门地 区 依 据当 地自 然温 度,合 理安 排栽 培季 节,一般选 择10 月上 旬11月 上旬播 种。7.1.2 大田栽 培 在自然 条件 下,当地 最高 温度稳 定 在 26 以 下时 即可上 料播 种;一般 选 择 10 月中 旬11 月 播种。7.2 培养料 配
13、制 7.2.1 配料 按配方 准备 好主 料、辅 料,培养料 配方 参见 附录C。大 田栽培 用料 量,林 下栽 培 用干料 量(4000 kg 5000kg)/667 m2(以林 下空地 面积 计算);大田 栽培用 干料 量(6000 kg 7000 kg)/667 m2。DB3502/T 082 2022 4 7.2.2 预湿 杂木屑 应提 前3 d 4 d 充 分预湿 堆制;稻 草、玉米 秆、棉 籽壳、玉 米芯 等需 预湿 2 d 3 d,可 直接用清 洁无 污染 的水 喷淋,每天 喷 水3 次,每 次20 min 30 min;预湿 后,第2d 在 料面 撒一 层石 灰粉用量0.5%1
14、%;在预 湿 期间需 翻 堆 2 次,使 原料 均匀吸 足水 分。7.2.3 建堆发 酵 7.2.3.1 建堆发 酵时,料 底层 先铺20 cm 25 cm 厚的 稻草,再将稻 草与 其它 原辅 料混 合均匀 堆积;将石灰粉 撒于 料堆 表面。料 堆宽 200 cm,高 160 cm 以上,呈长 方体 形,长度 不限。7.2.3.2 料堆顶 部堆 成龟 背形,水 分掌握 在建 堆后 四周 有少 量水流 出为 准。7.2.3.3 在料堆 背脊 上打 一排 通气 孔,料 堆中 间每 隔 50 cm 70 cm 设 排气 孔,在料 面从上 到下 打通气孔,孔直 径 6 cm 8 cm,料内 插入 温
15、度 计进 行测 量。7.2.4 翻堆 7.2.4.1 当料温 达 到62 65 时,保 持3 d 4 d,开始 翻堆。7.2.4.2 将料翻 开抖 散抖 松,内外 料、上 下层 料相 互交 换,翻堆时 根据 料的 含水 量调 节水分,将 碳酸钙、石 膏粉 等辅 料撒 在每 层料上,石 灰粉 撒于 料堆 表面,再次 建堆 后3 d 4 d 翻 堆。7.2.4.3 翻堆后 当料 温再 次达 到 62 65 时,保 持 2 d 3 d 翻堆。7.2.4.4 在发酵 过程 中一 般翻 堆 3 次4 次,应根 据料 的腐 熟程度 而定 翻堆 次数。7.2.5 培养料 质量 要求 7.2.5.1 发酵好
16、的培 养料 色泽 呈深 咖啡色 或褐 棕色,可 观察 到白色 的放 线菌 呈现、料 柔软、腐熟 均匀、无臭味、酸 味、无异 味、有弹性、有 香味。7.2.5.2 手握栽 培基 质应 疏松、轻 轻一拉 即断、疏 松、无粘 滑感、含水 量 60%63%、pH 值 7.5 8.0。7.3 场地消 毒 整地 前2 d 3 d 清 洁场 地,进行 消毒、杀 虫处 理;先用漂 白粉 溶液 喷雾 后,间隔 1d,再林 下地 面撒一层 石灰 粉进 行消 毒。7.4 整地作 畦 7.4.1 林下作 畦 7.4.1.1 根据林 下地 面条 件而 定,提前 5 d 7 d 先沿 等高 线 挖沟整 沟,一般 在两 行
17、树 的中间 造畦 床;在地面 挖 深7 cm 8 cm 取 土,供 覆土 备用。7.4.1.2 畦床宽 宜 50 cm 70 cm,畦 深宜 15 cm 20 cm,畦 间宜40 cm 50 cm 的作 业 道,长 度不 限。7.4.1.3 畦床面 修整 呈中 间稍 高的 龟背型;铺 料前 在畦 床面 及四周 撒一 层石 灰粉,在 畦床和 四周 喷施杀虫药 剂,杀灭 地下 虫害。7.4.2 大田作 畦 DB3502/T 082 2022 5 7.4.2.1 选好旱 地、山地 等场 地,提前 10 d 15 d 翻 晒、消毒。7.4.2.2 畦田的 四周 宜挖 深 40 cm 50 cm 的 排
18、水 沟。7.4.2.3 畦床 宜20 cm 25 cm,畦 床宽 宜70 cm 90 cm,人 行道 宜50 cm 60 cm,长 度不限。7.4.2.4 沿畦床 边或 过道 处安 装一 根微喷 系统 设施。7.4.3 应提前 5 d 7 d,先用0.2 克 霉灵500 倍水 溶液 喷 雾后,间隔 1 d 2 d 再 在畦床 地面 撒一层石灰 粉,以防 土壤 中的 杂菌感 染。7.5 上料前 消毒 上料前 应在畦床表层 及作业道表 面撒一层生石 灰,生石灰 用量宜为40 kg 60 kg/667 m2。上料前清洁菇 棚,做好 消毒、杀 虫处理。7.6 上畦铺 料 7.6.1 林下铺 料 在畦床
19、 上铺 培养 料,铺成 龟背式 菌床,铺 料厚 度 宜20 cm 25 cm。7.6.2 大田铺料 将培养 料调 至含 水量 适中,在畦 床上 铺料,铺 成龟 背式菌 床,料厚 宜25 cm 35 cm,不宜 雨天 铺料。7.7 播种 7.7.1 菌种处 理 经严格 挑选 的菌 种,用酒 精棉球 消毒 瓶(袋),或 用来苏 儿清 洗菌 种瓶(袋)表面,然后 除去 菌种表面老 菌皮,将 菌种 掰成 3 cm 大 小的 块状,挖 到消 毒过的 容器 中。7.7.2 播种量 7.7.2.1 播种量 根据 菌种 或栽 培袋(瓶)不同 规格 而定。7.7.2.2 麦粒、谷粒、棉 籽壳 菌种,菌瓶(750
20、mL)菌种 的播 种量(3 瓶4 瓶)/m2。7.7.2.3 菌袋规 格(17 cm 18 cm)X(34 cm 36 cm)菌种 的 播种量(2 袋3 袋)/m2。7.7.3 播种方 法 7.7.3.1 采用2 层播 种,共 铺 3 层 培养料 方法:第 1 层 铺料 厚度宜 为8 cm 10 cm,播一层 菌种;2层铺料 厚度 宜 为12 cm 15 cm,播一 层菌 种;3 层 覆盖料 厚度 宜 为 5 cm 左右。7.7.3.2 播种采 用梅 花形 依次 点播,播种 菌块 行 距7 cm 10 cm;料面 平整,厚 度均 匀,用木 板轻 拍平。7.8 发菌管 理 7.8.1 播种后 应
21、适 时观 察培 养料 的温度,料 层的 温度 超过26 时,应 及时 打孔 通风 透 气降温。7.8.2 播种 后10 d,如 遇雨 水天 气,及 时覆 盖膜 以防 雨淋。DB3502/T 082 2022 6 7.8.3 播种后 料温 最高 不超 过 28,适宜 温度20 25,空气 相对 湿度 控制 在 65%70%。7.8.4 黑暗或 弱光 条件 下发 菌培 养,注 意通 风换 气,保持 发菌期 的空 气流 通。7.8.5 调控培 养料、土 层的 水分、应保 持培 养料、土 层湿 润状态。7.8.6 如培养 料过 于偏 干,可采 取在畦 床上 面喷 雾状 水增 湿,或 者采 取在 畦沟
22、中灌 水方式,让 沟内 的水渗入 到培 养料 内部 增湿。7.8.7 发现培 养料 水分 偏多,及 时排出 沟内 积水,甚 至从 畦床上 面或 者两 侧及 时打 孔洞排 湿。7.9 播种后 检查 播种10 d 左右 应检 查菌 丝 发育状 况,发 现问 题应及 时采取 补救措 施;如发现 菌种不 萌发、发黑,应及时 补播 种。7.10 覆土 7.10.1 覆土材 料处 理 覆土材 料可 掺 入50%草 炭 土作覆 土材 料,提 前5 d 7 d 前备 好土,并 用石 灰粉进 行消 杀处 理;覆土时 的含 水 量25%左右,pH 值 7.5 8.0。7.10.2 覆土管 理 在适宜 温度 下,播
23、种 后 35 d 40 d,培 养料 菌丝 长至 料层 2/3 以 上时 进行 覆土;覆土 厚 度 3 cm 4 cm,然 后微 喷水 至覆 土层 湿润。7.10.3 覆盖稻 草 覆土后 覆盖 一 层2 cm 3 cm 的 稻草、茅 草、玉米 秆 皮,待 草料 吸湿 变软 后再 覆盖膜。7.11 出菇管 理 7.11.1 催蕾 当菌丝 长满 土面 后,喷水 至土层 湿透,喷 水后应 加 大通风 量;空气 湿度 控 制85%95%,待 菌丝倒伏,扭结 形成 大量 白色 原基,逐渐 发育 成菇 蕾,保持畦 面土 层湿 润。7.11.2 生长环 境条 件调 控 7.11.2.1 温度 子实体 形成
24、发育 温 度 5 30,出菇 适宜 温度 控 制 13 25;气温 低 于 5 时,采 取增设拱棚、增 厚覆 盖物、减 少通风 等措 施,提高 温度。7.11.2.2 湿度 床面出 现子 实体 时,每天 早晚喷 雾增 湿,保持 土层 湿润;床面 有大 量子 实体 发生时,晴 天早 晚喷 水1 次、除阴 天、雨天 不喷。7.11.2.3 通风 当出现 子实 体时,毎 天通 风换气,保 持新 鲜空 气;子实体 生长 发育 阶段 保持 有充足 的氧 气。DB3502/T 082 2022 7 7.11.2.4 光照 应保 持200 lx 500 lx 的 光照强 度,避免 光照 直射。8 采收、加工
25、、包 装、贮存、运输 8.1 采收标 准 根据成 熟程 度和 市场 要求;子实 体菌 盖呈 钟形,菌 幕尚未 破裂 时,及时 采收。8.2 采收 采收时 用拇 指、食指 和中 指捏住 菌柄 下部 旋转 采下;采收 时,采大 留小,切 勿带动 周围 小菇。8.3 加工 8.3.1 鲜菇处 理 采下的 鲜菇 用刀 削去 带培 养基根 部的 杂质,放 入干 净的容 器中,鲜 菇待 销售、烘干。产 品应 符合GB 7096 的规 定。8.3.2 烘干 8.3.2.1 鲜菇加 工为 干品 时,干制 采用脱 水机 烘干。8.3.2.2 鲜菇按 长短 粗细 分类,摆 放在竹 筛片 或钢 丝网 上进 行烘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502 082-2022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 082 2022 大球盖菇 栽培技术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