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 T 553-2021 油棕品种试验技术规程.pdf
《DB46 T 553-2021 油棕品种试验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6 T 553-2021 油棕品种试验技术规程.pdf(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20 CCS B 61 46 海南省 地方标准 DB 46/T 553 2021 油棕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the variety test of oil palm 2021 - 09 - 16发布 2021 - 11 - 01实施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6/T 553 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1 试验地点 . 2 4.2 试验年限 . 2 4.3 对照品种 . 2 4.4 试验设计 . 2 4.5 试验实施
2、. 2 4.6 观测记载项目及方法 . 2 4.7 试验总结 . 2 5 品种区域试验 . 2 5.1 试验地点 . 2 5.2 试验年限 . 3 5.3 对照品种 . 3 5.4 试验设计 . 3 5.5 试验实施 . 3 5.6 观测记载项目及鉴定方法 . 3 5.7 试验总结 . 3 6 同步试验 . 3 附录 A(规范性) 油棕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观测项目与记载标准 . 4 附录 B(规范性) 油棕品种区域试验年度报告 . 16 DB 46/T 553 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海南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李炜芳、潘登浪、 曾宪海、 曾精、邹积鑫、李哲、林位夫、谢贵水。 DB 46/T 553 2021 1 油棕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 文件 规定了油棕( Elaeis guineensis Jacq.)品种比较试验、 区域 试验和同步试验的方法。 本 文件 适用于油棕品种试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
4、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09.8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维生素 A、 D、 E的测定 GB 5009.8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胡萝卜素的测定。 GB 5009.16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GB/T 5532 动植物油脂 碘值的测定 GB/T 14488.1 植物油料 含油量测定 NY/T 1989 油棕 种苗 DB46/T 317 油棕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 3.1 叶序 phyllotaxis leaf arrangement 复叶 在茎干上排列的方式。 3
5、.2 小叶(裂叶) leaflet 构成羽状复叶的多对 深 裂 叶 。 注: 裂叶全缘呈线状或披针形。 3.3 枪叶 spear leaf 树冠顶部叶簇中央抽出但尚未展开小叶的 复叶 。 3.4 第一片叶 first frond 树冠顶部叶簇中央抽出且最 新 完全展开 裂 叶的 复叶 。 DB 46/T 553 2021 2 3.5 幼龄树 young tree 未开花结果的 树 ,一般树龄 3年。 3.6 成龄树 mature tree 已开花 结果 的树 , 一般 树龄 3年。 4 品种比较试验 4.1 试验地点 试验地土壤类型和肥力 水平 应相对一致。 4.2 试验年限 从 开始 结果第
6、 2年起 , 连续 测产 5年。 4.3 对照品种 根据不同育种目标确定对照品种 , 宜选择 热油 4号、热油 6号或育种目标性状表现突出的现有种质 材 料或品种 。 4.4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或改良对比法设计, 3次重复 。 每个品种 每次重复 有效 试验株 10株。株距 为 6 m 11 m, 行距 为 6 m 11 m,三角形种植。 对照品种与参试品种种苗的苗 龄应 相对一致。 采用种苗为容器苗,苗龄 12 36个月,其他 按 照 NY/T 1989的 规定 执行。 4.5 试验实施 试验小区全部采用相同的栽培管理措施,其他按 照 DB46/T 317的 规定 执行。 4.6 观测记
7、载项目及方法 按附录 A的 规定 执行。 4.7 试验总结 试验结束后,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综合评价,对 参试材料 主要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产 量 表现 、品质特性及抗逆性 按 照附录 A做出鉴定, 按 照 附录 B撰写年度报告。 5 品种 区域 试验 5.1 试验地点 满足 4.1的要求。 在三个及以上 不同生态 类型区进行试验 。 DB 46/T 553 2021 3 5.2 试验年限 按 4.2的规定执行。 5.3 对照品种 按 4.3的 规定 执行。 5.4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或改良对比法设计 , 3次重复 , 每个品种 每次重复有效 试验株 10株。种植密度依 据立地条件
8、、育种目标 、品种特性 和生产常规确定,株距 为 6 m 11 m, 行距 为 6 m 11 m,三角形种植。 对照品种与试验品种种苗 按 4.5的 规定 执行。 5.5 试验实施 按 4.5的 规定 执行。 5.6 观测记载项目及 鉴定 方法 按附录 A的 规定 执行。 5.7 试验总结 试验结束后,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综合评价,对 参试 品种 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产量表 现 、品质特性及抗逆性 按 照附录 A做出鉴定, 按 照附录 B撰写年度报告。 根据试验结果,参考品种比较试验数据,对 参试 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等进行总结,对 参 试 品种在不同地区种植的适应性进行评价,
9、提出 参试 品种适栽地区范围 , 并根据品种比较试验、 区域 试 验中的栽培管理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 参试 品种在建议推广地区种植的栽培技术。 6 同步试验 对育种目标性状表现突出的现有种质材料或品种,可同步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和品种 区域 试验 。 品种比较试验和品种 区域 试验方法按 4、 5的 规定 执行。 DB 46/T 553 2021 4 A A 附录 A (规范性) 油棕品种比较试验( 区域 试验)观测项目与记载标准 A.1 基本情况 A.1.1 试验地概况 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坡度、坡向、海拔、土壤类型 、前茬作物 等。 A.1.2 气象资料 主要包括气温、降水量、极端温度 、
10、 其他自然 灾害天气等。 A.1.3 田间 管理 主要包括 土地平整 、土壤处理、抚管措施等。 A.2 油棕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 观测项目和 鉴定 方法 A.2.1 观测项目 见表 A.1。 表 A.1 观测项目 内容 记载 项目 植物学特征 树冠形态、 株高、冠幅、茎高、茎粗、叶片 着生螺旋方向 、叶色、叶片长度、叶柄大小、 小 叶对 数 类型 、 小 叶长度、 小 叶宽度 、叶片总数、 小 叶排列方式、 小 叶间距 、花性、花序位置、花序形 状、雌花序大小、雄花序大小、果穗形状、果穗刺长、果穗大小、果柄长、单果穗重量、果实总 数量、正常果实数量、非正常果实数量、 正常果实重量、 果穗比
11、、小穗数量、小穗层数、果实形 状、果实大小、核壳类型、未成熟果实颜色、成熟果实颜色、单果粒重、果肉占果实重量比、核 仁占果实重量比、核壳占果实重量比、 成熟果实着色均匀度 、果肉 含油率、核仁含油率、果实含 油率、果穗含油率 生物学特性 叶片生长量、茎 干 生长量、 冠幅生长量、 开花时间、始花期、盛花期、 主花期、花性比、 雌花序败育率、结果时间、初果期、盛果期、果实 成熟 期、 主果期、果穗败坏率 产量 性状 单株 鲜 果穗产量、单株棕榈油产量、单株棕仁油产量、单株产油量、折 年 亩产果穗产量、折 年 亩产棕榈油产量、折 年 亩产棕仁油产量、折 年 亩产油量 品质 性状 辛酸 含量 、 癸
12、酸 含量 、 十二烷酸(月桂酸) 含量 、 十四烷酸(肉豆蔻酸) 含量 、 十六烷酸(棕榈 酸) 含量 、 十八烷酸(硬脂酸) 含量 、 十八碳烯酸(油酸) 含量 、 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 含量 、 -亚麻酸 含量 、 二十烷酸(花生酸 ) 含量 、 二十碳烯酸 含量 ; 总饱和脂肪酸含量 、 总不饱和脂肪 酸含量 ;碘值、 胡萝卜 素 含量 、维生素 E 含量 抗逆 性 状 抗寒性、 抗风性 、 抗旱性 、其它抗性 A.2.2 鉴定 方法 A.2.2.1 植物学特征 A.2.2.1.1 植株 A.2.2.1.1.1 树冠形态 每个小区每个品种随机抽取生长正常的植株 3株,按最大相似原则,目
13、测确定树冠形态,形态分 为:直立形、半圆形、其他。 DB 46/T 553 2021 5 A.2.2.1.1.2 株高 用 A.2.2.1.1.1的样本 , 测量 地面 至 植株顶端的垂直距离 , 计算平均值 , 单位为米( m) , 精确到 0.1 m。 A.2.2.1.1.3 冠幅 用 A.2.2.1.1.1的样本,测量从 植株东西和南北方向或株间和行间的树冠 直径 的 乘积 , 计算平均值 , 单位为 平方 米( m2) , 精确到 0.1 m2。 A.2.2.1.2 茎干 A.2.2.1.2.1 茎高 用 A.2.2.1.1.1的样本,测量从 地面与植株 第 3片叶或 第 9片叶(幼龄
14、树)、第 17片叶(成龄树)的 叶柄与叶轴交界处 ( 残留裂叶 着生的最低处)之间的垂直距离 , 计算平均值 , 单位为米( m) , 精确到 0.1 m。 A.2.2.1.2.2 茎 围 用 A.2.2.1.1.1的样本,测量 1/2茎高处的茎干 周长 (切除残留叶柄后量取) , 计算平均值 , 单位为 厘米( cm) , 精确到 0.1 cm。 A.2.2.1.3 叶片 A.2.2.1.3.1 叶 片着生螺旋方向 用 A.2.2.1.1.1的样本,按最大相似原则,观察茎干上叶片的着生 螺旋方向 , 以最多出现的情形为 准, 叶片从茎干的左下角往右上角方向着生的判定为左旋叶,叶片从茎干的右下
15、角往左上角方向着生的 判定为右旋叶。 A.2.2.1.3.2 叶色 用 A.2.2.1.1.1的样本,观察叶片颜色,颜色分为 深绿色 、 绿色 。 A.2.2.1.3.3 叶片 长度 用 A.2.2.1.1.1的样本,测量 植株第 3片叶或第 9片叶(幼龄树)、第 17片叶(成龄树)基部至叶片 顶端的距离 , 计算平均值 , 单位为米( m) , 精确到 0.1 m。 A.2.2.1.3.4 叶 柄大小 用 A.2.2.1.1.1的样本,测量 植株第 3片叶或第 9片叶(幼龄树)、第 17片叶(成龄树) 叶柄的长度 ( 叶片基部往叶片顶端方向至残留裂叶着生处 的距离)、叶柄宽度( 叶片基部的叶
16、面宽度 )、叶柄厚度 ( 叶片基部的叶面至叶背的 距离 ), 计算平均值 , 单位为厘米( cm) , 精确到 0.1 cm。 A.2.2.1.3.5 小 叶对数 类型 用 A.2.2.1.1.1的样本,观察 叶片顶端的 小 叶 数量 , 1片 小 叶的判定为奇数叶, 2片 小 叶的判定为偶 数叶 。 A.2.2.1.3.6 小 叶 长度 DB 46/T 553 2021 6 用 A.2.2.1.1.1的样本, 选择 植株第 3片叶或第 9片叶(幼龄树)、第 17片叶(成龄树) 的中间小叶, 测量小叶 在叶轴上的着生处至 小 叶顶端的距离 , 计算平均值 , 单位为厘米( cm) , 精确到
17、0.1 cm。 A.2.2.1.3.7 小 叶 宽度 用 A.2.2.1.1.1的样本,测量 植株第 3片叶或第 9片叶(幼龄树)、第 17片叶(成龄树)叶轴中 部 两 侧 小 叶中间的宽 度, 计算平均值 , 单位为厘米( cm) , 精确到 0.1 cm。 A.2.2.1.3.8 叶片总数 用 A.2.2.1.1.1的样本, 记载 植株现有的叶片总数 量, 计算平均值 ,单位为片,精确到 1片 。 A.2.2.1.3.9 小 叶排列方式 用 A.2.2.1.1.1的样本,观察 小 叶排列方式,排列方式分为 交叉排列 、 平行排列 。 A.2.2.1.3.10 小 叶间距 用 A.2.2.1
18、.1.1的样本,测量 植株第 3片叶或第 9片叶(幼龄树)、第 17片叶(成龄树)沿相同叶轴 一侧的 中间 两片 小 叶之间的距离 , 计算平均值 , 单位为厘米( cm) , 精确到 0.1 cm。 A.2.2.1.4 花序 A.2.2.1.4.1 花性 用 A.2.2.1.1.1的样本, 记载 花序花性,分为 单性花 、 两性花 。 A.2.2.1.4.2 花序位置 用 A.2.2.1.1.1的样本, 记载 花序着生位置,分为 腋生 、 其他 。 A.2.2.1.4.3 花序形状 用 A.2.2.1.1.1的样本, 记载 花序形状,分为 圆锥形、阔塔型 、 塔型 。 A.2.2.1.4.4
19、 雌花序 大小 用 A.2.2.1.1.1的样本,测量 开花期的 雌花序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计算平均值 , 单位为厘米( cm) , 精确到 0.1 cm。 A.2.2.1.4.5 雄花序 大小 用 A.2.2.1.1.1的样本,测量 花苞开裂 10%的 雄花序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计算平均值 , 单位为厘米 ( cm) , 精确到 0.1 cm。 A.2.2.1.5 果穗 A.2.2.1.5.1 果穗形状 用 A.2.2.1.1.1的样本, 每株随机抽取 1串成熟鲜果穗,按最大相似原则,观察果穗形状 ,分为 椭 圆形、圆球形、称砣形 、 其它 。 A.2.2.1.5.2 果穗刺长 DB 4
20、6/T 553 2021 7 用 A.2.2.1.5.1的样本, 每串成熟鲜果穗抽取 1个小穗轴上着生的果穗刺的长度 , 计算平均值 , 单 位为厘米( cm) , 精确到 0.1 cm。 A.2.2.1.5.3 果穗大小 用 A.2.2.1.5.1的样本,测量 每串成熟鲜 果穗的长度 (沿果穗轴方向的果穗两端果实着生的最远距 离 )、宽度 (果穗中间位置的平放宽度 )和厚度 (果穗中间位置的平放厚度 ), 计算平均值 , 单位为厘米( cm) , 精确到 0.1 cm。 A.2.2.1.5.4 果柄长 用 A.2.2.1.5.1的样本,测量 每串果穗从果穗着生处(果柄环)至小果穗最低着生处的
21、距离 , 计算 平均值 , 单位为厘米( cm) , 精确到 0.1 cm。 A.2.2.1.5.5 单果穗重量 用 A.2.2.1.5.1的样本, 测量每串果穗的 重量, 计算平均值 , 单位为千克( kg) , 精确到 0.1 kg。 A.2.2.1.5.6 果实总数量 用 A.2.2.1.5.1的样本, 统计 每串果穗中的果实总数量,包括正常果实总数量和非正常果实总数量, 计算平均值 , 单位为 粒 , 精确到 1粒 。 A.2.2.1.5.7 正常果实数量 用 A.2.2.1.5.1的样本, 统计 每串果穗中的正常受精发育成熟的果实的总数量, 计算平均值 , 单位 为粒,精确到 1粒。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6 553-2021 油棕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553 2021 油棕 品种 试验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