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 T 2723-2020 四川省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技术规范.pdf
《DB51 T 2723-2020 四川省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1 T 2723-2020 四川省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技术规范.pdf(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13.080.99 CCS B 11 DB51 四川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2723 2020 四川省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技术规范 2020 - 12 - 17 发布 2021 - 01 - 01 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1/T 2723 2020 I 目 次 前言 . 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内容与方法 . 2 5 成果表达 . 4 附录 A (资料性)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流程 . 6 附录 B ( 资料 性) 耕地质量等级调查内容 . 7 附录 C ( 资料 性) 四川省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区域划分 . 8 附
2、录 D (资料性) 耕地质量检测项目及方法 . 9 附录 E ( 资料性) 四川省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 . 10 附录 F (资料性) 四川省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隶属度 . 12 附录 G (资料性) 四川省耕地质量等级划分标准 . 16 DB51/T 2723 2020 II 前 言 本 文件 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 规定 起 草。 本文件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提出、解释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耕地质量与肥料工作总站、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欧阳平、李昆、王永东、李廷轩、代天飞、苟曦
3、、欧阳华璘、杨璇、刘红兵、 张奇、武娟、杨皓宇。 本文件首次发布。 DB51/T 2723 2020 1 四川省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 文件 规定了四川省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本 文件 适用于 四川省 县级及以上 行政 区域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乡镇级 行政 区域耕地质 量等级评价可 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4、GB/T 17296 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 GB/T 33469 耕地质量等级 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DB 51/T 1048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第 1部分:适用于测土配方施肥和耕地地力评价 )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耕地 cultivated land 用于农作物种植的土地。 3.2 耕地地力 cultivated land productivity 在当前管理水平下,由土壤立地条件、自然属性等相关要素构成的耕地生产能力。 3.3 耕地健康状况 cultivated health condition 耕地作为一个动态生命系统具有的维持其功能
5、的持续能力,用清洁程度、生物多样性表示。 注: 清洁程度反映了土壤受重金属、农药和农膜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影响的程度;生物多样 性反映了土壤生命力丰 富程度。 3.4 耕地质量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指由耕地地力、土壤健康状况和田间基础设施构成的满足农产品持续产出和质量安全的能力。 3.5 耕地质量等级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grade DB51/T 2723 2020 2 从农业生产角度出发,通过综合指数法对耕地地力、土壤健康状况和田间基础设施构成的满足农产 品持续产出 和 质量安全的能力进行评价划分出的等级。 4 内容与方法 4.1 概述
6、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是在基础资料收集、调查点布设、调查采样、样品检测基础上,构建耕地质量基 础数据 库,形成耕地质量评价单元,利用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计算耕地质量综合指数,划分耕 地质量等级并进行验证,形成最终耕地质量等级的过程。 评价流程图参见附录 A。 4.2 基础资料准备 4.2.1 图件资料 收集评价区域最新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类型分布图、行政区划图等必要图件资料,以及农田水利 分区图 、 数字高程模型、地貌类型图、主要交通、水系等相关图件。图件资料包含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4.2.2 文本资料 评价区域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报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水利区划情况,近年种植面积、粮
7、食单产及总产统计资料,土壤典型剖面照片及其对应的景观 照片,历年肥料投入情况等资料。 4.3 调查点布设 4.3.1 布点原则 综合考虑行政区划、土壤类型及面积、种植制度、地形部位、点位数量、管理水平等因素,样点基 本覆盖区域耕地主要土壤类型(土属或土种)和所有农业乡镇。 4.3.2 布点方法 按照 DB51/T 1048规定的分块随机与系统随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布点。 4.4 调查采样 4.4.1 调查内容 在每个点位上开展地理坐标、耕地立地条件、土壤自然属性、土壤健康、田间基础设施、农业生产 等调查,具体内容 参 见附录 B。 4.4.2 采样方法 按照 DB51/T 1048规定的方法进行
8、采样。 4.4.3 样品检测 检测项目为 pH、有机质、全 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有效铜、锌、铁、锰、硼、钼、 硫、硅含量,交换性钙和镁(石灰性土壤不测),土壤铬、镉、砷、铅、汞含量等。按照四川省耕地质 量等级评价区域划分( 参 见附录 C),所属青藏区的县,土壤样品加测水溶性盐总量。 调查点土壤样品 检测项目及方法 参 见附录 D。 DB51/T 2723 2020 3 4.5 清洁程度评价 以 GB 15618规定的筛选值作为评价标准,按照 HJ/T 166规定的方法 开展评价 。 4.6 基础数据库构建 4.6.1 基本要求 坐标系统 采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 ”
9、, 高程基准 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 。比例尺为 1:1万的, 采用高斯 -克吕格 ( Gauss-Kruger)投影,按经差 3度分带;比例尺为 1:5万 1:50万的,采用高斯 -克吕 格投影,按经差 6度分带;比例尺为 1:100万的,采用兰勃特( Lambert)投影或阿尔伯斯( Albers)投 影。 长度单位采用米( m),保留一位小数;面积计算单位采用平方米( m2),保留两位小数;面积统 计汇总单位采用公顷( hm2),保留两位小数。 矢量数据以 Shapefile格式存贮;栅格数据以 TIFF、 Grid等格式存贮;属性数据以 Excel表格或 MDB 数据库等形
10、式存贮;图片以 JPG格式存贮。 4.6.2 耕地质量调查点位 图 汇总调查内容、检测结果等数据,形成耕地质量基础数据表。 以耕地质量基础数据表为基础,利用 调查点位经纬度坐标生成耕地质量调查点位图,包括矢量数据层及属性数据表。 4.6.3 耕地资源管理单元图 利用最新土地利用现状图提取耕地地块,与土壤类型分布图、最新行政区划图叠加,形成集土地利 用类型、土壤类型、行政区划等信息为一体的耕地质量评价单元。 4.6.4 其他数据 空间数据图层,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耕地地块分布图、土壤类型分布图、行政区划图、水系图、 道路图以及其它相关图层。 属性数据,主要包括土壤类型及代码、行政区划名称及代码、
11、土地利用 类别及代码、水系、道路以 及耕地质量基础数据等。其他属性数据库中各数据项的规定,包括字段代码、字段名称、字段别名、英 文名称、释义、数据类型、数据来源、量纲、数据长度、小数位、值域范围、备注等内容 参照 耕地资源 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字典。 4.7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 4.7.1 评价指标确定 四川省各区域耕地质量指标由基础性指标和区域性补充指标组成。其中,基础性指标包括地形部位、 有效土层厚度、有机质含量、耕层质地、土壤容重、质地构型、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生物多样性、 清洁程度、障碍因素、灌溉能力、排水能力、农田林网化率等 14个指标。区域性 补充指标包括海拔、酸 碱度和盐渍化程度,
12、其中西南区的区域性补充指标为海拔和酸碱度;青藏区的区域性补充指标为海拔和 盐渍化程度。四川省各县(市、区)所属二级农业区 参 见附录 C。 4.7.2 评价指标权重 确定 按照 GB/T 33469,采用特尔斐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评价指标的权重 参 见附录 E。 DB51/T 2723 2020 4 4.7.3 隶属度计算 按照 GB/T 33469,对数值型评价指标采用特尔斐法与隶属函数法结合的方法确定评价指标隶属函 数,对定性概念型评价指标采用特尔斐法直接给出隶属度。四川省各评价指标隶属度 参 见附录 F。 4.7.4 评价单元赋值 按照确 定的评价指标,将耕地质
13、量调查点位图属性数据赋值给耕地资源管理单元图。酸碱度、有机 质、 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 指标采用空间插值后栅格化赋值于评价单元;海拔指标采用 DEM栅格图 叠加赋值;质地构型、有效土层厚度、土壤容重指标用土壤类型图关联赋值;地形部位指标采用与地貌 类型图叠加归并赋值;其他概念型指标如盐渍化程度可采用以点代面等方法进行赋值,也可采用其它方 法赋值。 4.7.5 耕地质量综合指数计算 以赋值后的耕地资源管理单元图为基础,按照 GB/T 33469, 采用累加法进行耕地质量综合指数计算。 4.7.6 耕地质量等级划分 根据计算出的 耕地质量综合指数,采用累积频率曲线法确定分级标准,按从大到小的顺序
14、,将耕地 质量等距划分为 10个耕地质量等级。耕地质量综合指数越大,耕地质量水平越高,一等地耕地质量最高, 十等地耕地质量最低。耕地质量等级划分标准 参 见附录 G。 4.7.7 结果验证 依据耕地质量等级划分结果,结合 评价区域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报告、历年肥料投入情况等数据资 料,采用产量对比、耕地质量主要性状对比、实地验证、专家验证等多种方法进行等级结果核实确认, 形成最终耕地质量等级结果。 4.8 耕地质量综合评估 依据耕地质量等级划分与清洁程度调查评价结果,对耕地质量进行 综合评估,查明影响耕地质量的 主要障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 农田建设工程措施、农艺措施等 耕地培肥与土壤改良对策措
15、施与建议。 4.9 更新评价 土地利用现状未发生较大变化时,利用更新的耕地质量基础数据重新开展评价。土地利用现状发生 较大变化时,需重新生成耕地资源管理单元,再利用更新的耕地质量基础数据重新开展评价。 5 成果 表达 5.1 数据成果 包括耕地质量基础数据、耕地质量等级数据、耕地质量主要性状数据等表格。 5.2 图件成果 包括耕地土壤类型分布图、耕地质量调查点位分布图、耕地质量等级分布图、耕地质量主要性状专 题图等图件。 5.3 文字成果 DB51/T 2723 2020 5 包 括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报告、技术报告与成果报告等。 5.4 数据库成果 包括耕地土壤类型、耕地质量调查点位、耕
16、地质量等级结果、耕地质量主要性状等数据库。 DB51/T 2723 2020 6 A A 附 录 A (资料性)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流程 图 A.1为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的流程图。 图 A.1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流程 布点 调查 采样 检测 清洁程度评价 耕地质量基础数据表 耕地质量调查点位图 耕地资源管理单元图 土壤图 土地利用现状图 行政区划图 计算耕地质量综合指数 划分耕地质量等级 结果验证 耕地 质量综合评估 成果表达 年度更新 赋值 叠 加 DB51/T 2723 2020 7 B B 附 录 B (资料性) 耕地质量等级调查内容 表 B.1为 耕地质量等级调查 时需填写内容。 表 B.1
17、耕地质量等级调查内容 项目 项目 项目 项目 统一编号 亚类 耕层质地 盐化类型 * 固定编号 土属 耕层土壤容重( g/cm3) 地下水埋深( m) 省(市)名 土种 质地构型 障碍因素 地市名 成土母质 常年耕作制度 障碍层类型 县(区、市)名 地貌类型 熟制 障碍层深度( cm) 乡镇名 主栽作物名称 生物多样性 障碍层厚度( cm) 村名 地形部位 农田林网化程度 灌溉能力 采样年份 海拔高度( m) 土壤 pH 灌溉方式 经度(度) 田面坡度(度) 耕层土壤含盐量( %) * 水源类型 纬度(度) 有效土层厚度( cm) 盐 渍化程度 * 排水能力 土类 耕层厚度( cm) 年产量(
18、 kg/亩) 注 1: 经纬度:根据 GPS 定位填写,以度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五位。 注 2: 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土壤分类命名采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修正稿( GB17296)进行填写,表 格上记载的土壤名称应与土壤图一致。 注 3: 地貌类型:填写大地貌类型,山地、盆地、丘陵、平原、高原。 注 4: 地形部位:指中小地貌单元,填写山间盆地、宽谷盆地、平原低阶、平原中阶、平原高阶、丘陵上部、 丘陵中部、丘陵下部、山地坡上、山地坡中、山地坡下。 注 5: 海拔高度:采用 GPS 定位仪现场测定 填写,单位为米,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注 6: 田面坡度:实际测定田块内田面坡面与水平面的夹
19、角度数。 注 7: 耕层质地:填砂土、砂壤、轻壤、中壤、重壤、黏土。 注 8: 质地构型:按 1m 土体内不同质地土层排列组合形式填写,分为薄层型、松散型、紧实型、夹层型、上紧 下松型、上松下紧型、海绵型。 注 9: 生物多样性:通过现场调查土壤动物或检测土壤微生物状况综合判断,分为丰富、一般、不丰富。 注 10: 农田林网化程度:农田四周的林带保护面积与农田总面积之比,填高、中、低。 注 11: 盐渍化程度:根据耕层含盐量与盐化类型统一测算,填轻度、中度、重度、无。 注 12: 盐化类型:填氯化 物盐、硫酸盐、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盐、氯化物盐硫酸盐、氯化物盐碳酸盐、碳酸 盐氯化物盐。 注 1
20、3: 障碍因素:填盐碱、瘠薄、酸化、渍潜、障碍层次、无等。 注 14: 障碍层类型: 1m 土体内出现的障碍层类型。 注 15: 障碍层深度:按障碍层最上层到地表的垂直距离来填。 注 16: 障碍层厚度:按障碍层的最上层到最下层的垂直距离来填。 注 17: 灌溉能力:填充分满足、满足、基本满足、不满足。 注 18: 灌溉方式:填漫灌、沟灌、畦灌、喷灌、滴灌、无灌溉条件。 注 19: 水源类型:填地表水、地下水、地表水地下水、无。 注 20: 排水能力:填充分满足、满足、基本满足、不满足。 *数据项为区域补充性指 标仅青藏区各县填报。 DB51/T 2723 2020 8 C C 附 录 C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1 2723-2020 四川省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技术规范 2723 2020 四川省 耕地 质量 等级 评价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