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8190.9-2010 往复式内燃机 排放测量 第9部分:压燃式发动机瞬态工况排气烟度的试验台测量用试验循环和测试规程.pdf
《GB T 8190.9-2010 往复式内燃机 排放测量 第9部分:压燃式发动机瞬态工况排气烟度的试验台测量用试验循环和测试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8190.9-2010 往复式内燃机 排放测量 第9部分:压燃式发动机瞬态工况排气烟度的试验台测量用试验循环和测试规程.pdf(4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7.020 J 90 道昌中华人民=lI工/、不日国国家标准GB/T 8190.9-201 O/ISO 8178-9: 2000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9部分:压燃式发动机瞬态工况排气烟度的试验台测量用试验循环和测试规程Recipro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xbaust emission measurement-Part 9: Test cycles and test procedures for test-bed measurement of exbaust gas smoke emissions from compression
2、ignition engines operating under transient conditions (ISO 8178-9: 2000 , IDT) 2010-11-10发布量生在马!坊fJ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1-03-01实施发布GB/T 8190.9-201 O/ISO 8178-9: 2000 目次前言.1 引言.II I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6.2 4 符号和单位35 试验条件.46 试验燃料7 测量设备和精度8 消光烟度计的标定9 试验运行810 数据评定和计算811 烟度测定附录A(规范性附录)非道路用
3、变速运行发动机的试验循环.附录B(规范性附录)非道路用恒速运行发动机的试验循环20附录c(资料性附录)关于试验循环的注意事项M附录D(资料性附录)计算程序示例.25附录E(规范性附录)船舶推进发动机的试验循环.35 附录F(规范性附录)变速运行F类发动机(机车牵引)的试验循环. . . . . 39 参考文献.42 GB/T 8190.9-2010/ISO 8178-9:2000 目。吕GB/T 8190(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分为11个部分:第1部分:气体和颗粒排放物的试验台测量;第2部分:气体和颗粒排放物的现场测量;一一第3部分:稳态工况排气烟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第4部分:不同用途发动机的稳
4、态试验循环;第5部分:试验燃料;第6部分:测量结果和试验报告;第7部分:发动机系族的确定;一一第8部分:发动机系组的确定;一一第9部分:压燃式发动机瞬态工况排气烟度的试验台测量用试验循环和测试规程;第10部分:压燃式发动机瞬态工况排气烟度的现场测量用试验循环和测试规程;-一第11部分:非道路移动机械用发动机瞬态工况下气体和颗粒排放物的试验台测量。本部分是GB/T8190的第9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S08178-9: 2000/ Amd1: 2004(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9部分:压燃式发动机瞬态工况排气烟度的试验台测量用试验循环和测试规程)(英文版)。本部分等同翻译IS08178-9 : 20
5、00/ Amd1 : 2004。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一一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一一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用小数点本部分对I巴SO8归17咔8-9弘:20OO中采用的其他国际标准,凡已被采用为我国标准的,用我国标准代替相应的国际标准;未被采用为我国标准的,仍直接采用国际标准。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E和附录F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和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7)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云清
6、、林铁坚、计维斌、邹强、岳晓平、瞿俊鸣、庄国钢、陆寿域、谢亚平、宋国蝉。I GB/T 8190.9-20 1 O/ISO 8178-9:2000 引目前世界上存在许多不同的烟度测量规程。有些烟度测量规程是为试验台测试设计的,用以认证或型式认证;另一些是为现场试验而设计的,用于监测和维修检测。不同的烟度测量规程并存能满足各种管理机构和工业部门的要求。烟度测量采用的两种典型方法是滤纸式烟度计法和消光烟度计法。GB/T 8190的本部分尽最大可能融合了现存烟度测量规程的主要技术特点。GB/T8190的第4部分规定了若干种确定非道路用发动机气体和颗粒排放的试验循环。GB/T8190第4部分中的试验循环
7、是针对各类非道路机械的不同工作特征而设计的。同样,不同的烟度试验循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非道路用发动机和机械。在GB/T8190.4中,允许用不同的稳态工况来表征和控制非道路用发动机的气体和颗粒排放。为了正确表征和控制各种用途发动机的烟度排放,需要采用瞬态试验循环。GB/T 8190的本部分用于压燃式发动机的烟度测量。本部分适用于转速或负荷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变化的在瞬态工况下运行的发动机。应指出的是,保养完好的典型自然吸气发动机瞬态工况下的排气烟度通常与其稳态工况下的排气烟度相同。只有消光烟度计可以用于GB/T8190本部分规定的烟度测量,允许使用全流式或部分流式消光烟度计,本部分考虑了这两种类型消
8、光烟度计响应时间的差异,但未考虑取样区温度不同而引起的任何差异。E 附录E规定的试验循环代表了GB/T8190.4中E1、E2、E3和E5循环所述用途的发动机。附录F规定的试验循环代表了GB/T8190.4中F循环所述用途的发动机。GB/T 8190.9-2010/ISO 8178-9:2000 1 范围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9部分:压燃式发动机瞬态工况排气烟度的试验台测量用试验循环和测试规程GB/T 8190的本部分规定了在试验台上评定压燃式发动机排气烟度的试验循环和测试规程。对于瞬态烟度试验循环应使用按消光原理工作的烟度计测量烟度。本部分旨在规定烟度试验循环以及测量和分析烟度的方法。采用消
9、光原理测量烟度的详细规定可参见1SO11614: 1999。本部分第1章第11章规定的试验规程和测量方法适用于往复式内燃机。但每种用途的发动机只能使用本部分规定的一种试验循环进行评定。附录A、附录B、附录E和附录F各包含一种只适合于该附录范围所列特定用途的发动机。附录中规定的烟度试验循环亦可用于GB/T8190. 4-2010指定的发动机和机械类型。对于某些非道路用发动机,必需进行现场烟度试验而不必进行试验台烟度试验。对于有附加要求(如职业健康和安全法规)的机械所用发动机,可能需要附加试验条件和专用评价方法。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819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10、。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2820.1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第1部分:用途、定额和性能CGB/T 2820. 1-2009 ,1SO 8528-1: 2008 , IDT) GB/T 2820.5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第5部分:发电机组CGB/T2820.5一2009,1SO 8528-5: 2005 , IDT) GB/T 6072.3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3部分:试验测量CGB/T 6072
11、. 3-2008 , 1SO 3046-3: 2006 ,IDT) GB/T 8190.1-2010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1部分:气体和颗粒排放物的试验台测量。SO8178-1: 2006 , IDT) GB/T 8190.4-2010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4部分:不同用途发动机的稳态试验循环CISO 8178-4:2007 ,IDT) GB/T 8190.5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5部分:试验燃料CGB/T8190.5一2005,1SO8178-5 :1 997 ,IDT) GB/T 8190.6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6部分:测量结果和试验报告CGB/T 8190. 6一2006 ,1SO
12、 8178-6: 2000 , IDT) GB/T 8190.7-2003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7部分:发动机系族的确定CISO8178-7: 1996 , IDT) GB/T 8190.8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8部分:发动机系组的确定CGB/T8190. 8-2003 , 1SO 8178-8 :1 996 ,IDT) 1SO 11614: 1999 往复压燃式发动机不透光测量仪器和排气光吸收系数的确定1 GB/T 8190.9-2010/ISO 8178-9:2000 3 术语和定义3.1 3.2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8190的本部分。排烟exhaust gas smoke 由燃烧
13、或热解产生的悬浮在排气中的可见固体和/或液体颗粒。注:黑烟(碳烟)主要由碳粒组成;蓝烟通常是由燃料或润滑油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液滴形成的;白烟通常是由凝结水和/或液体燃油形成的;黄烟则由NO,形成。适光度transmittance 光源射出的光线经过一段被烟气遮挡的通道后到达观察者或光检测器的那部分光线,用百分数表示。3.3 消光度opacity N 光洒、射出的光线经过一段被烟气遮挡的通道后未能到达观察者或光检测器的那部分光线,用百分数表示。注:N=100-r. 3.4 光通道长度3.4. 1 光通道有效长度effective optical path length LA 光源与光检测器之间被烟
14、气遮挡的光通道长度,用m表示,该长度需要对由密度梯度和边缘效应引起的不均匀性进行修正。注2光源到光检测器的总光通道长度中未被烟气遮挡的那部分光通道长度不计入光通道有效长度。3.4.2 3.5 3.6 2 标准光通道有效长度standard effective optical path length LAS 用于确保与规定消光度值进行有效比较的测量值。注:确定LAS值见10.1.4.光吸收系数light absorption coefficient k 度量烟柱或含烟样气遮挡光线能力的基本单位。注:通常,光吸收系数用米的倒数(m-1)表示。光吸收系数是单位容积气体所含烟颗粒数、烟颗粒尺寸分布以及
15、颗粒光吸收和光分散特性的函数。在没有蓝烟、自烟、黄烟或灰尘的情况下,所有柴油机排气样气的碳颗粒尺寸分布和光吸收/分散特性是相同的,所以光吸收系数主要是烟颗粒密度的函数。比尔-朗伯特定律Beer-Lambert law 描述光吸收系数(川、烟度参数透光度()和光通道有效长度LA之间物理关系的数学公式。注:由于不能直接测量光吸收系数(的,所以在已知消光度(N)或透光度(和光通道有效长度LA时,可以用比尔-GB/T 8190.9-2010/ISO 8178-9:2000 朗伯特定律计算光吸收系数(k),见式(1)和式(2): k-1./T = -on.一.LA飞100/. ( 1 ) N-m n -
16、vH 一一k . ( 2 ) 3. 7 消光烟度计opacimeter 利用透光度法测量烟气特性的仪器。3. 7. 1 全流式消光烟度计full-flow opacimeter 所有排气都通过烟气测量室的仪器。3.7. 1. 1 管端型全流式消光烟度计full-flow end-of-Iine opacimeter 在排气管出口处测量全部排烟消光度的仪器。注:这种消光烟度计的光源和光检测器位于靠近排气管开口端的烟气两侧。使用这种烟度计时,光通道有效长度由排气管结构决定。3.7.1.2 管内型全流式消光烟度计full-flow in-Iine opacimeter 在排气管内测量全部排烟消光度的
17、仪器。注z这种消光烟度计的光源和光检测器位于烟气两侧,并靠近排气管外壁。使用这种烟度计时,光通道有效长度由测量仪器决定。3.7.2 部分流式消光烟度计partial-flow opacimeter 从总排气流中采集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气样使之通过测量室的仪器。注:这种消光烟度计的光透道有效长度是其设计结构的函数。3.7.3 消光烟度计晌应时间3.7.3.1 消光烟度计物理晌应时间opacimeter physical response time t p 在小于0.01s的时间内改变所测排气的光吸收系数时,原始走信号达到满量程10%和满量程90%的时间差。注:部分流式消光烟度计的物理响应时间取决于
18、取样探头和输送管。关于物理响应时间的更多信息见ISO11614: 1999中8.2.1和11.7.2的规定。3.7.3.2 消光烟度计电路晌应时间opacimeter electrical response time te 在小于0.01s的时间内,当光源被遮挡或完全熄灭时,仪器记录器输出信号或显示器达到满刻度10%和满刻度90%的时间差。注:有关电路响应时间的更多信息见ISO11614: 1999中6.2.6.2的规定。4 符号和单位见表103 GB/T 8190.9-2010/ISO 8178-9:2000 表1GB/T 8190本部分所用的符号和单位符号术语单位B 贝赛尔功能常数1 C
19、贝赛尔功能常数1 D 贝赛尔功能常数1 E 贝赛尔常数1 J. 大气系数1 J, 贝赛尔滤波器截止频率S-l k 光吸收系数m-1 kro 经环境修正的光吸收系数m-1 kobs 实测光吸收系数口1一1K 贝赛尔常数1 K, 烟度的环境修正系数1 一LA 光通道有效长度m LAS 标准光通道有效长度m N 消光度% NA 光通道有效长度的消光度% NAS 标准光通道有效长度的消光度% Pm, 平均有效压力kPa 户,干空气压力kPa P 发动机功率kW S; 瞬态烟度值m-1或%tAve:r 总响应时间s t. 1肖光计电路响应时间s tF 贝赛尔功能的滤波器响应时间5 tp 消光炯度计物理响
20、应时间s 一二一t 相邻烟度数据之间的时间(-1/采样速率)s T. 发动机进气温度K X 预定的总响应时间s Yi 贝赛尔平均烟度值m-1或%P 干空气密度kg/m3 透光度% 。贝赛尔常数1 5 试验条件5. 1 试验的环境条件5. 1. 1 试验状态参数应测量发动机以K计的进气绝对温度T.和以kPa计的干空气压力,由公式(3)到公式(5)确定大气系数f.o4 自然吸气和机械增压压燃式发动机及废气旁通阀作用的压燃式发动机:f. = (叭x(主)0.7 飞P./飞298/.( 3 ) 注2式(3)也适用于废气旁通阀只在试验循环段起作用的情况。若废气旁通阀在试验循环的任何时间段都不起作GB/T
21、 8190.9-201 O/ISO 8178-9: 2000 用,则应根据进气冷却的方式选用公式(的或公式(5)。不带增压空气冷却器或带空/空增压空气冷却器的涡轮增压压燃式发动机:=(旦)0.7 X (28) 1. 2 户sJ , 298 带水/空空气冷却器的涡轮增压压燃式发动机:f. = (去)0.7 X (朵)0.7 5.1.2 试验有效性判定一一试验条件大气系数f.应在如下范围内方可认为试验有效:0.93f. 1. 07 注:推荐在f.为0.96到1.06之间的条件下进行试验。附加有效性判定按7.3.2.3和A.3. 2. 2的规定。5.2 功率试验时,应拆除安装在发动机上的仅为配套机械
22、工作所需的辅助设备。诸如:一一制动用空气压缩机;动力转向泵;一一空调压缩机;一一液压驱动泵。详见GB/T8190. 1-2010中的5.3。5.3 发动机进气系统. ( 4 ) . ( 5 ) ( 6 ) 试验发动机所装进气系统,在使用清洁空气滤清器和发动机按相应用途的最大空气流量运行时,其进气阻力应在制造厂规定的上限值土10%以内。5.4 发动机排气系统试验发动机所装排气系统,在发动机按相应用途的最大标定功率运行时,其排气背压应在制造厂规定的上限值士10%以内。试验时可以带消声器,这将减少影响烟度测量的排气脉冲。因此采用消声器能使试验台烟度测量与现场烟度试验的相关性更好。消声器的结构(即容积
23、)应代表试验发动机实际使用时的典型结构。5.5 冷却系统发动机所使用的冷却系统应具有足够冷却能力,以保证发动机在制造厂规定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运转。5.6 润滑油应记录试验所用润滑油的规格,并写入试验报告内。5. 7 带增压空气冷却的发动机应记录冷却介质温度和增压空气温度。冷却系统应在制造厂规定的发动机转速和负荷下进行调整。进气温度和冷却器压力降应分别保持在制造厂规定值士4K和士2kPa以内。5.8 试验燃料温度试验燃料温度应符合制造厂的推荐值。若制造厂没有规定燃料温度,则燃料温度应为311K士5 Ko除使用重泊的情况外,制造厂的规定温度应不大于316K。除非制造厂另有规定,燃料温度应在喷油泵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8190.9 2010 往复 内燃机 排放 测量 部分 压燃式 发动机 瞬态 工况 排气 试验台 试验 循环 测试 规程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67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