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1343-2009 针织服装制作工(T恤衫制作)值车工作法.pdf
《DB37 T 1343-2009 针织服装制作工(T恤衫制作)值车工作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1343-2009 针织服装制作工(T恤衫制作)值车工作法.pdf(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59.080.01 W60 备案号: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 T13432009 针织服装制作工(T 恤衫制作)值车工作法 文稿版次选择 2010 - 02 - 02 发布 2010 - 03 - 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 T1343200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省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南元首针织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济宁如意针织有限公 司、山东真情集团有限公司、日照海星针织服装有限公司、德州雅德联针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
2、草人:王立生、胡爱芳、陈雪峰、马德芳、张秀芹、杜淑芳。 DB37/ T13432009 1 针织服装制作工(T 恤衫制作)值车工作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针织T恤衫值车工的工作内容、操作要求及考核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针织行业针织服装制作工(T恤衫制作)值车工的操作与考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296.41998 消费品使用说明 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 GB/T 6411 2008 针织内衣规格尺寸系列 GB/T 8685
3、2008 纺织品 维护标签规范 符号法 GB/T 8878 2009 棉针织内衣 GB 184012003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 228492009 针织T恤衫 FZ/T 010532007 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3 值车工的任务 针织T恤衫值车工的任务,指按品种和规格要求,严格执行针织T恤衫制作工艺标准和工艺流程,做 出符合标准的产品。值车工应知内容见附录A。 4 工作内容和要求 4.1 清洁工作 4.1.1 清理工作场地。 4.1.2 清理机器设备及工作台面。 4.1.3 由上而下清洁线架、托盘和设备底架、电机外壳。 4.1.4 打开机头活动保护盖,拆卸针板,清洁内部的花
4、毛,清洁完毕上好针板,关好活动保护盖。 4.2 检查设备运转情况 4.2.1 检查缝纫线是否符合要求,穿引是否准确。 4.2.2 检查机针型号是否正确,是否断缺、毛刺、弯曲等。 4.2.3 检查电源插头是否插好。 DB37/ T13432009 2 4.2.4 检查机器油位是否符合要求。 4.2.5 用手转动转轮是否正常转动。 4.2.6 打开开关,用试车布试车,看是否有油污、油线出现。 4.2.7 检查刀门宽度、线迹松紧和针迹密度是否准确。 4.2.8 检查机器差动是否符合要求。 4.2.9 检查包缝机的刀片是否锋利。 4.3 缝纫操作 4.3.1 每包衣服在操作前需要确认的内容。 4.3.
5、1.1 核对传票是否正确。 4.3.1.2 检查主料和辅料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4.3.1.3 填写传票工种和工号。 4.3.2 操作过程注意事项 4.3.2.1 衣片要摆放在便于拿放的位置。 4.3.2.2 操作中应及时检查线路,保证线迹正常,并检查夹线器里是否有花毛飞入。每包产品应自检 35 件,检查有无针洞、跳针、等由机械设备或缝针毛刺造成的连续性疵点并及时返修。 4.3.2.3 机器操作时设备没有停稳时不能抬压脚,以免损坏机件和缝针。 4.3.2.4 修车和换针后要擦净机器和台板,用试车布检查针迹密度和线迹松紧。 4.3.2.5 调换品种时应该对缝线的颜色、机针的号数、针迹密度等进行调整
6、,使其符合工艺要求。 4.3.2.6 应将线头修剪干净。 4.3.2.7 停止操作时,应关掉开关。 4.4 缝纫设备的保养与正确使用 4.4.1 做好缝纫机内外的日常清洁工作。 4.4.2 应经常检查油量窗内的耗油情况。 4.4.3 设备起动时,应先打开电源,检查电机是否正常运转。 4.4.4 经常检查螺丝是否松动。 4.4.5 检查缝纫机的压线装置及针杆处是否有花毛嵌入。 4.4.6 检查机针针号,线迹清晰度,针迹密度。 4.4.7 使用新设备和长时间未使用的设备时,应在 30003500 转/分的转速状态下,使设备进行 10 分钟的适应性运转。 DB37/ T13432009 3 5 工艺
7、流程与技术要求 5.1 使用设备:平缝机、四线包缝机、平双针、锁眼机、钉扣机。 5.2 工艺流程:烫辅料(门襟、口袋) 钉口袋 做门襟 接肩 肩明线 上领子(加领条) 门襟明线 领条明线 上袖合身 收袖、底边 锁眼、钉扣 5.3 技术要求 5.3.1 针迹密度:不低于 9 针/2cm。 5.3.2 门襟要端正、平整,明线要直顺、宽窄要一致。 5.3.3 领子要平整、端正、宽窄要一致。 5.3.4 领条明线要一致,不可漏缝(掉炕)或曲折。 5.3.5 明线重针不可出双轨,明线起止处要打回针。回针 2-3 针。 5.3.6 门襟尺寸,袖、底边尺寸及其它部位尺寸按工艺要求。 5.3.7 成品及门襟要
8、求(见图 1): DB37/ T13432009 4 图1 T 恤门襟及领子成品图 门襟上片图 门襟下片图 门襟明线 0.1CM 门襟宽 3.2CM 明线在门襟上 门襟长 15.5CM 封门线 0.6CM DB37/ T13432009 5 6 操作要点 6.1 烫门襟小片衬 6.1.1 将门襟单片铺平,将衬布有胶面和门襟反面相对铺平。 6.1.2 将熨斗调制适当温度,加以适当压力熨平。 6.1.3 要求: 6.1.3.1 烫后衬布应不易撕下来。 6.1.3.2 有纺衬布:温度 160170 摄氏度,时间 1518 秒,压力 23KG,克重 100120g。 6.1.3.3 无纺衬布:温度 1
9、20140 摄氏度,时间 810 秒,压力 0.61.3KG,克重 3040g。 6.2 门襟小片扣边 6.2.1 用熨斗将门襟小片折烫 1 厘米的边。 6.2.2 应将折边压实。 6.3 烫门襟大片衬 6.3.1 将衬布有胶面和门襟大片的反面相对铺平。 6.3.2 将熨斗调制适当温度,加以适当压力熨平。 6.3.3 要求: 6.3.3.1 烫后衬布应不易撕下来。 6.3.3.2 有纺衬布:温度 160170,时间 1518s,压力 23KG,克重 100120g。 6.3.3.3 无纺衬布:温度 120140,时间 810s,压力 0.61.3KG,克重 3040g。 6.4 门襟大片扣边
10、6.4.1 用熨斗将门襟大片折烫 1 的边。 6.4.2 应将折边压实。 6.5 烫门襟大片 将门襟大片对折烫平。 6.6 烫口袋 将口袋片铺平,将口袋净样放于口袋片上,用熨斗扣边、压实. 6.7 钉口袋(平机) 6.7.1 衣片不动,将衣片左前胸铺平,将口袋平放衣片上(定位点)。 6.7.2 平行移动衣片至压脚处。 DB37/ T13432009 6 6.7.3 在口袋边明线处插针,并打回针(2-3 针),开始缝倒三角。 6.7.4 缝至口袋边,转动衣片,沿口袋边直缝,缝 3 针,再转动衣片。 6.7.5 衣片转至(下摆部分在)胸前,开始缝制。口袋明线 0.1-0.15 。 6.7.6 明线
11、要求直顺,不允许不匀或漏缝(掉炕)。 6.7.7 转动衣片,沿口袋下边直缝,明线要求直顺,不允许不匀或漏缝(掉炕)。明线宽 0.1-0.15 。 6.7.8 转动衣片,沿口袋侧边直缝,明线要求直顺,不允许不匀或漏缝(掉炕)。明线宽 0.1-0.15 。 6.7.9 转动衣片,沿口袋上边直缝 3 针,明线要求直顺,不允许不匀或漏缝(掉炕)。明线宽 0.1-0.15 。 6.7.10 转动衣片,斜缝至口袋明线处,并打回针(2-3 针)。 6.7.11 口袋倒三角,上宽要求 0.5 (见图 2): 图2 6.7.12 口袋完成样(见图 3): 图3 6.8 做门襟(平机) 6.8.1 定位 DB37
12、/ T13432009 7 6.8.1.1 根据门襟的宽度和长度,在前衣片上确定好位置。 6.8.1.2 用消色铅笔在定位点定点。 6.8.2 缝门襟 6.8.2.1 将前衣片正面朝上放平,将门襟大片反面朝上并放于前衣片定位点上,从领窝处开始缝制, 缝制时打回针(2-3 针)。缝至门襟规定长度时,再打回针(2-3 针)。 6.8.2.2 将机针摇至动程最高,抬起压脚,转动前衣片,使领窝处在操作者的前胸。 6.8.2.3 将门襟小片反面朝上,和门襟大片对齐开始缝制。缝制时两线间距(缝份)0.2-0.3 ,缝 至领窝处。起始和终止处都打回针(2-3 针)。 6.8.2.4 要求缝迹直顺,不允许弯曲
13、。 6.8.2.5 完成样(见图 4): 图4 6.8.3 剪门襟 6.8.3.1 拿剪刀沿缝纫两线之间剪开,剪开时不能剪断缝纫线。 6.8.3.2 从领窝处开始,到止口上 0.3 处止。 6.8.3.3 剪开后实样(见图 5): 大片 小片 图5 6.8.4 上领子、压领条 DB37/ T13432009 8 6.8.4.1 横机领要根据工艺要求做三个剪口。 6.8.4.2 将门襟单片从合缝处反折,横机领置于门襟宽二分之一处。 6.8.4.3 开始缝纫时要求打回针(2-3 针)。缝至横机领 1 时,将领条加上。 6.8.4.4 上领子时三个剪口要分别对准两个肩缝和后领窝正中。 6.8.4.5
14、 领压条、横机领、衣片领窝要对齐。 6.8.4.6 领压条多余的要剪掉。 6.8.4.7 缝到门襟大片下车时要打回针(2-3 针),(见图 6): 大片 小片 横机领 横机 领 领条 图6 6.8.4.8 翻门襟角。做好后,将门襟翻过来,不要翻成圆形。翻好后如下(见图 7): 图7 6.8.4.9 压领条。压领条时,起始处和截止处要打回针(2-3 针)。 6.8.4.10 要求:领条明线 0.1-0.15 。明线要均匀,不得漏缝(掉炕)或宽窄不匀。压领条时,起 始处和截止处要在门襟宽的位置处。 6.8.5 辑门襟明线 6.8.5.1 门襟明线从大片开始缝纫,明线宽 0.1-0.15 ,门襟压身
15、片;明线要直顺,不允许漏缝(掉 炕)或不匀。明线到门襟开口处止。 DB37/ T13432009 9 6.8.5.2 抬起压脚,将门襟大片折向一边,开始缝纫门襟小片明线。明线要直顺,不允许漏缝(掉炕) 或不匀。 6.8.5.3 门襟小片不允许外露。 6.8.5.4 明线到门襟上边后,转动衣片,沿领窝做明线,其长度至门襟宽度处。 6.8.5.5 抬起压脚转动衣片,根据门襟宽度要求,缝纫明线。明线要直顺,不允许弯曲。明线长度和 门襟开口处相等。 6.8.5.6 抬起压脚,将门襟大片整平,和门襟小片重合(注意上下片的长度要一致)。 6.8.6 缝纫封门线 6.8.6.1 抬起压脚转动衣片,开始缝纫封
16、门线。 6.8.6.2 根据工艺要求,确定封门线宽度(一般 0.5-0.8 )。封门线下线要和门襟线垂直,到门襟 线处止。 6.8.6.3 达到宽度要求后,抬起压脚,转动衣片。 6.8.6.4 缝上封门线。 6.8.6.5 上封门线要和下封门线平行,并在门襟明线处打回针。 6.8.6.6 门襟及领子完成外观(见图 8): 门襟小片图 门 襟 长 1 5 . 5 C M 门襟大片图 明线在 门襟上 T恤门襟及领子成品图 门襟明线 0.1CM 门襟宽3.2CM 封门线 0.6CM 图8 6.9 接肩、肩辑明线(两针四线包缝机、平机) 6.9.1 将前后衣片的肩缝对齐,前片在下后片在上,食指在两衣片
17、中间,上下片松度要一致,用四线 包缝机缝制。 6.9.2 将接好的衣片用手放平,放于机器压脚下开始缝纫明线。明线在后片上,宽度按工艺要求。 DB37/ T13432009 10 6.9.3 肩明线要均匀直顺,不允许漏缝(掉炕)或弯曲(见图 9): 挂 肩 处 领 窝 处后 片 前 片 图9 6.10 上袖子(两针四线包缝机) 6.10.1 将身片铺平正面朝上,袖片的正面和身片相对。 6.10.2 右手拿衣片、左手拿袖片,将袖片袖笼和衣片挂肩处对齐放入压脚下。 6.10.3 右手拇指在上,食指在袖片和衣片中间,轻轻捏住袖片,右手中指在衣片的下面,脚踏缝纫机 踏板,开始缝制。 6.10.4 袖片中
18、间的剪口要和衣片肩缝处的剪口对齐。 6.10.5 要求缝份要均匀,缝迹要圆顺。 6.11 合身袖缝(两针四线包缝机) 6.11.1 将前后衣片肋缝对齐,后衣片在下,前衣片在上,前后衣片正面相对。 6.11.2 右手食指在衣片中间,大拇指和中指在上下辅助送衣片,左手轻轻抓住衣片往前同步送片。 6.11.3 包缝左肋缝时从底边开始致袖口,顺加洗涤标于要求的尺寸。 6.11.4 包缝右肋缝时从袖口开始至底边,袖子的十字缝要对齐。 6.11.5 缝份应均匀,缝迹应直顺、不得出现弯曲和拉伸。 6.12 收袖边(平双针) 6.12.1 按工艺要求宽度握边,在袖子后片处开始操作(过袖缝约 2 )。 6.12
19、.2 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在袖口握边的上下,中指第一关节弯曲,放于袖口折边里面,操作时随 时调整袖口折边的宽度,使其符合工艺要求;左手轻握衣服同步送活。 6.12.3 袖缝向后倒。重针在袖后片 2 袖前片 0.5 ,重针不低于 2 。重针不允许双轨。 6.12.4 要求:收边平直均匀,不允许曲折和拉伸,不允许出现波浪。不允许漏缝或毛露。收边完成(见 图 10): DB37/ T13432009 11 袖中缝 图 10 6.13 收底边(平双针) 6.13.1 按工艺要求宽度握边。在左肋缝向后 2 处开始操作。 6.13.2 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在底边握边的上下,中指第一关节弯曲,放于底边折边里
20、面,操作时随 时调整底边折边的宽度,使其符合工艺要求;左手轻握衣服同步送活。 6.13.3 肋缝向后倒。重针在后片 2 处,重针不低于 2 。重针不允许双轨。 6.13.4 要求:收边平直均匀,不允许曲折和拉伸,不允许出现波浪。不允许漏缝或毛露。收边完成(见 图 11): 图 11 6.14 锁眼(锁眼机) 6.14.1 锁眼定位:按工艺要求用消色铅笔在门襟的上片点点定位。 6.14.2 第一个扣眼,一般居门襟上边沿线 1 处横锁。一般位置在门襟中线前三分之一,门襟中线后 三分之二。 6.14.3 其它扣眼竖锁,位置在门襟中心线上,数量根据工艺要求。 6.14.4 要求:锁眼眼孔的大小要和纽扣
21、相匹配。锁眼的线迹要均匀。 6.15 钉扣 6.15.1 钉扣定位:根据锁眼的位置,用消色铅笔在门襟大片上点点定位。 DB37/ T13432009 12 6.15.2 右手拿扣放于钉扣机的夹扣孔上。左手将门襟大片放于钉扣机的压脚下,对准所定的位置,进 行操作。 6.15.3 要求:扣子要订于门襟的中心线上。钉扣的线迹要紧密,订好的扣子应不宜脱落。操作钉扣机 是要注意安全。 7 主要疵点产生的原因 见表1。 表1 疵点名称 产生的原因 油污渍 1、 机器周围有油污、不清洁。 2、 放置半成品的容器不清洁。 3、 机器设备局部有漏油。 4、 工号印及印台未放妥。 5、 操作工擦车后,剔除的油花衣
22、毛未清理或手未洗净。 6、 保全工修理设备时放过工具、留有油污或修理后手未洗净即进行试车。 7、 缝纫机的摩擦离合器(宝塔盘)未加防护罩。 油污线 1、 缝线存放不妥,线管上沾有油污渍。 2、 各种缝纫机过线部位沾有油污渍。 3、 平缝机的旋梭加油后未进行试车,造成油污线。 4、 各种缝纫机的针杆加油过多或沾有油污。 漏缝 (脱拷) 1、 缝料上下两层未对齐(应该下层缝料超出上层缝料 1 毫米)造成下层漏缝。 2、 缝制时缝料切边量不均匀。 衣袖扭转摆不平 1、 合袖缝时,袖片料前段易被食指加力而伸长,使后半段过长(或反之)造成合缝时肩下 两片直缝长短不齐。 2、 袖片料与大身片料合缝并缝制时
23、,袖片料与大身片料的切缝未对齐。 3、 裁剪时,大身片料挂肩的大小与袖片料袖肥,两者的尺寸不符合(特别是当袖片料小于 大身片料挂肩的尺寸时最易产生,当大于时如不能借准提前量亦会产生) 。 4、 上袖时,袖片料前后弧形处切边不匀(特别是上机时的袖片料弧形处最易被切掉) 。 肩下缝被 凹切进 1、 袖片料与大身料合缝时,上机袖料的切缝量不够,操作时却使袖料伸长于挂肩,造成合 缝时肩下有一缝料缺口。 2、 缝合袖下机时,由于大身料被拉伸,造成袖片料短。 3、 合缝到近肩下转弯时,左手未能及时使缝料的另一边保持与切缝处一定提前量或基本上 平齐(提前有利于转弯) 。 4、 大身挂肩过大或袖片衣料过小。
24、DB37/ T13432009 13 表 1(续) 疵点名称 产生的原因 上罗纹领 圆度不均匀 1、 裁剪大身领圈时,布料层数相叠过厚,超过电裁刀有效动程或推力不匀。 2、 控制罗纹料的左手食指力点未保持在罗纹料对折的边口上,使罗纹料拉伸不匀。 3、 右手拇指和食指拿大身料时与缝纫机压脚距离过远,不易控制领圈布料纵横纹路的特性 而均匀送料。 4、 切边不均匀,不仅产生圆度不匀而造成领边宽窄不一。 下机时袖边口不平齐 1、 缝合袖时因切边不齐造成袖料两层对折长短不同或因手指用力不匀造成长短不同。 2、 下机时,上层布料长于下层布料(上层短于下层 1 毫米有利) 。 袖口重复回针时线迹 抛线圈 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1343-2009 针织服装制作工T恤衫制作值车工作法 1343 2009 针织 服装 制作 恤衫 车工 作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