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1054-2008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糯玉米操作指南.pdf
《DB37 T 1054-2008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糯玉米操作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1054-2008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糯玉米操作指南.pdf(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01 B 05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10542008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糯玉米操作指南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On Export Waxy Corn 2008-12-02 发布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2009-01-01 实施 DB37/T 1054 2008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B、C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滕州市植物保护站、莱州市植物保护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书义、李明立、宋姝娥、刘会海、原国辉、王鹏
2、、嵇俭、刘三伟。 I DB37/T 1054 2008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糯玉米操作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口糯玉米产地环境条件要求和各生产环节的监控管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出口糯玉米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 NY/T 524 糯玉米 NY 5332 无公害食品 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
3、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农药残留 Pesticid e residue 残留在农产品中的微量农药原体及其有毒代谢物和降解物的总称。 3.2 有害物质 Malfeasance matter 对人、生物及环境具有毒害作用的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重金属等物质。 3.3 危害分析 Hazard a ssessment 对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潜在风险进行判断、评估。 3.4 溯源体系 System o f trace to the source 作物从种植(包括生产基地选择)到收获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有农事活动的原始记录等。 3.5 有害生物 Pest 危害植物或植物产品
4、的病原微生物、害虫、杂草等生物。 3.6 IPM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有害生物综合管理。 3.7 安全间隔期 Plant harvest interval (PHI) 最后一次施药到作物收获间隔的天数。 4 记录保留 种植者应保留糯玉米各生产环节的原始记录(附录 A) ,证实所有的农事操作遵循本标准的要求, 从而完善整个溯源体系。必要的记录应保留 2 年或更长时间。 1 DB37/T 1054 2008 5 质量要求 5.1 感官要求 符合 NY/T 524 的要求。 5.2 质量安全要求 符合进口国安全质量标准要求(附录 B) 。 6 基地选择与管理 6.1
5、 基地选择 基地环境条件符合 NY 5332 的要求,并填写基地基本情况记录表 (附录 A.1) 。宜选择地势平坦, 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力较高、疏松、理化状况良好,前 2 年3 年未种植玉米的轻质 壤土或砂壤土地块。 基地应远离工业“三废”排放、污染区域,连片面积宜在 3hm 2 以上。 6.2 基地管理 6.2.1 环境监测 新建基地应由有资质的监测单位进行环境质量检测,并进行风险评估。每 2 年3 年或环境条件发 生变化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时,应及时进行检测,并填写基地土壤化学成分检测结果表(附录 A.2) 、基地灌溉水质检测结果表 (附录 A.3) 、基地空气质量检测结
6、果表 (附录 A.4) 。 6.2.2 档案 每个糯玉米生产地块应建立独立、完整的生产记录档案。 6.2.3 工作室 基地宜建有工作室,面积 30m 2 以上。室内配备桌椅、资料橱等,水、电、通讯配套齐全,放置有 关生产管理记录表册,张贴有关规章制度。 6.2.4 平面图 面积较大的生产基地应制作平面分布图,用来制定轮作计划和种植方案等,并贴挂于工作室内。 6.2.5 仓库 基地应建有专用仓库,临时存放施药器械和未用完的种子、农药、化肥等。仓库应符合安全、卫生、 通风、避光等要求;内设货架;配备必要的农药配制量具、防护服、急救箱等;面积 20m 2 以上。 6.2.6 盥洗室 基地宜设有盥洗室
7、,且清洁卫生。 6.2.7 废物收集设施 基地应设有农药空包装和垃圾等废物收集设施。 6.2.8 隔离防护 基地周围应建立隔离网、隔离带等,防止外源污染。 7 整地施肥 7.1 清洁田园 清除上茬作物残留枝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降低病(虫)源基数。 7.2 土壤耕翻 深翻土壤 20cm25cm,晒垡,整平耙实。宜使用机械耕翻,维持土壤结构。 7.3 基肥 施农家肥 2000kg/667m 2 3000kg/667m 2 作基肥,施后深翻;种肥施尿素 10kg/667m 2 、磷酸二铵 10kg/667m 2 、硫酸钾 10kg/667m 2 ,硫酸锌 1kg/667m 2 1.5kg/667m
8、 2 ,集中施于畦沟内。 施用的农家肥应经过充分的沤制和腐熟,不得施用生活垃圾、工业废渣、污泥等。 2 DB37/T 1054 2008 基肥施用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 (附录 A.5) 。 8 播种 8.1 品种选择 客商有要求的,按照客商的要求选定品种。客商未指定栽培品种的,宜选择抗病、优质、丰产的品 种,并保留购种发票。 8.2 种子质量 符合 GB 4404.1 的要求,植物检疫合格。 8.3 播种时期 当 5cm10cm 地温稳定在 10以上时即可播种。根据加工要求,糯玉米宜分期播种,分批采收, 一般每隔 7d10d 播种一批,最迟播期应保证采收期气温在 18以上。 8.4 隔离种植
9、 8.4.1 空间隔离 不同的玉米品种,同期播种的间隔距离应在 200m 以上。 8.4.2 播期隔离 不同的玉米品种,播期间隔应在 20d 以上。 8.4.3 自然屏障隔离 不同的玉米品种,可利用村庄、林带等自然屏障进行隔离种植。 8.5 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选种。需进行药剂处理的,填写基地种苗处理记录表 (附录 A.6) 。 8.6 播种方法及播种量 8.6.1 播种方法我 开沟穴播。沟内浇水,水渗下后播种,每穴 2 粒3 粒,播种深度 3cm5cm,播后覆土。一般采用 大小行种植,大行 80cm,小行 40cm,株距 20cm33cm。 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 (附录 A.5) 。 8
10、.6.2 播种量 播种量 2.0kg/667m 2 2.5kg/667m 2 。 9 田间管理 9.1 苗期管理 在 3 叶4 叶期及时查苗补苗。补苗宜在下午 5 时后或阴雨天时进行,带土移苗,移栽后淋定根水, 翌日再浇一次水;5 叶6 叶期定苗,每穴留 1 株健壮苗,同时追施尿素 6kg/667m 2 8kg/667m 2 ;6 叶 8 叶期时,打杈、拔除分蘖。 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 (附录 A.5) 。 9.2 穗期管理 大喇叭口期沟施尿素 20kg/667m 2 25kg/667m 2 。当土壤干旱时应及时浇水,土壤持水量宜保持在 75%左右。 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 (附录 A.5)
11、 。 9.3 花粒期管理 开花期如遇到刮风、连阴雨等天气时,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时间在上午 9 时11 时为宜。吐丝 后应及时去除下部无效小穗。当土壤干旱时应及时浇水,土壤持水量宜保持在 80左右。 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 (附录 A.5) 。 10 生产投入品管理 3 DB37/T 1054 2008 10.1 农药采购与储藏 10.1.1 农药采购 应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农药。不得采购下列农药: a) 非法销售点销售的农药; b) 无农药登记证的农药; c) 无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的农药; d) 无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农药; e) 无标签或标签内容不合格的农药; f) 超过保
12、质期的农药; g) 进口国禁止使用的农药。 采购的农药应填写基地使用投入品表 (附录 A.7)和农药质量检测结果记录表 (附录 A.8) 。 10.1.2 农药储藏 农药应储藏于专用仓库。仓库应符合安全、卫生、防火、避光、防腐、通风良好等的安全条件要求, 由专人负责保管,并配有急救药箱、配制量具等,入口处应贴有警示标志。 10.2 肥料采购与储藏 10.2.1 肥料采购 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肥料。不得采购下列肥料: a) 无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肥料; b) 非法销售点销售的肥料; c) 超过保质期的肥料; d) 进口国禁止施用的肥料。 采购的肥料应填写基地使用投入品表 (附录 A.7) 。
13、10.2.2 肥料储藏 肥料应妥善保存,放置于清洁、干燥的地方,与农药隔开存放,不得与苗木、新鲜农产品存放在一 起。 11 水源管理 11.1 水质监测 每年应由有资质的监测单位进行一次水质检测。 11.2 灌溉系统 应有专用水源,如水井、储水池等,严防污染。水井井口应高出地面 30cm,并配有防护设施,防 止雨水倒灌、弃入污染物等。 宜建立水源管理系统,如供水管道、再利用体系、灌溉设备等。 12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12.1 种植者 种植者应经过 IPM 技术培训,或在植保员指导下按照本标准进行有害生物的防治。植保员应获得国 家植保员职业资格证书,并填写基地人员档案表 (附录 A.9) 。 1
14、2.2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针对不同防治对象及其发生情况,根据糯玉米生育期, 分阶段进行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措施、生物措施和物理措施,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严格农 药安全间隔期用药。 12.3 防治措施 12.3.1 播种期有害生物防治 4 DB37/T 1054 2008 12.3.1.1 选用抗病品种 见8.1。 12.3.1.2 轮作 每 2 年3 年宜与茄科等作物进行一次轮作。 12.3.2 生长期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12.3.2.1 物理防治 在玉米螟、棉铃虫等害虫成虫发生初期安装杀虫灯, 每2hm 2 3hm 2 悬挂 1 盏电子杀虫灯 (220V,
15、 15W) , 离地高度 2.5m3m。 12.3.2.2 生物防治 防治玉米螟等害虫,可释放赤眼蜂,每 667m 2 设 6 个8 个放蜂点,每次释放量 2000 头3000 头, 每隔 5d 释放一次,共 2 次3 次。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 (附录 A5) 。 12.3.2.3 化学防治 针对不同时期的防治对象,选择适合的农药品种,适期用药,交替轮换使用。每种农药连续施用不 宜超过 3 次。多种病虫混发时,宜混合用药。施药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有益生物的杀伤,避免 对邻近作物产生药害,并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 (附录 A5) 。 用药方案见附录 B、C。 12.4 施药器械 施药器械
16、宜分类专用。对除草剂和进口国残留限量要求严格的农药,施药器械应专用。 施药前,施药器械应确保洁净并校准。施药后,施药器械应清洗干净放置。 12.5 剩余药液处理 剩余药液和所用容器的残留洗液,按照有关规定处理或将其喷洒到未施药的糯玉米上或法规允许的 休耕地中,并填写剩余药液或清洗废液处理情况记录表 (附录 A.10) 。 12.6 农药包装物处理 农药包装物不得重复使用、乱扔,应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农药空包装物应清洗 3 次以上,并将冲洗 液倒入喷雾器中。经彻底冲洗后,将其压坏或刺破,防止重复使用,必要时贴上标签,以便回收。空的 农药包装物在处置前应安全存放。 13 收获及收获后处理 13.1
17、收获 按照客商的要求适时采收,一般在乳熟末期或蜡熟初期采收。 采收前,应对产品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符合出口国家或地区要求,并填写样 品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表 (附录 A.11) 。 13.2 包装物 包装物应妥善存放。再利用的包装物品,应清洗干净,防止有害物质污染。 13.3 环境卫生 工作区应清洁卫生,附近设有盥洗室等卫生设施。 14 劳动保护 14.1 培训 凡使用、处理农业化学品的人员,以及所有操作危险或复杂设备的人员都应经过培训,并填写基 地人员档案表 (附录 A.9) 、生产基地人员登记表 (附录 A.12) 。 14.2 施药保护 施药时操作者应穿着防护服,不得吸烟、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1054-2008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糯玉米操作指南 1054 2008 良好 农业 规范 出口 玉米 操作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