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 T 684-2017 无公害草菇生产技术规程.pdf
《DB14 T 684-2017 无公害草菇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4 T 684-2017 无公害草菇生产技术规程.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7.080.20 B 31 DB14 山西省 地方标准 DB 14/ T 684 2017 代替 DB 14/T 684-2010 无公害草菇生产技术规程 2017 12 10发布 2018 02 20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4/ T 6842017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生产场所 . 2 5 生产原料 . 3 6 生产技术 . 3 7 病虫害防治 . 5 8 生产管理档案 . 6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生产记录表 . 7 DB14/ T 684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
2、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14/T 684 2012 无公害草菇 生产 技术规程 ,与 DB14/T 684 2012相 比主要技术 变化如下: 修改原标准“术语和定义”中内容,对原标准“ GB/T 12728” 进行修改及删除 , 将原标准 “ GB/T 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修改为 “ GB/T 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于本文件 。 为便于适用, 以下 重复列出了 GB/T 12728中的一些 术语和定义 ” ,以及删除所有下文中 “ GB/T 127282006,定义 ” 相关语句 ; 将原标准“ 4.3.1地棚畦
3、”修改为“ 4.3.1畦栽”; 将原标准“ 4.3.2.1建棚”改为“ 4.3.2.1棚栽”; 将原标准中“ 6.2生产流程”去掉 ; 修改原标准“ 6.2.2.1培养料预处理”中的内容,将“对于稻草、麦秸等主料”修改为“稻草、 麦秸、玉米秆等主料 ” ; 修改原标准“ 6.2.2.4培养料后发酵 ” 中的内容 , 将原标准 “ 当料面温度降至 38 以下时开始 播种 ” 去掉 ; 删除原标准“7.3.2 虫害防治 ” 中部分内容 。 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福元、张颖、王紫艳、冀航、周花、张利环、贾彬良、刘文艳、李园。 本标准 2
4、012年 12月 首次发布,本次为 第一次修订 。 DB14/ T 6842017 1 无公害草菇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草菇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场所、生产原料、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生产 管理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草菇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
5、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T 2798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为便于使 用,以 下重复列出了 GB/T 12728 中的一些 术语和定义 。 3.1 预湿 堆料前将培养料浇湿或浸湿的方法。 3.2 发酵料栽培 培养料堆积发酵后,进行食用菌栽培的方法。 3.3 前发酵 培养料堆制自然发酵的过程。又称一次发酵。 3.4 后发酵 DB14/ T 6842017 2 经一次发酵的培养料,在控温条件下进行巴氏消毒的发酵过程。又称二次发酵。 3.5 菌龄 接种后菌丝在培养基物中生
6、长发育的时间。 3.6 菌种老化 菌种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生理机能衰退的现象。 3.7 栽培种 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栽培种只能用于栽培,不可再扩大繁殖菌种。也称三 级种。 3.8 播种量 菌种用量(湿重)与培养料干重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如 100 干培养料用了 10 菌种,即为 播种量 10%。又称接种量。 3.9 卵形期 有外菌幕的食用菌子实体长到卵形的时期。 3.10 外菌幕 包裹在整个原基或菌蕾外面的膜状物。 4 生产场所 4.1 选址 选择地势平坦,向阳背风,靠近水源,排水良好,周边无污染性厂矿企业,远离畜禽养殖场及垃圾 场等 生态环境良好的场所。符合 NY/T
7、2798的规定。 4.2 室内菇房 4.2.1 菇房建造 菇房座北朝南,采用过道连通,并在入口处增设门斗,以防风沙、污物吹入。每间菇房长 8 m、宽 6 m、高 4 m。菇房要求保温、保湿、通风、透光。有条件可以增设控温设施。 4.2.2 床架设置 DB14/ T 6842017 3 床架4 层或 5层,长2.5 m 4.5 m,宽 1.2 m 1.5 m,层间距 0.6 m。最下层距地面 0.3 m,最上一层离 顶棚不少于 1 m。床架以水泥或钢材制作最好,床面铺以尼龙网或秸秆,下面用若干横梁加固,各层床 面四周围以 10 cm 15 cm高的围板。床架要 与菇房的方位呈垂直排列。 4.3
8、室外场所 4.3.1 畦 栽 选择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做畦前先把土地深翻一次,太阳暴晒 2 3 d,然后整地做 成东西走向畦, 畦长 5 m 6 m、宽 1 m、 高 15 cm 20 cm, 两畦间距50 cm ,畦四周挖宽 10 cm的水沟, 作浇水用。 对于地势高燥的地方,应做成低畦,走道高于畦 20 cm左右,以便保湿。 地棚四周挖 50 cm 深的排水沟,畦上用竹片搭弓形棚架,两侧用竹竿固定,高50 cm左右。 4.3.2 塑料大棚 4.3.2.1 棚 栽 可以参照蔬菜大棚。棚为东西走向,呈弓形,中间高,两面低,长 20 m,宽 5 m,高 2 m 3 m,用 钢管作支架
9、,覆盖塑料薄膜,外盖草帘遮荫。棚东西两头各开设一个门,南北两侧适量开设通风口。棚 外南北两边各挖一道宽 30 cm、深 30 cm的排水沟。 4.3.2.2 建造床架 在棚内可纵向建造 3排床架,中排床架宽 1.5 m,分搭 2 3层,床架两边各留宽 40 cm人行道,外侧 各建造 1排床架,床架宽 1 m,搭建12 层,层间距 50 cm。床架用竹竿与尼龙网搭建。 5 生产原料 稻草、废棉、棉籽壳、麦秸、豆秸、玉米秆以及栽培其他菇类的菌糠等均可作为栽培草菇的原料。 任何原料都要求无霉变、无杂菌污染、无病虫害侵入。应符合 NY 5099的规定。 6 生产技术 6.1 生产季节 草菇属高温性食用
10、菌,当室外气温稳定在25 以上,即可栽培。具体栽培时期要根据当地气候条 件决定,以 5 9月为宜。室内若有控温设施时,可以适当提前或延后栽培。 6.2 培养料配方 常用培养料配方含水量为 65,拌料用水应符合GB 5749 的规定。常用配方如下: 棉籽壳培养料,棉籽壳 97,生石灰 3; 稻草培养料,干稻草 82,干牛粪粉 15,生石灰 3; 稻草棉籽壳混合培养料,稻草 49,棉籽壳 49,生石灰 2; 麦秸培养料,干麦秸 82,干牛粪粉 15,生石灰 3; 稻草麦秸混合料,稻草 30,麦秸62 ,麸皮 5,生石灰 3; 废棉培养料,废棉 90,生石灰 3,麸皮 7; 玉米秆培养料,玉米秆 8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4 684-2017 无公害草菇生产技术规程 684 2017 公害 草菇 生产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