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 T 1637-2018 萱草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pdf
《DB14 T 1637-2018 萱草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4 T 1637-2018 萱草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20 B 62 DB14 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4/ T 16372018 萱草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2018 - 01 - 10发布 2018 - 03 - 10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4/ T 1637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组织培养 . 2 5 炼苗和移栽 . 3 6 移栽后管理 . 3 7 病虫害防治 . 3 8 组培穴盘苗的质量要求 . 3 9 包装、运输 . 4 附录A(规范性附录) MS基本培养基成分表 . 5 DB14/ T 163720
2、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山西梅芝园艺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冬梅、付宝春、秦国杰、梁峥、贾民隆、段九菊、李永平、郑梅梅、张超、 宋卓琴、康红梅。 DB14/ T 16372018 1 萱草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萱草种苗组培快繁的术语和定义、组织培养、炼苗和移栽、移栽后管理、病虫害防治、 出苗、质量标准、包装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萱草组培苗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
3、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2306 花卉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DB14/T 1381 萱草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萱草 具有观赏价值的萱草属植物的统称。 3.2 外植体 从自然生长的活体植物上获取的用于建立植物组培快繁体系的原始材料。 3.3 组培苗 利用植物组织、器官等外植体,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种苗。 3.4 玻璃化 植物组培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生理病变,表现为组培苗生长异常,幼叶或愈伤组织呈半透明、水浸状, 植株矮小失
4、绿,叶片皱缩卷曲。 DB14/ T 16372018 2 3.5 组培穴盘苗 组培生根苗移栽在穴盘中培育的苗子。 4 组织培养 4.1 培养基配制 选用MS为基本培养基,培养基成分见附录A。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 + 6-BA 4mg/L + KT 0.5 mg/L + NAA0.4 mg/L + 蔗糖20 g/L + 琼脂6 g/L, pH 5.8。 不定芽分化和继代培养基:MS + 6-BA 1 mg/L+ KT 0.5 mg/L + NAA0.05 mg/L + 蔗糖20 g/L + 琼 脂6 g/L,pH 5.8。 生根培养基:1/2 MS + NAA 0.5 mg/L + 蔗糖2
5、0 g/L + 琼脂6 g/L,pH 5.8。 4.2 外植体的采集 4.2.1 采集时间 连续晴天2 d以上,上午8时11时。 4.2.2 采集部位 在无病害的萱草种植基地,选取生长健壮、无病害的萱草植株,待花梗抽出、花苞未开放时,采集 花苞基部向下4 cm5 cm的花梗作为外植体备用。 4.2.3 采集材料的处理 即采即用。超过1 h需用湿润的毛巾或滤纸包裹,然后置于温度为0 4 的冰壶或冷藏室中保 存,保存时间不超过24 h。 4.3 外植体灭菌消毒 4.3.1 预处理 自来水冲洗外植体表面,A)将材料放入烧杯中,用0.7 g/L洗洁精水溶液浸泡5 min10 min,B) 用自来水流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4 1637-2018 萱草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1637 2018 萱草 种苗 组培快繁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