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师专业知识临床化学-4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师专业知识临床化学-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师专业知识临床化学-4及答案解析.doc(3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初级师专业知识临床化学-4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50,分数:100.00)1.骨骼肌中以 LD 的同工酶含量为主的类型是 A.LD1 B.LD2 C.LD3 D.LD4 E.LD5(分数:2.00)A.B.C.D.E.2.下列酶半衰期最长的是 A.CK B.LD C.ALT D.AMY E.ALP(分数:2.00)A.B.C.D.E.3.下列新生儿血清中的浓度低于成年人的酶是 A.ALP B.ALT C.AMY D.LD E.CK(分数:2.00)A.B.C.D.E.4.反映肝细胞受损导致膜通透性增加的血清酶是 A.GGT B.ALT C.
2、MAO D.CHE E.ALP(分数:2.00)A.B.C.D.E.5.有关甲胎蛋白(AFP)的论述错误的是 A.主要在胎儿肝脏中合成 B.健康成人肝细胞也能大量合成 C.孕妇妊娠 6 个月后升高可达高峰 D.原发性肝癌患者血中明显升高 E.慢性活动性肝炎等患者血中也呈中等度升高(分数:2.00)A.B.C.D.E.6.胆红素在血液中运输,与其结合的血浆蛋白是 A.白蛋白 B. 1球蛋白 C. 球蛋白 D. 2球蛋白 E. 球蛋白(分数:2.00)A.B.C.D.E.7.对结合胆红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是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 B.与重氮试剂呈间接反应 C.水溶性小 D.随正常人尿液排出 E.
3、易透过生物膜(分数:2.00)A.B.C.D.E.8.不属于肝纤维化诊断指标的是 A.透明质酸 B.型胶原 C.型胶原前肽 D.层黏蛋白(LN) E.干扰素(分数:2.00)A.B.C.D.E.9.急性肝炎早期急剧升高的血清酶是 A.乳酸脱氢酶 B.肌酸激酶 C.碱性磷酸酶 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E.-谷氨酰转移酶(分数:2.00)A.B.C.D.E.10.血中胆红素主要来源于 A.肌红蛋白 B.胆素原 C.衰老红细胞释放血红蛋白分解的血红素 D.胆素 E.球蛋白(分数:2.00)A.B.C.D.E.11.肝脏合成胆汁酸的原料是 A.胆固醇 B.脂肪酸 C.蛋白质 D.葡萄糖 E.核酸(分数:
4、2.00)A.B.C.D.E.12.在微粒体中使血红素氧化成胆绿素的酶是 A.胆绿素还原酶 B.加单氧酶 C.胆绿素氧化酶 D.细胞色素氧化酶 E.过氧化物酶(分数:2.00)A.B.C.D.E.13.用于诊断胆道疾病的血清酶是 A.乳酸脱氢酶 B.肌酸激酶 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D.酸性磷酸酶 E.-谷氨酰转移酶(分数:2.00)A.B.C.D.E.14.可疑原发性肝癌时首先考虑测定的指标是 A.A/G B.AFP C.-GT D.AST E.ALP(分数:2.00)A.B.C.D.E.15.尿液中出现胆红素最可能的是 A.结合胆红素 B.未结合胆红素 C.游离胆红素 D.间接胆红素 E.
5、胆红素(分数:2.00)A.B.C.D.E.16.所谓直接胆红素是指 A.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 B.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 C.与重氮试剂直接反应的胆红素 D.用加速剂催化后发生重氮反应的胆红素 E.与肝细胞内 Y 或 Z 蛋白结合的胆红素(分数:2.00)A.B.C.D.E.17.胆红素与血浆清蛋白结合的优点是 A.增加其溶解度便于随尿液排出 B.使它易于进入细胞内储存 C.限制其进入细胞以免引起细胞中毒 D.便于随胆汁排出体外 E.改变其生物活性(分数:2.00)A.B.C.D.E.18.肝功能实验室检查项目组合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实验结果能说明肝脏的主要功能和损伤情况 B.实验方法
6、简便 C.方法易于标准化 D.项目越多越好 E.患者痛苦小,经济负担轻(分数:2.00)A.B.C.D.E.19.胆结石患者出现黄疸,可能出现的检验结果是 A.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 B.尿胆红素阴性和尿胆原增加 C.尿胆红素阳性和尿胆原减少 D.尿胆红素阳性和尿胆原增加 E.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和粪胆原增加(分数:2.00)A.B.C.D.E.20.黄疸发生的机制不包括 A.胆红素形成过多 B.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 C.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排泄增多 D.胆红素在肝外排泄障碍,逆流入血 E.肝细胞摄取障碍(分数:2.00)A.B.C.D.E.21.反映肝脏清除排泄物质能力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有 A
7、.血清总胆红素测定 B.血清胆汁酸测定 C.血清转氨酶测定 D.凝血酶原时间检测 E.血浆总蛋白含量测定(分数:2.00)A.B.C.D.E.22.未结合胆红素不溶于水,不能与重氮试剂发生反应,其关键原因是 A.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故不溶于水 B.与白蛋白结合使亲水基团包含在内 C.有分子内氢键故不溶于水 D.与球蛋白结合使亲水基团包含在内,故不溶于水 E.与球蛋白结合使亲水基团包含在内(分数:2.00)A.B.C.D.E.23.肝实质细胞性病变时,血清胆汁酸改变正确的是 A.CA 和 CDCA 浓度增加,但以 CDCA 为主,CA/CDCA1 B.CA 和 CDCA 浓度增加,但以 CA 为主,
8、CA/CDCA1 C.CA 和 CDCA 浓度增加,但以 CA 为主,CA/CDCA1 D.CA 和 CDCA 浓度增加,但以 CDCA 为主,CA/CDCA1 E.CA 和 CDCA 浓度减少,但以 CDCA 为主,CA/CDCA1(分数:2.00)A.B.C.D.E.24.不能反映肝内或肝外胆汁淤积的指标是 A.血清 -GT B.血清 LD 及其同工酶 C.血清总胆红素测定 D.血清 1 分钟胆红素测定 E.血清总胆汁酸及其比值测定(分数:2.00)A.B.C.D.E.25.有关血清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不正确的是 A.可灵敏地反映肝脏的清除能力 B.各种肝胆疾病患者,血中总胆汁酸浓度升高
9、 C.血清 CA/CDCA 比值可作为胆道阻塞性病变与肝实质细胞性病变的鉴别指标 D.在回肠切除、炎症等小肠疾病时,血清胆汁酸水平降低 E.血清胆汁酸水平测定用于高脂血症的分型(分数:2.00)A.B.C.D.E.26.“酶胆分离”现象常见于 A.肝癌 B.恶性贫血 C.急性重症肝炎 D.新生儿溶血 E.胆结石(分数:2.00)A.B.C.D.E.27.尿素的生成要通过的生化反应是 A.三羧酸循环 B.葡萄糖的无氧酵解 C.葡萄糖的有氧氧化 D.鸟氨酸循环 E.嘧啶代谢(分数:2.00)A.B.C.D.E.28.完全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蛋白质分子量是 A.1 万2 万 B.2 万3 万 C.
10、3 万4 万 D.4 万5 万 E.7 万(分数:2.00)A.B.C.D.E.29.能导致肾排钠增加的因素是 A.利钠激素生成增多 B.利钠激素生成减少 C.肾神经兴奋增加 D.血管舒缓素-激肽生成减少 E.肾素生成增多(分数:2.00)A.B.C.D.E.30.某物质完全由肾小球滤过,再由肾小管完全重吸收,该物质的清除率是 A0 B25% C50% D75%E100%(分数:2.00)A.B.C.D.E.31.尿中含量最多的非蛋白氮物质是 A.乳清酸 B.氨基酸 C.尿酸 D.氨 E.尿素(分数:2.00)A.B.C.D.E.32.检测尿液 2微球蛋白是用来监测 A.恶性肿瘤 B.泌尿系统
11、感染 C.肾小管功能 D.良性肿瘤 E.肾小球功能(分数:2.00)A.B.C.D.E.33.采用尿酸酶一步法测定尿酸时使用的波长是 A.200nm B.260nm C.292nm D.340nm E.360nm(分数:2.00)A.B.C.D.E.34.肾小球性蛋白尿和肾小管性蛋白尿的区别在于 A.前者尿中仅 2-M 增高 B.前者尿中 2-M 及清蛋白均增高 C.前者尿中 1-M 增高 D.后者尿中以清蛋白增高为主 E.后者尿中 2-M 增高(分数:2.00)A.B.C.D.E.35.脲酶法测定尿素,尿素经尿素酶作用后生成 A.过氧化氢 B.氨基硫脲 C.碳酸钠 D.氨 E.硫酸钠(分数:
12、2.00)A.B.C.D.E.36.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血浆(清)蛋白电泳图谱中区带比例明显下降的是 A. 1 B. 2 C. D. E.清蛋白(分数:2.00)A.B.C.D.E.37.尿液中不受尿量和饮食影响,排出量最为恒定的是 A.尿酸 B.尿素 C.葡萄糖 D.内生肌酐 E.肌酸(分数:2.00)A.B.C.D.E.38.自由水清除率持续等于或接近零,则表示 A.肾脏不能浓缩和稀释尿液 B.肾脏功能轻度受损 C.肾脏功能正常 D.肾脏能浓缩尿液 E.肾脏能稀释尿液(分数:2.00)A.B.C.D.E.39.目前被认为是肾小球滤过率测定“金标准”的方法是 A.肌酐清除率 B.菊粉清除率 C.
13、尿酸清除率 D.尿素清除率 E.对氨基马尿酸清除率(分数:2.00)A.B.C.D.E.40.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最佳指标是 A.血肌酐 B.血尿酸 C.尿肌酐 D.血尿素 E.内生肌酐清除率(分数:2.00)A.B.C.D.E.41.血清尿酸浓度增高可能是由于 A.黄嘌呤氧化酶活性降低 B.尿酸生成减少 C.肾血流量降低 D.肾排出尿酸减少 E.野排出尿酸增多(分数:2.00)A.B.C.D.E.42.用碱性苦味酸试剂测定血肌酐应准确地读取反应后哪两个时间点的吸光度 A.20s 和 100s B.10s 和 20s C.60s 和 120s D.60s 和 100s E.20s 和 80s(
14、分数:2.00)A.B.C.D.E.43.关于 2微球蛋白叙述错误的是 A.存在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 B.肾移植后如发生排斥反应,尿液 2微球蛋白可出现增高 C.急性白血病有神经浸润时,脑脊液中 2微球蛋白可增高 D.尿液 2微球蛋白主要用于监测肾小管功能 E.炎症及肿瘤时血浆中浓度可降低(分数:2.00)A.B.C.D.E.44.最能反映肾功能损伤程度的试验是 A.肾小球滤过功能试验 B.浓缩试验 C.染料排泄试验 D.清除试验 E.稀释试验(分数:2.00)A.B.C.D.E.45.不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而在近曲小管全部重吸收的蛋白是 A.视黄醇蛋白(RBP) B. 2微球蛋白 C. 1微
15、球蛋白 D.清蛋白(Alb) E.溶菌酶(LYS)(分数:2.00)A.B.C.D.E.46.目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尿素最常用的方法是 A.脲酶-波氏比色法 B.酚-次氯酸盐显色法 C.尿素酶-谷氨酸脱氢酶偶联法 D.二乙酰一肟法 E.纳氏试剂显色法(分数:2.00)A.B.C.D.E.47.引起低尿酸血症的原因是 A.肾小管重吸收尿酸减少 B.嘌呤氧化酶增多 C.黄嘌呤氧化酶缺乏 D.PRPP 合成酶增多 E.肾小管重吸收尿酸增多(分数:2.00)A.B.C.D.E.48.滤过钠排泄分数(FeNa)是评价肾小管坏死程度的指标,其公式正确的是 A.FeNa(%)=(UNaUCr)/(PCr
16、PNa) B.FeNa(%)=(UNa-UCr)/(PCr-PNa) C.FeNa(%)=(UNaPCr)/(UCrPNa) D.FeNa(%)=(UCrPNa)/(UNaPCr) E.FeNa(%)=(UNa-UCr)/(PNa-PCr)(分数:2.00)A.B.C.D.E.49.造成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的主要原因是 A.肾小管重吸收增加 B.肾小球滤过率减小 C.脂蛋白分解减少 D.蛋白质摄入量增加 E.肝脏代偿性合成脂蛋白增加(分数:2.00)A.B.C.D.E.50.肾病综合征时可见 A.血浆清蛋白下降 B.血浆清蛋白升高 C.血浆 球蛋白升高 D.血浆总蛋白正常 E.尿蛋白阴性(分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初级 师专 知识 临床 化学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