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综合课中国宪法学-8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综合课中国宪法学-8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综合课中国宪法学-8及答案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综合课中国宪法学-8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8,分数:42.00)1.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分数:1.50)A.确认社会各阶级的政治地位B.使民主制度法律化C.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D.集中体现阶级力量对比关系2.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联盟权的启蒙思想家是(分数:1.50)A.孟德斯鸠B.洛克C.卢梭D.霍布斯3.我国宪法修正案中,明确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的是(分数:1.50)A.1988年宪法修正案B.1993年宪法修正案C.1999年宪法修正案D
2、.2004年宪法修正案4.我国宪法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一规定体现的宪法基本原则是(分数:1.50)A.法治B.权力制约C.人民主权D.人权保障5.关于我国“八二宪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分数:1.50)A.我国采用修正方式对宪法进行修改始于“八二宪法”B.“八二宪法”和四个修正案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现行宪法C.“八二宪法”仍将国家机构一章置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之前D.“八二宪法”继承并发展了“五四宪法”好的传统与基本原则,废弃了“七五宪法”与“七八宪法”中不适宜的内容6.按照宪法的分类,我国现行宪法属于(分数:1.
3、50)A.钦定宪法B.协定宪法C.成文宪法D.柔性宪法7.下列关于宪法与宪政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分数:1.50)A.世界宪政历史发展过程中,先有宪法文本的制定,后有宪政实践B.宪政指导宪法制定和修改,宪法是宪政理念的表现形式C.宪政是宪法的生命,离开宪政的宪法就是一纸空文D.宪法是静态意义的法律文本,宪政是动态性质的实践过程8.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分数:1.50)A.法国宪法B.英国宪法C.美国宪法D.日本宪法9.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我国宪法的修正案颁布于(分数:1.50)A.1988年B.1993年C.1999年D.2004年10.根据制定宪法的机关为标准可以将宪法分为(分数:1.5
4、0)A.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B.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C.资本主义类型宪法和社会主义类型宪法D.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11.提出近代意义上的主权概念的思想家是(分数:1.50)A.洛克B.孟德斯鸠C.卢梭D.博丹12.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下列有关宪法法律效力的哪一项表述是错误的?(分数:1.50)A.宪法是其他一般法律的立法基础,是其他一般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B.在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规范、宪法基本原则和宪法精神相抵触C.宪法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为对公民的行为约束D.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政治力量、政治组织以及一切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13.行政处罚法规定:“法律
5、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规定。”这一条体现的原则是(分数:1.50)A.司法独立B.宪法优位C.法律保留D.保障人权14.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的是(分数:1.50)A.1988年修正案B.1993年修正案C.1999年修正案D.2004年修正案1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曾起到过临时宪法作用的是(分数:1.50)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C.政务院及所属各机关组织通则D.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16.关于宪法指示规范,下列说法不能成立的是(分数:1.50)A.宪法指示强制国家为一定行为B.宪法指示在一般用
6、法中限于狭义的对立法机关立法行为的指示C.公权力机关可以根据国家发展的实际情况决定履行宪法指示的具体方式和先后顺序D.我国宪法中基本国策的条款多属于此类规范17.根据宪法学的基本理论,形成宪法规范的最基本方式是(分数:1.50)A.制定B.认可C.判决D.惯例18.近期,几位法学教授撰文指出,对于城市房屋拆迁,依据我国宪法和法律关于宪法监督的规定,拆迁管理条例的部分内容与我国现行宪法相抵触。他们可以(分数:1.50)A.向国务院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B.向最高人民法院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C.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D.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19.在
7、宪法理论上,宪法监督是宪法保障的核心内容,其具体监督方式是(分数:1.50)A.违宪审查B.宪法遵守C.宪法制定D.宪法修改20.下列关于制宪权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1.50)A.制宪权通常由人民直接行使B.最早系统提出制宪权理论的是英国思想家洛克C.制宪权、修宪权和立法权属于同一层级的权力形态D.国民成为制宪权的主体是现代宪法的特点之一,为现代各国宪法所普遍承认21.关于我国的宪法监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50)A.全国人大有权撤销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B.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国务院制定的不适当的行政法规C.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
8、运D.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22.下列关于宪法解释体制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1.50)A.社会主义国家一般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解释宪法B.德国创设了由立法机关解释宪法的体制C.日本是最早采用宪法法院进行宪法解释的国家D.美国经由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确立了专门机关解释宪法的体制23.下列关于制宪权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1.50)A.制宪权是一种原生性权力B.最早系统提出宪法制定权概念及其理论体系的学者是西耶土C.为了能够有效地行使制宪权,国家通常根据需要成立制宪机关D.国民作为制宪权的主体,意味着全体国民可直接参与制宪活动24.司法机关行使宪法解释权源自的国
9、家是(分数:1.50)A.美国B.日本C.奥地利D.法国25.中国宪法的解释采用(分数:1.50)A.立法机关解释体制B.司法机关解释体制C.专门机关解释体制D.权威学者解释体制26.关于宪法修改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1.50)A.宪法修改条款不受限制B.宪法修改主要全面修改和部分修改两种形式C.1982年中国宪法生效后,采用的全面修改方式D.全面修改并不意味着对旧的宪法的全部否定27.下列关于违宪审查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1.50)A.违宪审查的对象仅包括立法行为B.违宪审查所针对的立法行为不仅包括制定法律的行为,还包括制定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行为C.违宪审查制度是基于宪法作为高级法而产生
10、的D.违宪审查的模式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和历史背景28.关于事先违宪审查的表述错误的是(分数:1.50)A.事先审查是一种预防性审查B.这种审查往往带有一种抽象性和非针对性C.由特定的机关所作的具体审查D.并不是为了维护具体利益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29.下列表述中,属于我国 2004年宪法修正案内容的有(分数:2.00)A.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宪法B.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C.将县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由 3年改为 5年D.规定国家建立和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30.下列选项中属于美国联邦宪法原则的有(分数:2.00
11、)A.议会至上B.有限政府C.分权制衡D.联邦与州的分权31.下列关于宪法优位的说法,正确的有(分数:2.00)A.法律必须受宪法约束B.行政法规不得同宪法相抵触C.国家机关的行为必须有明确的宪法依据D.宪法优位要求在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关系上遵循法律优位原则32.下列关于英国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英国是最早确立违宪审查制度的国家B.英国宪法由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构成C.英国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国家,没有统一、完整的宪法典D.英国宪政制度是通过限制王权、扩大资产阶级权力逐步实现的33.下列属于宪法原则的有(分数:2.00)A.人民主权原则B.法治原则C.平等原则D.
12、权力制衡原则34.标志着英国宪政制度逐步确立的宪法性文件主要包括(分数:2.00)A.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B.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C.1689年的权利法案D.1789年的人权宣言35.下列关于宪法的发展趋势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各国宪法越来越强调对人权的保障,不断扩大公民权利范围。B.政府权力的不断缩小C.各国越来越重视建立违宪审查制度来维护宪法的最高权威D.宪法领域从国内法扩展到国际法36.宪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主要包括(分数:2.00)A.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B.国家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C.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D.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关系37.下列关于我国宪法修正案的说法,正确
13、的是(分数:2.00)A.1988年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B.1993年宪法修正案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C.1999年宪法修正案将国歌写入宪法D.2004年宪法修正案增加了“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38.下列有关权利制衡原则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三权分立学说最先由英国的洛克提出B.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并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行使C.在立法、行政、司法等部门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平衡与相互制约的关系D.权力制衡原则的核心在于限制专制与独裁,以实现民主39.现行宪法规定,享有修改宪法提议权的主体是(分数:2
14、.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中共中央D.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40.下列选项中,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的有(分数:2.00)A.解释宪法B.对法律进行合宪性审查C.对国务院的工作是否为限进行审查D.对重大违宪事件组织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41.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国家机关中,享有正式法律解释权的有(分数:2.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42.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法律解释的表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的效
15、力低于法律C.国务院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解释的要求D.当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三、简答题(总题数:1,分数:15.00)43.简述宪法规范的特点。 (分数:15.00)_四、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44.试述宪法的特征。 (分数:15.00)_综合课中国宪法学-8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8,分数:42.00)1.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分数:1.50)A.确认社会各阶级的政治地位B.使民主制度法律化C.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D.集中体现阶级力量对比关系解析:解析 本题
16、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一节中的宪法的实质特征。宪法制定的目的在于限制公权力,保障公民的权利,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这是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所在。2.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联盟权的启蒙思想家是(分数:1.50)A.孟德斯鸠B.洛克 C.卢梭D.霍布斯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三节中的权力制衡原则的历史发展。近代意义上的分权理论是洛克开创的。将国家权力划分成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联盟权三种,为后来孟德斯鸠对三权分立科学划分和系统阐述打下基础,而美国的汉密尔顿为其设计了可行的制度并写入美国宪法。因此应选 B项。3.我国宪法修正案中,明确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17、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的是(分数:1.50)A.1988年宪法修正案B.1993年宪法修正案C.1999年宪法修正案D.2004年宪法修正案 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二节中的新中国现行宪法的内容和特点。2004 年宪法修正案第 22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所以答案为 D。4.我国宪法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一规定体现的宪法基本原
18、则是(分数:1.50)A.法治B.权力制约C.人民主权 D.人权保障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二节中各项宪法基本原则的内涵。此题考核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原则包括: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制衡原则。其中人民主权原则在我国宪法中体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故答案为 c。5.关于我国“八二宪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分数:1.50)A.我国采用修正方式对宪法进行修改始于“八二宪法”B.“八二宪法”和四个修正案
19、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现行宪法C.“八二宪法”仍将国家机构一章置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之前 D.“八二宪法”继承并发展了“五四宪法”好的传统与基本原则,废弃了“七五宪法”与“七八宪法”中不适宜的内容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二节中的新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八二宪法”是现行宪法,从这部宪法开始,我国开始采用宪法修正案方式进行修宪,迄今为止我国共有四个宪法修正案,和“八二宪法”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现行宪法。因此 AB正确。“八二宪法”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放在国家机构一章之前,显现了国家对公民基本权利及保障的重视,C 错误。“八二宪法”继承并发展了“五四宪法”好的传统与基本原则,废弃了“
20、七五宪法”与“七八宪法”中不适宜的内容,D 正确。据此,答案为 C。6.按照宪法的分类,我国现行宪法属于(分数:1.50)A.钦定宪法B.协定宪法C.成文宪法 D.柔性宪法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一节中的宪法的分类。根据宪法的形式特征,可以对宪法进行不同方式的分类。根据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可以将宪法分为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按照有无严格的制定、修改机关以及程序为标准,可将宪法分为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根据宪法制定机关的不同,可以将宪法分为钦定宪法、协定宪法与民定宪法。我国宪法属于成文宪法、刚性宪法、民定宪法。因此,C项正确。7.下列关于宪法与宪政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分数:1.5
21、0)A.世界宪政历史发展过程中,先有宪法文本的制定,后有宪政实践 B.宪政指导宪法制定和修改,宪法是宪政理念的表现形式C.宪政是宪法的生命,离开宪政的宪法就是一纸空文D.宪法是静态意义的法律文本,宪政是动态性质的实践过程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一节中的宪法与宪政。宪法与宪政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宪法与宪政互为基础和前提,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在世界宪政历史发展过程中,先有宪政实践,后有宪法文本的制定: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法律体系的核心,宪政是宪法规范与宪法实施的政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宪政指导宪法制定和修改,宪法是宪政理念的表现形式;宪政是宪法的生命,离开宪政的宪
22、法就是一纸空文,宪法颁布实施之后,通过修改宪法文本来适应宪政理论的新发展和新情况。所以,宪法是静态意义的法律文本,宪政是动态性质的实践过程。故本题选择 A。8.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分数:1.50)A.法国宪法B.英国宪法C.美国宪法 D.日本宪法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一节中的宪法分类以及第二节中的美国宪法的产生和特点。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比较典型地体现分权与制衡思想的宪法。美国宪法于 1787年制定,1789 年正式生效,美国宪法由宪法正文和宪法修正案构成。美国宪法正文全称为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所有条文均是有关国家政权组织和国家机构活动的内容。9.将“尊重和保障
23、人权”写进我国宪法的修正案颁布于(分数:1.50)A.1988年B.1993年C.1999年D.2004年 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二节中的中国现行宪法的修正案。2004 年宪法修正案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修改,体现了保护人权的精神。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头一条即第 33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 3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样修改,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这次把它写入宪法,可以进一步为这个方针的贯彻执行提供宪法保障。二是党的十五大、十六大都明确地提出了“尊重和保障人权”。在宪法中作出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宣示,体现了社会主
24、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在国际人权事业中进行交流和合作。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10.根据制定宪法的机关为标准可以将宪法分为(分数:1.50)A.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B.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 C.资本主义类型宪法和社会主义类型宪法D.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一节中的宪法分类。根据制定宪法的机关为标准可以将宪法分为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钦定宪法是由君主或以君主的名义制定和颁布的宪法。现行最古老的钦定宪法是 1814年 5月 17日的挪威王国宪法。1889 年日本明治天皇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和 1908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综合 中国 宪法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