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综合课中国宪法学-8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05512       资源大小:82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综合课中国宪法学-8及答案解析.doc

    1、综合课中国宪法学-8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8,分数:42.00)1.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分数:1.50)A.确认社会各阶级的政治地位B.使民主制度法律化C.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D.集中体现阶级力量对比关系2.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联盟权的启蒙思想家是(分数:1.50)A.孟德斯鸠B.洛克C.卢梭D.霍布斯3.我国宪法修正案中,明确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的是(分数:1.50)A.1988年宪法修正案B.1993年宪法修正案C.1999年宪法修正案D

    2、.2004年宪法修正案4.我国宪法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一规定体现的宪法基本原则是(分数:1.50)A.法治B.权力制约C.人民主权D.人权保障5.关于我国“八二宪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分数:1.50)A.我国采用修正方式对宪法进行修改始于“八二宪法”B.“八二宪法”和四个修正案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现行宪法C.“八二宪法”仍将国家机构一章置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之前D.“八二宪法”继承并发展了“五四宪法”好的传统与基本原则,废弃了“七五宪法”与“七八宪法”中不适宜的内容6.按照宪法的分类,我国现行宪法属于(分数:1.

    3、50)A.钦定宪法B.协定宪法C.成文宪法D.柔性宪法7.下列关于宪法与宪政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分数:1.50)A.世界宪政历史发展过程中,先有宪法文本的制定,后有宪政实践B.宪政指导宪法制定和修改,宪法是宪政理念的表现形式C.宪政是宪法的生命,离开宪政的宪法就是一纸空文D.宪法是静态意义的法律文本,宪政是动态性质的实践过程8.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分数:1.50)A.法国宪法B.英国宪法C.美国宪法D.日本宪法9.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我国宪法的修正案颁布于(分数:1.50)A.1988年B.1993年C.1999年D.2004年10.根据制定宪法的机关为标准可以将宪法分为(分数:1.5

    4、0)A.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B.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C.资本主义类型宪法和社会主义类型宪法D.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11.提出近代意义上的主权概念的思想家是(分数:1.50)A.洛克B.孟德斯鸠C.卢梭D.博丹12.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下列有关宪法法律效力的哪一项表述是错误的?(分数:1.50)A.宪法是其他一般法律的立法基础,是其他一般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B.在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规范、宪法基本原则和宪法精神相抵触C.宪法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为对公民的行为约束D.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政治力量、政治组织以及一切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13.行政处罚法规定:“法律

    5、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规定。”这一条体现的原则是(分数:1.50)A.司法独立B.宪法优位C.法律保留D.保障人权14.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的是(分数:1.50)A.1988年修正案B.1993年修正案C.1999年修正案D.2004年修正案1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曾起到过临时宪法作用的是(分数:1.50)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C.政务院及所属各机关组织通则D.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16.关于宪法指示规范,下列说法不能成立的是(分数:1.50)A.宪法指示强制国家为一定行为B.宪法指示在一般用

    6、法中限于狭义的对立法机关立法行为的指示C.公权力机关可以根据国家发展的实际情况决定履行宪法指示的具体方式和先后顺序D.我国宪法中基本国策的条款多属于此类规范17.根据宪法学的基本理论,形成宪法规范的最基本方式是(分数:1.50)A.制定B.认可C.判决D.惯例18.近期,几位法学教授撰文指出,对于城市房屋拆迁,依据我国宪法和法律关于宪法监督的规定,拆迁管理条例的部分内容与我国现行宪法相抵触。他们可以(分数:1.50)A.向国务院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B.向最高人民法院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C.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D.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19.在

    7、宪法理论上,宪法监督是宪法保障的核心内容,其具体监督方式是(分数:1.50)A.违宪审查B.宪法遵守C.宪法制定D.宪法修改20.下列关于制宪权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1.50)A.制宪权通常由人民直接行使B.最早系统提出制宪权理论的是英国思想家洛克C.制宪权、修宪权和立法权属于同一层级的权力形态D.国民成为制宪权的主体是现代宪法的特点之一,为现代各国宪法所普遍承认21.关于我国的宪法监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50)A.全国人大有权撤销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B.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国务院制定的不适当的行政法规C.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

    8、运D.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22.下列关于宪法解释体制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1.50)A.社会主义国家一般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解释宪法B.德国创设了由立法机关解释宪法的体制C.日本是最早采用宪法法院进行宪法解释的国家D.美国经由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确立了专门机关解释宪法的体制23.下列关于制宪权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1.50)A.制宪权是一种原生性权力B.最早系统提出宪法制定权概念及其理论体系的学者是西耶土C.为了能够有效地行使制宪权,国家通常根据需要成立制宪机关D.国民作为制宪权的主体,意味着全体国民可直接参与制宪活动24.司法机关行使宪法解释权源自的国

    9、家是(分数:1.50)A.美国B.日本C.奥地利D.法国25.中国宪法的解释采用(分数:1.50)A.立法机关解释体制B.司法机关解释体制C.专门机关解释体制D.权威学者解释体制26.关于宪法修改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1.50)A.宪法修改条款不受限制B.宪法修改主要全面修改和部分修改两种形式C.1982年中国宪法生效后,采用的全面修改方式D.全面修改并不意味着对旧的宪法的全部否定27.下列关于违宪审查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1.50)A.违宪审查的对象仅包括立法行为B.违宪审查所针对的立法行为不仅包括制定法律的行为,还包括制定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行为C.违宪审查制度是基于宪法作为高级法而产生

    10、的D.违宪审查的模式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和历史背景28.关于事先违宪审查的表述错误的是(分数:1.50)A.事先审查是一种预防性审查B.这种审查往往带有一种抽象性和非针对性C.由特定的机关所作的具体审查D.并不是为了维护具体利益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29.下列表述中,属于我国 2004年宪法修正案内容的有(分数:2.00)A.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宪法B.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C.将县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由 3年改为 5年D.规定国家建立和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30.下列选项中属于美国联邦宪法原则的有(分数:2.00

    11、)A.议会至上B.有限政府C.分权制衡D.联邦与州的分权31.下列关于宪法优位的说法,正确的有(分数:2.00)A.法律必须受宪法约束B.行政法规不得同宪法相抵触C.国家机关的行为必须有明确的宪法依据D.宪法优位要求在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关系上遵循法律优位原则32.下列关于英国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英国是最早确立违宪审查制度的国家B.英国宪法由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构成C.英国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国家,没有统一、完整的宪法典D.英国宪政制度是通过限制王权、扩大资产阶级权力逐步实现的33.下列属于宪法原则的有(分数:2.00)A.人民主权原则B.法治原则C.平等原则D.

    12、权力制衡原则34.标志着英国宪政制度逐步确立的宪法性文件主要包括(分数:2.00)A.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B.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C.1689年的权利法案D.1789年的人权宣言35.下列关于宪法的发展趋势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各国宪法越来越强调对人权的保障,不断扩大公民权利范围。B.政府权力的不断缩小C.各国越来越重视建立违宪审查制度来维护宪法的最高权威D.宪法领域从国内法扩展到国际法36.宪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主要包括(分数:2.00)A.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B.国家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C.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D.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关系37.下列关于我国宪法修正案的说法,正确

    13、的是(分数:2.00)A.1988年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B.1993年宪法修正案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C.1999年宪法修正案将国歌写入宪法D.2004年宪法修正案增加了“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38.下列有关权利制衡原则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三权分立学说最先由英国的洛克提出B.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并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行使C.在立法、行政、司法等部门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平衡与相互制约的关系D.权力制衡原则的核心在于限制专制与独裁,以实现民主39.现行宪法规定,享有修改宪法提议权的主体是(分数:2

    14、.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中共中央D.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40.下列选项中,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的有(分数:2.00)A.解释宪法B.对法律进行合宪性审查C.对国务院的工作是否为限进行审查D.对重大违宪事件组织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41.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国家机关中,享有正式法律解释权的有(分数:2.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42.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法律解释的表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的效

    15、力低于法律C.国务院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解释的要求D.当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三、简答题(总题数:1,分数:15.00)43.简述宪法规范的特点。 (分数:15.00)_四、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44.试述宪法的特征。 (分数:15.00)_综合课中国宪法学-8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8,分数:42.00)1.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分数:1.50)A.确认社会各阶级的政治地位B.使民主制度法律化C.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D.集中体现阶级力量对比关系解析:解析 本题

    16、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一节中的宪法的实质特征。宪法制定的目的在于限制公权力,保障公民的权利,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这是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所在。2.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联盟权的启蒙思想家是(分数:1.50)A.孟德斯鸠B.洛克 C.卢梭D.霍布斯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三节中的权力制衡原则的历史发展。近代意义上的分权理论是洛克开创的。将国家权力划分成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联盟权三种,为后来孟德斯鸠对三权分立科学划分和系统阐述打下基础,而美国的汉密尔顿为其设计了可行的制度并写入美国宪法。因此应选 B项。3.我国宪法修正案中,明确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17、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的是(分数:1.50)A.1988年宪法修正案B.1993年宪法修正案C.1999年宪法修正案D.2004年宪法修正案 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二节中的新中国现行宪法的内容和特点。2004 年宪法修正案第 22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所以答案为 D。4.我国宪法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一规定体现的宪法基本原

    18、则是(分数:1.50)A.法治B.权力制约C.人民主权 D.人权保障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二节中各项宪法基本原则的内涵。此题考核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原则包括: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制衡原则。其中人民主权原则在我国宪法中体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故答案为 c。5.关于我国“八二宪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分数:1.50)A.我国采用修正方式对宪法进行修改始于“八二宪法”B.“八二宪法”和四个修正案

    19、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现行宪法C.“八二宪法”仍将国家机构一章置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之前 D.“八二宪法”继承并发展了“五四宪法”好的传统与基本原则,废弃了“七五宪法”与“七八宪法”中不适宜的内容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二节中的新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八二宪法”是现行宪法,从这部宪法开始,我国开始采用宪法修正案方式进行修宪,迄今为止我国共有四个宪法修正案,和“八二宪法”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现行宪法。因此 AB正确。“八二宪法”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放在国家机构一章之前,显现了国家对公民基本权利及保障的重视,C 错误。“八二宪法”继承并发展了“五四宪法”好的传统与基本原则,废弃了“

    20、七五宪法”与“七八宪法”中不适宜的内容,D 正确。据此,答案为 C。6.按照宪法的分类,我国现行宪法属于(分数:1.50)A.钦定宪法B.协定宪法C.成文宪法 D.柔性宪法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一节中的宪法的分类。根据宪法的形式特征,可以对宪法进行不同方式的分类。根据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可以将宪法分为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按照有无严格的制定、修改机关以及程序为标准,可将宪法分为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根据宪法制定机关的不同,可以将宪法分为钦定宪法、协定宪法与民定宪法。我国宪法属于成文宪法、刚性宪法、民定宪法。因此,C项正确。7.下列关于宪法与宪政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分数:1.5

    21、0)A.世界宪政历史发展过程中,先有宪法文本的制定,后有宪政实践 B.宪政指导宪法制定和修改,宪法是宪政理念的表现形式C.宪政是宪法的生命,离开宪政的宪法就是一纸空文D.宪法是静态意义的法律文本,宪政是动态性质的实践过程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一节中的宪法与宪政。宪法与宪政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宪法与宪政互为基础和前提,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在世界宪政历史发展过程中,先有宪政实践,后有宪法文本的制定: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法律体系的核心,宪政是宪法规范与宪法实施的政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宪政指导宪法制定和修改,宪法是宪政理念的表现形式;宪政是宪法的生命,离开宪政的宪

    22、法就是一纸空文,宪法颁布实施之后,通过修改宪法文本来适应宪政理论的新发展和新情况。所以,宪法是静态意义的法律文本,宪政是动态性质的实践过程。故本题选择 A。8.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分数:1.50)A.法国宪法B.英国宪法C.美国宪法 D.日本宪法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一节中的宪法分类以及第二节中的美国宪法的产生和特点。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比较典型地体现分权与制衡思想的宪法。美国宪法于 1787年制定,1789 年正式生效,美国宪法由宪法正文和宪法修正案构成。美国宪法正文全称为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所有条文均是有关国家政权组织和国家机构活动的内容。9.将“尊重和保障

    23、人权”写进我国宪法的修正案颁布于(分数:1.50)A.1988年B.1993年C.1999年D.2004年 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二节中的中国现行宪法的修正案。2004 年宪法修正案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修改,体现了保护人权的精神。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头一条即第 33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 3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样修改,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这次把它写入宪法,可以进一步为这个方针的贯彻执行提供宪法保障。二是党的十五大、十六大都明确地提出了“尊重和保障人权”。在宪法中作出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宣示,体现了社会主

    24、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在国际人权事业中进行交流和合作。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10.根据制定宪法的机关为标准可以将宪法分为(分数:1.50)A.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B.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 C.资本主义类型宪法和社会主义类型宪法D.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一节中的宪法分类。根据制定宪法的机关为标准可以将宪法分为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钦定宪法是由君主或以君主的名义制定和颁布的宪法。现行最古老的钦定宪法是 1814年 5月 17日的挪威王国宪法。1889 年日本明治天皇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和 1908年

    25、中国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等也属于钦定宪法。协定宪法是指由君主与国民或者国民的代表机关协商制定的宪法,往往是各阶级妥协的产物。1830 年法国君主路易菲利浦与国会协定产生的宪法就是协定宪法。现存最古老的协定宪法是 1809年 6月 6日的瑞典王国宪法,又称政体书或政府组织法。民定宪法是指由民意机关或者公民公决制定的宪法。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属于民定宪法。民定宪法奉行人民主权原则,因而至少在形式上强调以民意为依归,以民主政体为价值追求。故本题选择 B。11.提出近代意义上的主权概念的思想家是(分数:1.50)A.洛克B.孟德斯鸠C.卢梭D.博丹 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三节

    26、宪法原则中的人民主权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又被称为主权在民原则,它所要解决的是权力来源与国家合法性问题。主权可以创造一切、变更一切,而没有其他的权力能够限制它,所以被称为最高权力。近代意义上的主权概念是法国人博丹在共和六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凡属国家,必有一种最高权力,其不受任何人为的法律的限制,而只受上帝的法律或自然的法律限制。本题选 D。12.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下列有关宪法法律效力的哪一项表述是错误的?(分数:1.50)A.宪法是其他一般法律的立法基础,是其他一般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B.在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规范、宪法基本原则和宪法精神相抵触C.宪法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

    27、为对公民的行为约束 D.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政治力量、政治组织以及一切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一节中的宪法的最高效力地位。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首先,宪法是其他一般法律的立法基础,是其他一般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为其提供立法原则。其次,宪法具有的最高法律效力表明,任何其他的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该法律即为无效。我国宪法第 5条第 2款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再次,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政治力量、政治组织以及一切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享有超越于宪法之上的特权。所以

    28、,本题 ABD的说法都正确。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因此 C选项的表达错误,本题选择 C。13.行政处罚法规定:“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规定。”这一条体现的原则是(分数:1.50)A.司法独立B.宪法优位C.法律保留 D.保障人权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三节中法治原则的法律保留。法律保留的基本含义是指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等专属立法事项,应当由立法机关通过法律来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代为规定,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必须要有法律的授权,不得与法律相抵触。本题体现了法律保留原则,因此选择 C项。14.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的是(

    29、分数:1.50)A.1988年修正案B.1993年修正案C.1999年修正案 D.2004年修正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二节中的我国宪法修正案。第 1217 条宪法修正案是1999年 3月 1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宪法序言,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成为指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旗帜;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了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修改了我国的农村生产经营制度;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将宪法第 28条“反革命的活动”

    30、修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因此,本题选择 C。1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曾起到过临时宪法作用的是(分数:1.50)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C.政务院及所属各机关组织通则D.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二节中的新中国宪法史。1949 年 9月 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共同纲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宪法发展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宪法性文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政治基础和大宪章。

    31、16.关于宪法指示规范,下列说法不能成立的是(分数:1.50)A.宪法指示强制国家为一定行为B.宪法指示在一般用法中限于狭义的对立法机关立法行为的指示 C.公权力机关可以根据国家发展的实际情况决定履行宪法指示的具体方式和先后顺序D.我国宪法中基本国策的条款多属于此类规范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四节中的宪法规范的类型。宪法指示规范。宪法指示强制国家为一定行为,和宪法委托不同,原则上所有公权力机关直接或间接的都是其规范对象,行为也不以立法机关为限,公权力机关可以根据国家发展的实际情况决定履行宪法指示的具体方式和先后顺序。我国宪法中基本国策的条款多属于此类规范。B 选项所示限于狭义的对

    32、立法机关行为的是宪法委托规范。17.根据宪法学的基本理论,形成宪法规范的最基本方式是(分数:1.50)A.制定 B.认可C.判决D.惯例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二章第一节中的宪法制定的方式和程序。宪法规范的形成一般要通过法定主体依照法定的立法程序或者其他程序来完成。从实践上看,宪法规范的形成有制定、认可、判决等。制定是形成宪法规范的最基本方式,宪法的主体规范都是以这一方式产生。故本题选择 A。18.近期,几位法学教授撰文指出,对于城市房屋拆迁,依据我国宪法和法律关于宪法监督的规定,拆迁管理条例的部分内容与我国现行宪法相抵触。他们可以(分数:1.50)A.向国务院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B

    33、.向最高人民法院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C.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D.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 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二章第四节中的中国的宪法监督制度。立法法第 90条规定:“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据此,答案应为D项。19.在宪法理论上,宪法监督是宪法保障的核心内容,其具体监督方式是(分数:1.50)A.违宪

    34、审查 B.宪法遵守C.宪法制定D.宪法修改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二章第四节中的我国宪法保障制度。宪法保障是以宪法监督为核心内容,是国家为了促进宪法的贯彻落实而建立的制度总称。宪法保障这种制度在我国具有独特之处,反映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本质。宪法监督作为宪法保障的核心内容,在方式上主要表现为违宪审查。违宪审查是由特定的机关对立法行为以及其他行为进行审查并处理的一种制度。相对其他宪法监督的制度而言,由于行使违宪审查权的机关往往具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和权力,违宪审查可以使违宪行为受到宪法制裁,具有实际的法律效力和制裁后果,故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宪法的权威和实施。答案为 A。20.下列关于制宪权的表述

    35、,正确的是(分数:1.50)A.制宪权通常由人民直接行使B.最早系统提出制宪权理论的是英国思想家洛克C.制宪权、修宪权和立法权属于同一层级的权力形态D.国民成为制宪权的主体是现代宪法的特点之一,为现代各国宪法所普遍承认 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二章第一节中的宪法制定概念。宪法制定是指制宪主体依据程序制定宪法、行使制宪权的活动。制宪权是创制作为根本法的宪法的一种权力,也是宪法制定行为的一种依据。最早系统提出宪法制定权概念及其理论体系的学者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西耶斯。他认为国民拥有制宪权。国民成为制宪权的主体是现代宪法的一个基本特点,是近代宪法发展的结果,为现代各国宪法所普遍确立。但国民作为

    36、制宪权的主体,只是从抽象意义上来界定的,在运行上并不意味着全体国民直接参与制宪活动。真正直接参与制定宪法过程的只能是国民中的一部分人,由他们代表国民行使制完权。制宪权、修宪权和立法权是属于不同层级的权力形态。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21.关于我国的宪法监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50)A.全国人大有权撤销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B.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国务院制定的不适当的行政法规C.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运D.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二章第四节中的我国宪法监督制

    37、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无权撤销省一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故 A错误。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无权改变,B 错误。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C 错误。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D 正确。需要注意的是,常委会的权利一般都是“撤销”而非“改变”。22.下列关于宪法解释体制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1.50)A.社会主义国家一般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解释宪法 B.德国创设了由立法机关解释宪法的体制C.日本是最早采用宪

    38、法法院进行宪法解释的国家D.美国经由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确立了专门机关解释宪法的体制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二章第二节中的宪法解释概念。社会主义一般都确立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解释宪法的模式。例如,我国宪法的解释权就是由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即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宪法解释权,A 正确。德国的宪法解释体制是专门机关解释体制,建立了宪法法院,B 错误。最早采用宪法法院进行宪法解释的国家是奥地利,C 错误。美国经由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确定了司法机关解释宪法的体制,D 错误。因此选 A项。23.下列关于制宪权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1.50)A.制宪权是一种原生性权力B.最早系统提出宪法制定权概念及其理论体系的

    39、学者是西耶土C.为了能够有效地行使制宪权,国家通常根据需要成立制宪机关D.国民作为制宪权的主体,意味着全体国民可直接参与制宪活动 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二章第一节中的制宪权。制宪权,是指人民创制宪法的权力。最早系统提出宪法制定权概念及其理论体系的学者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西耶斯,他认为国民不受制于宪法,国民拥有制宪权。制宪权是一种原生性权力,在国家政权性质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无论宪法进行怎样的变化,无论是修改、解释还是其他的变迁形式,都不会导致制宪权的变化问题。为了能够有效地行使制宪权,国家通常根据需要成立制宪机关,如制宪会议、国民大会、立宪会议等形式的机关。国民作为制宪权的主体,只是从抽

    40、象意义上来界定的,源自权力的享有主体,但在运行上并不意味着全体国民直接参与制宪活动,具体行使制宪权。真正直接参与制定宪法过程的只能是国民中的一部分人(代表),由他们代表国民行使制宪权。因此,本题选择 D。24.司法机关行使宪法解释权源自的国家是(分数:1.50)A.美国 B.日本C.奥地利D.法国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二章第四节中的司法审查制度。司法机关行使宪法解释权源自美国。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这一体制,如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在这种体制条件下,司法机关按照司法程序对宪法进行解释,其他的机关或社会团体对宪法的解释属于非正式解释。司法机关对宪法的解释采用不告不理的原则,并将宪法

    41、解释寓于审理案件的司法活动中,一般来说,该解释对审理的某一特定的案件具有法律效力,不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本题选择 A。25.中国宪法的解释采用(分数:1.50)A.立法机关解释体制 B.司法机关解释体制C.专门机关解释体制D.权威学者解释体制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二章第二节中的我国宪法解释。中国宪法的解释属于立法机关解释体制。这种解释体制首先是由 1978年宪法予以确认和建立的,我国宪法第 25条规定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有“解释宪法和法律、制定法令”的职权。现行宪法再次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宪法解释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这与我国的宪政体制是相吻合的。这种解释体制存在的理由在于:全国人大作为

    42、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既有制宪权,也有立法权,而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组成部分,拥有解释宪法的权力,使得宪法解释具有立法性质和普遍的约束力,并使宪法解释工作成为一种经常性的行为。故本题选择 A。26.关于宪法修改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1.50)A.宪法修改条款不受限制B.宪法修改主要全面修改和部分修改两种形式 C.1982年中国宪法生效后,采用的全面修改方式D.全面修改并不意味着对旧的宪法的全部否定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二章第三节中的我国宪法修改。宪法修改条款本身也受到限制,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表现得十分明显。一些国家在其宪法中规定,政体、基本权利等方面的内容不得成为宪法修改的对象

    43、。宪法修改主要全面修改和部分修改两种形式。我国从 1954年制定第一部宪法以来,此后的 1975年宪法、1978 年宪法和 1982年宪法都是对前一部宪法的全面修改。全面修改并不意味着对旧的宪法的全部否定,从主要形式上来看,旧宪法中的许多内容仍然可以保留。因此,本题只有 B项正确。27.下列关于违宪审查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1.50)A.违宪审查的对象仅包括立法行为 B.违宪审查所针对的立法行为不仅包括制定法律的行为,还包括制定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行为C.违宪审查制度是基于宪法作为高级法而产生的D.违宪审查的模式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和历史背景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二

    44、章第四节中的违宪审查制度。违宪审查制度是指由特定的机关对立法行为以及其他行为进行审查并处理的一种制度。这里的立法行为不仅包括制定法律的行为,还应该包括制定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在原理上,违宪审查制度是基于宪法作为高级法而产生的。宪法不仅为制定其他法律提供依据,同时也作为一切行为的最高准则,其他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对法律、法规和其他法律文件的审查实际上就是对立法行为的一种审查,除了立法行为可以作为违宪审查的对象外,还应该包括对其他行为的审查,比如行政行为。违宪审查的模式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和历史背景,不同的国家在模式的选择上会有一定的差异。故 A项的表述错误。28.关于事

    45、先违宪审查的表述错误的是(分数:1.50)A.事先审查是一种预防性审查B.这种审查往往带有一种抽象性和非针对性C.由特定的机关所作的具体审查 D.并不是为了维护具体利益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二章第四节中的违宪审查的分类。事先审查是一种预防性审查,是法律、法规或其他的法律文件在发生效力前,或行为还没有实施前,由特定的机关所作的一般性审查。这种审查往往带有一种抽象性和非针对性,而且并不是为了维护具体利益。事后审查是指法律、法规或其他的法律文件在发生效力后,或者行为已经实施后,由特定的机关所作的具体审查。这种审查具有针对性,维护的是具体的利益,在社会生活中影响比较大。故本题选择 C。二、多

    46、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29.下列表述中,属于我国 2004年宪法修正案内容的有(分数:2.00)A.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宪法 B.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C.将县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由 3年改为 5年D.规定国家建立和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二节中的新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2004 年宪法修正案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宪法,故 A项正确。1988 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故 B项错误。1993 年宪法修正案将县级人大的任期由 3年改为 5年,故 C项错误。2004 年宪法修正

    47、案规定国家建立和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故 D项正确。30.下列选项中属于美国联邦宪法原则的有(分数:2.00)A.议会至上B.有限政府 C.分权制衡 D.联邦与州的分权 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二节中的英、美、法宪法的产生及特点。在美国宪法中,主要体现了以下几项基本原则:有限政府原则,权力分立和制衡原则,联邦与州的分权原则,对军队的文职控制原则。议会至上是英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因此选 BCD。31.下列关于宪法优位的说法,正确的有(分数:2.00)A.法律必须受宪法约束 B.行政法规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C.国家机关的行为必须有明确的宪法依据D.宪法优位要求在行政机关

    48、和立法机关的关系上遵循法律优位原则 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一节中的宪法的形式特征。宪法优位,指宪法作为国家的最高法律,法律必须受宪法约束。也就是说,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必须受到宪法的约束,而不能与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为了确保一个国家法制的统一,宪法优位还进一步要求在行政和立法机关之间的关系上要遵循法律优位的原则,也就是说行政机关的一切行政行为或其他活动都不得与法律相抵触。C 选项,国家机关的行为应当有法律依据,但不一定有明确的宪法依据。故答案为 ABD。32.下列关于英国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英国是最早确立违宪审查制度的国家B.英国宪法由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构成 C.英国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国家,没有统一、完整的宪法典 D.英国宪政制度是通过限制王权、扩大资产阶级权力逐步实现的 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二节中的英国宪法的产生及特点。英国是实际上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而不是最早确立违宪审查制度的国家,A 错误。英国宪政制度的确立,是通过逐步限制王权和扩大资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综合课中国宪法学-8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registerpick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