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二)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二)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二)及答案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二)及答案解析(总分:8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6,分数:16.00)1.在现阶段,要使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这就要求( ) 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逐步上升,非公有制经济逐步减少 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逐步上升,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逐步减少 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超过私营经济、个体经济 在社会总资产中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超过非公有制经济 在公有制经济占主体的前提,下,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数:1.00)A.B.C.D.2.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
2、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 )(分数:1.00)A.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B.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C.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D.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质的优势3.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 )(分数:1.00)A.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4.在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分数:1.00)A.社会主义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B.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C.存在旧的社会分工而且劳动还仅仅是谋生的手段D.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5.
3、在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中,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 )(分数:1.00)A.二者的规模不同B.二者是否存在剥削C.二者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不同D.二者存在的经济基础不同6.在下列所有制经济中,属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经济成分是( )(分数:1.00)A.私营经济B.个体经济C.全民所有制经济D.集体所有制经济7.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 )(分数:1.00)A.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B.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C.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
4、起8.近期,北京各大医院实行手术点名费制度,患者选择自己认可的主刀医生时,须交纳 300 600 元的点名费,其中 4550%归点名医生所有。医生的这些收入属( )(分数:1.00)A.按技术要素分配B.按资本要素分配C.按劳动力要素分配D.按信息要素分配9.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 )(分数:1.00)A.丰富的自然资源B.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C.充裕的生产资料D.生产社会化程度高的国有企业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体经济是( )(分数:1.00)A.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的、劳动者的小私有经济B.社会主义性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的私营经济D.仍旧是与资本主义经
5、济存在必然联系的经济形式11.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住房进入消费品市场,个人在住房建设投资中的比重逐渐增加。这表明( ) 我国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个人消费完全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国家在居民的生活消费中起着引导作用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分数:1.00)A.B.C.D.1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这说明( )(分数:1.00)A.我国国民经济的私有化改革将得到法律许可B.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同等的地位C.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成为我国法制的基本原则D.非公
6、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的规范与保护13.股份合作经济的性质是( )(分数:1.00)A.国有经济的一种形式B.集体经济的一种形式C.私有制经济的一种形式D.外资经济的一种形式14.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具体的是指( )(分数:1.00)A.社会主义经济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的关系C.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15.评价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否优越的标准是( )(分数:1.00)A.是否符合公有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要求B.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C.是否适合上层建筑的要求D.是否适应生产关系的要求16.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
7、性调整,收缩国有经济战线,就整个国民经济而言,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但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从根本上说这是为了( )(分数:1.00)A.使一些地方、一些产业实行私有化B.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C.规范国有企业,实现优胜劣汰D.搞活国有经济,增强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6,分数:32.00)17.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是( )(分数:2.00)A.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B.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C.非常时期提倡奉献精神,平时落实分配政策D.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18.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
8、告中提出,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们必须做到( )(分数:2.00)A.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B.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C.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D.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19.我们在收入分配领域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调整、构建“两头小、中间大”的合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其前提条件是什么( )(分数:2.00)A.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B.理顺分配关系C.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D.促进社会公平20.我国
9、现阶段非按劳分配的分配形式有( )(分数:2.00)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B.资产收益C.按劳动力价值取得的收入D.按资本取得的收入21.北京水泥厂是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其生产工艺、装备达到国家先进水平。因债务负担过重,生产经营面临严重困难。实施债权转股权后,其资产负债率由原来的 80.1%下降为 32. 4%。同时,企业通过减员增效,转换经营机制,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焕发了新的生机。可见,债转股( )(分数:2.00)A.是公有制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B.使企业轻装前进,盘活存量资产C.改善企业负债结构,是企业扭亏增盈的主要途径D.债权转股权,改变了企业的所有制性质22.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
10、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这是因为 ( )(分数:2.00)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B.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C.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D.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3.据统计,我国工业企业 5000余家股份制企业基本上引进了现代企业制度的运作模式,平均资产负债率由以前的 70%左右降到 55%的合理水平,资金利税率为 16%,经营效果普遍较好,这是因为股份制:( )(分数:2.00)A.是适应现代社会化生产力水平的
11、资本组织形式B.有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现政企分开C.有利于积累社会资金,提高企业和资本运作效率D.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2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包括 ( )(分数:2.00)A.资本B.劳动力C.管理经验D.技术信息25.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因为( )(分数:2.00)A.提高效率才能为进一步实现公平提供物质基础B.离开效率谈公平,不仅不能实现公平,而且会破坏公平C.收入差别过大直接挫伤劳动者积极性,不可能提高效率D.坚持效率和公平的调整与平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26.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因为
12、这种产权制度( )(分数:2.00)A.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B.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C.有利于各种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D.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能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制度和市场秩序2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实现模式的特点是( )(分数:2.00)A.按劳分配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B.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受市场机制的制约C.按劳分配收入中包含资金收入D.按劳分配以企业为主体实行28.为完善我国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需要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 )(分数:2.00)A.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B.坚持效率优先,兼顾
13、公平的原则C.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D.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29.按生产要素分配主要包括( )(分数:2.00)A.按资本要素分配B.按劳动力要素分配C.按技术要素分配D.按管理要素分配30.我国现阶段存有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分有 ( )(分数:2.00)A.个体经济B.私营经济C.外商独资经济D.集体所有制经济3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允许在富裕的道路上存在先富与后富,存在富裕程度的差别,承认在一定时期内允许富裕程度差别的扩大。其根据是( )(分数:2.00)A.这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
14、B.这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C.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D.这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平衡规律3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体现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是( )(分数:2.00)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B.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D.实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三、B分析题/B(总题数:4,分数:40.00)33.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理论和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分数:10.00)_34.下面是一组公有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材料: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
15、出,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我国国有企业在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改革方向后,一直积极推进股份制和公司制改革,实行制定创新,使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在现代公司制度的财产组织形式中相互渗透和融合,股份制、混合所有制逐渐成为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各重点大型企业的跟踪统计调查,截止到 2001年底,这些重点企业中已有 3322家实行了公司制改造,改造面为 76%。改制企业中非国有独资公司(即其
16、他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占改制企业的 74%。3322 家改制企业注册资本金合计 11437 亿元,其中,国有资本 7383亿元,占 64. 55%;包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外商资本在内的其他各类资本 4054亿元,占 35. 45%,大多数企业实现了产权的多元化。这表明,目前全国最重要的国有企业,大部分已改为股份制企业,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已成为国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摘自人民日报2003 年 11月 17日 根据材料,结合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请回答 (1)如何理解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2)阐述推行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的意义。(分数:1
17、0.00)_35.以下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材料: 材料 1 1998年到 2003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户数从 23.8万户减少到 15万户,减少了 40%;实现利润从 213.7亿元提高到 4951.2亿元,增长了 22.2倍;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从 14.9万亿元增加到 19.7万亿元,净资产从 5.21万亿元增加到 8.36 万亿元。1998 年到 2003年,我国进入世界 500 强的企业由 3家增加到 15家,其中内地的 14家企业全部是国有企业。 1995 年到 2003年,国有中小企业由 24.5万户下降到 14.7万户,减少了 9.8万户;实现利润由 22.
18、8亿元提高到 1968.2亿元,增长了 85.3倍。 摘自 2004年 09月 29日 09:31人民网-人民日报 材料 2 截止 2002年 7月,国有经济在一些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按销售收入计算所占的比重分别为:石化69.3%,石油 92.1%,电力 90.6甲 o,汽车 72.0%,冶金 64.4%,铁路 83.1%,兵器 95.5%,船舶与航空航天 84.5%。 摘自人民日报2002 年 12月 2日 材料 3 在改制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把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演绎为“国退民进”,主张“国有经济从一切竞争性领域退出”;有的采用下指标、派任务、定时限、赶进度的做法,用搞运动
19、的方式要求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全部退出;有的把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简单地理解为“卖”,改制方式单一;有的把国有企业当作包袱急于甩掉,一卖了之,损害了出资人、债权人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引起职工的不满和各方的关注。 摘自 2004年 09月 29日 09:31 人民网人民日报 材料 4 需要由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应区别不同情况实行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摘自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材料 5 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
20、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对授权监管的国有资本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维护所有者权益,维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督促企业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的有效形式,完善授权经营制度。建立健全国有金融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自然资源资产等的监管制度。 摘自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请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 1和材料 2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国有经济发生的变化和现状。 (2)根据材料 3分析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国有经济面临和出现的问题。
21、(3)结合材料 4和材料 5分析今后国有资产改革坚持的原则和改革的方向。(分数:10.00)_36.下面是关于我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状况的材料: 材料 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存在的分配原则。允许各种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和财富的分配,有利于合理拉开收入差距,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促进生产力的更快发展。 材料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 9%左右,尤其在 1991年以后的十年(1992- 2001 年)中,CDP 总值翻了一番半
22、(增长 152%), CDP 年均实际增长率达到了 9.7%,同期人均 C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 8.8%。2004年我国 GDP达到 13.65 万亿元,人均 CDP突破万元。但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的差距却不断扩大。2004 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 0.465,m6 年逼近 0.47。据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调查,中国内地基尼系数已高达 0.53或 0.54。 材料 3 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到了不容易忽视的程度,政府应当采取有力措施来缓解这一问题。而缓解社会收入差距过大,首当其冲是要解决低收入人群、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应当适当加大力度扶持和救
23、助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村中贫困人口。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有着长期、复杂的历史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决非一蹴而就。 材料 4 2006年 10月 11日,中共十六后六中全会通过的会议公报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请回答:(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却导致了收入分配差距的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社会主义 生产关系 实质 经济制度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