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联考体育综合-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联考体育综合-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联考体育综合-3及答案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联考体育综合-3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第一部分 客观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单元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工作是( )。(分数:1.00)A.教学时空的情景和 45分钟的条件B.运动项目的特性及其学理C.学期所在季节对教学的影响和学期的教学安排D.各个学段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2.在高原初期,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增加是由于( )。(分数:1.00)A.血浆量的减少B.血浆量的增加C.造血器官的加强D.造血器官的减弱3.运动过程中,单位时间内身体或者身体某部分移动的距离属于( )。(分数:1.00)A.动作时间B.动作距离C.动作速度
2、D.动作速率4.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B.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表象训练为主的训练方法C.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D.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5.下列不属于评定练习负荷强度的指标是 )。(分数:1.00)A.速度B.远度C.效度D.高度6.学年体育教学目标的搭载文件是( )。(分数:1.00)A.各个教师的单元教学计划B.学校和体育教研组的某某年度第一(二)学期教学计划C.国家颁布的各学段的体育教学文件,如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等、学校
3、的体育教学规划等D.国家教学文件,如教育部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计划、体育教学理论书籍7.对人的工作效率不起良好作用的赛前反应有( )。(分数:1.00)A.血糖适当升高B.血压适当升高C.尿频D.心率适当升高8.贯彻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的基本要求,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要正确理解和对待运动中的乐趣,要开发多种有利于学生体验乐趣的教学方法B.从注重“从学生的立场去理解教材”,体验乐趣不忘“磨炼”、体验成功不忘“失败”C.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D.要处理好个性发展与掌握运动技能的关系9.在改革开放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学校体育出现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1
4、.00)A.学校体育思想有了新发展,科学研究出现新局面B.加强了课程建设C.加强了体育师资和场馆建设D.增加了经费投入10.无论什么激素,要发挥生理效应,它都是先与( )结合。(分数:1.00)A.细胞膜B.细胞核C.受体D.酶11.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 )。(分数:1.00)A.呼吸肌的舒缩B.胸内压的变化C.肺内压的变化D.气体的分压差12.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三个层次不包括( )。(分数:1.00)A.一般训练理论B.周期训练理论C.项群训练理论D.专项训练理论13.在一个完整的训练周期里,竞技状态出现的时期应是( )。(分数:1.00)A.准备期B.竞赛期C.过渡期D.恢复期14.判断组
5、织兴奋性高低最常用而又简单的测定指标是( )。(分数:1.00)A.时值B.基强度C.阈强度D.强度一时间变化速率15.学前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是( )。(分数:1.00)A.促进学生动作技能的发展B.巩固简单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一些较复杂的动作技能和一些生活技能C.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态度D.培养学生的各种体育能力16.赛前训练周的负荷变化特点是( )。(分数:1.00)A.提高训练强度和训练量B.降低训练强度,提高训练量C.提高训练强度,降低训练量D.降低训练强度和训练量17.体育课程历史发展的特点,不正确的说法是( )。(分数:1.00)A.体育课程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6、体育课程发展演变的多因素制约性B.体育课程发展演变的特殊性C.体育课程发展的社会强制约性与历史局限性;体育课程演变过程中的“钟摆”现象D.体育课程发展的动态性与阶段性;体育课程的统一性与灵活性18.下列不属于动作要素的内容是( )。(分数:1.00)A.动作轨迹B.动作时间C.动作速度D.动作方向19.下列不属于我国体育教师培训模式的是( )。(分数:1.00)A.岗前培训B.教师教育机构集中培训C.教师自学D.校本培训20.儿童少年的肌肉特点是( )。(分数:1.00)A.水分多,有机物多,无机盐少B.水分少,有机物多,无机盐少C.水分多,有机物少,无机盐少D.水分少,有机物多,无机盐少21
7、.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主要体现在( )。(分数:1.00)A.运动员参加比赛所获得的名次B.运动员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C.运动员在训练中表现出来的运动水平D.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能力22.中长跑训练常用的称之为“法特莱克法”的练习手段是一种( )。(分数:1.00)A.重复性练习手段B.间歇性练习手段C.持续性练习手段D.比赛性练习手段23.从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看,下列运动项目属于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的是( )。(分数:1.00)A.跳远B.400米跑C.跳水D.400米游泳24.在长时间耐力性运动时对循环血中红细胞总数的影响表现为( )。(分数:1.00)A.红细胞总数明显下降B.红细胞总数明显升
8、高C.红细胞总数无明显变化D.因人而异25.动作达到自动化后,在做整套动作时( )全部无意识地进行。(分数:1.00)A.是B.不是C.因人而异D.都不对26.战术训练的中心环节是培养运动员的( )。(分数:1.00)A.竞技战术B.战术意识C.战术能力D.战术行动27.常用于发展有氧能力的训练方法是( )。(分数:1.00)A.持续训练法B.最大乳酸训练法C.乳酸耐受能力法D.最大乳酸强度训练法28.学校体育管理的方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政策法规管理法,行政管理法B.行政管理,业务管理C.目标管理法,财务管理D.人事管理,评估与管理法29.心肌与骨骼肌在兴奋性变化方面的区
9、别是心肌( )。(分数:1.00)A.兴奋性低B.有效不应期短C.有效不应期长D.兴奋性高30.在下列有关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分数:1.00)A.明确规定普通中小学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各年级和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三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并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B.明确提出体育课是学生就业、升学考试科目C.规定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 3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 2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并认真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活动和等级运动员制度D.明确规定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体育竞赛应当计算
10、工作量二、B判断题/B(总题数:30,分数:30.00)31.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是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2.等张收缩时肌肉张力不变。(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3.高原训练时,运动员可出现红细胞比容增多,是由于氧分压过低导致体内红细胞生成增多所致。(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4.运动性心动徐缓是由于心迷走神经的紧张性增加,心交感神经的紧张性减弱的结果。(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5.心率贮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训练程度的提高而减少。(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6.乳酸阈是反映有氧耐力的一个指标。(
11、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7.ATP是直接能源,而糖、脂肪、蛋白质等则是间接能源。(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8.在运动技能形成的分化阶段,大脑皮质运动中枢的兴奋和抑制逐渐集中,内抑制过程减弱。(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9.运动强度越大,训练水平越低的人,“极点”出现得也越早而且越明显。(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0.个体乳酸阈强度是发展有氧耐力训练的最佳强度。(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1.新中国成 211 来学校体育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2.素质教育具有全体性、全面性、主体
12、性、基础性特征。(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3.中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各种体育能力。(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4.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必须以学校体育内部所固有的特性为依据,反映社会、学校及学生个体的现实与发展需要,并考虑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5.学校体育的功能是学校体育价值的体现,在制定学校体育目标时,首先要考虑到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否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6.体育课程内容分类为:体育知识与技术类;运动参与类;体育活动经验类。(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
13、7.体育教学过程的性质是:体育教学过程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体育教学过程是提高运动素质的过程;体育教学过程是学习知识和形成运动认知的过程;体育教学过程是集体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体育教学过程是体验运动乐趣的过程。(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8.单元体育教学计划制订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为:根据教材和教学目标,明确单元的性质;根据单元的性质调整单元的规模(教学时数的确定);根据某个单元教学设计原理,或者参照某个体育教学模式,设计出该单元教学过程,其具体的工作就是定出每次课的教学的目标和任务;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填充到各节课中去;确定某项教材的考核方法与评价方法。( )(分数:1.00)
14、A.正确B.错误49.制订课时体育教学计划的基本步骤是:确定课时教学目标;排列教学内容;针对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安排各项内容教学时间和各练习的次数;计划本课所需的场地器材和用具;设计课的生理负荷和练习密度;课后小结。(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0.运动参与类,按人体参与活动的基本方式分类,可分为走、跑、跳跃、投掷、攀登、爬越、悬垂支撑和平衡、角力等。(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1.对于足球项目运动员来讲,体能对其总体竞技能力起决定性作用。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2.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由后天训练得来的,与先天遗传没有关系。 ( )(分数:1.00)A
15、.正确B.错误53.两次训练课的总时间相同,如果完成的动作数量相等,而只是完成动作的难度不同,则它们的总负荷也应不同。(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4.运动员起始状态的诊断主要包括运动成绩诊断和竞技能力诊断。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5.构成体能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都是相互独立的,互不影响。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6.集体战术以个人战术为基础,并对此加以协调配合。(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7.少年儿童处于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因此要全力挖掘他们的竞技潜力。(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8.运动员竞技能力要素中某种能
16、力的缺陷,可由其他高度发展的能力在一定范围予以补偿,使其总体竞技能力保持在特定水平,此现象称为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效应。(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9.在技术训练中,对运动水平较低、年龄较小的运动员应更多使用示范等直观手段。( )(分数:1.00)A.正确B.错误60.适应性比赛训练方法与模拟性比赛训练方法的不同在于,前者在正式比赛的环境下进行,后者则在人为模拟比赛环境下进行。( )(分数:1.00)A.正确B.错误三、B第二部分 主观题(总题数:1,分数:15.00)61.试述肌肉收缩的原理。(分数:15.00)_四、B案例题/B(总题数:1,分数:15.00)62.在
17、体操课教学中学习一套新动作,一开始大部分学生动作僵硬,费力。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已初步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完整动作,于是,教师组织了一次测验课,在测验过程中,许多动作完成比较好的同学又出现了错误动作。试结合动作技能形成的生理学原理分析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分数:15.00)_五、B学校体育学(总题数:1,分数:15.00)63.论述安全运动和安全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分数:15.00)_六、B案例题/B(总题数:1,分数:15.00)64.前些年,由于中招考试没有加试体育,中学的体育课被其他课程占用的现象很普遍,但近年来,中招加试体育之后,中学的体育课被占用的现象大大减少,但体育课的教
18、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几个考试项目上,几乎变成了训练课。请从应试教育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数:15.00)_七、B运动训练学(总题数:1,分数:15.00)65.试分析影响三级跳远、羽毛球两个项目运动员参加比赛结果(名次及竞技水平)的决定因素的异同点?(分数:15.00)_八、B案例题/B(总题数:1,分数:15.00)66.2000年悉尼奥运会平衡木冠军刘璇,2001 年 12月 15日正式宣布退役。挂着奥运金牌刘璇激流勇退,而事实上在那以前,她就已经转型成一名北京大学新闻学院的大学生。你认为我国优秀运动员(如奥运会冠军)是否应该在个人的竞技顶峰时期获得一次或几次大赛胜利之后便“激流勇退”?为什么?
19、(分数:15.00)_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联考体育综合-3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第一部分 客观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单元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工作是( )。(分数:1.00)A.教学时空的情景和 45分钟的条件B.运动项目的特性及其学理 C.学期所在季节对教学的影响和学期的教学安排D.各个学段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解析:解析 课时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工作是:教学时空的情景和 45分钟的条件。单元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工作是:运动项目的特性及其学理。学期的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工作是;学期所在季节对教学的影响和学期的教学安排。学年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工作是:各
20、个学段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2.在高原初期,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增加是由于( )。(分数:1.00)A.血浆量的减少 B.血浆量的增加C.造血器官的加强D.造血器官的减弱解析:解析 运动员到高原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增加,是对高原适应的主要表现。由于在初到高原的头几天,体液从血管进入到组织液和细胞内,血浆量减少使红细胞浓度增加。血浆量下降伴随着血红蛋白浓度增加,使动脉血氧含量明显高于刚到高原时所测得的值。3.运动过程中,单位时间内身体或者身体某部分移动的距离属于( )。(分数:1.00)A.动作时间B.动作距离C.动作速度 D.动作速率解析:解析 动作速度指在单位时间里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移动的距离。动
21、作速率指在单位时间内同一动作重复的次数。动作时间指完成动作所需要的时间。而动作距离这一概念在训练学中没有出现过。4.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B.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表象训练为主的训练方法 C.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D.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解析:解析 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包括:(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3)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4)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5)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22、。5.下列不属于评定练习负荷强度的指标是 )。(分数:1.00)A.速度B.远度C.效度 D.高度解析:解析 负荷强度是指运动负荷给予运动员机体刺激的深度,它通过速度、高度、远度、难度等指标来反映,而效度表示一项研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程度。6.学年体育教学目标的搭载文件是( )。(分数:1.00)A.各个教师的单元教学计划B.学校和体育教研组的某某年度第一(二)学期教学计划C.国家颁布的各学段的体育教学文件,如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等、学校的体育教学规划等 D.国家教学文件,如教育部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计划、体育教学理论书籍解析:解析 单元体育教学目标的搭载文件
23、是:各个教师的单元教学计划。学期的体育教学目标的搭载文件是:学校和体育教研组的某某年度第一 (二)学期教学计划。学年体育教学目标的搭载文件是:国家颁布的各学段的体育教学文件,如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等、学校的体育教学规划等。学段体育教学目标的搭载文件是:国家教学文件,如教育部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计划、体育教学理论书籍。7.对人的工作效率不起良好作用的赛前反应有( )。(分数:1.00)A.血糖适当升高B.血压适当升高C.尿频 D.心率适当升高解析:解析 赛前运动员出现适当的血糖、血压、心率升高,能提高机体代谢水平,有助于提高运动能力。8.贯彻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在职 攻读 硕士专业学位 联考 体育 综合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