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23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2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23及答案解析.doc(4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23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某工程项目取用新水量为 5000m3/h,工艺水回用量为 50000m3/h,该工程项目工艺水回用率为( )。 A91% B10% C9% D90%(分数:1.00)A.B.C.D.2.危险废物填埋场运行的第一年,应( )至少取样一次。 A每天 B每季度 C每周 D每月(分数:1.00)A.B.C.D.3.大气边界层位于( )。 A地面至 110km B地面至 12km C地面以上 510km D地面以上 1020km(分数:1.00)A.B.C.D.4.恒定流
2、指河流( )恒定时的形态。 A底坡变化 B断面形态变化 C上下游水边界均匀 D走向(分数:1.00)A.B.C.D.5.河流的纵向混合系数 D1=Bu 甜, 均值可能是( )。 A8.3 B0.25 C0.23 D2.5(分数:1.00)A.B.C.D.6.空气监测记录显示 SO2的日平均浓度为 0.30mg/m3,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则其超标倍数为( )。 A2.5 倍 B1.5 倍 C2 倍 D1 倍(分数:1.00)A.B.C.D.7.不同测点监测的某类水体 pH 分别为 7.45 和 6.85,pH 单项水质标准指数分别是( )。 A1.06 和 0.98 B0.23 和 0.1
3、5 C0.83 和 1.14 D0.83 和 0.76(分数:1.00)A.B.C.D.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一级评价的基本附件为( )。 A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原始数据文件 B气象观测资料文件 C预测模型所有输入文件及输出文件 D以上全是(分数:1.00)A.B.C.D.9.植被样方调查中,表示植被中的重要值为( )。 A优势度+密度+频度 B相对优势度+相对密度+相对频度 C样地密度+样地优势度 D优势度+相对密度(分数:1.00)A.B.C.D.10.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分析,可采用( )表示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 A浓度等值线 B污染物位置变化图 C污染物周期变化图 D浓度等值线和污
4、染物周期变化图(分数:1.00)A.B.C.D.11.某大型工业企业在厂内有一改扩建项目,工厂占地面积 22km2,其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生态影响分析(分数:1.00)A.B.C.D.12.某线性工程进行生态影响三级评价,成图范围是 9km,成图比例尺要求应该大于等于( )。 A1:10 万 B1:5 万 C1:1 万 D1:5000(分数:1.00)A.B.C.D.13.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的标高应位于重现期不小于( )一遇的洪水位之上,并建设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的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 A50 年 B30 年 C100 年 D40
5、年(分数:1.00)A.B.C.D.14.污染物进入含水层的途径包括( )。 A间歇入渗、连续入渗、含水层间越流和径流 B间歇入渗、连续入渗和含水层间越流 C间歇入渗和连续入渗 D含水层问越流和径流(分数:1.00)A.B.C.D.15.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对于有明显生产周期的建设项目的有组织排放废气监测时,对污染物的采样和测试一般为( )个生产周期,每个周期( )次。 A12 2 B23 2 C12 35 D23 35(分数:1.00)A.B.C.D.16.验收监测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 )以上情况下进行。国家、地方排放标准对生产负荷另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 A60% B6
6、5% C70% D75%(分数:1.00)A.B.C.D.17.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对于生产稳定且污染物排放有规律的废水排放源,以生产周期为采样周期,采样不得少于( )个生产周期,每个周期( )次。 A1 23 B2 23 C1 35 D2 35(分数:1.00)A.B.C.D.18.某声源的衰减符合点声源衰减规律,在距离其 1m 处的声压级为 120dB(A),在距离 10m 处的声压级为( )。 A110dB(A) B105dB(A) C103dB(A) D100dB(A)(分数:1.00)A.B.C.D.19.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气体主要为( )。 A一氧化碳和硫化氢 B二氧化碳和甲
7、烷 C氨气和甲烷 D硫化氢和一氧化碳(分数:1.00)A.B.C.D.20.某高速公路原有长度 80km,拟建设延长线,延长 40km,延长线经过重要生态敏感区,其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生态影响分析(分数:1.00)A.B.C.D.21.适用于连续排放的含 COD 废水在横向混合过程段的水质预测模式是( )。 A河流二维稳态累计流量模式 BS-P 模式 C河流二维稳态混合衰减模式 D河流二维准稳态模式(分数:1.00)A.B.C.D.22.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对有污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转或建有调节池的建发项目,其污水为稳定排放的,可采瞬时样,但不得
8、少于( )次。 A2 B3 C4 D5(分数:1.00)A.B.C.D.23.预测某发声源在 15m 处的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为 60dB,而该预测点的背景值为 70dB,则该处的预测等效声级为( )。 A70.4dB B72.4dB C75dB D76dB(分数:1.00)A.B.C.D.24.污水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为( )。 A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出水 B初沉池二沉池曝气池出水 C曝气池初沉池二沉池出水 D初沉池二沉池出水曝气池(分数:1.00)A.B.C.D.25.生态影响一级评价的基本图件有( )。 A植被类型图 B水环境功能区划图 C基本农田分布图 D 土地利用规划图(分数:1.00
9、)A.B.C.D.26.生态影响二级评价,成图范围是 5km2,成图比例尺应该大于等于( )。 A1:10 万 B1:5 万 C1:1 万 D1:5000(分数:1.00)A.B.C.D.27.对以空气柱震动引发的空气动力性噪声的治理,一般采用( )措施。 A安装隔声窗 B安装隔声屏障 C安装消声器 D加装减震垫(分数:1.00)A.B.C.D.28.燃煤锅炉采用文丘里除尘,脱硫率 15%,煤的含硫率 0.5%,燃煤量 1000kg/h,SO 2排放量是( )。 A5kg/h B6.8kg/h C3.4kg/h D13.6kg/h(分数:1.00)A.B.C.D.29.生态系统质量评价,当 E
10、O 值为 60 时,生态系统质量为( )级。 A B C D(分数:1.00)A.B.C.D.30.高速公路环境保护验收在噪声监测时,符合布设 24h 连续测量点位的监测点是( )。 A车流量有代表性的路段,距高速公路路肩 50m,高度 1.3m B车流量有代表性的路段,距高速公路路肩 60m,高度 1.3m C车流量有代表性的路段,距高速公路路肩 50m,高度 1.2m D车流量有代表性的路段,距高速公路路肩 60m,高度 1.1m(分数:1.00)A.B.C.D.31.地下水一级评价应该采用的预测方法是( )。 A解析法 B数值法 C均衡法 D回归分析法(分数:1.00)A.B.C.D.3
11、2.在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厂界噪声时,厂界噪声一般应连续监测( )。 A12h B24h C48h D8h(分数:1.00)A.B.C.D.33.一条河流宽 100m,平均水深 2m,流速为 1m/s,河流坡度为 1,岸边有一排污口,则污染物在河流中达到均匀混合的长度为( )。 A37.3km B1.18km C30.53km D1.31km(分数:1.00)A.B.C.D.34.下列属于环境价值评估方法、一般用来评估户外游憩地的环境价值的是( )。 A旅行费用法 B隐含价格法 C调查评价法 D成果参照法(分数:1.00)A.B.C.D.35.生态影响一级评价,成图范围是 50km2,成图比例尺应
12、该大于等于( )。 A1:10 万 B1:5 万 C1:1 万 D1:5 000(分数:1.00)A.B.C.D.36.达标排放的技术要求,必须以建设项目的( )负荷计算。 A最大 B平均 C最小 D常规(分数:1.00)A.B.C.D.3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 10 个 B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 5 个。对于地形复杂、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较多的区域,可酌情增加监测点数目 C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近
13、 3 年的监测资料,且其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本导则有关规定,并能满足项目评价要求的,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否则,应设置 24 个监测点 D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和性质,结合地形复杂性、污染源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布局,综合考虑监测点设置数量(分数:1.00)A.B.C.D.38.土壤侵蚀模数为 5500t/(km2a)时,属于( )。 A轻度侵蚀 B中度侵蚀 C强度侵蚀 D极强度侵蚀(分数:1.00)A.B.C.D.39.水文测量的测点一般应( )水质调查的取样位置或断面。 A小于 B大于 C等于或小于 D大于或等于(分数:1.00)A.B.C.D.4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置
14、防渗衬层渗漏检测系统,以保证在防渗衬层发生渗滤液渗漏时能及时发现并采取必要的污染控制措施 B生活垃圾填埋场应建设渗滤液导排系统,该导排系统应确保在填埋场的运行期内防渗衬层上的渗滤液深度不大于 20cm。为检测渗滤液深度,生活垃圾填埋场内应设置渗滤液监测井 C生活垃圾填埋场应建设渗滤液处理设施,以在填埋场的运行期和后期维护与管理期内对渗滤液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 D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应设渗滤液调节池,并采取封闭等措施防止恶臭物质的排放(分数:1.00)A.B.C.D.41.对于新增污染源的正常排放,应对所有预测因子进行计算,需要预测的计算点是( ) A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B网格点 C区域最大
15、地面浓度点 D以上三项全是(分数:1.00)A.B.C.D.42.城市环境电磁辐射监测,若进行 24h 昼夜测量,其频次不少于( )次。 A5 B6 C8 D10(分数:1.00)A.B.C.D.43.公路、铁路的环境噪声现状应重点调查沿线的环境噪声( )。 A噪声源 B建筑 C绿化 D敏感目标(分数:1.00)A.B.C.D.44.大气污染源调查的核心是核定( )。 A源强 B污染物排放量及相关参数 C源强及污染物排放量 D源强、污染物排放量及相关参数(分数:1.00)A.B.C.D.45.废水处理技术中活性污泥法属于( )。 A物理法 B化学法 C物理化学法 D生物处理法(分数:1.00)
16、A.B.C.D.46.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如果黏土土壤渗透系数为 10-610 -7cm/s,应采用人工防渗材料的渗透系数应为( )。 A10 -7cm/s B10 -10cm/s C10 -11cm/s D10 -12cm/s(分数:1.00)A.B.C.D.47.水土流失预测中,通用水土流失方程式 A=RKLSCP,式中,K 表示( )。 A土壤侵蚀模数 B水土流失量 C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D土壤可蚀性因子(分数:1.00)A.B.C.D.48.验收监测时,水质监测采样应采集不少于( )的平行样。 A5% B8% C 10% D15%(分数:1.00)A.B.C.D.49.生物生产量为 1.3
17、t/(hm2a)属于( )。 A潜在的荒漠化 B正在发展的荒漠化 C强烈发展的荒漠化 D严重的荒漠化(分数:1.00)A.B.C.D.50.某流域水土流失的治理费用为 60 万元/km 2,则评价该流域环境影响的损失价值为 60 万元/km 2。此种环境价值评估方法为( )。 A生产力损失法 B恢复或重置费用法 C影子工程法 D防护费用法(分数:1.00)A.B.C.D.二、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51.水土流失的侵蚀模数预测方法有( )。(分数:2.00)A.已有资料调查法B.物理模型法C.水文手册查算法D.土壤侵蚀及产沙数学模型法5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
18、:2.00)A.SO2转化可取半衰期为 4 小时B.在计算 1 小时平均浓度时,应考虑 SO2的转化C.对于一般的燃烧设备,在计算小时或日平均浓度时,可以假定 NO2/NOx=0.9D.在计算机动车排放 NO2和 NOx比例时,应根据不同车型的实际情况而定53.成果参照法是把( )的实际评价结果作为参照对象,用于评价一个新的环境物品。(分数:2.00)A.旅行费用法B.人力资本法C.隐含价格法D.调查评价法54.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有( )。(分数:2.00)A.TSPB.NOxC.SO2D.CO55.地下水三级评价适宜的方法有( )。(分数:2.00)A.回归分析法B.类比预测法C.趋势外
19、推法D.解析法56.下列大气污染源中,属于面源的是( )。(分数:2.00)A.平房区小煤炉B.锅炉 18m 高的烟囱C.露天堆场D.15m 高的两个相邻排气筒57.以下不属于生态影响三级评价基本图件的是( )。(分数:2.00)A.工程平面图B.典型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图C.生态监测布点图D.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空间分布图58.大型火电厂多采用( )。(分数:2.00)A.静电除尘器B.高效旋风除尘器C.高压文氏管除尘器D.布袋除尘器59.旋风除尘器的原理是依靠( )除尘。(分数:2.00)A.惯性B.离心力C.重力D.静电力60.建设项目的生态影响通常可归纳为( )几类。(分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 方法 2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