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试卷 1 及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9,分数:18.00)1.诗缘情而绮靡(分数:2.00)_2.钟嵘“滋昧说“(分数:2.00)_3.太康文学(分数:2.00)_4.正始体(分数:2.00)_5.徐庾体(分数:2.00)_6.北山移文(分数:2.00)_7.与山巨源绝交书(分数:2.00)_8.世说新语(分数:2.00)_骈文_二、简答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0.以阮籍为代表的正始诗歌对建安诗歌有哪些延续?(分数:2.00)_11.试比较玄言诗与陶渊明诗的异同。(分数:2.00)_12.简析孔雀东南
2、飞与木兰辞的艺术风格。(分数:2.00)_13.简述:大小谢山水诗成就及地位。(分数:2.00)_14.试述南朝的“文笔之辨“。(分数:2.00)_15.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与批评的主要著作。(分数:2.00)_16.蔡琰悲愤诗的内容特征。(分数:2.00)_17.正始时代与文学的关系。(分数:2.00)_18.试释“左思风力”。(分数:2.00)_19.刘琨与郭璞诗的创作特色。(分数:2.00)_20.分析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分数:2.00)_21.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主要有哪些?(分数:2.00)_22.南北朝民歌在内容和艺术上有何不同?(分数:2.00)_23.论述庾信诗歌的思想
3、内容和艺术成就。(分数:2.00)_24.庾信的拟咏怀二十七首。(分数:2.00)_25.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积极的思想内容主要有哪些?(分数:2.00)_26.结合作品,论述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艺术成就及影响。(分数:2.00)_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试卷 1 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9,分数:18.00)1.诗缘情而绮靡(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陆机文赋将文体分为十类,对每一类的特点也有所论述。其中他将诗和赋分成两类,并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特点。)解析:2.钟嵘“滋昧说“(分数:2.00)_正确答案:
4、(正确答案:“滋味说”是钟嵘在诗品序中提出来的观点。在诗品序中,他认为只有有滋味的诗,才能“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诗品上卷中,也提出过“使人味之,亹亹不倦”。这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只有有滋味的诗,才称得上好诗;二是强调诗“兴”,认为好诗应该“文已尽而意有余”。诗味说不仅为后来许多人接受和发挥,如司空图、苏轼以至王士,等等,而且“文已尽而意有余”更成为以后对诗、文创作的共同要求。)解析:3.太康文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太康是西晋文学的繁荣时期,此时时局稳定,文人们有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又因社会小康,文人歌功颂德,故文风多追求作品形式的华美,创作成就并不太
5、高。文人自觉地追求作品的艺术表现,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学大潮是趋于浮艳,诗尚雕琢,文崇骈俪,词采绮丽成为诗文的普通特色。丧失了建安诗歌的那种风力,但在语言的运用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代表这种主流派风格的作家,当首推潘岳和陆机。)解析:4.正始体(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始”是曹魏年号,由于正始玄风的影响,诗歌逐渐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因而正始诗歌也体现出以阮籍诗歌为代表的独特的艺术风貌,号为“正始体”。)解析:5.徐庾体(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所谓“徐庾体”,是指徐摛徐陵父子、庾肩吾庾信父子置身东宫时所作的风格绮艳流丽的诗文
6、,就其文学渊源而言,是沿着永明体讲究声律、词藻的方向,进一步“转拘声韵,弥尚丽靡”。)解析:6.北山移文(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孔稚珪的北山移文,借钟山神灵之口,使用赋体手法,生动地刻画出一位假隐士的嘴脸,并予以嘲讽,在当时俳谐性的杂文中很有代表性。)解析:7.与山巨源绝交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表明自己不堪礼法的约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以表示自己不愿做官的坚决意志,充满自由与抗议的气息,继承了建安诸家尚情任气、真挚自然的作风。)解析:8.世说新语(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编撰者刘
7、义庆,梁刘孝标为之作注。其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语言简约含蓄,隽永传神,透出种种机智和幽默,对后世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解析:骈文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骈文与散文相对而言。骈文在形式上讲究对偶,因其多偶句似两马并行而称之为骈文。在声律上虽不如诗歌严格,但追求平仄配合、音韵谐和。还有讲究文采华美,讲究用典等等。骈文因其多用四六句式,所以也称“四六文”。)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0.以阮籍为代表的正始诗歌对建安诗歌有哪些延续?(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个体诗人时代确认的中国文人诗,由建安时期确立,经过阮籍的写作,形成为一条绵
8、延不绝的诗史长河。中国文学的历史,自风骚以来,直到建安之前的时代,个体诗人的写作,始终处在一种偶然为之的状态。阮籍紧随建安诗人之后,有意识写作五言诗作,接响建安,开启晋宋,从此之后,中国诗歌绵延不绝,再也没有出现类似两汉诗坛的中断局面。 (2)进一步确立了五言抒情诗的体制。阮籍咏怀五言诗,承接曹植后期作品及古诗十九首作法,进一步确立了五言抒情诗的体制。 (3)进一步实现了意象式的写作方式。建安时代的五言诗写作,突破了两汉言志诗的传统,实现了“一诗而写一时一事”的写法,由此而有游宴诗、山水诗等,但其山水景物或是宴会场景,或附丽于女性题材等。且大多实写,并无更多的寓意。故其意象,虽然也是一种有“意
9、”之“象”,但其意为浅层次的情感表达。而阮籍的咏怀五言诗,由于其“悲在衷心”的背景,因此,故具有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所说“阮旨遥深”和钟嵘诗品所说“厥旨渊放,归趣难求”的审美特征。 (4)对于建安时期的女性题材诗,阮籍也同样有所继承。不过,阮籍咏怀诗中的女性题材之作,较少现实的女性,而是多借助历史题材,借助历史的情爱,比兴现实的某种悲哀心境,也同样使用视角转换的写作手法。)解析:11.试比较玄言诗与陶渊明诗的异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体现玄理是玄言诗与陶渊明诗的共同点,但玄言诗中玄言成分的过度膨胀,使诗歌偏离了艺术,变成老庄思想的枯燥注疏。陶渊明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
10、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他有一些以发挥哲理为主要内容的作品,如形影神、连雨独饮,拟挽歌辞也可以归人这一类。这类诗可以视为玄言诗,但与东晋流行的玄言诗有所不同,并非“柱下之旨归,漆园之义疏”(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而是将生活中的体验提炼到哲学的高度。)解析:12.简析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辞的艺术风格。(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徐陵的玉台新咏,题作古诗无名氏为焦仲卿妻作,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入杂曲歌辞,题作焦仲卿妻,后人取
11、其首句称为孔雀东南飞。这是我国诗歌史上最早的一首五言长篇叙事诗,长达一千七百余字,被后人誉为“长诗之圣”(王世贞艺苑卮言)、“古今第一首长诗也”(沈德潜古诗源)。它讲述了汉代末年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和妻子刘兰芝的婚姻爱情悲剧故事。木兰诗最早见于南朝陈僧人智匠所编的古今乐录,后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入。此诗大约产生于北魏后期,在流传中可能有文人的加工润色,但基本上保持着民歌的情调。 木兰诗的艺术成就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传奇式的女英雄形象。诗中木兰是一个美丽纯真的少女,又是一个挥动金戈、跃马疆场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自愿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凭自己高超的武艺和非
12、凡的智慧,立下汗马功劳。在胜利归来后,不贪图高官厚禄,甘心重返家园过平和的生活。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普通劳动者的勤劳善良、深明大义、勇敢顽强的人格精神,以及替父解忧、为国尽忠的爱国爱家精神。 (2)叙事完整,剪裁得体。全文以时间为序,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结局的进程进行编排,线索清晰,叙事完整。作者所反映的背景相当广阔,从时间上说长达十年,从空间上说从家庭到战场,到朝廷,再到家庭。面对丰富的材料,作者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对事件的整个过程进行了精心的剪裁,当详则详,当略则略。全诗对木兰从军的缘起、准备出征和思念亲人、辞赏还家等情节的描写比较细腻,而对木兰十年的征战生活,则一笔带过。作者如此剪
13、裁意在突出表现木兰的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使木兰的形象具有相当浓郁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使人感到木兰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 (3)叙事描写的手段也十分丰富。有对话描写,如木兰织布叹息后,实际上是以父女的对话而展开的;有特意的铺排渲染,如“东市”以下四句,接着“不闻”、“但闻”句又于叙事中兼及抒情,融情于事。有精炼概括的描写,如十年的征战生活;有细腻的场景行为描绘,如家人对木兰的欢迎和木兰归家后的情景,描写得淋漓尽致,字字含情,意味深浓。同时,诗歌使用了排比、对偶、比喻、夸张、叠字等多种修辞手法,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生动性。另外,诗歌以五言为主,兼用七言和九言,几句一换韵,节奏明快而流畅,富有音乐
14、的美感。)解析:13.简述:大小谢山水诗成就及地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大小谢指谢灵运和谢眺,为山水诗歌奠定基础的诗人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他不满刘宋王朝的统治,在辞去永嘉太守返回故乡时,写下了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一诗。诗人描写黄昏中游湖所见之景,刻画细致生动。尤其是“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两句写暮色中的景色,细微传神。他山水诗中的名句还有很多,如:写春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呜禽”,为历代诗人所赞赏,如李白日:“爱得池塘生春草,使我长价登楼诗”;写夏的“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写秋的“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写冬的“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等等,不但语言工整凝练,而且清新
15、自然,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鲜明的自然山水图画,表现了诗人在山水描写方面的“极貌写物”、“穷力追新的艺术技巧,对后世的山水诗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南朝齐诗人谢胱推进山水诗的发展中,进一步起到了积极作用。他的山水诗在谢灵运刻意描摹的基础上,开始在景物描写中注入诗人自己的情感和意趣,并能将景的描写和情的抒发较好的结合起来。如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中描写自然山水最有名的两句是:“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这两句色彩明丽,比拟生动传神,历来为人称道。)解析:14.试述南朝的“文笔之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对于文笔的辨别,发生于宋齐时期。颜延之认为:“笔之为体,言之文也;经典则言而非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中国 文学史 魏晋 南北朝 文学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