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01619       资源大小:55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1、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试卷 1 及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9,分数:18.00)1.诗缘情而绮靡(分数:2.00)_2.钟嵘“滋昧说“(分数:2.00)_3.太康文学(分数:2.00)_4.正始体(分数:2.00)_5.徐庾体(分数:2.00)_6.北山移文(分数:2.00)_7.与山巨源绝交书(分数:2.00)_8.世说新语(分数:2.00)_骈文_二、简答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0.以阮籍为代表的正始诗歌对建安诗歌有哪些延续?(分数:2.00)_11.试比较玄言诗与陶渊明诗的异同。(分数:2.00)_12.简析孔雀东南

    2、飞与木兰辞的艺术风格。(分数:2.00)_13.简述:大小谢山水诗成就及地位。(分数:2.00)_14.试述南朝的“文笔之辨“。(分数:2.00)_15.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与批评的主要著作。(分数:2.00)_16.蔡琰悲愤诗的内容特征。(分数:2.00)_17.正始时代与文学的关系。(分数:2.00)_18.试释“左思风力”。(分数:2.00)_19.刘琨与郭璞诗的创作特色。(分数:2.00)_20.分析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分数:2.00)_21.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主要有哪些?(分数:2.00)_22.南北朝民歌在内容和艺术上有何不同?(分数:2.00)_23.论述庾信诗歌的思想

    3、内容和艺术成就。(分数:2.00)_24.庾信的拟咏怀二十七首。(分数:2.00)_25.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积极的思想内容主要有哪些?(分数:2.00)_26.结合作品,论述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艺术成就及影响。(分数:2.00)_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试卷 1 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9,分数:18.00)1.诗缘情而绮靡(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陆机文赋将文体分为十类,对每一类的特点也有所论述。其中他将诗和赋分成两类,并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特点。)解析:2.钟嵘“滋昧说“(分数:2.00)_正确答案:

    4、(正确答案:“滋味说”是钟嵘在诗品序中提出来的观点。在诗品序中,他认为只有有滋味的诗,才能“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诗品上卷中,也提出过“使人味之,亹亹不倦”。这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只有有滋味的诗,才称得上好诗;二是强调诗“兴”,认为好诗应该“文已尽而意有余”。诗味说不仅为后来许多人接受和发挥,如司空图、苏轼以至王士,等等,而且“文已尽而意有余”更成为以后对诗、文创作的共同要求。)解析:3.太康文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太康是西晋文学的繁荣时期,此时时局稳定,文人们有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又因社会小康,文人歌功颂德,故文风多追求作品形式的华美,创作成就并不太

    5、高。文人自觉地追求作品的艺术表现,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学大潮是趋于浮艳,诗尚雕琢,文崇骈俪,词采绮丽成为诗文的普通特色。丧失了建安诗歌的那种风力,但在语言的运用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代表这种主流派风格的作家,当首推潘岳和陆机。)解析:4.正始体(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始”是曹魏年号,由于正始玄风的影响,诗歌逐渐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因而正始诗歌也体现出以阮籍诗歌为代表的独特的艺术风貌,号为“正始体”。)解析:5.徐庾体(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所谓“徐庾体”,是指徐摛徐陵父子、庾肩吾庾信父子置身东宫时所作的风格绮艳流丽的诗文

    6、,就其文学渊源而言,是沿着永明体讲究声律、词藻的方向,进一步“转拘声韵,弥尚丽靡”。)解析:6.北山移文(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孔稚珪的北山移文,借钟山神灵之口,使用赋体手法,生动地刻画出一位假隐士的嘴脸,并予以嘲讽,在当时俳谐性的杂文中很有代表性。)解析:7.与山巨源绝交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表明自己不堪礼法的约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以表示自己不愿做官的坚决意志,充满自由与抗议的气息,继承了建安诸家尚情任气、真挚自然的作风。)解析:8.世说新语(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编撰者刘

    7、义庆,梁刘孝标为之作注。其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语言简约含蓄,隽永传神,透出种种机智和幽默,对后世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解析:骈文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骈文与散文相对而言。骈文在形式上讲究对偶,因其多偶句似两马并行而称之为骈文。在声律上虽不如诗歌严格,但追求平仄配合、音韵谐和。还有讲究文采华美,讲究用典等等。骈文因其多用四六句式,所以也称“四六文”。)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0.以阮籍为代表的正始诗歌对建安诗歌有哪些延续?(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个体诗人时代确认的中国文人诗,由建安时期确立,经过阮籍的写作,形成为一条绵

    8、延不绝的诗史长河。中国文学的历史,自风骚以来,直到建安之前的时代,个体诗人的写作,始终处在一种偶然为之的状态。阮籍紧随建安诗人之后,有意识写作五言诗作,接响建安,开启晋宋,从此之后,中国诗歌绵延不绝,再也没有出现类似两汉诗坛的中断局面。 (2)进一步确立了五言抒情诗的体制。阮籍咏怀五言诗,承接曹植后期作品及古诗十九首作法,进一步确立了五言抒情诗的体制。 (3)进一步实现了意象式的写作方式。建安时代的五言诗写作,突破了两汉言志诗的传统,实现了“一诗而写一时一事”的写法,由此而有游宴诗、山水诗等,但其山水景物或是宴会场景,或附丽于女性题材等。且大多实写,并无更多的寓意。故其意象,虽然也是一种有“意

    9、”之“象”,但其意为浅层次的情感表达。而阮籍的咏怀五言诗,由于其“悲在衷心”的背景,因此,故具有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所说“阮旨遥深”和钟嵘诗品所说“厥旨渊放,归趣难求”的审美特征。 (4)对于建安时期的女性题材诗,阮籍也同样有所继承。不过,阮籍咏怀诗中的女性题材之作,较少现实的女性,而是多借助历史题材,借助历史的情爱,比兴现实的某种悲哀心境,也同样使用视角转换的写作手法。)解析:11.试比较玄言诗与陶渊明诗的异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体现玄理是玄言诗与陶渊明诗的共同点,但玄言诗中玄言成分的过度膨胀,使诗歌偏离了艺术,变成老庄思想的枯燥注疏。陶渊明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

    10、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他有一些以发挥哲理为主要内容的作品,如形影神、连雨独饮,拟挽歌辞也可以归人这一类。这类诗可以视为玄言诗,但与东晋流行的玄言诗有所不同,并非“柱下之旨归,漆园之义疏”(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而是将生活中的体验提炼到哲学的高度。)解析:12.简析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辞的艺术风格。(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徐陵的玉台新咏,题作古诗无名氏为焦仲卿妻作,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入杂曲歌辞,题作焦仲卿妻,后人取

    11、其首句称为孔雀东南飞。这是我国诗歌史上最早的一首五言长篇叙事诗,长达一千七百余字,被后人誉为“长诗之圣”(王世贞艺苑卮言)、“古今第一首长诗也”(沈德潜古诗源)。它讲述了汉代末年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和妻子刘兰芝的婚姻爱情悲剧故事。木兰诗最早见于南朝陈僧人智匠所编的古今乐录,后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入。此诗大约产生于北魏后期,在流传中可能有文人的加工润色,但基本上保持着民歌的情调。 木兰诗的艺术成就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传奇式的女英雄形象。诗中木兰是一个美丽纯真的少女,又是一个挥动金戈、跃马疆场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自愿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凭自己高超的武艺和非

    12、凡的智慧,立下汗马功劳。在胜利归来后,不贪图高官厚禄,甘心重返家园过平和的生活。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普通劳动者的勤劳善良、深明大义、勇敢顽强的人格精神,以及替父解忧、为国尽忠的爱国爱家精神。 (2)叙事完整,剪裁得体。全文以时间为序,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结局的进程进行编排,线索清晰,叙事完整。作者所反映的背景相当广阔,从时间上说长达十年,从空间上说从家庭到战场,到朝廷,再到家庭。面对丰富的材料,作者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对事件的整个过程进行了精心的剪裁,当详则详,当略则略。全诗对木兰从军的缘起、准备出征和思念亲人、辞赏还家等情节的描写比较细腻,而对木兰十年的征战生活,则一笔带过。作者如此剪

    13、裁意在突出表现木兰的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使木兰的形象具有相当浓郁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使人感到木兰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 (3)叙事描写的手段也十分丰富。有对话描写,如木兰织布叹息后,实际上是以父女的对话而展开的;有特意的铺排渲染,如“东市”以下四句,接着“不闻”、“但闻”句又于叙事中兼及抒情,融情于事。有精炼概括的描写,如十年的征战生活;有细腻的场景行为描绘,如家人对木兰的欢迎和木兰归家后的情景,描写得淋漓尽致,字字含情,意味深浓。同时,诗歌使用了排比、对偶、比喻、夸张、叠字等多种修辞手法,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生动性。另外,诗歌以五言为主,兼用七言和九言,几句一换韵,节奏明快而流畅,富有音乐

    14、的美感。)解析:13.简述:大小谢山水诗成就及地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大小谢指谢灵运和谢眺,为山水诗歌奠定基础的诗人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他不满刘宋王朝的统治,在辞去永嘉太守返回故乡时,写下了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一诗。诗人描写黄昏中游湖所见之景,刻画细致生动。尤其是“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两句写暮色中的景色,细微传神。他山水诗中的名句还有很多,如:写春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呜禽”,为历代诗人所赞赏,如李白日:“爱得池塘生春草,使我长价登楼诗”;写夏的“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写秋的“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写冬的“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等等,不但语言工整凝练,而且清新

    15、自然,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鲜明的自然山水图画,表现了诗人在山水描写方面的“极貌写物”、“穷力追新的艺术技巧,对后世的山水诗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南朝齐诗人谢胱推进山水诗的发展中,进一步起到了积极作用。他的山水诗在谢灵运刻意描摹的基础上,开始在景物描写中注入诗人自己的情感和意趣,并能将景的描写和情的抒发较好的结合起来。如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中描写自然山水最有名的两句是:“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这两句色彩明丽,比拟生动传神,历来为人称道。)解析:14.试述南朝的“文笔之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对于文笔的辨别,发生于宋齐时期。颜延之认为:“笔之为体,言之文也;经典则言而非笔

    16、,传记则笔而非言。”(刘勰文心雕龙总术引录)肯定“笔”的文学性,并将经典与文笔分别对待,反映了文学的自觉意识。至于文与笔如何区分,正如刘勰所述:“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同上)有韵与否是当时通行的一个标准。不过,随着宋齐以来美文的衍化,原来无韵的文体也或多或少地显出韵律上的经营,笔与文既有区别又有沟通。梁时萧绎重新提出对“文”的界定:“至如文者,惟须绮毅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金楼子.立言篇)这对原来文笔之辨的纯形式标准有所超越,而且由于追究的是“文”的实质,因而是兼容文笔而言,如任昉、陆倕之笔就被视为上乘之“文”。)解析:15.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理

    17、论与批评的主要著作。(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魏晋南北朝被称为文学的自觉时代,其显著标志就是文学理论与批评的繁荣。在汉末以来人物品评和文学创作繁荣的基础上,形成了品评诗文的风气,出现了许多卓有建树的文学理论专著。曹丕典论.论文首开批评之风,陆机文赋接踵而至,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则集其大成,成为批评史上的两座高峰。此外,挚虞文章流别论、萧统文选序、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篇等亦各有所论,这些无疑都推动了文学的自觉与进步。)解析:16.蔡琰悲愤诗的内容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蔡琰悲愤诗长达 540 字,共分三段,第一段写董卓作乱,自己被俘,以及俘虏们所受的虐待

    18、。以叙事为主,夹以抒情。第二段写胡地生活及被赎归时与儿子分别时的苦况。第三段写回乡后的生活。后两段是以抒情为主,夹以叙事。其中第二段写得最为沉痛。这首诗重点描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惨绝人寰的遭遇,从中可以看出汉末战乱中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不幸命运。诗人通过细节描写,具体生动地表现各种场面和人物的内心活动,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悲愤诗深受汉乐府叙事诗的影响,可以和孔雀东南飞比美,杜甫的北征等诗显然受到它的影响。)解析:17.正始时代与文学的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曹魏后期,政局混乱,曹芳、曹髦等皇帝既荒淫无度又昏庸无能,司马懿父子掌握朝政,废曹芳、弑曹髦,大肆诛杀异己。此时文

    19、人的命运与建安时大不相同。拥曹的何晏、夏侯玄等人被杀。嵇康拒绝与司马氏合作,亦惨遭杀害。阮籍本有济世志,但不满于司马氏的统治,故以酣饮和故作旷达来逃避迫害,最后郁郁以终。山涛本来与阮籍、嵇康等人为友,同在“竹林七贤”之列,后来投靠司马氏。正始时期的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此时的诗歌也与建安诗坛风貌迥异,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了,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了。)解析:18.试释“左思风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语出钟嵘诗品。“风力”与“风骨”义近。钟嵘标举“左思风力”,含有左思再现了建安风骨的意思。)解析:19.刘琨与郭璞诗的创作特色。(分数:

    20、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刘琨早年生活豪纵,且慕老、庄,后来参加卫国斗争,思想感情发生变化,闻鸡起舞的故事,最能见其性格。扶风歌是刘琨的代表作之一。刘琨的诗感情深厚,风格雄峻,亦与建安风骨一脉相承。)解析:20.分析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这首诗是左思咏史的第二首,诗歌猛烈抨击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晋代门阀士族制度对寒门贤士的压抑,抒发了寒士抑郁不得志的愤懑不平之情。 (2)全诗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开头四句,从自然物象写起,以松、苗所处地势的不同来暗喻门阀士族制度的不合理现象。第二层中间四句,紧承前一层以议论手法明确揭示出比兴意象的

    21、涵义,门阀士族制度的特权决定了人们的社会地位,而且这一现象是由来已久的。第三层结尾四句,紧承“由来非一朝”,以历史典故进一步说明门阀士族制度的不合理和历史根源。 (3)全诗四句一层,转换衔接自然有致。在艺术手法上,三层分别以形象鲜明的自然意象来比喻、象征,以寄慨深沉的议论来揭示比兴意象的涵义,以涵蕴深刻的历史典故来说明事理。诗歌通篇又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松、苗处势的对比,“世胄”、“英俊“地位高下的对比,“金张”、“冯公”不公正的社会机遇的对比。此诗名为咏史,实是借史咏怀,它激烈地抨击了门阀士族制度对庶族寒门人才的压抑,并抒发了诗人愤懑不平之情。)解析:21.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主要有哪些?(分

    22、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恬淡自然、醇厚隽永的艺术风格。陶渊明的诗歌题材和内容贴近平淡的日常生活,诗歌的形象也往往取自习见常闻的事物,而且是直写其事,不假雕琢,不尚辞采,陶渊明田园诗深厚的意蕴只以淡淡的白描和真情实感,托出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然平淡之中见神奇,朴素之中见绮丽。朱熹说:“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朱子语类),苏轼说他的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又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东坡题跋上卷评韩柳诗),元好问说他的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三十首)。陶诗除了这种基本风格外,还有一些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且介亭杂文二集题

    23、未定草)的诗歌。朱熹也曾谈到他豪放的一面:“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朱子语类)。 (2)高远拔俗、天然浑成的艺术境界。陶渊明的诗歌意象看似平淡无奇,然却创造了高远拔俗的艺术境界。其诗的主旨在于写意,在于表达自己的心志、情趣和人生体悟,而写景、叙事只是为意造境。陶诗的许多作品达到了物我合一、主客融合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做到情、景、理的交融统一。 (3)天然本色、精练传神的语言。陶渊明的诗歌不尚藻饰,不事雕琢,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精练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达到了写意传神的

    24、艺术效果。他善于提炼日常生活口语人诗,沾染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也常用比喻、象征、寄托等手法,即使使用典故也是俗语化的。)解析:22.南北朝民歌在内容和艺术上有何不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南朝民歌风格委婉缠绵、清新自然。北朝民歌风格粗犷豪放,质朴刚健。 (2)南朝民歌最突出的艺术技巧就是利用汉语的谐音构成双关隐语。如“理丝人残机,何悟不成匹“(子夜歌),“丝”和“思”是同音异字构成双关;布匹的“匹”和匹配的“匹”是同字同音构成双关。北朝民歌的艺术虽然没有南朝民歌细腻委婉、优美精致的特点,但是在粗疏质朴中也别开另一种艺术境界:简单质朴的语言造就了凌厉的气势。同时,语言虽然

    25、朴素,但是却能创造出浑朴的意境。最典型的就是敕勒歌,只是随口唱来,短短几语,那苍茫的景象和雄浑的境界便应声而出,成就了千古绝唱。 (3)南朝民歌大多体制小巧,多五言四句。北朝民歌的形式除五言外,还有四言、七言、杂言等,不似南朝民歌形式比较单调。)解析:23.论述庾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庾信前期诗歌主要是奉和应制之作,题材多局限于宫廷生活,内容浅薄。如和咏舞、奉和初秋、奉和赵王美人春日诗等,无非是风花雪月、醇酒美人、歌声舞影。其诗歌总体上显示着绮丽浮艳的风格,但是他的有些诗也有清新之句,如“荷风惊浴鸟,桥影聚行鱼“(奉和山池)。同时在永明新体

    26、诗的影响下,他的诗在描摹物象、锤炼字句、声律运用、诗境创造等写作技巧方面,还是有一定的贡献。 (2)庾信后期由宫廷走向了现实,诗歌主要是抒写故国之思、国破家亡之感与孤独寂寞的羁旅漂泊之情。因此,其后期诗歌显得思想内容丰富而深刻,感情深厚而真挚。其名作拟咏怀二十七首比较典型地体现了他后期的思想情感。在艺术上:后期诗歌体现着清新刚健、苍凉悲壮的风格。这也是他人生经历的变化所引起的诗风的变迁。总的说来他抛弃了前期的浮艳诗风,但也汲取了齐、梁声律、对偶、修辞的艺术技巧,从而创造了一种既清新又刚健的诗歌艺术。他将南方诗歌的清绮明丽和北方诗歌的雄浑劲健融合起来,成为融合南北诗风的集大成者。杜甫曾评论说:“

    27、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又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戏为六绝句),正说的是他清新刚健、老成自如的特点。 庾信诗歌的艺术技巧更加精湛成熟。其诗“华实相扶,情文兼至,抽黄对白之中,灏气舒卷,变化自如”(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八)。他的诗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华美与质实、内容与形式得到了较为完美的统一;韵律和谐,属对精工,音乐美和形式美也有出色的显现;用典贴切,巧妙灵活,不着痕迹。总之,他的诗歌达到了化精巧为浑成的艺术境界。)解析:24.庾信的拟咏怀二十七首。(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拟咏怀二十七首,以五言组诗的体制,从多种角度抒发凄怨之情,直承阮籍咏怀

    28、组诗的抒情传统,尤称杰作。由南人北的经历,使庾信的艺术造诣达到“穷南北之胜”的高度,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典型的意义。庾信汲取了齐梁文学声律、对偶等修饰辞技巧,并接受了北朝文学的浑灏劲健之风,从而开拓和丰富了审美意境,为唐代新的诗风的形成做了必要的准备。)解析:25.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积极的思想内容主要有哪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志怪小说的内容驳杂,神怪迷信的内容固然不少,但其中也保存了一些优秀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就其积极的思想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抨击统治者的残暴和人民的反抗斗争。如搜神记中的三王墓、韩凭夫妇、东海孝妇等。二是反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包

    29、括爱情婚姻生活。如搜神记中的董永、紫玉,搜神后记中的白水素女,幽明录的刘晨阮肇,列异传中的谈生,续齐谐记中的清溪庙神等。三是表现了人民对大自然奥秘的探索。如博物志中的八月浮槎,搜神后记中的阿香推雷车布雨等。此外,还有不怕鬼神、勇斗妖怪的故事。如列异传中的宋定伯捉鬼,搜神记中的李寄斩蛇等。)解析:26.结合作品,论述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艺术成就及影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志怪小说处于古代小说的初创时期,还没有达到唐代传奇小说的自觉阶段。从总体上看,形式比较短小,艺术技巧也比较粗糙。首先,志怪小说基本的艺术特点是借鉴史家的笔法,并带有传奇色彩和超现实的表现。小说大多是以

    30、人物为中心,故事的情节结构也比较完整,体式和叙事手法也颇似史传文学的传记;搜罗记载、加工创作鬼怪奇异的故事,本身就体现着传奇性和超现实性,当然小说也有现实的底蕴。其次,其优秀的作品已经显示了叙事生动、情节曲折,以及注意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和细节的描写,具有形象比较丰满、性格鲜明的特点。如三王墓就体现了叙事生动、情节曲折的特点,以及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都有自然的体现;韩凭夫妇、李寄斩蛇的人物形象都塑造得比较鲜明。宋定伯捉鬼、李寄斩蛇也有比较具体细腻的语言和行为描写。 (2)志怪小说对后世小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魏晋南北朝开创的志怪小说类型,一直影响到后世小说的类型和创作。如(宋)洪迈的夷坚志、(明)瞿佑的剪灯新话、(清)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其影响。其次,唐传奇也是在志怪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鲁迅说:“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中国小说史略)。此外,后代的戏曲及传奇与话本小说也有取材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Iclinic17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