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试卷 1及答案解析(总分:9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开始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的标志是( )(分数:2.00)A.五四运动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D.三大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3.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它属于( )(分数:2.00)A.民主主义范畴B.资本主义范畴C.社会主义范畴
2、D.共产主义范畴4.新中国成立,尤其是土地制度的改革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 )(分数:2.00)A.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5.1950年 6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当时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 )(分数:2.00)A.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B.不要四面出击C.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D.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6.1950年至 1953年春,在新解放区进行土改中对待
3、富农的政策是( )(分数:2.00)A.消灭富农B.限制富农C.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D.保存富农经济7.新中国同苏联订立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意味着( )(分数:2.00)A.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政策B.中国实行不结盟的政策C.建立了平等互助的新型中苏同盟关系D.新中国废除了帝国主义国家的不平等条约8.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说的过渡时期是指( )(分数:2.00)A.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过渡B.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C.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D.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9.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分数:2.00)A.实现国家工业化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
4、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0.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是( )(分数:2.00)A.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B.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C.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同时并举D.把消灭剥削制度与改造剥削者相结合11.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改造)的目的是( )(分数:2.00)A.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B.健全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C.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D.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2.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是( )(分数:2.00)A.互助组B.初级社C.高级社D.合作化13.我国农业合作化走的是( )(分数:2.00)A.先机械化、后合
5、作化的道路B.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C.和平赎买的途径D.人民公社的道路14.我国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方针是( )(分数:2.00)A.典型示范B.自愿互利C.国家帮助D.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15.在推进手工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方针是( )(分数:2.00)A.合作化B.积极领导、稳步前进C.和平赎买D.自愿互利16.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政策是( )(分数:2.00)A.和平赎买(利用、限制、改造)B.国家资本主义C.没收D.保护17.在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中,互助组具有( )(分数:2.00)A.资本主义性质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6、C.半社会主义性质D.完全社会主义性质18.改造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是( )(分数:2.00)A.合作化B.和平赎买C.没收D.国家资本主义1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 )(分数:2.00)A.加工订货B.统购包销C.经销代销D.公私合营20.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对全行业公私合营企业的具体和平赎买形式是( )(分数:2.00)A.互助合作化B.国家资本主义C.定息D.“四马分肥”21.在我国,无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 )(分数:2.00)A.敌我矛盾B.人民内部矛盾C.对抗性矛盾D.主要矛盾
7、22.1956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主要标志是( )(分数:2.00)A.第一个“一五”计划的实现B.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确立了主体地位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7,分数:54.00)23.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24.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分数:2.00)A.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的胜利B.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C.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到
8、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2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这主要表现在( )(分数:2.00)A.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B.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C.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条件D.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26.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属于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这是因为( )(分数:2.00)A.当时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任务是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
9、命,消灭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和镇压地主阶级的反抗,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B.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C.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行的政策符合工人农民的根本利益D.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27.1948年 9月,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在会上的讲话中说:“新民主主义中有社会主义因素,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是这样,并且是领导的因素,而总的说来是新民主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因素主要有( )(分数:2.00)A.经济上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主导地位B.政治上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C.文化上无产阶级思想的指导地位D.经济上五种经济成分
10、并存的经济制度28.全国胜利以后,中国社会经济中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份有( )(分数:2.00)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C.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29.新中国成立以后,与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相应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是( )(分数:2.00)A.工人阶级B.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C.资产阶级D.官僚买办资产阶级30.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新的严峻考验,主要有( )(分数:2.00)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B.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C.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D.经受执政的考验31.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分数:2.00)A.
11、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B.彻底解决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C.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破败的国民经济D.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有利条件32.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 1952年底,主要开展了以下斗争( )(分数:2.00)A.土地改革与镇压反革命B.抗美援朝C.“三反”、“五反”运动D.知识分子思想改造33.1951年底到 1952年我国开展的“三反运动“的内容是( )(分数:2.00)A.反贪污B.反浪费C.反偷税漏税D.反官僚主义34.为了配合“三反运动”,1950 年初在全国大中城市开展了打击不法资本家的“五反运动”,即( )(分数:2.00)A.反行贿B.反偷税漏税C.反盗窃国家资财
12、和国家经济情报D.反偷工减料35.1949年至 1952年期间,在着重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社会主义革命的改造实际上也开始实行了,这主要表现在( )(分数:2.00)A.没收官僚资本B.开始将资本主义纳人国家资本主义轨道C.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D.实行工业化36.中共中央在 1952年底开始酝酿并于 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背景有( )(分数:2.00)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就已经建立起来B.新民主主义社会本身具有过渡性C.1949年至 1952年的实践表明,中国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在事实上已经开始D.随着国民经济
13、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中国社会的经济成分(即生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37.促使中国在 20世纪 50年代选择社会主义的基本因素有( )(分数:2.00)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B.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C.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D.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38.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体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这是因为( )(分数:2.00)A.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C.对个体农业和
14、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也具备了实现的可能性39.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有( )(分数:2.00)A.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列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运用和发展B.进一步巩固了工农业联盟,孤立了城市资产阶级,五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C.实现了由个体所有制向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转变D.使我国经济结构和政治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促进了整个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的发展40.我国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有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其中初级社是( )(分数:2.00)A.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B.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
15、并实行土地分红和按劳分配相结合的原则C.带有半社会主义性质D.以土地集体所有、共同劳动为特点,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41.我国对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有( )(分数:2.00)A.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B.手工业供销合作社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D.互助组4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是可能的,这是因为( )(分数:2.00)A.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B.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关系C.我国已经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D.国家实行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政策4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
16、商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之所以要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是因为( )(分数:2.00)A.在一定时期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积极作用B.有利于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并减少他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C.对资产阶级实行赎买,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设想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44.我国对单个企业的公私合营在利润分配上实行“四马分肥”,其内容包括( )(分数:2.00)A.国家所得税B.企业公积金C.工人福利费D.资方红利4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有( )(分数:2.00)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方针B.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C.把资本
17、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D.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46.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历史经验主要有( )(分数:2.00)A.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B.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C.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D.采取暴力革命的手段47.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历史意义有( )(分数:2.00)A.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地建立起来B.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C.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道路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48.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的标志是( )(分数:2.00)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18、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B.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和提前完成,使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C.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D.社会的主要矛盾、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也发生了变化49.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外交方针有( )(分数:2.00)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两个拳头打人”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试卷 1答案解析(总分:9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
19、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开始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的标志是( )(分数:2.00)A.五四运动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D.三大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标志。答案为 B。3.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它属于( )(分数:2.00)A.民主主义范畴B.资本主义范畴C.社会主义范畴 D.共产主义范畴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社会范畴。答案为 C。4.新中国成立,尤其是土地
20、制度的改革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 )(分数:2.00)A.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土地制度改革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答案为 C。5.1950年 6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当时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 )(分数:2.00)A.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B.不要四面出击C.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D.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中共
21、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答案为 A。6.1950年至 1953年春,在新解放区进行土改中对待富农的政策是( )(分数:2.00)A.消灭富农B.限制富农C.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D.保存富农经济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新解放区土改中对待富农的政策。答案为 D。7.新中国同苏联订立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意味着( )(分数:2.00)A.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政策B.中国实行不结盟的政策C.建立了平等互助的新型中苏同盟关系 D.新中国废除了帝国主义国家的不平等条约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及影响。答案为 C。8.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说的过渡时期是指( )(分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社会主义 基本 制度 中国 确立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