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22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2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22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 22及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2.使用双耳分听实验可以用来考察(分数:2.00)A.选择性注意B.持续性注意C.分配性注意D.注意的起伏3.个体在注意时会发生一些外部表现,如血液循环和呼吸出现变化,其神经机制是(分数:2.00)A.朝向反射B.网状结构的激活作用C.边缘系统的功能D.大脑皮层的功能4.学校课堂时间的安排主要考虑的是(分数:2.00)A.注意广度B.注意稳定性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5.经过课间十分钟的休息,刚刚上课时教师应
2、着重促进学生的(分数:2.00)A.注意稳定B.注意广度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6.人的注意力总是表现出时高时低的周期性变化,这种现象是(分数:2.00)A.注意的起伏B.分心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7.注意的衰减理论的提出者是(分数:2.00)A.布罗德本特(Broadbent)B.特瑞斯曼(Treisman)C.多伊奇(Deutsch)D.诺尔曼(Norman)8.可以解释注意分配现象的理论是(分数:2.00)A.双加工理论B.过滤器理论C.后期选择理论D.衰减理论9.鸡尾酒会效应支持的注意理论是(分数:2.00)A.双加工理论B.过滤器理论C.后期选择理论D.衰减理论10.19世纪德国生
3、理学家缪勒最早研究了感觉编码问题,提出了(分数:2.00)A.神经特殊能量学说B.模块理论C.特异化理论D.对立过程理论11.品酒师能够辨别出酒精浓度的微小变化,这说明品酒师对酒精的(分数:2.00)A.绝对感受性高B.绝对阈限高C.差别感受性高D.差别阈限高12.关于味觉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味觉的适应作用明显B.味觉的对比作用明显C.辣不属于味觉D.温度对味觉感受性没有明显的影响13.“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涉及的感觉现象是(分数:2.00)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后象D.联觉14.“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诗中涉及的感觉现象是(分数:2.00)A
4、.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后象D.联觉15.如果目不转睛地盯着一盏白色荧光灯,然后把视线转向一堵白墙,会感到有一个黑色的灯的形象。这种感觉现象是(分数:2.00)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后象D.联觉16.用一定温度的冷刺激作用于皮肤,不改变刺激的强度,增加受作用的皮肤的面积,冷的感觉会增强。这种感觉现象是(分数:2.00)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的空间积累D.联觉17.用不同味道的刺激混合作用于舌头,会产生另外一种味道的感觉。这种感觉现象是(分数:2.00)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的空间积累D.感觉的空间融合18.马赫带现象属于(分数:2.00)A.感觉适应B.感觉
5、对比C.感觉后象D.感觉的空间融合二、多选题(总题数:9,分数:18.00)19.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包括(分数:2.00)A.同时进行活动的熟练程度B.同时进行活动的性质C.同时进行活动的难度D.同时进行活动的数量20.注意的基本品质包括(分数:2.00)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21.本体感觉包括(分数:2.00)A.运动觉B.平衡觉C.机体觉D.内感觉22.颜色的明度主要取决于(分数:2.00)A.光波的波长B.光波的波幅C.照明的强度D.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23.根据研究证据,关于色觉理论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在网膜水平上,色觉是按照三色理论提供
6、的原理产生的B.在视觉系统高级水平上,存在着功能对立的细胞,支持对立过程理论C.三色理论能够有效解释红绿色盲D.没有实验结果支持三色理论24.中耳内的声音的传导途径有(分数:2.00)A.生理性传导B.空气传导C.骨传导D.神经传导25.能够对 1000Hz以下频率声音的分析进行合理解释的理论是(分数:2.00)A.频率理论B.共鸣理论C.行波理论D.神经齐射理论26.美国心理学家斯蒂文斯(SSstevens)用数量估计法研究了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关于其研究结果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感觉量可能随着刺激量的增长而缓慢上升B.感觉量可能随着刺激量的增长而快速上升C.感觉量可能随着
7、刺激量的增长以正比例的方式上升D.感觉量可能随着刺激量的增长而停止27.下列各种感觉属于肤觉的是(分数:2.00)A.触觉B.冷觉C.味觉D.痛觉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8.简述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分数:2.00)_29.举例说明感觉适应、感觉后象、感觉对比、感觉相互作用等感觉现象。(分数:2.00)_30.简述色觉理论中的三色理论。(分数:2.00)_31.简述色觉理论中的对立过程理论。(分数:2.00)_四、综合题(总题数:1,分数:2.00)32.比较频率理论、共鸣理论、行波理论和神经齐射理论的基本观点。(分数:2.00)_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
8、)-试卷 22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解析:2.使用双耳分听实验可以用来考察(分数:2.00)A.选择性注意 B.持续性注意C.分配性注意D.注意的起伏解析:解析:持续性注意通常用警戒作业来测量,这种作业要求被试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地完成某项工作,并用工作绩效的变化做指标。双作业操作主要用来研究分配性注意。双耳分听可用来研究选择性注意。因此本题选 A。3.个体在注意时会发生一些外部表现,如血液循环和呼吸出现变化,其神经机制是(分数:2.00)A.朝向反射 B.网状结构的激活作用C.边缘系统的功能
9、D.大脑皮层的功能解析:解析:朝向反射是由情境的新异性引起的一种复杂而又特殊的反射,是注意最初级的生理机制。朝向反射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反射,它包括身体的一系列变化,如动物把感官朝向刺激物、正在进行的活动受到压抑、四肢血管收缩、头部血管舒张、心率变缓、出现缓慢的深呼吸、瞳孔扩散等。网状结构的激活作用在于使脑处于觉醒状态。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的在注意方面的功能是选择信息。因此本题选 A。4.学校课堂时间的安排主要考虑的是(分数:2.00)A.注意广度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解析:解析:注意广度也就是注意的范围,是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
10、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注意对象上。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注意的转移是指当环境或任务发生变化时,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到另一对象或活动上。在一节课中学生必须具有注意稳定性,才能有效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因此学校课堂时间的安排必须考虑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故本题选 B。5.经过课间十分钟的休息,刚刚上课时教师应着重促进学生的(分数:2.00)A.注意稳定B.注意广度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 解析:解析:课间时学生将注意集中在课外活动上,上课时学生需要将注意集中到学习任务上,因此此时教师应着力促进学生的注意转移。故本题选 D。6.人的注
11、意力总是表现出时高时低的周期性变化,这种现象是(分数:2.00)A.注意的起伏 B.分心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解析:解析:由于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不变,总是有间歇地加强和减弱,因此注意力也表现出时高时低的周期性变化,这是注意的起伏现象。因此本题选 A。7.注意的衰减理论的提出者是(分数:2.00)A.布罗德本特(Broadbent)B.特瑞斯曼(Treisman) C.多伊奇(Deutsch)D.诺尔曼(Norman)解析:解析:布罗德本特(Bmadhent)是注意的过滤器理论的提出者。特瑞斯曼(Treisman)是注意的衰减理论的提出者。多伊奇(Deutsch)等人提出了注意的后期选
12、择理论,诺尔曼(Norman)对该理论进行了完善。因此本题选 B。8.可以解释注意分配现象的理论是(分数:2.00)A.双加工理论 B.过滤器理论C.后期选择理论D.衰减理论解析:解析:双加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其中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而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这一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可以同时做几件事情,即注意分配现象。故本题选 A。9.鸡尾酒会效应支持的注意理论是(分数:2.00)A.双加工理论B.过滤器理论C.后期选择理论D.衰减理论 解析:解析:在一个很
13、吵的地方,比如拥挤的公车或是鸡尾酒会上,虽然周围很吵,吵到连电话铃响都听不到,但是如果有人叫我们的名字,即使他声音不大,我们还是会注意到,这就是“鸡尾酒会效应”。特瑞斯曼的衰减理论指出,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有些刺激对人有重要意义,它们的激活阂限低,容易激活。因此本题选 D。10.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缪勒最早研究了感觉编码问题,提出了(分数:2.00)A.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B.模块理论C.特异化理论D.对立过程理论解析:解析:缪勒提出的理论是神经特殊能量学说,他认为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量,他们在性质上是互相区别的。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这种观点否定感
14、觉依赖外物的性质。近年来关于感觉编码的研究形成了两种有代表性的理论,特异化理论和模式理论(或模块理论)。因此本题选 A。11.品酒师能够辨别出酒精浓度的微小变化,这说明品酒师对酒精的(分数:2.00)A.绝对感受性高B.绝对阈限高C.差别感受性高 D.差别阈限高解析:解析: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越高,差别阈限越小。因此本题选 C。12.关于味觉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味觉的适应作用明显B.味觉的对比作用明显C.辣不属于味觉D.温度对味觉感受性没有明显的影响 解析:解析:人的味觉有酸、甜、苦、成四种,辣不
15、属于味觉。味觉的适应和对比作用都很明显。温度对味觉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有明显的影响,例如,当温度从 17逐步上升时,对甜味的感觉阈限逐渐下降,温度超过 3637,对甜味的感觉阈限又开始回升。因此本题选 D。13.“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涉及的感觉现象是(分数:2.00)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C.感觉后象D.联觉解析:解析: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或一系列刺激的连续作用,导致对刺激的感受性的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的适应。在刺激停止后,感觉印象仍暂留一段时间的现象,叫感觉后象。感觉的对比包括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同时对比是指感受器不同部位接受不同刺激,对某个部位的强
16、烈刺激会抑制其他邻近部位的反应,不同部位的反应差别被加强的现象。先后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先后接受不同的刺激的作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联觉是指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道也产生了感觉的现象。本题中涉及的是感觉适应现象,因此选 A。14.“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诗中涉及的感觉现象是(分数:2.00)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后象D.联觉 解析:15.如果目不转睛地盯着一盏白色荧光灯,然后把视线转向一堵白墙,会感到有一个黑色的灯的形象。这种感觉现象是(分数:2.00)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后象 D.联觉解析:16.用一定温度的冷刺激作用于皮肤,不改变刺激的强度,增加受作用的皮肤
17、的面积,冷的感觉会增强。这种感觉现象是(分数:2.00)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的空间积累 D.联觉解析:解析:感觉的空间积累是指感受器不同的部位同时受到刺激所产生的、因反应整合在一起而改变了感受性的现象。因此,本题选 C。17.用不同味道的刺激混合作用于舌头,会产生另外一种味道的感觉。这种感觉现象是(分数:2.00)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的空间积累D.感觉的空间融合 解析:解析:感觉的空间融合是指感受器把对同时作用于它的不同刺激的反应联合起来而产生单一感觉印象的现象。因此,本题选 D。18.马赫带现象属于(分数:2.00)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 C.感觉后象D.感觉的空间
18、融合解析:解析:马赫带现象是指人们在明暗交界处感到明处更亮而暗处更黑的现象,这是因为形成了强烈的同时对比。因此,本题选 B。二、多选题(总题数:9,分数:18.00)19.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包括(分数:2.00)A.同时进行活动的熟练程度 B.同时进行活动的性质 C.同时进行活动的难度 D.同时进行活动的数量 解析:解析:注意分配的基本条件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熟练程度或自动化程度。注意分配也和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难度和数量有关。因此,本题选 ABCD。20.注意的基本品质包括(分数:2.00)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解析:解析:注意的基本品质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心理学 统考 专业 基础 综合 普通 2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