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代教育)-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代教育)-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代教育)-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代教育)-试卷 4 及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对“职业教育”这一概念进行阐述的是( )。(分数:2.00)A.蔡元培B.黄炎培C.陆费逵D.陈独秀3.19191913 年公布的中华民国新学制用干支纪年法可称为( )。其中规定初等教育分为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两级共 7 年;中学校年限为 4 年,不分级。(分数:2.00)A.壬戌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子癸卯学制
2、4.1912 年,( )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奠定了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分数:2.00)A.吴稚晖B.章炳麟C.梁启超D.蔡元培5.壬子学制颁布的时间是( )。(分数:2.00)A.1912 年B.1915 年C.1919 年D.1922 年6.“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是( )主张。(分数:2.00)A.章炳麟B.吴稚晖C.蒋观云D.蔡元培7.各种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监督、堂长一律改称校长,这是在( )普通教育暂行办法中作出的规定。(分数:2.00)A.1912 年B.1909 年C.1906 年D.1905 年8.1920 年,( )首次招收女大学生,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意义重大。(分
3、数:2.00)A.爱国女校B.北京大学C.燕京大学D.南洋公学9.1919 年 10 月,(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通过了“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的国民教育宗旨。(分数:2.00)A.第五次B.第四次C.第三次D.第二次10.1 923 年 8 月,由晏阳初、陶行知、朱其慧等人发起成立了( ),将平民教育运动推向高潮。(分数:2.00)A.中国教育会B.中华职业教育社C.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D.北京工读互助团11.1919 年 5 月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 )来华讲学,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随之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教育思潮。(分数:2.00)A.推士B.麦柯尔C.孟禄D.杜威12.受美国(
4、)的影响,中国引进了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两种影响较大的教学方法。(分数:2.00)A.职业教育思潮B.平民主义教育思潮C.工读主义教育思潮D.实用主义教育思潮13.革命军是清来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一篇战斗檄文,其作者是( )。(分数:2.00)A.陈天华B.邹容C.章炳麟D.严复14.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首任教育总长是( )。(分数:2.00)A.蔡元培B.吴稚晖C.范源濂D.傅增湘15.1917 年,以( )为首组织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将职业教育思潮推向高峰。(分数:2.00)A.蔡元培B.吴稚晖C.黄炎培D.傅增湘16.1922 年颁布的( ),由于采用了美国式的分段方法,所以又称“六
5、三三学制”。(分数:2.00)A.癸丑学制B.壬戌学制C.癸卯学制D.壬子学制17.( )是 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教育界为维护教育主权而开展的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是在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分数:2.00)A.平民教育B.收回教育权运C.勤工俭学D.工读主义教育18.下列教育思潮中,不属于五四时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是( )。(分数:2.00)A.复古主义教育思潮B.平民主义教育思潮C.工读主义教育思潮D.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二、辨析题(总题数:4,分数:8.00)19.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20.1922 年学制又称六三三学制,是一部主
6、要参考日本的学制。(分数:2.00)_21.民国初期教育部在蔡元培的领导下,虽然机构简单,但建树颇多。(分数:2.00)_22.教育独立思想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教育主张,这在当时没有多少积极意义可言。(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3.简述“壬戌学制”相对于“壬子癸丑学制”的显著特点。(分数:2.00)_24.简述我国近代教育宗旨的演变过程。(分数:2.00)_25.1922 年学制对中等教育做了哪些调整?(分数:2.00)_26.简述新文化运动时期教会教育的扩张。(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5,分数:10.00)27.必答题(分数:2.00)_28.
7、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哪些贡献?对当今教育有何启迪?(分数:2.00)_29.试评 1922 年学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分数:2.00)_30.新文化运动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分数:2.00)_31.试述 20 世纪二十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代教育)-试卷 4 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对“
8、职业教育”这一概念进行阐述的是( )。(分数:2.00)A.蔡元培B.黄炎培C.陆费逵 D.陈独秀解析:3.19191913 年公布的中华民国新学制用干支纪年法可称为( )。其中规定初等教育分为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两级共 7 年;中学校年限为 4 年,不分级。(分数:2.00)A.壬戌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 D.壬子癸卯学制解析:4.1912 年,( )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奠定了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分数:2.00)A.吴稚晖B.章炳麟C.梁启超D.蔡元培 解析:5.壬子学制颁布的时间是( )。(分数:2.00)A.1912 年 B.1915 年C.1919 年D.19
9、22 年解析:6.“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是( )主张。(分数:2.00)A.章炳麟B.吴稚晖C.蒋观云D.蔡元培 解析:7.各种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监督、堂长一律改称校长,这是在( )普通教育暂行办法中作出的规定。(分数:2.00)A.1912 年 B.1909 年C.1906 年D.1905 年解析:8.1920 年,( )首次招收女大学生,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意义重大。(分数:2.00)A.爱国女校B.北京大学 C.燕京大学D.南洋公学解析:9.1919 年 10 月,(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通过了“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的国民教育宗旨。(分数:2.00)A.第五次 B.第四次C.第三次D
10、.第二次解析:10.1 923 年 8 月,由晏阳初、陶行知、朱其慧等人发起成立了( ),将平民教育运动推向高潮。(分数:2.00)A.中国教育会B.中华职业教育社C.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 D.北京工读互助团解析:11.1919 年 5 月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 )来华讲学,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随之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教育思潮。(分数:2.00)A.推士B.麦柯尔C.孟禄D.杜威 解析:12.受美国( )的影响,中国引进了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两种影响较大的教学方法。(分数:2.00)A.职业教育思潮B.平民主义教育思潮C.工读主义教育思潮D.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解析:13.革命军是清来资产阶级
11、革命派的一篇战斗檄文,其作者是( )。(分数:2.00)A.陈天华B.邹容 C.章炳麟D.严复解析:14.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首任教育总长是( )。(分数:2.00)A.蔡元培 B.吴稚晖C.范源濂D.傅增湘解析:15.1917 年,以( )为首组织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将职业教育思潮推向高峰。(分数:2.00)A.蔡元培B.吴稚晖C.黄炎培 D.傅增湘解析:16.1922 年颁布的( ),由于采用了美国式的分段方法,所以又称“六三三学制”。(分数:2.00)A.癸丑学制B.壬戌学制 C.癸卯学制D.壬子学制解析:17.( )是 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教育界为维护教育主权而开展的一场
12、声势浩大的运动,是在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分数:2.00)A.平民教育B.收回教育权运 C.勤工俭学D.工读主义教育解析:18.下列教育思潮中,不属于五四时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是( )。(分数:2.00)A.复古主义教育思潮 B.平民主义教育思潮C.工读主义教育思潮D.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解析:二、辨析题(总题数:4,分数:8.00)19.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解析:20.1922 年学制又称六三三学制,是一部主要参考日本的学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1922 年学制即“壬戌学制”,由于该学制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
13、分段法,即小学 6 年,初中和高中各 3 年,故又称为“六三三学制”,它是一部主要参考美国的学制。)解析:21.民国初期教育部在蔡元培的领导下,虽然机构简单,但建树颇多。(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蔡元培担任教育部长,在他的领导主持下,教育部制定了资产阶级教育方针、颁布壬子学制和课程标准,突出近代学科和资本主义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对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解析:22.教育独立思想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教育主张,这在当时没有多少积极意义可言。(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虽然教育活动必须接受社会的物质支持并传播一定的政治和
14、社会价值体系,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独立,但是不能完全独立并不等于不能相对独立。在军阀政府对教育横加干涉或任意摧残的情况下,在国外宗教势力染指中国教育的背景下,蔡元培等人提倡教育独立,实则可以视为在教育面临深重危机下的一次愤然抗争。)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3.简述“壬戌学制”相对于“壬子癸丑学制”的显著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根据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这在中国近代学制发展史上是第一次。 (2)缩短了小学的年限,改 7 年为 6 年,小学分为两级,比较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 (3)将稚幼园纳入初等教育阶段,使之与小学教育相衔接,确
15、立了幼儿教育在中国教育 史上的地位。 (4)“新学制”以加强中等教育为核心,对中等教育阶段做了比较大的改革。 (5)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力度,兼顾了升学与就业。 (6)在师范教育方面,种类比以往增多,程度也相应提高,而且设置灵活,有利于学生就业。 (7)缩短了高等教育年限,取消了大学预科,使大学不再承担普通教育的任务,有利于大学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 此外,注重天才教育和特种教育,也是新学制的突出特点。)解析:24.简述我国近代教育宗旨的演变过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898 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概括了办学的指导思想,可以说是清末教育宗旨的雏形。1
16、904 年,奏定学堂章程规定:“至于立学宗旨,勿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论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各适实用,以仰付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这是中国近代最早规定的教育宗旨。1906年,为形势所需,学部制定了“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五项教育宗旨。1912 年,南京时政府制定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趟德”的“四育并举”教育方针。1913 年 2 月,袁世凯政府公布颁定教育要旨,正式确定“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燥进”的七项教育宗旨,完全推翻了民国元年的教育方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中国近代 教育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