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8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8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8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综合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8及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甲因停车收费与保安乙发生冲突,用刀将乙刺死,甲在检察机关准备提起公诉期间因病死亡,检察机关遂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此案撤销的根据是()。(2012 年单选 5)(分数:2.00)A.违法行为B.事件C.免责事由D.事实构成3.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2010 年单选 11)(分数:2.00)A.党员违反
2、党纪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B.追究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只能是狭义上的法律C.有些情况下,行为人没有主观过错也要承担法律责任D.设定法律责任的主要目的在于对违法者进行法律制裁4.下列情形中,属于法律责任免除的法定事由的是()。(2011 年单选 12)(分数:2.00)A.精神失常B.正当防卫C.有重大立功表现D.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5.下列关于法律制裁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2010 年单选 10)(分数:2.00)A.罚金与罚款没有性质上的区别B.行政处分不属于法律制裁C.民事制裁都是财产制裁D.法人可以成为刑事制裁的对象6.沈某因交通违章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罚款 l800元,拘留 15日。
3、他受到的法律制裁属于()。(2011年单选 8)(分数:2.00)A.民事制裁B.行政处罚C.刑事制裁D.行政处分7.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正确的是()。(2012 年单选 8)(分数:2.00)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身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的制度体系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为基础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价值指导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间不存在继承关系8.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是()。(2011 年单选 4)(分数:2.00)A.执政为民B.公平正义C.服务大局D.依法治国9.下列关于法治的表述,不能成立的是()。(2011 年单
4、选 9)(分数:2.00)A.法治强调良法之治B.法治的目的在于依法行政C.法治要求法律得到普遍遵守D.法治的政治基础是民主政治10.下列关于法与经济的一般关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2011 年单选 10)(分数:2.00)A.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就有发达的市场经济B.商品经济越发展,社会对法的要求就越高C.法律的数量越多,经济发展水平就会越高D.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法治状况的重要标志11.下列关于法与国家的一般关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2011 年单选 15)(分数:2.00)A.国家政体受法的渊源的影响B.法律是国家存在的政治基础C.国家意志只能通过法律形式来表现D.法的实现以国家
5、政权的运行为必要条件1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与执政党政策的共同点在于()。(2009 年单选 5)(分数:2.00)A.表现形式相同B.指导思想相同C.稳定性程度相同D.实施途径相同13.依据人的认知阶段的不同,可以将法律意识分为()。(2009 年单选 11)(分数:2.00)A.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与不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B.群体法律意识与社会法律意识C.法律心理与法律思想体系D.职业法律意识与非职业法律意识14.下列关于法律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2009 年单选 15)(分数:2.00)A.社会成员对法及法律现象的共同看法不属于法律文化的范畴B.法律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法律
6、调整所达到的水平C.法律文化包括现行法律实践中一切因偶然因素而变化的成分D.法律文化的多样性阻碍了不同法律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15.法律与道德相比较而言,下列表述能够成立的是()。(2009 年单选 12)(分数:2.00)A.法律的要求更高B.法律规范的产生更早C.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更广D.法律规范的内容更加具体和明确二、多选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6.多项选择题第 46-63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7.下列关于行政责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2010
7、 年多选 49)(分数:2.00)A.行政责任主要是无过错责任B.财产责任也是承担行政责任的一种方式C.行政责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D.行政责任产生的原因是行政违法行为或法律法规的规定18.下列情形中,体现责任自负原则的有()。(2010 年多选 50)(分数:2.00)A.冯某因盗窃被判有期徒刑三年B.陈某饲养的狗咬伤邻家小孩,陈某为此赔偿 500元C.褚某因下级官员的渎职行为承担领导责任被撤职D.卫某因冒名顶罪被司法机关以包庇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法律责任归责原则的是()。(2008 年单选 15)(分数:2.00)A.责任法定原则B.责任与处罚相称原则C.
8、连带责任原则D.因果联系原则20.下列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免责条件或情况的有()。(2009 年多选 47)(分数:2.00)A.时效免责B.不诉免责C.正当防卫免责D.自首立功免责21.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有()。(2012 年多选 46)(分数:2.00)A.法制的核心是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B.法治与法制的区别之一在于是否要求“良法之治”C.法治社会也可能出现严格遵守法律制度却牺牲个案正义的情况D.法治要求法律全方位介入社会生活,但并非完全取代其他社会规范22.下列关于法律与国家的关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2009 年多选 49)(分数:2.00)A.法律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政治
9、基础B.法律决定国家的性质C.法律保障国家职能的实现D.法律确认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23.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法与执政党政策的关系,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2008 年多选 49)(分数:2.00)A.法决定政策的效力B.政策指导法律的制定C.法促进政策的实施D.政策指导法律的实施24.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意识范畴的是()。(2012 年多选 51)(分数:2.00)A.大学生贾某认为偷几本书不构成犯罪B.农民工史某年底仍未拿到劳动报酬,自认倒霉C.公务员王某认为法律是治理官员贪污腐败最行之有效的途径D.消费者薛某以产品质量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销售方进行损害赔偿25.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意识的有()。
10、(2010 年多选 50)(分数:2.00)A.消费者的维权意识B.人们对法律尊重或反感的情绪C.人们关于法律公正的观念D.当事人对法院不信任的态度26.下列关于法律意识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2011 年多选 49)(分数:2.00)A.法律意识无法通过教育形成B.法律意识是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C.法律意识制约着法律实践活动D.法律意识的高级形态是法律心理27.下列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2010 年多选 51)(分数:2.00)A.道德与法律的内容互相渗透B.道德因素影响执法与司法C.道德水平高低影响法的遵守D.法律是道德的价值基础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
11、.00)28.简答题第 64-66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29.简述法律事实的含义和特征。(2009 年简答 64)(分数:2.00)_四、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30.分析题第 67-69小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31.2008年 7月,某省会城市人大常委会第 S次会议审议了该市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该草案第 N条规定,“公交车乘客不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的,驾驶员、售票员有权劝导其让座,对于拒不让座者,可以拒绝其乘坐,市政主管部门还可以处以 50元罚款。”在草案
12、讨论过程中,甲认为该规定具有合理性,其根据可以从法律与道德的联系中找到,乙认为该规定不具有合理性,其根据可以从法与道德的区别中找到。 请结合上述材料,从甲、乙观点中选择您较为认同的观点(只能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并依据法与道德关系的理论进行分(分数:2.00)_五、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32.论述题第 70小题,本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33.联系实际,论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保障作用。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语盲规范、流畅。(2010 年论述 70)(分数:2.00)_34.联系实际,论述法律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
13、济的作用。 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流畅。(2008 年论述 70)(分数:2.00)_法律硕士(综合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8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甲因停车收费与保安乙发生冲突,用刀将乙刺死,甲在检察机关准备提起公诉期间因病死亡,检察机关遂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此案撤销的根据是()。(2012 年单选 5)(分数:2.00)A.违法行为B.事件 C.免责事
14、由D.事实构成解析:解析:所谓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依是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为标准,可以将法律事实大体上分为两类,即事件和行为。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事件又分成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两种,前者如社会革命、战争等,后者如人的生老病死、自然灾害等。导致检察机关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的根据是甲死亡。故属于“事件”,本题应选 B。3.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2010 年单选 11)(分数:2.00)A.党员违反党纪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B.追究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只能是狭
15、义上的法律C.有些情况下,行为人没有主观过错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D.设定法律责任的主要目的在于对违法者进行法律制裁解析:解析:承担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是法律。党员违反党纪的行为,与法律无关,故没有承担法律责任的问题。选项 A不能成立。作为追究法律责任最终依据的法律,是广义上的法律。故选项 B不能成立。选项 C的说法成立,比如侵权责任法第 7条规定,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承担法律责任的方式通常有两种,即补偿和制裁。故选项 D只强调制裁、不提及补偿的说法是不成立的。4.下列情形中,属于法律责任免除的法定事由的是()。(2011 年单选 12
16、)(分数:2.00)A.精神失常B.正当防卫C.有重大立功表现 D.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解析:解析:法律责任的免除,也称免责,是指法律责任由于出现法定条件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在A、B、D 项情形下,行为人不承担法律责任,即不存在法律责任,自然谈不上法律责任的免除,故排除选项 A、B、D。在刑法、行政法领域,行为人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地免除责任,故 C项应选。5.下列关于法律制裁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2010 年单选 10)(分数:2.00)A.罚金与罚款没有性质上的区别B.行政处分不属于法律制裁C.民事制裁都是财产制裁D.法人可以成为刑事制裁的对象 解析:解析:罚金是刑罚,属
17、于刑事制裁;罚款是行政处罚,属于行政制裁。二者性质完全不同。故选项A不成立。行政处分,是对违法违纪的公务员进行的惩戒措施,属于行政制裁,是一种法律制裁。故选项B不成立。民事制裁,除了财产制裁外,也存在其他制裁方式,比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故选项 C也不成立。在刑法上,存在单位犯罪。故法人也可以成为刑事制裁的对象。选项 D的说法成立。6.沈某因交通违章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罚款 l800元,拘留 15日。他受到的法律制裁属于()。(2011年单选 8)(分数:2.00)A.民事制裁B.行政处罚 C.刑事制裁D.行政处分解析:解析:行政制裁,是指国家行政
18、机关对行政违法者依其行政责任所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行政处罚是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相对人所实施的惩罚措施;行政处分是对违反行政法义务的行政公务人员给予的惩罚措施。沈某交通违章属于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因沈某不是行政公务人员,而是行政管理相对人,故对沈某的罚款,属于行政处罚。7.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正确的是()。(2012 年单选 8)(分数:2.00)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身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的制度体系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为基础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价值指导 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间不存
19、在继承关系解析:解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指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信念和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反映。据此,理念不是制度体系,故排除选项 A。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同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故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为基础,故选项 B错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的价值指引,故选项 C正确。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既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也蕴涵着值得借鉴和继承的合理成分。具体包括:民为邦本的思想;公正执法的思想;以法治国的思想;礼法并用的思想。中国传统法律
20、思想既是社会主义法法治理念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土壤,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文化资源。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不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直接延续,而是在批判地吸收、扬弃的基础上借鉴其有益的成分。故选项 D错误。8.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是()。(2011 年单选 4)(分数:2.00)A.执政为民B.公平正义 C.服务大局D.依法治国解析:解析: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执政为民是其本质特征;服务大局是其重要使命;依法治国是其核心内容。9.下列关于法治的表述,不能成立的是()。(2011 年单选 9)(分数:2.00)A.法治强调良法之治B.法治的目的在于依法行政 C.法治要求法律得到
21、普遍遵守D.法治的政治基础是民主政治解析:解析:法治的目的在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而非依法行政。依法行政仅仅是法治原则在行政领域的体现而已。10.下列关于法与经济的一般关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2011 年单选 10)(分数:2.00)A.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就有发达的市场经济B.商品经济越发展,社会对法的要求就越高 C.法律的数量越多,经济发展水平就会越高D.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法治状况的重要标志解析:解析:法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法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它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因此,在法与经济的关系中,经济处于决定地位
22、,而法处于从属地位。选项 A、C 认为法处于决定地位的论断是错误的。 商品经济越发展,越需要完备的法治,法治是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故 B项说法正确。 法的起源、本质、作用和发展变化,都要受到社会经济基础的制约。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高,法治状况就高。在实践中,法治状况也可能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提高。故 D项说法错误。11.下列关于法与国家的一般关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2011 年单选 15)(分数:2.00)A.国家政体受法的渊源的影响B.法律是国家存在的政治基础C.国家意志只能通过法律形式来表现D.法的实现以国家政权的运行为必要条件 解析:解析:法的渊源受国家政体的影响,而不是相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综合 历年 汇编 18 答案 解析 DOC
